忧与爱 某年江苏的高考作文
原本以为我一直是一个有着小小文艺思想的少年,会为了生活中的点点滴滴的小事而忧伤,会为了生命中那些莫名的偶遇而感动的热泪盈眶,为了生命中的那些爱而忘却所有。而事实却是我只会为了生活中那些不顺心的事情感到很down,为了那些不顺从我的人而烦躁不安。不知从何时起,我的变的如此的现实,让自己不安。 ——前言(写在回忆之前)
好久没有动笔写些东西了,在网上聊天的时候,也都是随意的说些什么,不去管语序和拼写的错误,只要是以为意思能够表达清楚,就不会去在意这些修辞、语序和搭配。而又似乎记得这些内容在高考里面还是占了一些分数的,第一题的字音字词、第二题的改错、第三题的成语,那些曾经背的滚瓜烂熟的生词短语,在一年之后的今天忘记的一干二净。或许,这些事情并不是只是我一个人遇到的事情,在这个文化思想淡薄的年代里面,还有能有多少人是为了爱而去学母语的呢,大多数人都只是为了应付考试吧。
一个国家的文化传承应该是基于语言和文字吧!而现在的我们从高中的校门跨出,跨进社会、或是所谓的大学校门,还会有多少人真正会留下写字的习惯。电子杂志、电子文档、ppt,这一切都是依存于电脑存在的生活,一点一点侵蚀了我们的生命和我们的文化。一年以后的今天,我已经完全懒得去用笔去写点什么东西了,甚至连我高中时候为了打发时间而苦练很久的美术都荒废了很久了。还记得高中时候,为了打发时间,一整晚的晚自习,都在画画,虽然没有在学习,但是当画落下最后一笔的时候,也是很有成就感的。而现在,每当无聊,或是懒得上课的时候,无论在哪里,都是掏出手机看一会小说、玩一会游戏,时间就在这样没有意义的过程当中一点一点的逝去。
或许吧,所谓文化只是一种精神的信仰,如果我爱他,就会把他放在灵魂之上。如果一个国家爱他,就会将他放在发展之上。可惜现在的我已经找寻不到我的灵魂所在之处,何谈信仰。我不知道其他学校是什么样子,身为一个理工科学校的学生,我已经上完了生命之中最后一节母语课,心中有一点小小小的失落,再也不会看到老子的“道可道,非常道”,孔子“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不会吐槽墨子的兼爱非攻、司马迁的《史记》、红楼梦的风月宝鉴,这些传统的“之乎者也”,好像都停留在18岁以前的那个夏天时节了。现在的我们面对着这些所谓的百家讲坛,都只是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鸡肋罢了。
语言文字,是文化的传承,而可惜的是我们大多只是用以游戏,不知其传承应何去何从。
谨以此文纪念我的高考以及曾经的那些人 ——后记
好久没有动笔写些东西了,在网上聊天的时候,也都是随意的说些什么,不去管语序和拼写的错误,只要是以为意思能够表达清楚,就不会去在意这些修辞、语序和搭配。而又似乎记得这些内容在高考里面还是占了一些分数的,第一题的字音字词、第二题的改错、第三题的成语,那些曾经背的滚瓜烂熟的生词短语,在一年之后的今天忘记的一干二净。或许,这些事情并不是只是我一个人遇到的事情,在这个文化思想淡薄的年代里面,还有能有多少人是为了爱而去学母语的呢,大多数人都只是为了应付考试吧。
一个国家的文化传承应该是基于语言和文字吧!而现在的我们从高中的校门跨出,跨进社会、或是所谓的大学校门,还会有多少人真正会留下写字的习惯。电子杂志、电子文档、ppt,这一切都是依存于电脑存在的生活,一点一点侵蚀了我们的生命和我们的文化。一年以后的今天,我已经完全懒得去用笔去写点什么东西了,甚至连我高中时候为了打发时间而苦练很久的美术都荒废了很久了。还记得高中时候,为了打发时间,一整晚的晚自习,都在画画,虽然没有在学习,但是当画落下最后一笔的时候,也是很有成就感的。而现在,每当无聊,或是懒得上课的时候,无论在哪里,都是掏出手机看一会小说、玩一会游戏,时间就在这样没有意义的过程当中一点一点的逝去。
或许吧,所谓文化只是一种精神的信仰,如果我爱他,就会把他放在灵魂之上。如果一个国家爱他,就会将他放在发展之上。可惜现在的我已经找寻不到我的灵魂所在之处,何谈信仰。我不知道其他学校是什么样子,身为一个理工科学校的学生,我已经上完了生命之中最后一节母语课,心中有一点小小小的失落,再也不会看到老子的“道可道,非常道”,孔子“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不会吐槽墨子的兼爱非攻、司马迁的《史记》、红楼梦的风月宝鉴,这些传统的“之乎者也”,好像都停留在18岁以前的那个夏天时节了。现在的我们面对着这些所谓的百家讲坛,都只是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鸡肋罢了。
语言文字,是文化的传承,而可惜的是我们大多只是用以游戏,不知其传承应何去何从。
谨以此文纪念我的高考以及曾经的那些人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