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形的心里让我们发现真相――再看《杀死比尔》(附:武志红老师评论)
这是我07年第一次写影评。当时发在一个心理论坛上,意外的引起武老师注意。我当时还是挺得意的。
贴在这里,抄抄冷饭。同时期待昆汀的新作——《被解放的姜戈》(http://movie.douban.com/subject/6307447/)
==========================================================
所有让我们深省的电影,描述的都是变形的人生和变形的心里。这些变形让我们透过主人公,看到我们自己;变形的人生,变形的剧情,让我们在极端中看清自己,并产生反省,看清真相(当然,还借助心里分析的帮助)。
比如,《重庆森林》中,天天买凤梨罐头的小伙子;花样年华中的男女;艳遇中的老板和高元元。不胜枚举。
杀死比尔,是一部好片子。上半部,令世界惊讶,还有暴力美学一说,也让人怀疑,昆汀到底要说什么?下半部,谜底揭开。其实长达三个小时的上下部,只是说明,人与人交流有多难。没有沟通,没有理解,爱会产生恨,产生杀戮。在此不得不借用高中哲学课上老师的一句话,“两个人思想的距离,确实比两个恒星之间的距离还要远”。
剧情简介
一对杀手情侣,女主角怀孕了,决定退出江湖,所以制造了任务失败,香消玉殒的假象。男主角,bill,发现真相后,血洗了女主角的婚礼。女主角在头部中枪变成植物人,并且苏醒之后,将“杀死bill”,作为她唯一的目标,并且,她最终达成了目标。
-----------------------------------------
小标题: 震惊,如同我们的生活
-----------------------------------------
女主角在九死一生之后,找到了bill。他推开房门,用枪指向里面。
她看到bill在和她的女儿,他们的女儿,在地毯上滚成一团,玩杀手的游戏,而且,她也是游戏中的一个成员。在这个杀手游戏中,她是来杀死bill,和女儿的。
Bill:宝贝,妈妈找到我们了,宝贝,我要死了!
女儿:噢!我要死了!
Bill:倒下,宝贝,妈妈打到我们了!
Bill:但是,妈妈不知道宝贝是在装死,因为宝贝是刀枪不入的。
女儿:我是刀枪不入的,妈妈。
Bill:宝贝,倒下,你在装死!
Bill:得意洋洋的杀手往前走,他以为面对的是满身子弹的尸体,这时候,宝贝开枪了。
女儿:平平!
。。。。。。。。。10秒的震惊。。。。。。。
Bill:你死了,妈妈,快死啊!
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做呢?除了成全这场游戏,我们还能怎么做呢?
(分歧,如果没有沟通和理解,只有暴力的冲突,我们只会把冲突的另一方向想象成魔鬼。假设在一次冲突中,我们会发现,对方不是魔鬼的时候,那时的景象和这段昆汀的演绎,不是如出一辙么?这种场景,起码在我经历的事情中,经常存在。)
女主角:哦!宝贝。。。我应该知道。。。你是最好的。。。(杀手)
女儿:妈妈,别死,我们只是在玩儿游戏!
-------------------------------------------------------------------------------------
小标题: 再凶猛的野兽,也有片刻的怜悯 ―― 莎士比亚《马克•白斯》
-------------------------------------------------------------------------------------
Bill:你爱艾米利奥,对吗?(艾米利欧是女儿养的一条金鱼,而小女孩踩死了它)
女儿:是的。
Bill:我也爱妈妈。但我对妈妈做了你对艾米利奥作的事情。
女儿:你踩了她了?
Bill:更糟糕。我对她开枪了,不是像我们刚才那样假开枪。是用真的。
女儿:你不知道那样做的结果么?
Bill:不,我知道对她开枪的后果。但我不知道,我打了妈妈,自己会怎样。我很伤心,我知道了覆水难收的意思。
这是bill对女儿讲述爸爸妈妈之间发生了什么时候的一段对话。
我很欣赏bill说,“但我不知道,我打了妈妈,自己会怎样。我很伤心,我知道了覆水难收的意思。”
当我们对亲密关系中的另一方作出伤害之后,我们恐怕都会有这样的想法。
莎士比亚早就知道了。
---------------------------------------------------------------------------------
小标题: 但我没有,因为我不是野兽 ―― 莎士比亚《马克•白斯》
---------------------------------------------------------------------------------------
承认冲突的另一方有好的意愿只是事情向好的方向发展的一种可能,不是必然。
在后面的剧情中,冲突依然存在。
Bill要带给小女孩儿的是杀手的人生;而女主角要给孩子一个clean life。
杀手的女儿注定是最伟大的杀手,她从小要看杀手电影,用手枪当玩具 v.s. 我的女儿要过一个clean life,所以我要退出
这个冲突,从来没有解决。
bill后面关于神化英雄的独白,代表了他的一个简单看法。
他列举了蜘蛛侠,超人。他们白天是普通人,但是他们有英雄的特质,他们天生是英雄。而女主角,是天生的杀手。她只能服从这种命运。
在这里有个小插曲,令我心驰神往。
基于bill有关“命运”的陈述,他无法理解女主角为什么要退出江湖。为了探知女主角真正的想法,他给她注射了一种自己发明的令人说真话的药物。据说效力很强,而且会带来快感。这东西我也想要。因为我经常发现无法探知亲密关系的另一方的真实想法。如果能有这东西,我就省事了!(那东西是毒品,我知道,所以还是用心理学吧,无毒无副作用,哈哈哈)
-----------------------------------------------------------------------------
小标题: 我们注定要互相伤害么?
--------------------------------------------------------------------------
在影片的最后,女主角用“五雷摧心掌”杀死了比尔。
这是一个形象的比喻。
为了能够按照自己的意愿去生活,女主角别无选择。而“五雷摧心掌”真是个形象的比喻。当我们要离开亲密关系的另一方,而另一方如同bill一样,爱着我们,却又不能放弃“要按照他自己的意愿安排我们的一生”这个现实的情况下,我们除了用“五雷摧心掌”,还能怎样呢?
不过,我也看到了一些积极的意义。
当一切了结之后,bill擦了擦嘴边的血迹,问女主角“我看上去怎么样?”女主角说“你看上去准备好了”然后bill走了五步,倒地身亡。
体面。。。
矛盾到了不可调和的地步,一定要有个了断。这个了断是具有积极意义的。反观自己。我经常以“理解对方,接受对方”为目标,从而放弃了自己的初衷。这真的不如“五雷摧心掌”好。
就如同影片的结尾,女主角一个人在为卫生间里仰面哭泣。她手中不再拿着枪或那把有名的“福部半藏”剑,而是抱着一个娃娃熊。她在哭泣,但是嘴里不断的重复着,谢谢,谢谢。她在感谢谁呢?
=================感慨发言====================
换一个类比。如果我用“五雷摧心掌”结束了一段亲密关系,而另一个人像bill一样,体面地走了。我一定也会说谢谢,为了这个体面地结束,而对对方心存感激。
=============================================
以上是下岗赋闲在家,重新温习《杀死比尔 vol.2》时想到的一些杂想。
感谢昆汀以及所有伟大的艺术家,也感谢武老师若干精彩的心灵点评。之所以把这洋洋洒洒的唠叨写在这里,权当是对武老师笔耕不辍的一点回馈。武老师,你不是一个人在战斗。呵呵。
武志红 回复
2007-10-04 08:05
呵呵,真的很巧,我今天早上还在想,要写一篇关于《kill bill》的影评。 你的影评很精彩,我自己想,这部片子,可以彻底理解为一个暴力家庭的故事,虐待=爱
贴在这里,抄抄冷饭。同时期待昆汀的新作——《被解放的姜戈》(http://movie.douban.com/subject/6307447/)
==========================================================
所有让我们深省的电影,描述的都是变形的人生和变形的心里。这些变形让我们透过主人公,看到我们自己;变形的人生,变形的剧情,让我们在极端中看清自己,并产生反省,看清真相(当然,还借助心里分析的帮助)。
比如,《重庆森林》中,天天买凤梨罐头的小伙子;花样年华中的男女;艳遇中的老板和高元元。不胜枚举。
杀死比尔,是一部好片子。上半部,令世界惊讶,还有暴力美学一说,也让人怀疑,昆汀到底要说什么?下半部,谜底揭开。其实长达三个小时的上下部,只是说明,人与人交流有多难。没有沟通,没有理解,爱会产生恨,产生杀戮。在此不得不借用高中哲学课上老师的一句话,“两个人思想的距离,确实比两个恒星之间的距离还要远”。
剧情简介
一对杀手情侣,女主角怀孕了,决定退出江湖,所以制造了任务失败,香消玉殒的假象。男主角,bill,发现真相后,血洗了女主角的婚礼。女主角在头部中枪变成植物人,并且苏醒之后,将“杀死bill”,作为她唯一的目标,并且,她最终达成了目标。
-----------------------------------------
小标题: 震惊,如同我们的生活
-----------------------------------------
女主角在九死一生之后,找到了bill。他推开房门,用枪指向里面。
她看到bill在和她的女儿,他们的女儿,在地毯上滚成一团,玩杀手的游戏,而且,她也是游戏中的一个成员。在这个杀手游戏中,她是来杀死bill,和女儿的。
Bill:宝贝,妈妈找到我们了,宝贝,我要死了!
女儿:噢!我要死了!
Bill:倒下,宝贝,妈妈打到我们了!
Bill:但是,妈妈不知道宝贝是在装死,因为宝贝是刀枪不入的。
女儿:我是刀枪不入的,妈妈。
Bill:宝贝,倒下,你在装死!
Bill:得意洋洋的杀手往前走,他以为面对的是满身子弹的尸体,这时候,宝贝开枪了。
女儿:平平!
。。。。。。。。。10秒的震惊。。。。。。。
Bill:你死了,妈妈,快死啊!
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做呢?除了成全这场游戏,我们还能怎么做呢?
(分歧,如果没有沟通和理解,只有暴力的冲突,我们只会把冲突的另一方向想象成魔鬼。假设在一次冲突中,我们会发现,对方不是魔鬼的时候,那时的景象和这段昆汀的演绎,不是如出一辙么?这种场景,起码在我经历的事情中,经常存在。)
女主角:哦!宝贝。。。我应该知道。。。你是最好的。。。(杀手)
女儿:妈妈,别死,我们只是在玩儿游戏!
-------------------------------------------------------------------------------------
小标题: 再凶猛的野兽,也有片刻的怜悯 ―― 莎士比亚《马克•白斯》
-------------------------------------------------------------------------------------
Bill:你爱艾米利奥,对吗?(艾米利欧是女儿养的一条金鱼,而小女孩踩死了它)
女儿:是的。
Bill:我也爱妈妈。但我对妈妈做了你对艾米利奥作的事情。
女儿:你踩了她了?
Bill:更糟糕。我对她开枪了,不是像我们刚才那样假开枪。是用真的。
女儿:你不知道那样做的结果么?
Bill:不,我知道对她开枪的后果。但我不知道,我打了妈妈,自己会怎样。我很伤心,我知道了覆水难收的意思。
这是bill对女儿讲述爸爸妈妈之间发生了什么时候的一段对话。
我很欣赏bill说,“但我不知道,我打了妈妈,自己会怎样。我很伤心,我知道了覆水难收的意思。”
当我们对亲密关系中的另一方作出伤害之后,我们恐怕都会有这样的想法。
莎士比亚早就知道了。
---------------------------------------------------------------------------------
小标题: 但我没有,因为我不是野兽 ―― 莎士比亚《马克•白斯》
---------------------------------------------------------------------------------------
承认冲突的另一方有好的意愿只是事情向好的方向发展的一种可能,不是必然。
在后面的剧情中,冲突依然存在。
Bill要带给小女孩儿的是杀手的人生;而女主角要给孩子一个clean life。
杀手的女儿注定是最伟大的杀手,她从小要看杀手电影,用手枪当玩具 v.s. 我的女儿要过一个clean life,所以我要退出
这个冲突,从来没有解决。
bill后面关于神化英雄的独白,代表了他的一个简单看法。
他列举了蜘蛛侠,超人。他们白天是普通人,但是他们有英雄的特质,他们天生是英雄。而女主角,是天生的杀手。她只能服从这种命运。
在这里有个小插曲,令我心驰神往。
基于bill有关“命运”的陈述,他无法理解女主角为什么要退出江湖。为了探知女主角真正的想法,他给她注射了一种自己发明的令人说真话的药物。据说效力很强,而且会带来快感。这东西我也想要。因为我经常发现无法探知亲密关系的另一方的真实想法。如果能有这东西,我就省事了!(那东西是毒品,我知道,所以还是用心理学吧,无毒无副作用,哈哈哈)
-----------------------------------------------------------------------------
小标题: 我们注定要互相伤害么?
--------------------------------------------------------------------------
在影片的最后,女主角用“五雷摧心掌”杀死了比尔。
这是一个形象的比喻。
为了能够按照自己的意愿去生活,女主角别无选择。而“五雷摧心掌”真是个形象的比喻。当我们要离开亲密关系的另一方,而另一方如同bill一样,爱着我们,却又不能放弃“要按照他自己的意愿安排我们的一生”这个现实的情况下,我们除了用“五雷摧心掌”,还能怎样呢?
不过,我也看到了一些积极的意义。
当一切了结之后,bill擦了擦嘴边的血迹,问女主角“我看上去怎么样?”女主角说“你看上去准备好了”然后bill走了五步,倒地身亡。
体面。。。
矛盾到了不可调和的地步,一定要有个了断。这个了断是具有积极意义的。反观自己。我经常以“理解对方,接受对方”为目标,从而放弃了自己的初衷。这真的不如“五雷摧心掌”好。
就如同影片的结尾,女主角一个人在为卫生间里仰面哭泣。她手中不再拿着枪或那把有名的“福部半藏”剑,而是抱着一个娃娃熊。她在哭泣,但是嘴里不断的重复着,谢谢,谢谢。她在感谢谁呢?
=================感慨发言====================
换一个类比。如果我用“五雷摧心掌”结束了一段亲密关系,而另一个人像bill一样,体面地走了。我一定也会说谢谢,为了这个体面地结束,而对对方心存感激。
=============================================
以上是下岗赋闲在家,重新温习《杀死比尔 vol.2》时想到的一些杂想。
感谢昆汀以及所有伟大的艺术家,也感谢武老师若干精彩的心灵点评。之所以把这洋洋洒洒的唠叨写在这里,权当是对武老师笔耕不辍的一点回馈。武老师,你不是一个人在战斗。呵呵。
武志红 回复
2007-10-04 08:05
呵呵,真的很巧,我今天早上还在想,要写一篇关于《kill bill》的影评。 你的影评很精彩,我自己想,这部片子,可以彻底理解为一个暴力家庭的故事,虐待=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