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ng for you
201314.被中国人变成了一个听起来很了不起的纪念日。
据说很多人都选在这一天领证去了。
我也在早上应景儿的发了个微薄,反正恰好听到了《gonna have you》
但是,在晚上洗衣服的时候,听到《young for you》
心里忽然震了一下——你到底想要什么样儿的婚礼?
虽然自从去年夏天就开始关注婚庆相关的信息。
可是一想到到场的大部分人是亲属关系的中老年,而另一位主角是一位不喜麻烦嗜好低调的主儿,所以想来到时候大概会是一场貌似庄严的平淡到让人容易忘记的仪式吧。
好像是因为近一两年明星扎堆儿结婚的缘故,开始流行起了一种说法,就是办过盛大婚礼的婚姻会更幸福,因为得到了众人的祝福。(最早的出处貌似是宋丹丹来着?)
或者对更多平凡的姑娘来说,这是一个名正言顺的把自己打扮成明星的机会,然后以女王或公主的姿态昭告天下,这货以后是老子的了,别的妖蛾子都给我滚远点儿。
然后到场的亲朋好友一起做心理暗示,你们一定会永远幸福快乐的在一起的。
于是就201314了。
可是,自从开始着手准备婚礼素材开始,我才有点儿理解为什么举办盛大婚礼的婚姻幸福的比率会高那么一点儿了。
因为筹办婚礼实在是太麻烦了。
你要想新奇的噱头,甭管用不用的上。你要确认很多信息,大的小的,说不定有记满一个笔记本那么多。你要做计划,卡时间点,采购彩排反复确定一切细节。
然后当你付出了大量时间精力在这件事情上面之后,你就会珍视这件事情,觉得它宝贵,不忍破坏。
这种情绪适用于差不多一切事情,无论是你做的工作,读的书,甚至追过的长篇动漫或影视剧。因为你消耗了时间精力在上面,所以在the end亮起的时候,才会容易想起它带给你的欢笑泪水,然后产生不舍的情绪,把它放在你脑中“重要”的那个位置。
所以,说不定这才是“办过婚礼婚姻会更长久”的依据?
谁知道呢
《young for you》响起的时候,我在卫生间里洗衣服。
旋律好听,主唱的歌唱方式有一种不管不顾的洒脱。
我脑海里一下子就蹦出了两年前去过的海边的小酒馆。傍晚的时候天空有红色的晚霞,有一段不算短的沙滩可以走一走,走累了就到小酒馆里点上烤串喝起酒,热闹起来远处海浪的声音就会听得不真切,在人群热起来之后就跑到夜深无人的海滩上大笑大闹一场,累了就回到酒馆里朋友们的身边取暖。
我的dream wedding多么希望也可以是这样。挽着那个和我共度一生的人的手,和我最好的朋友们一起,卸下成年人的伪装,把孩子气开到最大,肆无忌惮的喝醉,唱歌,大声的笑。
一定要有背景音乐,用郝云的《结了》和《我要结婚》开场,用《young for you》炒热气氛,当所有人都精疲力尽的靠在一起看晚霞的时候,就开始听《米店》,然后小清新小民谣小摇滚一首一首的播到大家都睡着。
这才是见证,我在一颗古怪行星上发出了电波,终于有人接收到。
不过,谁说这不是另一种形式主义呢。
“What makes love ture”
“Formalism”
据说很多人都选在这一天领证去了。
我也在早上应景儿的发了个微薄,反正恰好听到了《gonna have you》
但是,在晚上洗衣服的时候,听到《young for you》
心里忽然震了一下——你到底想要什么样儿的婚礼?
虽然自从去年夏天就开始关注婚庆相关的信息。
可是一想到到场的大部分人是亲属关系的中老年,而另一位主角是一位不喜麻烦嗜好低调的主儿,所以想来到时候大概会是一场貌似庄严的平淡到让人容易忘记的仪式吧。
好像是因为近一两年明星扎堆儿结婚的缘故,开始流行起了一种说法,就是办过盛大婚礼的婚姻会更幸福,因为得到了众人的祝福。(最早的出处貌似是宋丹丹来着?)
或者对更多平凡的姑娘来说,这是一个名正言顺的把自己打扮成明星的机会,然后以女王或公主的姿态昭告天下,这货以后是老子的了,别的妖蛾子都给我滚远点儿。
然后到场的亲朋好友一起做心理暗示,你们一定会永远幸福快乐的在一起的。
于是就201314了。
可是,自从开始着手准备婚礼素材开始,我才有点儿理解为什么举办盛大婚礼的婚姻幸福的比率会高那么一点儿了。
因为筹办婚礼实在是太麻烦了。
你要想新奇的噱头,甭管用不用的上。你要确认很多信息,大的小的,说不定有记满一个笔记本那么多。你要做计划,卡时间点,采购彩排反复确定一切细节。
然后当你付出了大量时间精力在这件事情上面之后,你就会珍视这件事情,觉得它宝贵,不忍破坏。
这种情绪适用于差不多一切事情,无论是你做的工作,读的书,甚至追过的长篇动漫或影视剧。因为你消耗了时间精力在上面,所以在the end亮起的时候,才会容易想起它带给你的欢笑泪水,然后产生不舍的情绪,把它放在你脑中“重要”的那个位置。
所以,说不定这才是“办过婚礼婚姻会更长久”的依据?
谁知道呢
《young for you》响起的时候,我在卫生间里洗衣服。
旋律好听,主唱的歌唱方式有一种不管不顾的洒脱。
我脑海里一下子就蹦出了两年前去过的海边的小酒馆。傍晚的时候天空有红色的晚霞,有一段不算短的沙滩可以走一走,走累了就到小酒馆里点上烤串喝起酒,热闹起来远处海浪的声音就会听得不真切,在人群热起来之后就跑到夜深无人的海滩上大笑大闹一场,累了就回到酒馆里朋友们的身边取暖。
我的dream wedding多么希望也可以是这样。挽着那个和我共度一生的人的手,和我最好的朋友们一起,卸下成年人的伪装,把孩子气开到最大,肆无忌惮的喝醉,唱歌,大声的笑。
一定要有背景音乐,用郝云的《结了》和《我要结婚》开场,用《young for you》炒热气氛,当所有人都精疲力尽的靠在一起看晚霞的时候,就开始听《米店》,然后小清新小民谣小摇滚一首一首的播到大家都睡着。
这才是见证,我在一颗古怪行星上发出了电波,终于有人接收到。
不过,谁说这不是另一种形式主义呢。
“What makes love ture”
“Formalis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