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瑟琳眼里的罗米欧与朱丽叶
晚上看了英国伯明翰皇家芭蕾舞团的《罗米欧与朱丽叶》。看的时候数了数,围着几个主人公动不动就跳起群舞的群众演员,多达整整五十个。就算是街头阿飞斗欧,也不会聚起这么多人的。那场家庭舞会,剧本里也明明邀请的人数并不算多。茂丘西奥死的时候,浓墨重彩地挣扎老半天,也不知道用意何在。提伯尔特死的时候,凯普莱特夫人也迹近发疯,滚来滚去地滚了很久;朱丽叶死的时候,她倒没什么强烈反应了。结尾的时候,罗米欧与朱丽叶也各自死得太干脆了,还不如把前面那些臆造出来的、分在配角头上的时间,拿来给他们呢……
刚好这两天正在看莎士比亚。《罗》的轻佻、逗乐、下流、夸张色彩,在几部所谓莎翁名剧里是最强的,大概是当年年轻的莎士比亚的抢票房之作。开头第一幕就点明了这一点,莎士比亚用了不可谓小的篇幅,交代罗米欧对另一个女人罗瑟琳的爱,“美貌是她最大的财富”。罗米欧疯疯癫癫,赌咒发誓,无所不来。等他见了朱丽叶,又立即把罗瑟琳抛到脑后去了。
突然想到,如果写一个对名著故事进行“新异叙事”的短篇小说,可以从罗瑟琳这个在原剧中没有讲过一句话的女人的视角出发,让她成为这一场悲剧的叙述者。四百多年了,还从来没有人想过罗瑟琳的感受。全城最最可爱的罗米欧,突然就把她被抛弃了,而她之所以对他说自己立誓终身不嫁,只不过是出于矜持,是为了不想让他太容易得手呀。家庭舞会,她本来就是在场的(罗米欧就是为了看她才去的);罗米欧与朱丽叶那著名的窗前对话,她则可以是一个偷听者。甚至,劳伦斯神父的师弟约翰,之所以没有送出那封重要的解释内情的信,是因为他要去找一个同门的师弟作同伴,而这个同伴正在城里给人看病,那么这个病人,不妨恰恰就是罗瑟琳!正是她耍了诡计,造出瘟疫的谣言,拖住了那两个人,从而导致了这一场悲剧;毫无疑问,罗米欧与朱丽叶死的时候,她也是在场的。再后来,她当然就是嫁给了罗米欧的两位死党之一的、唯一没有死掉的班伏里奥堂兄。
故事开头,是凯普莱特和蒙太古两家为罗米欧与朱丽叶所塑的金像揭幕的日子,那位奶妈正一边哭,一边唠叨个没完……
刚好这两天正在看莎士比亚。《罗》的轻佻、逗乐、下流、夸张色彩,在几部所谓莎翁名剧里是最强的,大概是当年年轻的莎士比亚的抢票房之作。开头第一幕就点明了这一点,莎士比亚用了不可谓小的篇幅,交代罗米欧对另一个女人罗瑟琳的爱,“美貌是她最大的财富”。罗米欧疯疯癫癫,赌咒发誓,无所不来。等他见了朱丽叶,又立即把罗瑟琳抛到脑后去了。
突然想到,如果写一个对名著故事进行“新异叙事”的短篇小说,可以从罗瑟琳这个在原剧中没有讲过一句话的女人的视角出发,让她成为这一场悲剧的叙述者。四百多年了,还从来没有人想过罗瑟琳的感受。全城最最可爱的罗米欧,突然就把她被抛弃了,而她之所以对他说自己立誓终身不嫁,只不过是出于矜持,是为了不想让他太容易得手呀。家庭舞会,她本来就是在场的(罗米欧就是为了看她才去的);罗米欧与朱丽叶那著名的窗前对话,她则可以是一个偷听者。甚至,劳伦斯神父的师弟约翰,之所以没有送出那封重要的解释内情的信,是因为他要去找一个同门的师弟作同伴,而这个同伴正在城里给人看病,那么这个病人,不妨恰恰就是罗瑟琳!正是她耍了诡计,造出瘟疫的谣言,拖住了那两个人,从而导致了这一场悲剧;毫无疑问,罗米欧与朱丽叶死的时候,她也是在场的。再后来,她当然就是嫁给了罗米欧的两位死党之一的、唯一没有死掉的班伏里奥堂兄。
故事开头,是凯普莱特和蒙太古两家为罗米欧与朱丽叶所塑的金像揭幕的日子,那位奶妈正一边哭,一边唠叨个没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