沐川行记
2011.7.5接到四川校媒朋友的通知,说是可以去四川支教。之前有好几队,都意外的错过了。有一支是学校组织的去延安的队,是绝对不去的,因为我高中就是在那里上的,离那些红色的景点可以说是触手可及,举个例子,从我们高三时的校区出发,穿过几百米的别墅区,翻过一道墙,就是枣园革命遗址了。还有一队是我们管院组织去四川巴中的,倒是非常想去,不过呢,那里面的许多事项太不透明了,以致结果出来几周我才知道,找老师去理论,结果被我们赵老师给“忽悠”了。再有一个就是去青海支教的队,好像去了那里几年了,不知活动开展的咋样,但宣传却是不赖;之前和他们带队的那位同学说好去那里的,招呼都打过了,结果偏偏没了下文,还算是熟识的朋友,想着就来气。此外,学校还有另外一队,是去四川绵阳的,里面的的多数人都很熟,而且她们还曾邀请我们去一个人的,不过在邀请之前我已经说好去青海那队了,因此也是无缘了。不过得补充的是,我另外还作了一手保障。实话说,对于那些负责的同学,我是不大信任的。我还通过“人人网”报了四川高校传媒联盟组织的“快乐学校”暑期支教活动,不过对这个没报多大希望。
校媒那队本来说好四号来通知的,结果四号晚上杳无音信,当时延安队人员名单、行程已定,青海队已然“背叛”,巴中队已经启程,绵阳队很长时间没联系,情况极不乐观。没办法,只得另谋出路,都写好了去一家报社实习和去成人支教的申请(好在没有发出去),甚至暑期打工的都做好了打算。
有句诗说“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五号的早上,突然来通知说我可以去四川了,兴奋至极。8号中午,与一位到西安考试的四川朋友一同从西安搭火车前往成都,我们最终要去的是乐山市沐川县
2011年7月,我报名参加了由四川省高校传媒联盟组织的“2011暑假‘快乐学校’关爱农民工子女暑期大型志愿服务行动”。这次支教活动共在全国募集了近200名志愿者,分为18个队,服务区域遍布四川的十八个县市。我们支教队一行七人幸运的分配到了素有“竹乡”美誉的乐山市沐川县,度过了一段短暂而难忘的时光。
陌生而意外的旅途
这是一次充满陌生与意外的旅途。7月8号,我在西安火车站结识了我们的第一个队友罗渝,与她同乘火车行了16个小时抵达成都后,又转了两家快餐店,等了近6个小时,队员们才陆陆续续到齐。不得不提的是,我们七个人来自七所不同的学校,而且除我在陕西之外,还有一名是在重庆上学;好在大家都很热情,就是在这种曾经素不相识的情况下很快打成一片。上午11点20分,我们七人从成都石羊汽车站出发,向我们神往的支教地进发。
车子行驶长达三个小后,总算到达沐川县汽车客运站。一路上由于太过劳累都没来得及好好欣赏竹乡美景。下车后总算有机会一览周边的景色了,真的很令人兴奋。县城四周环山,山上下到处都是葱葱郁郁树木——沐川县城像是躺在森林里的一座城堡。高大的水杉直直的立在马路两旁,知了在上面喧嚣个没完没了,声音之大真是前所未“闻”。不过,最令人称道的是这里随处可见的竹子,长得又高又大,而且好多还是一簇一簇相拥的,非常养目。苏东坡有言“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一想到要在这里逗留一个多周,激动跃然而上。
快乐学校开课了
事实上,在我们还未下车的时候,当地团委的两位工作人员就已赶到车站接我们来了。我们被他们带到了距此不远的沐溪镇中心学校,支教地点就是这里。两位副校长——廖校长、吴校长和一位教学主任罗主任都在学校等着我们。作了短暂休息后,热情的吴校长、廖校长、罗主任已经开始给我们安排食住了。很快我们的吃住便有了着落:住的是当地学生的宿舍;吃则在周边的一个饭馆里。由于学生放假回家,有的铺盖还在,我们就就地取材。不过,床单和被套则是当地团委的一位热情的大姐提供的。此外,校方的几位领导还就学校周边的交通等给我们作了交代。最值得一提的是,廖校长等还许诺替我们招生,并且将学校的教师办公室开放给我们。下午的时候,好客的校方还请我们去县城吃了一顿地道的当地饭。由于不用我们自己招学生,在第二天我们就举行了开学典礼,来参加典礼的是以小学六年级为主的多达40名学生。会上,廖春花校长以及我们的领队帅瑶还做了热情洋溢的讲话。第三天,也就是11号,我们便正式开课了。
鉴于我们的活动以快乐为主题,我们尽量将上的语文、数学、英语讲授的充满趣味。此外,四川外国语大学的罗渝还通过各种形形色色的资料、方法给孩子每天都讲授日语,四川大学的罗时玉还专门讲授弟子规。在这四十多个学生里,女孩们相当听话,男孩们则大都十分调皮。在我们讲课的过程中,女生总是最听话、最懂事,男生则充分担当起了捣蛋鬼的角色。好在课程比较有趣,大家还都能完整地听下去。不过,在一次看动漫电影的时候,几个同学突然说不好看,于是我们就没继续播放,几个只能感叹我们与孩子们的审美出入太大。孩子们中不乏有悟性很高的,一些很难的智力测验题有人很快就能做对。更令我吃惊的是一个叫段鉴瑞的小女孩,她只有11岁,回答我们的提问不仅彬彬有礼,而且还富有主见。这些事情一般都是上午进行的,下午的时候我们会给他们上美术课、讲书法课或者组织做些小游戏等。在户外的运动中,男孩子们虽然个子不高,但是对篮球情有独钟,女生们则大多喜好羽毛球之类的运动。
在平时的上课期间,我们队的六位女生非常细心,他们从不仅每天仔仔细细地点名,而且还制作了离校、离家的登记表,严格执行签字规定,全程掌控学生上学的时间信息。除了细心之外,六位女生将创意发挥到了极限。组织各类交流会、排练结课节目、给每人颁发奖励、还特意制作了“快乐学校乐山队”图章,特意做了各类创意礼物送给孩子们等等。
有意义的家访
除了讲课之外,下午上完课我们还会去做些家访。在开课第三天下午,我和罗时玉雨同学到段鉴瑞、张玉琴两位同学家作了家访。首先去的是段家,段建瑞父母都在,段叔叔和阿姨非常热情,招呼我们坐下后便放下手中的活计开始和我们聊天。我是外省人,段阿姨的话不大能听懂,但是段叔叔的话倒是基本能听懂。段叔叔经常外出打工,方言味相对淡些。从家访中我们了解,段家主要的收入是外出务工,段阿姨除了经营一点基本土地外,也去做些工补贴家用。我们去的时候他们家刚好盖起了两层的小楼,里面还未粉刷就已经入住了。段叔叔介绍说之前的瓦房老是漏雨,现在不用担心了。他还介绍盖房子钱多数是他挣来的,政府也补贴了一些。谈到段建瑞学习,段叔叔、阿姨都表示希望她下学期到县城实验中学就读,以便考个好高中。之后我们来到张玉琴家,张叔叔阿姨都去江苏打工去了,只留下张玉琴和他上高二的姐姐在家。据张玉琴的姐姐介绍,张叔叔阿姨外出打工已经有些时间了,而且一年回来的次数也不多。她还说爸爸妈妈刚走的时候特别牵挂她们,不过以后见她们能自己照顾自己了就放心了。问她和妹妹会不会特别想念爸爸妈妈,她介绍说张玉琴有时会闹点情绪,不过经过她的劝导以及与爸爸妈妈通电话后就会好很多。平时上学的时候她俩都住校,只在周末才回家在一块学习,玩耍,相处得很融洽。她还补充说,有时候收到爸爸妈妈寄来的礼物,她和妹妹就会特别开心。这样的家访我们做了四五次。
有朋自远方来
此外,我们还常常能迎来远道而来的朋友。期间,湖北大学的调查基层团组织建设的志愿者与我们是同一天抵达沐川的,那天吃饭恰好遇到了一块,之后,他们常常到学校来与我们交流,向我们谈一些企业或基层单位的情况。四川大学尘肺病调查小组是在我们开课三四天后到达的,他们白天的流动性也比较大,晚上的时候则与我们住在一块。不得不提的是他们非常敬业,经常整理资料整理到12点以后。这四位队员待人非常有礼貌,也乐于和我们交流,聊天中得知他们来这里的经费全是自己动手解决的。第三波来的是川大影视学院的两位朋友,他们作为机动组来宣传报道各个队,已经辗转几个地方,来到这里可谓是周师劳顿。他们的到来给我们带来了许多其他队的信息,特别其中一个队被困宾馆三天、自己动手招生、当地基本不提供方便的消息使得我们连连喊幸运。
别了,朋友们
17号上午,我们成功举办了结课典礼。之后我们收拾好行李与孩子们告别了。大家充满了不舍,一直将我们送到汽车站。男生还好,女生们包括我们队六位女老师竟全都哭了,氛围一度使人伤感。在劝说了好多次,孩子们总算被劝走了,队中女生们情绪好了很多。川大的几位同学也是那天离去的,大家还一一拥抱作别。
八天的支教就这样结束了,真的挺叫人留恋的。到达成都,由于火车票的问题,我又逗留了一天半。其间与泸州队的周元梅、活动负责人甘球等人还作了交流,愈加感觉这次活动的可贵,甚至还觉得,这种活动我们是可以做的更好的。不过自从踏上火车的那一刻起,我心里一直在念叨的是“别了,朋友们!别了,我的支教岁月”。
天府之国,竹乡美誉。青山环抱,群峰凝翠;沐溪徜徉,浅流击石。寒蝉鸣于高枝, 白鸟扑于晨溪。马路宽而绿带长,水杉挺而和风煦。民风淳朴,习俗以故;主人好客,待客以诚。小城安详,楼房而整;商货丰裕,街道而洁。小桥端秀,湖水粼粼;翠竹缱绻,峰峦若现。白阁起而绿波荡,芭蕉闲而游人行。红日掩面而一日难现,微雨几滴而时日方长。沽宝扇而沐春风,坐踏车而乐旅程。浅酌饮知人间乐,游青峰喜远客行。庆旅途之伴侣友善,幸十日之行程圆满。感孩提之可爱,作小赋以存记。时维辛卯六月,小题一十七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