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欢止庵,想起了自己的读书经历
在我书桌旁的窗台上,已经堆了三摞书,虽然影响美观,妨碍采光,但是便于取书、读书,只要一扭身就可以拿到自己需要的书。止庵先生的《茶店说书》(中华书局2009年版)就在旁边,其中的《读书、写书与编书》有言:我写过一则“自述”:“平生买书第一,读书第二,编书第三,写书第四。”在给朋友的信中,曾经谈到一些“写作计划”,说来均根植于一己的阅读经历。某本书一读再读,或某类书读得多了,不无想法,难以忘怀,就想写它下来。当然不写亦无妨。因为书既读过,要论获益多少已经有了。
其实,对于一己的买书、读书、编书、写书,我倒认为,不妨抱着一种达观释然的态度待之,既不可妄自尊大,更不必妄自菲薄。比如,对于我这样的普通的读者而言,读书是自小的嗜好,自觉并不比别人高明多少,往往还笨手笨脚、反应迟钝,甚至好多时候因为痴迷读杂书,而影响了正课的学习,耽误了分数。说到此处,便想起了我高中时,忽然有一段时间对辛亥革命极感兴趣,特别是革命志士的诗词,更让我读得心潮澎湃,但大多数都忘记了,而至今还记得黄兴的《咏鹰》中的一句“可怜此豪杰,岂肯困樊笼。”后来,常以此句作为自己的励志名句来激励自己。
读大学时,印象最深的一本书是王小波的《我的精神家园》,记得是在一家小书店买到的,回到宿舍,通宵阅读,放也放不下,感觉自己受到了极大的震撼,喜欢王小波的机智、幽默、反讽,但是当我读到他的小说时,却远没有读他的随笔那么激动。因为读中文系,加之读了那么多,所以自己也写作和发表了一些稚嫩的作品,处女作叫《遥望夕阳》,发表在校报副刊上,它给我带来的激动和兴奋,至今难忘,以后有空了再把它们敲在word里,贴上来做个纪念。
后来的研究生读书,更多的是一种功利化的读书,为了完成学业、写成论文读书,读书的乐趣相对少了很多。工作后的读书,除了兴趣外,还有为了写论文、出专著、申课题而读书,正所谓“著书都为稻粮忙”也,但也无形中扩大了自己的知识面,收获远大于付出。
止庵先生常说,书可写可不写,我倒是觉得,如果有了一己之见,倒不妨把它写出来,与三五同好分享,比如止庵先生的作品,我是看到一本就买一本,因为我喜欢他的读书之见,常常会从中获益,所以,止庵先生如果不写了,我这样的铁杆粉丝岂不是没有了追读的机会?还有一位先生黄灿然,我是在2010年才偶然读到他的文字,一读便极喜欢,甚至是崇拜,所以我至今只要见到黄灿然先生的作品,也是有一本买一本,甚至网上有关他写的,别人写他的,不论长短,哪怕是只言片语,我都如获至宝,认真品读。特别是黄灿然先生发表在《南方都市报》上的自己的年度读书心得,我反反复复地读,获益良多。通过他的读书心得,就会明白什么是真正的读书种子,什么是嗜书如命的书虫,与这样的读书人在一起,自己也无形中提高很多。我现在期待着他今年最新的读书心得发表出来,可惜到目前还没有见到。
本来只想记录止庵先生《茶店说书》中的一段话,没想到写着写着,自己有些话想说,就拉拉杂杂地写了这么多感想。以后我会认认真真写一篇自己的读书心得。
其实,对于一己的买书、读书、编书、写书,我倒认为,不妨抱着一种达观释然的态度待之,既不可妄自尊大,更不必妄自菲薄。比如,对于我这样的普通的读者而言,读书是自小的嗜好,自觉并不比别人高明多少,往往还笨手笨脚、反应迟钝,甚至好多时候因为痴迷读杂书,而影响了正课的学习,耽误了分数。说到此处,便想起了我高中时,忽然有一段时间对辛亥革命极感兴趣,特别是革命志士的诗词,更让我读得心潮澎湃,但大多数都忘记了,而至今还记得黄兴的《咏鹰》中的一句“可怜此豪杰,岂肯困樊笼。”后来,常以此句作为自己的励志名句来激励自己。
读大学时,印象最深的一本书是王小波的《我的精神家园》,记得是在一家小书店买到的,回到宿舍,通宵阅读,放也放不下,感觉自己受到了极大的震撼,喜欢王小波的机智、幽默、反讽,但是当我读到他的小说时,却远没有读他的随笔那么激动。因为读中文系,加之读了那么多,所以自己也写作和发表了一些稚嫩的作品,处女作叫《遥望夕阳》,发表在校报副刊上,它给我带来的激动和兴奋,至今难忘,以后有空了再把它们敲在word里,贴上来做个纪念。
后来的研究生读书,更多的是一种功利化的读书,为了完成学业、写成论文读书,读书的乐趣相对少了很多。工作后的读书,除了兴趣外,还有为了写论文、出专著、申课题而读书,正所谓“著书都为稻粮忙”也,但也无形中扩大了自己的知识面,收获远大于付出。
止庵先生常说,书可写可不写,我倒是觉得,如果有了一己之见,倒不妨把它写出来,与三五同好分享,比如止庵先生的作品,我是看到一本就买一本,因为我喜欢他的读书之见,常常会从中获益,所以,止庵先生如果不写了,我这样的铁杆粉丝岂不是没有了追读的机会?还有一位先生黄灿然,我是在2010年才偶然读到他的文字,一读便极喜欢,甚至是崇拜,所以我至今只要见到黄灿然先生的作品,也是有一本买一本,甚至网上有关他写的,别人写他的,不论长短,哪怕是只言片语,我都如获至宝,认真品读。特别是黄灿然先生发表在《南方都市报》上的自己的年度读书心得,我反反复复地读,获益良多。通过他的读书心得,就会明白什么是真正的读书种子,什么是嗜书如命的书虫,与这样的读书人在一起,自己也无形中提高很多。我现在期待着他今年最新的读书心得发表出来,可惜到目前还没有见到。
本来只想记录止庵先生《茶店说书》中的一段话,没想到写着写着,自己有些话想说,就拉拉杂杂地写了这么多感想。以后我会认认真真写一篇自己的读书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