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抄
CityMonk:佛说证悟可有八万四千法门,可能我个人必须先证轮回,才可生慈悲。如果慈悲之心是天生,那我之前确实没有,也认真思考过,可怎么思考也生不了慈悲之心,可能是注定只能修为阿修罗的。
表面上看慈悲的确与轮回两不相干,但实际上由轮回却决定着两个截然不同的世界观。如果轮回成立,则灵魂永恒,今世的罪过,来世自有因果料理,但灵魂本质上是至纯至朴的,从这个角度思考,诸人是平等的,再大的罪人,你也有原谅他的理由,因为此生的罪是他灵魂的一次迷误,但总还有无穷尽的轮回和时间给他改过,从这样的角度去思考才能真正原谅他。
反之,如果轮回是假的,生命只有一次,很多恶人,愚弱的人,他们的罪过是无法弥补的,比如美国枪击案杀死20个孩子然后自杀的那个枪手,你们谁认为自己与他是平等的吗?你可能要说人在生存权上是平等的,那么假如2012末日来临,如电影上只有四条船的时候,你是愿意由伟人和孩子们上船,去继承人类的希望,还是把希望留给一群杀人犯和强奸犯让他们上船呢?生存权是平等的啊
妖娆棉花:那你有没有想过,你那个诺亚方舟的假设,要在什么几率下,才会变成现实?既然没有变成现实的可能,那么这样的假设有多大意义?就像那个老掉牙的问题“我跟你老妈一起掉进河里,你先救谁”一样,讨论得再精确再细节,有意义吗? 当事到临头,特别是突发事件,万分之一秒就决定生死的关头,人是靠本能去行动的,那时候根本就没有时间让你去思考什么主义、什么平等,什么思考都是马后炮。而现在这些讨论,其实都等同于在讨论马后炮。 真正起决定因素的,是突发状况时的本能反应,你经历过就知道我在说什么了。没经历过,是相信想象不出来的。我的意思是,那个本能反应不是讨论得出来的。因为那时候,它根本不会经由你的大脑。甚至很有可能,那时候会大脑一片空白。
CityMonk:我的重心是极端情况,而非突发情况,对于我本意的误解我必须指出来。如果说前一个例子举的不恰当引发了误解,割肉喂鹰,投身饲虎不是千钧一发下的事件吧,为何无视这个。 @香理 ,你的回答我套用一下,如果让给亲人,同样是对恶人的不平等,这个说法是符合你的逻辑的吧。也就是说,你有50%的可能性选择给予亲人或恶人。扪心自问一下,无视我的逼问,这是你现在内心真实的想法吗?如果不是,你自以为信仰的平等,到底是什么呢。一个真理,应当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无惧于适用各种边界和极端情况。
妖娆棉花:而且我好像觉得,你把慈悲和慈善混淆了? 慈悲没有分别心,没有好人和坏人之分,是一视同仁的,跟老子的那段翻译“不会觉得亲近和疏远有多大区别,有好处和有害处又有多大关系,高贵和下贱存在几多不同”的意思一样。 这并不是说慈悲分不清好坏,而是大道至简。上次大王说过一段关于慈悲与慈善的,我转过来吧,我是明白那意思,但是表达无力: “慈善是舍己为人,而慈悲是一视同仁。慈善是施舍,慈悲是担当。慈善是有为,慈悲是无为。慈悲是佛学的核心,是时时刻刻需要体悟的一种心理状态,而不是要等到最后功德圆满才顿生慈悲。
宗萨帮你破执着:其实割肉喂鹰,投身饲虎的例子是有前提的,据佛教的观点,至少要证入初地菩萨。才能真的毫无怨言地把肉身献出去(当然,如果他们都能解脱了,肉身当然无所谓要不要)凡人的确很难做到,所以我说,佛教所说的真正慈悲,必须证入空性才会同时升起。未证入空性之前,所谓的帮助别人,顶多是演一场戏给别人看罢了。
CityMonk:“没有一个东西,是随便放在哪个世界、哪个经维度都适用。真理亦如此。” 那这个问题就麻烦了,按此说法,这世界上没有一个道理是永远、绝对正确的。甚至“永恒”这个词就成了一个错误。也就是说此刻我绞尽脑汁,翻遍教科书,也找不到一句能经得起各种考验的绝对真理。如此下来,“慈悲”这个说法也是如此了,也许对也许不对,看在什么场合,你从什么角度来看问题了。 PS:量子理论并不是要推翻经典力学,而是在其体系之内完全兼容它。科学的发展是在逼近唯一的真理,而不是树立出来无数个真理。
CityMonk:@宗萨帮你破执着 感谢您的回答,非常赞同这个说法。我本心其实也就想表达这样一个意思。关于慈悲,关于空性,必须在更宏大的世界观和框架下下面,才能真正认识。难度在于,如何树立此种框架,需知此种框架与我们日常的观念是根本不同的,每个人要树立正见也许都要有自己的突破口,切入点,而我所选择的,就是轮回。
妖娆棉花:只是想把诸位逼到绝境上,才能图穷匕现,抖出干货来。 ------------------------------------- 还有这句,我又想说那句,心中有什么,眼中才会有什么,心中没有什么,光是凭纸上谈兵,再怎么逼上绝境,也抖不出干货来。
CityMonk:我觉得,有时候可能真的是因为同一件事,对大家的意义不一样,所以用力不一样,难以在一个力度上去谈。好比棉花你发的那个李嗣涔的视频,小杨可能也看了,估计你们看了,感觉就是“已阅,完毕”,观望态度,但我就可能要做个牌位把他供起来,有这种接受度上的区别。
妖娆棉花:噢。李嗣涔那个视频,我当时看的时候,也是很认可那样的设想,特别想造访一下五维空间的意识体,甚至现在我也有这个意向。 我是这样,对世界或者宇宙的认识,就是那种大环境大课题的认识上,我觉得它们就像罗马,我可以接受条条大路通罗马,从这条路可以走到核心,从那条路也可以走到核心,我不会将这条路和那条路拿来对比优劣,或者分出哪条路最优势最权威,或者取一条路而将其他路否决,我不会这样做。
我是让每条路都保留在原有的位置,并且每条路都可以各自递进发展,互不干扰。若有干扰的情况,我又找不到依据解释的,我就将它们放在一边,反正还有别的路。哪天突然看到什么新动向了,或者自己突然有了什么感悟了,有些东西瞬间就迎刃而解了。
CityMonk:其实我很早就发现,任意两个人之间,关于任何问题千差万别的看法,最终是由由一个根源造成的,就是你是否相信这世间存在着绝对正确的极限真理。这个“绝对正确”主要是针对你个人来说的,如果你心里存在这样一种理念,你深深认为是对的的事情,你一定会坚定的去践行,罔顾任何阻碍,这种状态我们通常称之为“信仰”。几位坚信自己的处世态度是条条大路通罗马,海纳百川,兼收并蓄,这亦是几位目前选择的路并信心十足,但棉花提到世间无绝对真理,那如果过于笃信这种“兼收并蓄”的态度是正确的,就有些矛盾了
心中并存有千万条路,并保持观望其发展和正确性,高高的浮在这千万条路上方观察,意境是很美好的,但意味着你只能是观察者而非参与者。起心动念,举手投足,源头总有一个理念在时时刻刻指导你,这就是你有意或无意选择的路,所以人总是只能在路上,而不能在空中。所谓放任本心,发现自己,更是要真真切切看清自己走在哪条路上,并坚定的走下去。
也就是说,在这方面我很开放,因为人类文明发展到现在,那么多前赴后继的优秀人士都未曾解开的某些难题,我自问也不是我一个人就解答得了的,所以我会退一步,保留所有选择项,既然大世界的难题不好解答,那么搞明白自己总要简单得多,所以我更多更大的力气,都花在自己身上了。放任本心、敞开胸怀,将灵魂裸露在宇宙空间,去感知他们,总有些共振会发生,发现自己、认识自己的过程,也许,也是在认识宇宙吧,谁知道呢。
(发现这以上讨论,自己没有拎清发言者的意图而一味参与讨论,没有理解主旨,反而揪住旁支末节的部分,躺枪的情况频繁,真是不得要领极了,不过讨论本身很精彩,受益匪浅)
表面上看慈悲的确与轮回两不相干,但实际上由轮回却决定着两个截然不同的世界观。如果轮回成立,则灵魂永恒,今世的罪过,来世自有因果料理,但灵魂本质上是至纯至朴的,从这个角度思考,诸人是平等的,再大的罪人,你也有原谅他的理由,因为此生的罪是他灵魂的一次迷误,但总还有无穷尽的轮回和时间给他改过,从这样的角度去思考才能真正原谅他。
反之,如果轮回是假的,生命只有一次,很多恶人,愚弱的人,他们的罪过是无法弥补的,比如美国枪击案杀死20个孩子然后自杀的那个枪手,你们谁认为自己与他是平等的吗?你可能要说人在生存权上是平等的,那么假如2012末日来临,如电影上只有四条船的时候,你是愿意由伟人和孩子们上船,去继承人类的希望,还是把希望留给一群杀人犯和强奸犯让他们上船呢?生存权是平等的啊
妖娆棉花:那你有没有想过,你那个诺亚方舟的假设,要在什么几率下,才会变成现实?既然没有变成现实的可能,那么这样的假设有多大意义?就像那个老掉牙的问题“我跟你老妈一起掉进河里,你先救谁”一样,讨论得再精确再细节,有意义吗? 当事到临头,特别是突发事件,万分之一秒就决定生死的关头,人是靠本能去行动的,那时候根本就没有时间让你去思考什么主义、什么平等,什么思考都是马后炮。而现在这些讨论,其实都等同于在讨论马后炮。 真正起决定因素的,是突发状况时的本能反应,你经历过就知道我在说什么了。没经历过,是相信想象不出来的。我的意思是,那个本能反应不是讨论得出来的。因为那时候,它根本不会经由你的大脑。甚至很有可能,那时候会大脑一片空白。
CityMonk:我的重心是极端情况,而非突发情况,对于我本意的误解我必须指出来。如果说前一个例子举的不恰当引发了误解,割肉喂鹰,投身饲虎不是千钧一发下的事件吧,为何无视这个。 @香理 ,你的回答我套用一下,如果让给亲人,同样是对恶人的不平等,这个说法是符合你的逻辑的吧。也就是说,你有50%的可能性选择给予亲人或恶人。扪心自问一下,无视我的逼问,这是你现在内心真实的想法吗?如果不是,你自以为信仰的平等,到底是什么呢。一个真理,应当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无惧于适用各种边界和极端情况。
妖娆棉花:而且我好像觉得,你把慈悲和慈善混淆了? 慈悲没有分别心,没有好人和坏人之分,是一视同仁的,跟老子的那段翻译“不会觉得亲近和疏远有多大区别,有好处和有害处又有多大关系,高贵和下贱存在几多不同”的意思一样。 这并不是说慈悲分不清好坏,而是大道至简。上次大王说过一段关于慈悲与慈善的,我转过来吧,我是明白那意思,但是表达无力: “慈善是舍己为人,而慈悲是一视同仁。慈善是施舍,慈悲是担当。慈善是有为,慈悲是无为。慈悲是佛学的核心,是时时刻刻需要体悟的一种心理状态,而不是要等到最后功德圆满才顿生慈悲。
宗萨帮你破执着:其实割肉喂鹰,投身饲虎的例子是有前提的,据佛教的观点,至少要证入初地菩萨。才能真的毫无怨言地把肉身献出去(当然,如果他们都能解脱了,肉身当然无所谓要不要)凡人的确很难做到,所以我说,佛教所说的真正慈悲,必须证入空性才会同时升起。未证入空性之前,所谓的帮助别人,顶多是演一场戏给别人看罢了。
CityMonk:“没有一个东西,是随便放在哪个世界、哪个经维度都适用。真理亦如此。” 那这个问题就麻烦了,按此说法,这世界上没有一个道理是永远、绝对正确的。甚至“永恒”这个词就成了一个错误。也就是说此刻我绞尽脑汁,翻遍教科书,也找不到一句能经得起各种考验的绝对真理。如此下来,“慈悲”这个说法也是如此了,也许对也许不对,看在什么场合,你从什么角度来看问题了。 PS:量子理论并不是要推翻经典力学,而是在其体系之内完全兼容它。科学的发展是在逼近唯一的真理,而不是树立出来无数个真理。
CityMonk:@宗萨帮你破执着 感谢您的回答,非常赞同这个说法。我本心其实也就想表达这样一个意思。关于慈悲,关于空性,必须在更宏大的世界观和框架下下面,才能真正认识。难度在于,如何树立此种框架,需知此种框架与我们日常的观念是根本不同的,每个人要树立正见也许都要有自己的突破口,切入点,而我所选择的,就是轮回。
妖娆棉花:只是想把诸位逼到绝境上,才能图穷匕现,抖出干货来。 ------------------------------------- 还有这句,我又想说那句,心中有什么,眼中才会有什么,心中没有什么,光是凭纸上谈兵,再怎么逼上绝境,也抖不出干货来。
CityMonk:我觉得,有时候可能真的是因为同一件事,对大家的意义不一样,所以用力不一样,难以在一个力度上去谈。好比棉花你发的那个李嗣涔的视频,小杨可能也看了,估计你们看了,感觉就是“已阅,完毕”,观望态度,但我就可能要做个牌位把他供起来,有这种接受度上的区别。
妖娆棉花:噢。李嗣涔那个视频,我当时看的时候,也是很认可那样的设想,特别想造访一下五维空间的意识体,甚至现在我也有这个意向。 我是这样,对世界或者宇宙的认识,就是那种大环境大课题的认识上,我觉得它们就像罗马,我可以接受条条大路通罗马,从这条路可以走到核心,从那条路也可以走到核心,我不会将这条路和那条路拿来对比优劣,或者分出哪条路最优势最权威,或者取一条路而将其他路否决,我不会这样做。
我是让每条路都保留在原有的位置,并且每条路都可以各自递进发展,互不干扰。若有干扰的情况,我又找不到依据解释的,我就将它们放在一边,反正还有别的路。哪天突然看到什么新动向了,或者自己突然有了什么感悟了,有些东西瞬间就迎刃而解了。
CityMonk:其实我很早就发现,任意两个人之间,关于任何问题千差万别的看法,最终是由由一个根源造成的,就是你是否相信这世间存在着绝对正确的极限真理。这个“绝对正确”主要是针对你个人来说的,如果你心里存在这样一种理念,你深深认为是对的的事情,你一定会坚定的去践行,罔顾任何阻碍,这种状态我们通常称之为“信仰”。几位坚信自己的处世态度是条条大路通罗马,海纳百川,兼收并蓄,这亦是几位目前选择的路并信心十足,但棉花提到世间无绝对真理,那如果过于笃信这种“兼收并蓄”的态度是正确的,就有些矛盾了
心中并存有千万条路,并保持观望其发展和正确性,高高的浮在这千万条路上方观察,意境是很美好的,但意味着你只能是观察者而非参与者。起心动念,举手投足,源头总有一个理念在时时刻刻指导你,这就是你有意或无意选择的路,所以人总是只能在路上,而不能在空中。所谓放任本心,发现自己,更是要真真切切看清自己走在哪条路上,并坚定的走下去。
也就是说,在这方面我很开放,因为人类文明发展到现在,那么多前赴后继的优秀人士都未曾解开的某些难题,我自问也不是我一个人就解答得了的,所以我会退一步,保留所有选择项,既然大世界的难题不好解答,那么搞明白自己总要简单得多,所以我更多更大的力气,都花在自己身上了。放任本心、敞开胸怀,将灵魂裸露在宇宙空间,去感知他们,总有些共振会发生,发现自己、认识自己的过程,也许,也是在认识宇宙吧,谁知道呢。
(发现这以上讨论,自己没有拎清发言者的意图而一味参与讨论,没有理解主旨,反而揪住旁支末节的部分,躺枪的情况频繁,真是不得要领极了,不过讨论本身很精彩,受益匪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