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社交类产品的探索之路
前言:10月18日在多个媒体同步发表《活动类产品的探索之路》之后,受到一些同学的关注,同时也与几位大佬私下进行了探讨。时隔近3个月才出此文,对约稿的媒体朋友说声抱歉。我是一枚实干的PM,并非专职写产品评论的人。诚然,我同样需要多经历多思考才会出东西。
《活动类产品的探索之路》与此文《职业社交类产品的探索之路》分为上下篇。若没看过上篇,请最好先看一下。下篇中沿用到上篇的观点,不会在此赘述,请见谅。此文为我2009年9月至2013年1月这3年来在职业社交类产品的探索和总结。
或许活动类产品切入点太小,不足以引起大家的注意;或许有些同学会笑笑,这么个产品会有前途么?带着疑问,一起探索吧。
关键词:互联网 生活 职业社交 活动
探索一:为何看好职业社交
1.1 四面楚歌大学生社交
2009年我在纳果网做的产品是面向大学生群体的。我们采取人人网在校园的宣传策略,深入校园走亲民化路线。
然而在产品运营过程中,我们发现了一个很严重的问题。大学生群体要聊天在QQ,要找同学在人人网、要写博客在新浪博客、要看热闹在猫扑。09年是新浪博客火的一年,那时候还没有新浪微博。而我们的产品纳果网唯一能解决的硬需求就是本地化信息,除此之外则面临四面楚歌的困局。如何突围,如何摆脱困局是当时我们最急需考虑的问题。
1.2 大学生群体的特性
在人人网上市之前,我听到陈一舟说目前人人网用户50%为白领,而全国3000万在校大学生有95%注册使用人人网,约有2850万左右。照此比例计算,目前在校大学生占人人公司激活用户约20%。[1]这个数字真的让我很震惊!人人网在大家印象中依然是大学生为主啊。我不知道是我们大家看错了,还是人人网已经突围大学生群体了?每到寒暑假的时候,人人网都是一个很蛋疼的地方,冷冷清清就像一个空空的校园。近来回去看人人网发现一个现象:人人网logo上的标注为-人人网校内是一个真实的社交网络,联系朋友,一起玩游戏。或许,你从人人公司的财报可以论证,再看看iPhone app免费排行榜前五名,我见到过其中4个是人人游戏。而推荐的前25名中常见人人游戏。
大学生是精力旺盛的一个群体,除了疯狂的转载一切大家公认为好东西的东西之外,人人游戏则成了人人网的一个重要创收点,甚至是唯一的创收点!
1.3 职业人生是最美的
时常我在问我自己,如何去定义人的一生?每个名人,我们都能准确的定义他。这是社会给予他的标签属性-职业。而这个标签属性或许跟随他一生直至结束。人生,正是因为职业才开始绽放色彩。
大部分成功人士把职业当做他们的人生理想。也正是因为如此,大多数人眼里职业对其而言不仅仅是谋生的一种手段,或许是实现理想的一种途径!
卡耐基说:“人的一生只需要做两个决定:选择什么方式作为自己的谋生手段,选择谁作为自己的终生伴侣。”谋生手段是人类生存的方式,解决物质后就是实现自身理想。将谋生手段提升一下,即为这里的理想主义下的职业。实现理想的职业人生是最美的。
1.4 唯一一个腾讯无法切入的市场
人人网坐拥大学生群体不作为,核心在于其围城是中国最大的社交网络—QQ空间,而并非开心网。而QQ空间最大的试验田却是朋友网。
2012年对朋友网而言最大的动作莫过于将你发小、前任、初中、高中、校友等关系都给挖了出来。整个关系深度挖掘过程,将你的人生记忆往前推了至少10年。而那些穿着开裆裤的玩伴,那些曾经的青春记忆的朋友,他们已经成为了过去式,忘记终究选择了应该忘记。已经没法拾起来了,没办法拾起来了。朋友网关系深度挖掘功能的失败在于:我们都活在当下,活在现在的圈子里。而现在,我们每天都是为理想奋斗的职业人生。
不能说QQ用户关系链中没有职业社交的关系链。但核心是这个关系层面的用户,并非QQ的核心定位用户群,他们使用的是沟通工具,不存在关系。而朋友网在职业社交上的尝试失败,也从根本上说明并非赢家通吃!
对苦逼的互联网创业者而言,腾讯没占位的地方就意味着还有机会。或许职业社交是唯一一个腾讯无法切入的社交网络市场。
1.5 当下的人才大环境
没有哪一个时代像今天这样如此渴求人才。而人才的获取,依然是一个企业最大的成本。怎样获得人才?通过招聘网站?猎头?人才的真实性、生活习性对职业人生都有非常大的影响。或许,等待着的就是一种更好的获取人才,认识人才的方式。
《活动类产品的探索之路》与此文《职业社交类产品的探索之路》分为上下篇。若没看过上篇,请最好先看一下。下篇中沿用到上篇的观点,不会在此赘述,请见谅。此文为我2009年9月至2013年1月这3年来在职业社交类产品的探索和总结。
或许活动类产品切入点太小,不足以引起大家的注意;或许有些同学会笑笑,这么个产品会有前途么?带着疑问,一起探索吧。
关键词:互联网 生活 职业社交 活动
探索一:为何看好职业社交
1.1 四面楚歌大学生社交
2009年我在纳果网做的产品是面向大学生群体的。我们采取人人网在校园的宣传策略,深入校园走亲民化路线。
然而在产品运营过程中,我们发现了一个很严重的问题。大学生群体要聊天在QQ,要找同学在人人网、要写博客在新浪博客、要看热闹在猫扑。09年是新浪博客火的一年,那时候还没有新浪微博。而我们的产品纳果网唯一能解决的硬需求就是本地化信息,除此之外则面临四面楚歌的困局。如何突围,如何摆脱困局是当时我们最急需考虑的问题。
1.2 大学生群体的特性
在人人网上市之前,我听到陈一舟说目前人人网用户50%为白领,而全国3000万在校大学生有95%注册使用人人网,约有2850万左右。照此比例计算,目前在校大学生占人人公司激活用户约20%。[1]这个数字真的让我很震惊!人人网在大家印象中依然是大学生为主啊。我不知道是我们大家看错了,还是人人网已经突围大学生群体了?每到寒暑假的时候,人人网都是一个很蛋疼的地方,冷冷清清就像一个空空的校园。近来回去看人人网发现一个现象:人人网logo上的标注为-人人网校内是一个真实的社交网络,联系朋友,一起玩游戏。或许,你从人人公司的财报可以论证,再看看iPhone app免费排行榜前五名,我见到过其中4个是人人游戏。而推荐的前25名中常见人人游戏。
大学生是精力旺盛的一个群体,除了疯狂的转载一切大家公认为好东西的东西之外,人人游戏则成了人人网的一个重要创收点,甚至是唯一的创收点!
1.3 职业人生是最美的
时常我在问我自己,如何去定义人的一生?每个名人,我们都能准确的定义他。这是社会给予他的标签属性-职业。而这个标签属性或许跟随他一生直至结束。人生,正是因为职业才开始绽放色彩。
大部分成功人士把职业当做他们的人生理想。也正是因为如此,大多数人眼里职业对其而言不仅仅是谋生的一种手段,或许是实现理想的一种途径!
卡耐基说:“人的一生只需要做两个决定:选择什么方式作为自己的谋生手段,选择谁作为自己的终生伴侣。”谋生手段是人类生存的方式,解决物质后就是实现自身理想。将谋生手段提升一下,即为这里的理想主义下的职业。实现理想的职业人生是最美的。
1.4 唯一一个腾讯无法切入的市场
人人网坐拥大学生群体不作为,核心在于其围城是中国最大的社交网络—QQ空间,而并非开心网。而QQ空间最大的试验田却是朋友网。
2012年对朋友网而言最大的动作莫过于将你发小、前任、初中、高中、校友等关系都给挖了出来。整个关系深度挖掘过程,将你的人生记忆往前推了至少10年。而那些穿着开裆裤的玩伴,那些曾经的青春记忆的朋友,他们已经成为了过去式,忘记终究选择了应该忘记。已经没法拾起来了,没办法拾起来了。朋友网关系深度挖掘功能的失败在于:我们都活在当下,活在现在的圈子里。而现在,我们每天都是为理想奋斗的职业人生。
不能说QQ用户关系链中没有职业社交的关系链。但核心是这个关系层面的用户,并非QQ的核心定位用户群,他们使用的是沟通工具,不存在关系。而朋友网在职业社交上的尝试失败,也从根本上说明并非赢家通吃!
对苦逼的互联网创业者而言,腾讯没占位的地方就意味着还有机会。或许职业社交是唯一一个腾讯无法切入的社交网络市场。
1.5 当下的人才大环境
没有哪一个时代像今天这样如此渴求人才。而人才的获取,依然是一个企业最大的成本。怎样获得人才?通过招聘网站?猎头?人才的真实性、生活习性对职业人生都有非常大的影响。或许,等待着的就是一种更好的获取人才,认识人才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