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末
2012年即将结束。
我把最后一天时光的四分之三献给了图书馆。与众陌生人以埋头书本的形式,将最后一天认真度过。不能说是苦逼,或是无味。只能说境遇就是这样,于是便也安之。
随便吃了点东西,沿着校园的外围走回宿舍。长路向远方延伸,寒冬的花草,大多枯萎,阴郁的分子在上空盘旋,路上寂寥。这样的情景,最适合感怀。
这一年,从何说起。
似乎想说得很多,但脑海中呈现的也只是个大概。好吧,不勉强,想到哪,说到哪。这又符合我那一贯无逻辑大脑的运转规律。
001时光
这一年,一直围绕着一个主题来展开自我的阶段之旅。不断地进行心理调适,或是说是学着适应当下的生活。
毫不夸张,用了一年的时间,才将心理状态调适到了稍好状态。上半年,几乎是在自我挣扎中度过。空旷的校园,空旷的内心。经历过前四年的繁华,顿时落入这不成荒原的荒原,加上对未来走向的焦虑,更使得内心愈发贫瘠。每次,当内心落入谷底,自己试着找无数借口来自我安慰,但一觉起来,却又重复之前的荒芜。与朋友交流,与自己对话,从书本上找答案,从别人的经验中借鉴,均不是对症的药片。有几次,想试着大胆地退学。但是,只是试着。这段时光,持续了半年。半年,好似度过了几年那样漫长。后来由于偶然的心理触动,突然内心就一下平静了下来,没有浮躁。于是,屏息前行,用踏实去完成使命。埋头,一直都在埋头。对于我的生存状态,或许可以这样形容,不是在图书馆,便是在去图书馆的路上。一把年纪,暂不管学到多少,但就这种坚持,也可以让自己感动得热泪盈眶。
一年的时间,都是围绕追索内心展开。不能说现在已把内心修炼得铁壁铜墙,但至少,内心已明朗许多。对于人世的纷扰,也能看得清淡。
002漫漫
生命是条河。你我还在摆渡。
这一年,除了表面的悲伤,深入岁月的本身,其实这一年是添彩的一年。
身边的友人,没有一个在无所事事,大家都在各司其职,带着自己的想象,或激情,或平凡地认真工作,努力生活。跟随内心的依然跟随内心,坚定爱情的依然继续不渝;傻颠的依然本色出演;贤淑的依然对男对女依旧贤淑;胸无大志的依旧安守那一亩三分地和帅气夫君;超级汉堡在汉堡的浸淫下依然活得有滋有味;从哈尔滨落脚到帝都的依旧小鸟依人;能共保守共淫荡的也能收放自如……
我,这一年,安守在乡村,早起看鸟,晚归看灯。闹钟定在6:50;7:10;7:20;13:50.挣扎着起床,然后开始一天的生活。这一年,除了在家为数不多的几天,我已记不清懒觉的滋味。习惯了吧,别人在温暖窝中各种甜蜜时,我只能背着装满几本书的背包,自我嘲讽地说,早起的鸟儿有食吃。
一车狐朋狗友都在做着或大或小的事。看看自己每日的行程,没有和朋友落下,已感欣慰。这一年,我们有两个共同关键词,就是“努力”以及“向上”。
003情、谊
越南姐不知多少次说我:妹妹,你要女人一点,不要这么男人好不好?!我也不知她多少次在我面前念叨,妹妹啊,你到现在都没有男朋友,以后怎么办?!
我懂她的用苦良心。只是,现在还不是时候。
关于情感,其实一直都不算是我生活的主题。习惯了一个人,再多过一个人的几年,也没有什么区别。只是有时,当触景生情,偶尔还是会寂寞。
那几年过了就过了,在经历了那些情感的起伏,我也能在一个恰如其分的时候和曾经的时光挥手告别。放下,岂止放下,已经遗忘。所以,我能大步迈前。只是,心有悸。非他人原因,只是自己未够洒脱地说是就是。
每次去唱K,唱太多的情歌,伤感基调为主。其实,唱得不伤。
但有一首,总会想起一个画面,而后随着歌词沉浸在其中默默感伤。
那年,我们大一。他们相爱,日子过得比蜜甜。她点《爱情证书》,她看着他,唱得用心,唱出了爱意,也唱出了承诺。“我们为爱还在学,学沟通的语言,学着谅解,学着流泪…”“我们用多一点点的辛苦,来交换多一点点的幸福,就算幸福还有一段路”。当时,应景的,我留下了泪。为了这段美好如梦幻的爱情。但,最终,在相爱的第三年,他与她还是在幸福这段长路上走散。
每次,当听到这首歌,那晚包房里面的爱意绵绵总会浮现我的脑海。虽然人不在,但景未变。
对爱情这件事,我始终是抱着铁人三项赛的态度去的。因为尽管其中有畅快,有淋漓,但回归主旨的,是对心性的考验。无法确定我的心,于是对对方的心便也有了种种猜测;我愿意去勇夺金牌,但谁能保证你的同伴会在经历层层考验的时候拼命为你而战?人与人是独立的个体,当对对方要求太多,便也是对自己过于严苛。若是什么要求没有,那并肩作战又有什么意思?
我不知道我对渴望是怎样界定的,目前心里还是雾气迷蒙。有的人事的放任,是为了之后分辨的清醒。只说再见,不说离别。请给我时间,在我可以真正交付自己的时候。
004珍重
若是要列出对生命影响重大的事件,我想,那纸笔试通知应该列为top3.
这件事,也列为我的年度大事。
1347193.是我的编号。七个数字,是对我的肯定。我珍重。
因为一封email,一则短信,则将人生的棋盘重新布局了。用人生这样比较宏大的字眼是否过于夸张,但它对我的影响就真的这样。因为,之前所固守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全部大逆转。对于生命中如此重大的安排,我除了感恩,最为迫切地用行动促成梦想的完成。
2012年10月12日,之前沉睡的梦想苏醒,不断敲打着心灵肉体,敦促我尽快上路。也就是从那时,我才真正反思关于生命的长度问题,以及关于扎根的问题。因为思来想去,始终是这两个问题牵绊着我迈步向前。
一直以来,我始终觉得内心思考足够了,无需再深入。但是,内心如一个无底洞,你愈深入,挖出来的东西才够多。看了本关于作者寻找内心的书,也看了部相关的电影,不论书或是电影,里面的她和她都千辛万苦,跋涉千里,又是瑜伽又是冥想,或是在海边,在山洞里,拜访药师,参加灵修课程,最终,在自我发现的旅程中,走了很远,才将真正的自己找回来。这些书,这些电影,似乎是宇宙有意透露给我的信息:发现自我,追及自己的思想,不是几天几小时便会得出的。若说人生是一条漫漫长路,那么这条路上,应该至少有80%以上是在思考中度过的。同时,加之女性自身带有较为丰富的感性,自我寻思的过程便也更加艰难些。因为,能解释真正事实的,始终是理性。为了达成理性,思考长度便也无限增长。但是,只要持续思考,始终会达到想要到达的彼岸。
一思考,便会发现无数的恐惧袭来。
为了达成的梦想,将现实的长短与脑中构造的图景一对比,还有一堆事情写着to be continued。
不具备A能力;在B能力上够浅薄;没有C的经验;在D领域完全未知;E……;F…………。
恐惧、惶恐,这些因素,却又似乎催人奋进。于是,每天把自己逼得很紧,完成a,看完b,着手c,继续d……。
忙里偷闲时,书本会暂时带我逃离现世,进入新的虚拟时代。于是,每天不断的阅读,也能弥补身心的紧迫。
打开论坛,看着各位大牛的经验,始终以一个学习者的心态去品读。有时,甚至会告诫自己,u r nothing.其实,我还是有点something的。
这一年,豆瓣上逐渐增加的已看过的书籍,其实也是成长的一种印证。在江湖上混,迟早是要还回来的。年幼时将大把时光给了玩,看书的时日寥寥,于是,等长到大,便需变本加厉地偿还。还好,目前表现良好。
这一年,透过这些微观的东西,发现我是有在进步的。
005观照
观照一、奥修在《隐藏的和谐》中提到一个概念:“生命中有某些片刻是改变会发生的时刻。身体每隔7年会改变一次,而且这个改变会每隔7年地持续下去……每隔7年,身体会来到一个旧换新的过渡时期,在这段过渡的时期,一切都处在流体的状态中,如果你希望某些新的层面能够进入生命中,这正是最佳的时刻。”
21岁,大概大三的样子,邂逅的人以及努力的事,为后续两年所发生一系列事情有了最完整的定论。下一个七年,28岁,未知的五年,一系列能量场已经逐步形成,期待称心的工作,健康的家人,和睦的家庭。五年,会有无数的道路在我面前铺展,终究能走的,也只是其中一条。你想先把一条走过,再走另一条,根本没有可能,因为当你走在一条道路的时候,又有无数的路径向你展开。诚如Robert Frost在《The Road Not Taken》(那条未走的路)中说的那样:“I took the one less traveled by, and that has made all the difference.”(我走上了人际较少的一条,从此,一切都不同了)。谁知到未来会走哪条路呢?也许A路线可以是满路繁花,也许B路线会是像电影《致命弯道》中那条有繁密森林,容易迷路且有食人族静候送上门的食物的岔道。安然或是艰险,常常不由得你选择,你能选择的是奋起逃生或是尽享美景。上天设定的生命模式,你无法更改,但可以更改的是你可以修改其中的内容,自我填充。但人始终有种惰性,害怕选择,于是,索性将选择丢给硬币,正面朝上,生存,反面朝上,死亡。生命一秒见胜负。卡尔维诺才会说选择根本就是放弃的代名词。选择了不选择,便也放弃了可选择。
看到奥修的这段话,有种相见恨晚的感觉。我的下一个七年,从现在算起,还有5年的时间。五年的时间,我会尽量去填充。
观照二、1.坚持自己的原则是在这个世上为人处世乃至安身立命必然要求。失去自己的原则,在很多时候,在别人看来你便也成为牵线的木偶,你不能南辕北辙,只能唯命是从,这样做,换来的只是唯唯诺诺地被迫答应别人提出一切合理的及不合理的要求,这样委屈了自己,而成全了某些心怀不轨的小人。坚持自己的原则,才会是自己明辨是非,活得更加从容。
2.学会拒绝。不知是不是性格的原因,其实我很难去拒绝别人,因此也就给自己徒增了许多烦恼。在某种程度上,学会拒绝是和坚持自己的原则相关的。有时庆幸自己还能圆滑的处事,但是,圆的同时,还需要适当的椭圆一下,不是棱角分明地表明立场,而是在跟随内心强烈呼声的时候,行为要与之相应。这里涉及到说话的技巧,硬邦邦的拒绝比柔软却不失道理的拒绝,产生的效果截然不同。说话的功夫,不是之前我认为的能够说得快表达的清楚便可以的。如何说话得体,是一辈子需要修炼的课业。无论怎样,用躯体行走在这个世界,还需要内心指引方向,每时每刻,若是内心觉得这件事不能这样做,那么行动上便也不能这样做,除非是许多不得已而为之的事,然而这些不得已,其实都是可以化解的。
3.俗话说害人之心不可无,防人之心不可无。这里不是说要玩宫心计般的深城府,而是言行需要小心为妙,毕竟,这个世界,那么多的人物角色,谁都可以演英雄豪杰,也可以演元凶巨恶。对于某些人来说,这两种角色的转换,是小菜一碟的事。这个世界太纷杂,谨慎,小心,才是在这个乱世安稳度过的良策。
上述1、2、3,发生在五月上旬的一桩事件后的日记中。从这件事中,真切感到人性的丑陋和自私。但也使我懂得继续做一个善良宽厚的人的重要性。关于该事件的注脚,日记中,我是这样写的:遭遇这件事,不是一种劫难(这个词太言过其实,但姑且这样描述),这是一种蒙恩。人生长河向前奔流,水流需要融进溪流、海洋,需要经历小河的细水长流,也需要经历瀑布的一泻千里,需要体验死水的混沌,也需要体验活水的畅快。这是一种体验,而这份体验获得的真知是最终使人生长海达到海纳百川源远流长的气概所必须经历的。
2013,发生的事情比上述记载的多得多。回顾三两事,也算是为玛雅预言年的留念。
这一年,没有世界末日。生活还可以继续。
吃得香,睡得着,体重控制得不错。偶尔小微调,不足挂齿。
曾经下定决心做一个具有传统美德的中国女性,可是在笑声弥漫几公里时,就已经注定我还是做我的哈哈笑大姐。
我对陌生人说我文静,可一开口,就变成我话语主导。我说我内向,可只要给我一个平台(当然,无需给予,我自己便是平台,哈哈),我可以在见面的时候将各种傻逼各种癫痫各种囧样暴露无疑。
我没想过我一定要变成谁谁谁。我在努力做自己。这样未尝不好。
我把最后一天时光的四分之三献给了图书馆。与众陌生人以埋头书本的形式,将最后一天认真度过。不能说是苦逼,或是无味。只能说境遇就是这样,于是便也安之。
随便吃了点东西,沿着校园的外围走回宿舍。长路向远方延伸,寒冬的花草,大多枯萎,阴郁的分子在上空盘旋,路上寂寥。这样的情景,最适合感怀。
这一年,从何说起。
似乎想说得很多,但脑海中呈现的也只是个大概。好吧,不勉强,想到哪,说到哪。这又符合我那一贯无逻辑大脑的运转规律。
001时光
这一年,一直围绕着一个主题来展开自我的阶段之旅。不断地进行心理调适,或是说是学着适应当下的生活。
毫不夸张,用了一年的时间,才将心理状态调适到了稍好状态。上半年,几乎是在自我挣扎中度过。空旷的校园,空旷的内心。经历过前四年的繁华,顿时落入这不成荒原的荒原,加上对未来走向的焦虑,更使得内心愈发贫瘠。每次,当内心落入谷底,自己试着找无数借口来自我安慰,但一觉起来,却又重复之前的荒芜。与朋友交流,与自己对话,从书本上找答案,从别人的经验中借鉴,均不是对症的药片。有几次,想试着大胆地退学。但是,只是试着。这段时光,持续了半年。半年,好似度过了几年那样漫长。后来由于偶然的心理触动,突然内心就一下平静了下来,没有浮躁。于是,屏息前行,用踏实去完成使命。埋头,一直都在埋头。对于我的生存状态,或许可以这样形容,不是在图书馆,便是在去图书馆的路上。一把年纪,暂不管学到多少,但就这种坚持,也可以让自己感动得热泪盈眶。
一年的时间,都是围绕追索内心展开。不能说现在已把内心修炼得铁壁铜墙,但至少,内心已明朗许多。对于人世的纷扰,也能看得清淡。
002漫漫
生命是条河。你我还在摆渡。
这一年,除了表面的悲伤,深入岁月的本身,其实这一年是添彩的一年。
身边的友人,没有一个在无所事事,大家都在各司其职,带着自己的想象,或激情,或平凡地认真工作,努力生活。跟随内心的依然跟随内心,坚定爱情的依然继续不渝;傻颠的依然本色出演;贤淑的依然对男对女依旧贤淑;胸无大志的依旧安守那一亩三分地和帅气夫君;超级汉堡在汉堡的浸淫下依然活得有滋有味;从哈尔滨落脚到帝都的依旧小鸟依人;能共保守共淫荡的也能收放自如……
我,这一年,安守在乡村,早起看鸟,晚归看灯。闹钟定在6:50;7:10;7:20;13:50.挣扎着起床,然后开始一天的生活。这一年,除了在家为数不多的几天,我已记不清懒觉的滋味。习惯了吧,别人在温暖窝中各种甜蜜时,我只能背着装满几本书的背包,自我嘲讽地说,早起的鸟儿有食吃。
一车狐朋狗友都在做着或大或小的事。看看自己每日的行程,没有和朋友落下,已感欣慰。这一年,我们有两个共同关键词,就是“努力”以及“向上”。
003情、谊
越南姐不知多少次说我:妹妹,你要女人一点,不要这么男人好不好?!我也不知她多少次在我面前念叨,妹妹啊,你到现在都没有男朋友,以后怎么办?!
我懂她的用苦良心。只是,现在还不是时候。
关于情感,其实一直都不算是我生活的主题。习惯了一个人,再多过一个人的几年,也没有什么区别。只是有时,当触景生情,偶尔还是会寂寞。
那几年过了就过了,在经历了那些情感的起伏,我也能在一个恰如其分的时候和曾经的时光挥手告别。放下,岂止放下,已经遗忘。所以,我能大步迈前。只是,心有悸。非他人原因,只是自己未够洒脱地说是就是。
每次去唱K,唱太多的情歌,伤感基调为主。其实,唱得不伤。
但有一首,总会想起一个画面,而后随着歌词沉浸在其中默默感伤。
那年,我们大一。他们相爱,日子过得比蜜甜。她点《爱情证书》,她看着他,唱得用心,唱出了爱意,也唱出了承诺。“我们为爱还在学,学沟通的语言,学着谅解,学着流泪…”“我们用多一点点的辛苦,来交换多一点点的幸福,就算幸福还有一段路”。当时,应景的,我留下了泪。为了这段美好如梦幻的爱情。但,最终,在相爱的第三年,他与她还是在幸福这段长路上走散。
每次,当听到这首歌,那晚包房里面的爱意绵绵总会浮现我的脑海。虽然人不在,但景未变。
对爱情这件事,我始终是抱着铁人三项赛的态度去的。因为尽管其中有畅快,有淋漓,但回归主旨的,是对心性的考验。无法确定我的心,于是对对方的心便也有了种种猜测;我愿意去勇夺金牌,但谁能保证你的同伴会在经历层层考验的时候拼命为你而战?人与人是独立的个体,当对对方要求太多,便也是对自己过于严苛。若是什么要求没有,那并肩作战又有什么意思?
我不知道我对渴望是怎样界定的,目前心里还是雾气迷蒙。有的人事的放任,是为了之后分辨的清醒。只说再见,不说离别。请给我时间,在我可以真正交付自己的时候。
004珍重
若是要列出对生命影响重大的事件,我想,那纸笔试通知应该列为top3.
这件事,也列为我的年度大事。
1347193.是我的编号。七个数字,是对我的肯定。我珍重。
因为一封email,一则短信,则将人生的棋盘重新布局了。用人生这样比较宏大的字眼是否过于夸张,但它对我的影响就真的这样。因为,之前所固守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全部大逆转。对于生命中如此重大的安排,我除了感恩,最为迫切地用行动促成梦想的完成。
2012年10月12日,之前沉睡的梦想苏醒,不断敲打着心灵肉体,敦促我尽快上路。也就是从那时,我才真正反思关于生命的长度问题,以及关于扎根的问题。因为思来想去,始终是这两个问题牵绊着我迈步向前。
一直以来,我始终觉得内心思考足够了,无需再深入。但是,内心如一个无底洞,你愈深入,挖出来的东西才够多。看了本关于作者寻找内心的书,也看了部相关的电影,不论书或是电影,里面的她和她都千辛万苦,跋涉千里,又是瑜伽又是冥想,或是在海边,在山洞里,拜访药师,参加灵修课程,最终,在自我发现的旅程中,走了很远,才将真正的自己找回来。这些书,这些电影,似乎是宇宙有意透露给我的信息:发现自我,追及自己的思想,不是几天几小时便会得出的。若说人生是一条漫漫长路,那么这条路上,应该至少有80%以上是在思考中度过的。同时,加之女性自身带有较为丰富的感性,自我寻思的过程便也更加艰难些。因为,能解释真正事实的,始终是理性。为了达成理性,思考长度便也无限增长。但是,只要持续思考,始终会达到想要到达的彼岸。
一思考,便会发现无数的恐惧袭来。
为了达成的梦想,将现实的长短与脑中构造的图景一对比,还有一堆事情写着to be continued。
不具备A能力;在B能力上够浅薄;没有C的经验;在D领域完全未知;E……;F…………。
恐惧、惶恐,这些因素,却又似乎催人奋进。于是,每天把自己逼得很紧,完成a,看完b,着手c,继续d……。
忙里偷闲时,书本会暂时带我逃离现世,进入新的虚拟时代。于是,每天不断的阅读,也能弥补身心的紧迫。
打开论坛,看着各位大牛的经验,始终以一个学习者的心态去品读。有时,甚至会告诫自己,u r nothing.其实,我还是有点something的。
这一年,豆瓣上逐渐增加的已看过的书籍,其实也是成长的一种印证。在江湖上混,迟早是要还回来的。年幼时将大把时光给了玩,看书的时日寥寥,于是,等长到大,便需变本加厉地偿还。还好,目前表现良好。
这一年,透过这些微观的东西,发现我是有在进步的。
005观照
观照一、奥修在《隐藏的和谐》中提到一个概念:“生命中有某些片刻是改变会发生的时刻。身体每隔7年会改变一次,而且这个改变会每隔7年地持续下去……每隔7年,身体会来到一个旧换新的过渡时期,在这段过渡的时期,一切都处在流体的状态中,如果你希望某些新的层面能够进入生命中,这正是最佳的时刻。”
21岁,大概大三的样子,邂逅的人以及努力的事,为后续两年所发生一系列事情有了最完整的定论。下一个七年,28岁,未知的五年,一系列能量场已经逐步形成,期待称心的工作,健康的家人,和睦的家庭。五年,会有无数的道路在我面前铺展,终究能走的,也只是其中一条。你想先把一条走过,再走另一条,根本没有可能,因为当你走在一条道路的时候,又有无数的路径向你展开。诚如Robert Frost在《The Road Not Taken》(那条未走的路)中说的那样:“I took the one less traveled by, and that has made all the difference.”(我走上了人际较少的一条,从此,一切都不同了)。谁知到未来会走哪条路呢?也许A路线可以是满路繁花,也许B路线会是像电影《致命弯道》中那条有繁密森林,容易迷路且有食人族静候送上门的食物的岔道。安然或是艰险,常常不由得你选择,你能选择的是奋起逃生或是尽享美景。上天设定的生命模式,你无法更改,但可以更改的是你可以修改其中的内容,自我填充。但人始终有种惰性,害怕选择,于是,索性将选择丢给硬币,正面朝上,生存,反面朝上,死亡。生命一秒见胜负。卡尔维诺才会说选择根本就是放弃的代名词。选择了不选择,便也放弃了可选择。
看到奥修的这段话,有种相见恨晚的感觉。我的下一个七年,从现在算起,还有5年的时间。五年的时间,我会尽量去填充。
观照二、1.坚持自己的原则是在这个世上为人处世乃至安身立命必然要求。失去自己的原则,在很多时候,在别人看来你便也成为牵线的木偶,你不能南辕北辙,只能唯命是从,这样做,换来的只是唯唯诺诺地被迫答应别人提出一切合理的及不合理的要求,这样委屈了自己,而成全了某些心怀不轨的小人。坚持自己的原则,才会是自己明辨是非,活得更加从容。
2.学会拒绝。不知是不是性格的原因,其实我很难去拒绝别人,因此也就给自己徒增了许多烦恼。在某种程度上,学会拒绝是和坚持自己的原则相关的。有时庆幸自己还能圆滑的处事,但是,圆的同时,还需要适当的椭圆一下,不是棱角分明地表明立场,而是在跟随内心强烈呼声的时候,行为要与之相应。这里涉及到说话的技巧,硬邦邦的拒绝比柔软却不失道理的拒绝,产生的效果截然不同。说话的功夫,不是之前我认为的能够说得快表达的清楚便可以的。如何说话得体,是一辈子需要修炼的课业。无论怎样,用躯体行走在这个世界,还需要内心指引方向,每时每刻,若是内心觉得这件事不能这样做,那么行动上便也不能这样做,除非是许多不得已而为之的事,然而这些不得已,其实都是可以化解的。
3.俗话说害人之心不可无,防人之心不可无。这里不是说要玩宫心计般的深城府,而是言行需要小心为妙,毕竟,这个世界,那么多的人物角色,谁都可以演英雄豪杰,也可以演元凶巨恶。对于某些人来说,这两种角色的转换,是小菜一碟的事。这个世界太纷杂,谨慎,小心,才是在这个乱世安稳度过的良策。
上述1、2、3,发生在五月上旬的一桩事件后的日记中。从这件事中,真切感到人性的丑陋和自私。但也使我懂得继续做一个善良宽厚的人的重要性。关于该事件的注脚,日记中,我是这样写的:遭遇这件事,不是一种劫难(这个词太言过其实,但姑且这样描述),这是一种蒙恩。人生长河向前奔流,水流需要融进溪流、海洋,需要经历小河的细水长流,也需要经历瀑布的一泻千里,需要体验死水的混沌,也需要体验活水的畅快。这是一种体验,而这份体验获得的真知是最终使人生长海达到海纳百川源远流长的气概所必须经历的。
2013,发生的事情比上述记载的多得多。回顾三两事,也算是为玛雅预言年的留念。
这一年,没有世界末日。生活还可以继续。
吃得香,睡得着,体重控制得不错。偶尔小微调,不足挂齿。
曾经下定决心做一个具有传统美德的中国女性,可是在笑声弥漫几公里时,就已经注定我还是做我的哈哈笑大姐。
我对陌生人说我文静,可一开口,就变成我话语主导。我说我内向,可只要给我一个平台(当然,无需给予,我自己便是平台,哈哈),我可以在见面的时候将各种傻逼各种癫痫各种囧样暴露无疑。
我没想过我一定要变成谁谁谁。我在努力做自己。这样未尝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