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读书继续各种狂飙猛进。。。。
太空猫 2012年共读过148本书。其中五星好书72本, 6月最勤快读了25本, 平均 2.47天读一本书
统计数据来自 http://www.yuedudna.com/users/3437867/book/2012
柱状图显示,2012年前四个月不太给力,主要是因为在忙各种干活的事情,五月六月稍有回升,所以上半年仍然有60本书读完,基本在平均水平。由此可见今年比去年多出来的20本都是下半年贡献的。下半年以9月份为最少,只有9本,向两边逐月递增,但方差比上半年小许多,说明下半年阅读进度比较稳定。
上半年仍然是各种杂书比较多,下半年学术书阅读有所增加,其中包括一系列的发表的Springer博士论文和各种相关的学术教材。另外,系列的书也看完了几套,比如Peter Hessler的中国三部曲,基地系列科幻七步曲,北欧悬疑小说千禧年三部曲,野葫芦引三部曲,犬夜叉漫畫全套(算两本),拉玛系列科幻四部曲。感觉主要感兴趣的类型还是文化小说科幻历史传记之流的书。
历史统计,2010年61本,2011年127本,2012年147本(少量出入因豆娘多有不和谐处)。。2010年之前的所有读过的记得住的找的到的加起来是73本。。因此这些总共加起来已有410本。其中大部分是这三年读的。。看来读PhD就算有千般不是,对于我来说,能够有时间读各种不管是杂书还是教材还是学术书(杂书数量占大半,小说尤多),都是值得的。。
阅读机器,2011年年初开始有6寸Kindle阅读器Kindle 3(简称K3),2011年秋季入手9寸Kindle DX,主要看paper和学术书,也包括一些K3不能处理的PDF,2012年3月份入手7寸Nook Tablet,在这上面看书实在累眼睛,但是操作方便容量大可以有彩色,所以还是有一些书是在上面看的,2012年11月K3电池挂掉,又入了救急的最简型Kindle 5(简称K5),仍然是相当好的机器,mobi可以连续6页局部刷新,可惜存储减了一半,但是只要不要把电子书堆在Kindle里面而来不及看就好了,1.3GB的存储量完全是绰绰有余了,需要的时候才从电脑里面望K5里面拷就行了。。。K3的杯具就证实了这个事实,本以为机器里面已经装入了够看10年的电子书的量,结果K3的电池只能用2年,什么时候有空还是要去买备用电池把K3救回来才是~~
于是也读了这么多的书,我想现在的速度还是有点太快了,不可能一直这么持续下去。等到以后工作生活稳定之后一年保持在60本左右应该是合适的。而且也发现了自己该怎么样去分配自己的时间在各种书的阅读上的门道。正所谓茫茫书海,到底哪里是方向,哪里是尽头,以前似乎感觉怎么也弄不清楚的样子。现在觉得再积累一些,就应该对阅读的方向有一个感性的认识了,也就是说哪些书值得去读,哪些书是自己不感兴趣的,哪些书是一定要读的,哪些书是可有可无的。比如说,很多类似类型的书,以前既然已经读过了,今后就可以不读了,或者可以略读。这有点像刚开始做科研看paper或者开始一个新的领域的research的感觉,一篇paper总是从引用里面引向更多的paper,更多的paper又引向更多更多的paper,一开始可能感觉这个循环永远没有尽头的样子,自己完全不可能读完所有跟自己想要研究的方向有关系的所有relevant的paper。但后来发现所有人的知识引用之类的都是有一些共同的背景的,任何一个方向的重要的相关paper如果读过超过50篇也就差不多了,还有很多的都是重复的或者大同小异的,对于增进自己所不知道的新东西的用处有限,其实是不用读的。所以这些paper,或者这些书,无知的时候觉得太多太多永远都看不完,当用了一些时间去看了相当一部分数量之后,就会发觉它们都是有尽头的。这大概也跟每个人的精力都是有限的这个因素有关吧,就算某个学科或者某个方向或者某个兴趣点可以无限展开,但当下人的时间和精力都只允许人关注在一小部分上面,而无法完全穷尽。。。
![]() |
统计数据来自 http://www.yuedudna.com/users/3437867/book/2012
柱状图显示,2012年前四个月不太给力,主要是因为在忙各种干活的事情,五月六月稍有回升,所以上半年仍然有60本书读完,基本在平均水平。由此可见今年比去年多出来的20本都是下半年贡献的。下半年以9月份为最少,只有9本,向两边逐月递增,但方差比上半年小许多,说明下半年阅读进度比较稳定。
上半年仍然是各种杂书比较多,下半年学术书阅读有所增加,其中包括一系列的发表的Springer博士论文和各种相关的学术教材。另外,系列的书也看完了几套,比如Peter Hessler的中国三部曲,基地系列科幻七步曲,北欧悬疑小说千禧年三部曲,野葫芦引三部曲,犬夜叉漫畫全套(算两本),拉玛系列科幻四部曲。感觉主要感兴趣的类型还是文化小说科幻历史传记之流的书。
历史统计,2010年61本,2011年127本,2012年147本(少量出入因豆娘多有不和谐处)。。2010年之前的所有读过的记得住的找的到的加起来是73本。。因此这些总共加起来已有410本。其中大部分是这三年读的。。看来读PhD就算有千般不是,对于我来说,能够有时间读各种不管是杂书还是教材还是学术书(杂书数量占大半,小说尤多),都是值得的。。
阅读机器,2011年年初开始有6寸Kindle阅读器Kindle 3(简称K3),2011年秋季入手9寸Kindle DX,主要看paper和学术书,也包括一些K3不能处理的PDF,2012年3月份入手7寸Nook Tablet,在这上面看书实在累眼睛,但是操作方便容量大可以有彩色,所以还是有一些书是在上面看的,2012年11月K3电池挂掉,又入了救急的最简型Kindle 5(简称K5),仍然是相当好的机器,mobi可以连续6页局部刷新,可惜存储减了一半,但是只要不要把电子书堆在Kindle里面而来不及看就好了,1.3GB的存储量完全是绰绰有余了,需要的时候才从电脑里面望K5里面拷就行了。。。K3的杯具就证实了这个事实,本以为机器里面已经装入了够看10年的电子书的量,结果K3的电池只能用2年,什么时候有空还是要去买备用电池把K3救回来才是~~
于是也读了这么多的书,我想现在的速度还是有点太快了,不可能一直这么持续下去。等到以后工作生活稳定之后一年保持在60本左右应该是合适的。而且也发现了自己该怎么样去分配自己的时间在各种书的阅读上的门道。正所谓茫茫书海,到底哪里是方向,哪里是尽头,以前似乎感觉怎么也弄不清楚的样子。现在觉得再积累一些,就应该对阅读的方向有一个感性的认识了,也就是说哪些书值得去读,哪些书是自己不感兴趣的,哪些书是一定要读的,哪些书是可有可无的。比如说,很多类似类型的书,以前既然已经读过了,今后就可以不读了,或者可以略读。这有点像刚开始做科研看paper或者开始一个新的领域的research的感觉,一篇paper总是从引用里面引向更多的paper,更多的paper又引向更多更多的paper,一开始可能感觉这个循环永远没有尽头的样子,自己完全不可能读完所有跟自己想要研究的方向有关系的所有relevant的paper。但后来发现所有人的知识引用之类的都是有一些共同的背景的,任何一个方向的重要的相关paper如果读过超过50篇也就差不多了,还有很多的都是重复的或者大同小异的,对于增进自己所不知道的新东西的用处有限,其实是不用读的。所以这些paper,或者这些书,无知的时候觉得太多太多永远都看不完,当用了一些时间去看了相当一部分数量之后,就会发觉它们都是有尽头的。这大概也跟每个人的精力都是有限的这个因素有关吧,就算某个学科或者某个方向或者某个兴趣点可以无限展开,但当下人的时间和精力都只允许人关注在一小部分上面,而无法完全穷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