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加东三日游小记(2012年12月29号-31号)
加东三日游可能是这边最火热的线路了。以前一直想去,但碍于各种借口,都没有去成。来加拿大五年之后,终于组织成功一次。旅游团也没什么选择,最后跟的泰安,因为另一个团报满了。泰安的大巴是今年新换的,所以环境相当好,排与排的间隔也相当宽,适合我这种身高的人长时间坐着(再宽点当然更好)。最好的部分是车上有wifi。像我们这些离开网就像离开水的鱼的年轻人来说,当然是非常体贴的。虽然我们车的wifi有点问题,高速上大多数时间都没有信号,不过在城市里面还是能提供速度较快的网络。
此次行程从多伦多出发,路经Ottawa,Montreal,Quebec以及Kingston四座城市。行程十分的紧,基本都是在车上跑马观花,呼儿嘿呦。这次的行程是属于人文历史线,每个城市基本两三个景点,时间还都比较近。总体感觉像是回到了课堂,每到一个景点,都得用一万分的注意力把那些历史啊,场景啊,记到脑子里,或者相机里。并不是旅游完了要考试,而是觉得不记下来就白来了,钱也白花了。比较后悔没提前多做点了解准备工作,就跟上课前没预习一样。
学到的知识其实也算其次,毕竟再过一段时间必然会被脑子洗刷掉。不过得到的更多的可能是对加拿大这个国家的多一点认识。来了五年多,也没旅过游,偶尔出大多伦多也就是去个朋友家,或者是没目的地东看看,西看看。一直生活在多伦多的华人圈子里,偶尔也就看看隔壁印度人圈子,从没认真地想过加拿大白人是什么样,大多数印象还是从电影里来的。到达别的城市,才发现真的跟多伦多有很多不同。很长见识。总的来说,这次旅游对我来说是非常积极的。可能会让我对入籍这件事的态度更积极一些,因为我更喜欢这个国家了。
29日:
第一天从多伦多出发,在渥太华参观了国会山庄,国家文明博物馆,和铸币厂,晚上到达满地可。
7:30在Midland & Finch集合
7:56出发。认识了下导游,然后听导游说了下当天的路程。在车上基本就是睡觉。
9:25到达休息站。继续睡觉,车都没下。
11:20到达千岛湖。外面都是冰天雪地的,白茫茫的,所以只在大巴上看了看分不出湖还是陆地的千岛湖。千岛湖那里有个最短国际桥。千岛湖是一半属于加拿大的,一半属于美国的。传言当时有个人买了个岛,发现隔壁很近就有另一个岛。他害怕隔壁住人的话有任何动静都会打扰到自己,于是也把隔壁岛买下来了。他又觉得要是老坐船来回两个岛不方便,于是就架了一座小桥。过后他发现两个岛一个属于加的,一个属于美的,所以这个小桥就成为了最短国际桥。现在这些岛都没有买卖了,有卖的就被国家收购了,所以基本都是祖传的。The Bay的老板就在这里有座岛。(一路发现The Bay的影响在加拿大是挺大的)。
12:56到达Ottawa,加拿大首都。英女王1857年的时候选择这个城市作为首都,1867年加拿大正式建立。当时选这个城市作为首都,很多人都不解,觉得这个城市也不大,地理位置也不是很好,也不发达,为什么选这个城市作为首都呢?
后来人们发现其实这个决定还是挺好的。Ottawa夹在英国人和法国人的地盘中间,如果偏向任意一方,另外一方肯定都会闹不和,选在中间的位置,皆大欢喜。所以Ottawa也是个双语城市。
大Ottawa有100万人口,只有1万华人。而多伦多总共300万人,有55万华人。这里也下着鹅毛大雪,所以街上基本看不到人,挺冷清的感觉。
13:10-14:10广式自助。这里的自助跟多伦多吃过的自助的感觉都不太一样。这里自助有叉烧,有虾饺,肠粉,莲蓉包等很多出现早早茶里的食物。
14:21-14:40国会山庄,旅程的第一个景点,加拿大国家领导人开会的地方。大家睡了一上午,中午又吃的超级饱,都忍不住赶紧下去照相。国会山庄有三个建筑物。中间有个大广场,广场中间有个池子,中间有团火,火的底下往四周涌水。它象征水火共存,象征着英国人和法国人可以融洽和平相处。
14:50-16:00国家文明博物馆。我以前进博物馆都觉得没什么可逛的。不过这次大老远跑来,又花了门票钱,就得认真看一下加拿大历史。一楼是个特别大的场馆,为了装下那些印第安图腾。图腾上面的颜色越多,就代表阶层越高。稍微瞟了一眼,立马被导游带到了三层,历史博物馆。扶梯正上方有个小圆顶是一副画。是印第安画家免费赠给博物馆的,以此感谢博物馆把一层设计成印第安风格的。画上四种颜色,代表四个季节。春是野花黄,夏是五大湖蓝,秋是枫叶红,冬自然是白。旁边入口有一个加拿大地图,上面有几个加拿大人早期为生的几个产业。最早是渔业,后来皮草业逐渐发达,到了冬天没事情做,只能砍树,伐木业也发达了起来,等等等等……时间不多,也就够差不多走一遍。最喜欢三楼那个房顶,做的跟外面的天似的,特好。
16:15-17:00铸币厂。这里和Winnipeg是加拿大两家给造硬币的地方。进去之后感觉就不一样,到处是保险啊,钱的气息。冬奥的奖牌也是这儿给设计制造的。这里还给75个国家设计过硬币并制造过,听起来挺悬乎的。里面的商店有一块24K,28磅重,价值70万加币的金子可以让你捧起来照相。旁边站着个膀大腰圆的保安和一个收货小姐聊的蛮开心,不过腰里的枪还是能警示到别人的。回去之后大家都说不想洗手了,比摸到女孩儿的手珍贵多了。
第一天的行程就此结束。离开了Ottawa,开向Montreal。
19:40到达Sheraton宾馆。第一次在加拿大奢侈住宾馆,好激动啊。三个人一间房,两张大双人床,一进屋便少不了抢床的花絮。
稍作调整,出去觅食了。
Montreal的街名已经都变成法语了。到达一个陌生的城市既紧张又激动。不过有另外五个哥们儿陪着,也没啥害怕的。走路十分钟就到了Montreal最繁华的街,Rue Sainte-Catherine。繁华程度看似比Yonge还好。标示什么的已经完全是法语了。最后也决定不下来吃什么,就街边找了个店。吃的一般,不过大家很兴奋。虽然不说法语确实觉得那些人不够热情,不过英语貌似也够使了。
30日:
第二天参观了大小天主教堂,世博场馆,生态馆以及奥林匹克馆。下午到达魁北克,在古城里自由活动。
7:30集合。
8:00-8:45北美最大天主教堂,圣约瑟夫天主堂。后来听导游更正好像是堂里的圆顶是最大的。所有建筑的花费都是由人们捐赠的,怪不得花了40多年建造,1924-1967。不过建筑本身也相当宏伟。从导游那里听到的是,初衷貌似是以前有个圣母学院的看门人,叫安德烈修士,他后来病重,但是他特别虔诚并且心胸宽广,就祷告上帝,让来教堂祈祷又病重的人把病都给他(就是破罐破摔的脑子还有问题的傻瓜)。后来人们的病就真好了,瘸腿的人也都拿掉了拐杖,所以教堂里面有很多挂着的拐杖。
出来以后在车上看到了加拿大最大墓地园。
9:00-9:30圣母学院。和刚才的大天主教堂一比较,实在是太小了,混在几个差不多大小的建筑物中。里面下午才开放,也不让照相。管理的人好像很凶的样子。
在车上又看了1967年世博会举办留下的场馆和游乐场。当时的Montreal真的相当先进,已经有地铁了。在那时只有2000万人口的加拿大,世博会参观人次数达到了6000万人次。而2010年上海举办的世博,参观人次就比Montreal的多1000万人次。
9:55-10:40生态馆。生态馆其实就是动物园,除了温室馆,其他动物都是在寒冷地带生活的动物,企鹅啊,猞猁啊,各种鱼什么的。
10:40-11:25奥林匹克馆。有点类似各城市里的中心建筑,坐缆车上到顶可以一览城市里的景色。不同的是这个塔本来就是个斜塔,缆车最大坡度有45度,所以这算是个噱头吧。
前一天下过了雪,第二天天气特别晴朗,万里无云,也没有雾。Montreal没有高楼大厦,原因在于当地规定Montreal市中心建筑不得高于国会上十字架最高点的高度。
11:40-12:40吃饭,Buffet Chinois。
15:00进入魁北克,经过St. Lawrence Bridge
15:15-17:15抵达古城并自由活动。古城是以前英法作战,法国的大本营,在城墙的包围里,非常气派。
晚上吃了顿龙虾,大家已经很困了。我和另外一个哥们儿以及另外一辆巴士偶遇的同学又冒着零下20度的冰冷跑古城去走了一圈。
31日:
第三天没有什么活动,主要还是坐在车上游览。魁北克离多伦多900公里远,光开车就得9个小时左右。途径Kingston,看了市政厅,皇后大学以及监狱。于晚上19:30抵达多伦多。
导游很好,双语交换的特别流畅,普通话也好听,让我想起了初中的班主任。
没传照片前,可以看看这个
http://www.16maple.com/showthread.php?3926-%E8%BD%AC%E8%B4%B4%EF%BC%9ALilian%E5%9B%BE%E6%96%87%E6%B8%B8%E8%AE%B0%E2%80%94%E2%80%94%E5%8A%A0%E4%B8%9C%E4%B8%89%E6%97%A5%E6%B8%B8
此次行程从多伦多出发,路经Ottawa,Montreal,Quebec以及Kingston四座城市。行程十分的紧,基本都是在车上跑马观花,呼儿嘿呦。这次的行程是属于人文历史线,每个城市基本两三个景点,时间还都比较近。总体感觉像是回到了课堂,每到一个景点,都得用一万分的注意力把那些历史啊,场景啊,记到脑子里,或者相机里。并不是旅游完了要考试,而是觉得不记下来就白来了,钱也白花了。比较后悔没提前多做点了解准备工作,就跟上课前没预习一样。
学到的知识其实也算其次,毕竟再过一段时间必然会被脑子洗刷掉。不过得到的更多的可能是对加拿大这个国家的多一点认识。来了五年多,也没旅过游,偶尔出大多伦多也就是去个朋友家,或者是没目的地东看看,西看看。一直生活在多伦多的华人圈子里,偶尔也就看看隔壁印度人圈子,从没认真地想过加拿大白人是什么样,大多数印象还是从电影里来的。到达别的城市,才发现真的跟多伦多有很多不同。很长见识。总的来说,这次旅游对我来说是非常积极的。可能会让我对入籍这件事的态度更积极一些,因为我更喜欢这个国家了。
29日:
第一天从多伦多出发,在渥太华参观了国会山庄,国家文明博物馆,和铸币厂,晚上到达满地可。
7:30在Midland & Finch集合
7:56出发。认识了下导游,然后听导游说了下当天的路程。在车上基本就是睡觉。
9:25到达休息站。继续睡觉,车都没下。
11:20到达千岛湖。外面都是冰天雪地的,白茫茫的,所以只在大巴上看了看分不出湖还是陆地的千岛湖。千岛湖那里有个最短国际桥。千岛湖是一半属于加拿大的,一半属于美国的。传言当时有个人买了个岛,发现隔壁很近就有另一个岛。他害怕隔壁住人的话有任何动静都会打扰到自己,于是也把隔壁岛买下来了。他又觉得要是老坐船来回两个岛不方便,于是就架了一座小桥。过后他发现两个岛一个属于加的,一个属于美的,所以这个小桥就成为了最短国际桥。现在这些岛都没有买卖了,有卖的就被国家收购了,所以基本都是祖传的。The Bay的老板就在这里有座岛。(一路发现The Bay的影响在加拿大是挺大的)。
12:56到达Ottawa,加拿大首都。英女王1857年的时候选择这个城市作为首都,1867年加拿大正式建立。当时选这个城市作为首都,很多人都不解,觉得这个城市也不大,地理位置也不是很好,也不发达,为什么选这个城市作为首都呢?
后来人们发现其实这个决定还是挺好的。Ottawa夹在英国人和法国人的地盘中间,如果偏向任意一方,另外一方肯定都会闹不和,选在中间的位置,皆大欢喜。所以Ottawa也是个双语城市。
大Ottawa有100万人口,只有1万华人。而多伦多总共300万人,有55万华人。这里也下着鹅毛大雪,所以街上基本看不到人,挺冷清的感觉。
13:10-14:10广式自助。这里的自助跟多伦多吃过的自助的感觉都不太一样。这里自助有叉烧,有虾饺,肠粉,莲蓉包等很多出现早早茶里的食物。
14:21-14:40国会山庄,旅程的第一个景点,加拿大国家领导人开会的地方。大家睡了一上午,中午又吃的超级饱,都忍不住赶紧下去照相。国会山庄有三个建筑物。中间有个大广场,广场中间有个池子,中间有团火,火的底下往四周涌水。它象征水火共存,象征着英国人和法国人可以融洽和平相处。
14:50-16:00国家文明博物馆。我以前进博物馆都觉得没什么可逛的。不过这次大老远跑来,又花了门票钱,就得认真看一下加拿大历史。一楼是个特别大的场馆,为了装下那些印第安图腾。图腾上面的颜色越多,就代表阶层越高。稍微瞟了一眼,立马被导游带到了三层,历史博物馆。扶梯正上方有个小圆顶是一副画。是印第安画家免费赠给博物馆的,以此感谢博物馆把一层设计成印第安风格的。画上四种颜色,代表四个季节。春是野花黄,夏是五大湖蓝,秋是枫叶红,冬自然是白。旁边入口有一个加拿大地图,上面有几个加拿大人早期为生的几个产业。最早是渔业,后来皮草业逐渐发达,到了冬天没事情做,只能砍树,伐木业也发达了起来,等等等等……时间不多,也就够差不多走一遍。最喜欢三楼那个房顶,做的跟外面的天似的,特好。
16:15-17:00铸币厂。这里和Winnipeg是加拿大两家给造硬币的地方。进去之后感觉就不一样,到处是保险啊,钱的气息。冬奥的奖牌也是这儿给设计制造的。这里还给75个国家设计过硬币并制造过,听起来挺悬乎的。里面的商店有一块24K,28磅重,价值70万加币的金子可以让你捧起来照相。旁边站着个膀大腰圆的保安和一个收货小姐聊的蛮开心,不过腰里的枪还是能警示到别人的。回去之后大家都说不想洗手了,比摸到女孩儿的手珍贵多了。
第一天的行程就此结束。离开了Ottawa,开向Montreal。
19:40到达Sheraton宾馆。第一次在加拿大奢侈住宾馆,好激动啊。三个人一间房,两张大双人床,一进屋便少不了抢床的花絮。
稍作调整,出去觅食了。
Montreal的街名已经都变成法语了。到达一个陌生的城市既紧张又激动。不过有另外五个哥们儿陪着,也没啥害怕的。走路十分钟就到了Montreal最繁华的街,Rue Sainte-Catherine。繁华程度看似比Yonge还好。标示什么的已经完全是法语了。最后也决定不下来吃什么,就街边找了个店。吃的一般,不过大家很兴奋。虽然不说法语确实觉得那些人不够热情,不过英语貌似也够使了。
30日:
第二天参观了大小天主教堂,世博场馆,生态馆以及奥林匹克馆。下午到达魁北克,在古城里自由活动。
7:30集合。
8:00-8:45北美最大天主教堂,圣约瑟夫天主堂。后来听导游更正好像是堂里的圆顶是最大的。所有建筑的花费都是由人们捐赠的,怪不得花了40多年建造,1924-1967。不过建筑本身也相当宏伟。从导游那里听到的是,初衷貌似是以前有个圣母学院的看门人,叫安德烈修士,他后来病重,但是他特别虔诚并且心胸宽广,就祷告上帝,让来教堂祈祷又病重的人把病都给他(就是破罐破摔的脑子还有问题的傻瓜)。后来人们的病就真好了,瘸腿的人也都拿掉了拐杖,所以教堂里面有很多挂着的拐杖。
出来以后在车上看到了加拿大最大墓地园。
9:00-9:30圣母学院。和刚才的大天主教堂一比较,实在是太小了,混在几个差不多大小的建筑物中。里面下午才开放,也不让照相。管理的人好像很凶的样子。
在车上又看了1967年世博会举办留下的场馆和游乐场。当时的Montreal真的相当先进,已经有地铁了。在那时只有2000万人口的加拿大,世博会参观人次数达到了6000万人次。而2010年上海举办的世博,参观人次就比Montreal的多1000万人次。
9:55-10:40生态馆。生态馆其实就是动物园,除了温室馆,其他动物都是在寒冷地带生活的动物,企鹅啊,猞猁啊,各种鱼什么的。
10:40-11:25奥林匹克馆。有点类似各城市里的中心建筑,坐缆车上到顶可以一览城市里的景色。不同的是这个塔本来就是个斜塔,缆车最大坡度有45度,所以这算是个噱头吧。
前一天下过了雪,第二天天气特别晴朗,万里无云,也没有雾。Montreal没有高楼大厦,原因在于当地规定Montreal市中心建筑不得高于国会上十字架最高点的高度。
11:40-12:40吃饭,Buffet Chinois。
15:00进入魁北克,经过St. Lawrence Bridge
15:15-17:15抵达古城并自由活动。古城是以前英法作战,法国的大本营,在城墙的包围里,非常气派。
晚上吃了顿龙虾,大家已经很困了。我和另外一个哥们儿以及另外一辆巴士偶遇的同学又冒着零下20度的冰冷跑古城去走了一圈。
31日:
第三天没有什么活动,主要还是坐在车上游览。魁北克离多伦多900公里远,光开车就得9个小时左右。途径Kingston,看了市政厅,皇后大学以及监狱。于晚上19:30抵达多伦多。
导游很好,双语交换的特别流畅,普通话也好听,让我想起了初中的班主任。
没传照片前,可以看看这个
http://www.16maple.com/showthread.php?3926-%E8%BD%AC%E8%B4%B4%EF%BC%9ALilian%E5%9B%BE%E6%96%87%E6%B8%B8%E8%AE%B0%E2%80%94%E2%80%94%E5%8A%A0%E4%B8%9C%E4%B8%89%E6%97%A5%E6%B8%B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