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事(一)
爷爷去世好几年,我才知道,他的双手沾满鲜血。
他第一次杀人,是在15岁。
那年,不知是战乱还是饥荒,抑或二者皆有,爷爷跟着妈妈和兄弟逃难,路上,遇到了日本人。
虽然是个少年,但爷爷已经长的人高马大,日本人看上了他的大块头,抓他去做劳工。
爷爷自此和家人失散。
我不知道做劳工是怎样的情景。爷爷只用一句话带过:呆在那里,早晚是死。
于是,他杀了看管他的日本人,从劳工窟里逃了出来,沿着无尽的铁路线开始了亡命生涯。
不知过了多久,爷爷当了兵,“杀鬼子”成了他的正式工作。
“以前咱家还有你爷爷缴获的鬼子刀呢!”爸爸说。
“在哪里?”我两眼放光。
“X革的时候被抄走了。”
我对爷爷当兵前的那段亡命生涯很好奇,一个刚刚杀了人的15岁少年,身无分文,无亲无故,如何在那兵荒马乱的岁月里挣扎着活了下来?这绝不比少年pie的漂流容易。
可惜,没人能告诉我这其中的百转千回。
解放后,爷爷被分到了卫生系统,当了一个小医院的院长。
每每提起这事儿,家里人就好笑:“你爷爷是大老粗,就上过几年私塾,没啥文化,还当院长了。”
一如在爷爷去世后,我才知道他是战场上的“N人斩”,也是在他去世后,我才知道他当过院长。
小时候的我,一直以为“爷爷”就是他的职业。
他总是眯着眼睛坐在他的大藤椅里,晃着脑袋听单田芳的评书。
我会爬到他身上扒他的脸,他很配合地做出鬼脸:“哎呦,我的大孙女。”
天气好的时候,他骑着三轮车带我去买菜,骑不了十几米,就会遇到熟人——大多是老头,见到他们,他总会扯开嗓门开几句玩笑。
……
他从来没有冲我发过脾气,哪怕我弄坏了他心爱的三轮车,抢走了他碗里的肉。
想起来,除去他去世前因为疾病的缘故发的那几次火,他特别生气的样子,我只见过一次。
那天,我们像往常一样一边吃晚饭一边看电视。
突然爷爷啪地一声摔下碗,骂骂咧咧地拿起遥控器,气冲冲地闭了电视,一路骂声不停地回了卧室。
“这人,真是……”见爷爷撞上卧室的门,奶奶一边抱怨,一边重新将电视打开。
电视里传来CCTV的声音:“会面在愉快的氛围中进行,双方都重申了中日友好的重要性……”
他第一次杀人,是在15岁。
那年,不知是战乱还是饥荒,抑或二者皆有,爷爷跟着妈妈和兄弟逃难,路上,遇到了日本人。
虽然是个少年,但爷爷已经长的人高马大,日本人看上了他的大块头,抓他去做劳工。
爷爷自此和家人失散。
我不知道做劳工是怎样的情景。爷爷只用一句话带过:呆在那里,早晚是死。
于是,他杀了看管他的日本人,从劳工窟里逃了出来,沿着无尽的铁路线开始了亡命生涯。
不知过了多久,爷爷当了兵,“杀鬼子”成了他的正式工作。
“以前咱家还有你爷爷缴获的鬼子刀呢!”爸爸说。
“在哪里?”我两眼放光。
“X革的时候被抄走了。”
我对爷爷当兵前的那段亡命生涯很好奇,一个刚刚杀了人的15岁少年,身无分文,无亲无故,如何在那兵荒马乱的岁月里挣扎着活了下来?这绝不比少年pie的漂流容易。
可惜,没人能告诉我这其中的百转千回。
解放后,爷爷被分到了卫生系统,当了一个小医院的院长。
每每提起这事儿,家里人就好笑:“你爷爷是大老粗,就上过几年私塾,没啥文化,还当院长了。”
一如在爷爷去世后,我才知道他是战场上的“N人斩”,也是在他去世后,我才知道他当过院长。
小时候的我,一直以为“爷爷”就是他的职业。
他总是眯着眼睛坐在他的大藤椅里,晃着脑袋听单田芳的评书。
我会爬到他身上扒他的脸,他很配合地做出鬼脸:“哎呦,我的大孙女。”
天气好的时候,他骑着三轮车带我去买菜,骑不了十几米,就会遇到熟人——大多是老头,见到他们,他总会扯开嗓门开几句玩笑。
……
他从来没有冲我发过脾气,哪怕我弄坏了他心爱的三轮车,抢走了他碗里的肉。
想起来,除去他去世前因为疾病的缘故发的那几次火,他特别生气的样子,我只见过一次。
那天,我们像往常一样一边吃晚饭一边看电视。
突然爷爷啪地一声摔下碗,骂骂咧咧地拿起遥控器,气冲冲地闭了电视,一路骂声不停地回了卧室。
“这人,真是……”见爷爷撞上卧室的门,奶奶一边抱怨,一边重新将电视打开。
电视里传来CCTV的声音:“会面在愉快的氛围中进行,双方都重申了中日友好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