怎么办,时间过得好快。
![]() |
fish |
一九九九年,我小学毕业。初一开学之后,在同学都还没认全的某个中午,去东关大街上某个小音像店,买了一个长头发大眼睛的肥妞的专辑,《一夜长大》。我喜欢那个写着歌词的小册子,纸质光滑带着小亮点点,每一页都有她画的小画画。小浴盆,小卧室。从此我决定我有喜欢的歌手了,梁静茹,那时候没几个人知道她。
到了《勇气》的年代,她的头发短了,瘦了,阳光下面笑得灿烂。那时候我开始了人生的第一段恋爱,那个时代的早恋,总是充满了每天早上的小情书,隔几天就发生在教学楼顶层的争吵,晚上写着写着作业就偷偷打的电话……没有手机,没有网络,没有iPod,我用一个笨重的松下随身听,放着“爱你不是两三天,一眨眼心就能沉淀……”,心里满满的都是幸福,然后一丝不苟的把歌词抄在漂亮信纸上面,叠成一个美好的形状。那就是生活全部的内容。夜晚单车后座的凉风,课间的混乱中偷偷拉起来的手,都随着这张专辑的十首歌,一起锁在了记忆的深处。
后来紧接着有了第三张《闪亮的星》,我们的情书自然又有了新鲜的素材。恋爱在初恋情人送的一张静茹的《Sunrise我喜欢》当中升温到新的高度。但当《美丽人生》出来的时候,我就失恋了。到现在只记得里面一首《旅程》让我夜夜落泪。后来长大了,每次进KTV都必须唱《最快乐那一年》,恰好,MV的内容就是我当时经历过所有的恋爱生活。唱哭过一回,就算是默默地祭奠了那次最初的奋力燃烧的恋爱。
静茹的精选集《恋爱的力量》是我高二晚自习的伴奏音乐。那时候我已经渐渐被周围的朋友们和第一到第十期《非音乐》(那时候是多经典的多有范儿的杂志啊——)熏陶成一个摇滚女青年,但我仍然听梁静茹,不怕对人说,现在也一样。高三吧,《燕尾蝶》出了,我在自习的时候会跟Zeta同学前后传阅歌词的小本,还在某个夜晚的花房,把《纯真》放给能听。
买《亲亲》的时候是跟大学宿舍的姐们,预购赠品是一个很大的粉红色文件夹和四张静茹海报,还有一张单曲。我当时正因为高考不满意而郁郁不得志,谈了个不怎么称心的恋爱,不再有抄写歌词的冲动。
出《崇拜》之后没多久,Zeta就去墨尔本了。我也换了新宿舍。大学过去了大半,iPod耳机都已经破旧不堪,手机短信满天飞,没有网络一天也不能过。
后来这张《今天情人节》我还没去买,就又出了一张EP《幸福的抉择》,两张都还没买的时候,正式的专辑终于来了,《别再为他流泪》。好吧,在今天这个镇定无比的晚上,我单曲循环了很多遍里面的《爱情之所以为爱情》,很好,说得好。
十年后,她依然唱歌,而我身边早已经一轮又一轮的物是人非过去了。真希望她能这么唱下去,就看在我第一次用心在豆瓣写日记的份儿上,请你,继续,唱歌吧。我未来还会有恋爱和伤痛,虽然那些可能都已不及初恋那般热烈痛苦,但我依然需要你的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