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公司分析系列——携程
携程已经是互联网界的老人了,印象中好像除了几大门户网站之外,他应该算得上中国互联网公司的元老了。早早的上市,而且这块牌子下出了不少大佬,比如沈南鹏、比如季琦。同时还推动了中国快捷酒店的大浪潮,以及本土风投的大潮。应该说携程网在模式上没有太多的惊喜。一切好像都是那么顺利成章,只是在信息检索的基础之上再往前推了一步,做了一个信息集合,起到了一个中间人的作用,伴随着整个中国经济的起飞,商务出差和个人旅行的需求迅速扩大,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携程网让顾客变得不再那么弱势。
携程网有一个特别美好的开始,而且当初的上市和随之而来的造富神话也给携程做了大量的免费软广告,在资本的支持下,媒体的帮助下,携程网迅速地进入了稳定的盈利状态,整个商业模式也很快成熟。能够在很短的一个时间内就形成稳定的现金流对于大部分互联网公司来说都不是易事,但是携程很早就做到了。
只是成熟太快了也不一定全是好事,早熟的携程恐怕注定会早衰。简单的商业模式容易被复制。携程网的优势在先发并且很快的建立了品牌,但是携程在此之后并没有太多的进步。稳定的现金流和盈利以及整个大环境的利好,让携程安逸的地过了好几年。到后来先发优势和品牌效应逐渐消失。当e龙迅速成长之后,当众多电商也纷纷涉足这一行业,当几大快捷酒店开始经营自己的网络平台,携程才开始感觉到危机。现在的携程在自己的传统市场上被 e龙紧逼,甚至超越,却没有任何还手之力。再加上像“去哪儿”这样的细分市场搜索平台的成熟,携程的路好像越走越窄。
携程不是没有机会,只是好像缺乏变革的动力。我以为携程如果能够在以下几个方面取得突破,那么他的前景依然光明。
1.大客户市场的开发
很长的一段时间以来,携程面对的都是零散的个体客户,只是互联网的长尾效应能够在很低的交易成本的情况下将这些小客户聚合起来。我这么说并不是说携程网服务的都是旅行的个人,我想说的是不管是商务出差还是个人旅行,携程网面对的都是单个的客户。是票务或者酒店的需求者选择了携程,而不是承担这笔费用的企业选择了携程。而实际上作为企业他是有自己明确的差旅管理需求的,但是一直以来都缺乏这样的工具。而携程就可以提供这样的工具。
当然这一块市场并不好做,涉及大量的关系和营销投入,但是显然这里的利润率也足够高。当每一个企业都需要去各个酒店签协议的时候,为什么就不能单独就跟携程网签协议呢,显然这里能够免去不少的麻烦,对于双方都有利。
2.能够真正的把价格降下来
坦白的讲现在的携程网在价格上已经没有优势,我个人的体验里面如果要找低价,去“去哪儿”搜索一下就可以了,可以直接略去携程。在网络时代,尤其是想“去哪儿”这种搜索引擎逐渐成熟时候,如果没有价格优势恐怕已经很难再留住个人承担的费用的差旅人士。按理说携程网的人流,应该对于商家是有足够的吸引力的,不知道是携程网自己没有好好利用,还是其他的缘由。
3.把服务做上去
携程网具有品牌的优势,能够更好的获得客户尤其是企业客户的信任。但是如何保持这一优势,并且能够形成溢价,应该说是服务是关键。我不知道携程网是不是具有最多终端销售人员的互联网公司,但是在全国各大机场见到的好像绝大部分都是携程的销售。当然销售是企业的关键,但是如果能够售后的服务提上来,那么才能真正的留住客户。
4.开发新的产品
现在的携程网能够提供票务预订、酒店预订、旅游产品销售的服务。前面的两个我都体验过,携程网都没有价格的优势,但是服务还值得信任。而关于旅游产品的销售应该说也没有什么出彩的地方,都是很传统的模式。而实际上我以为这一个产品是具有最多的创新可能的。个性化的定制,包括分段制,产品的打散细化销售等,都是可能的方向,而携程现在做的,在其他的网站里也都能做。
另外说一句题外话,那就是不管是携程还是更携程类似的互联网公司,在其首页上总是爱罗列那些特价的机票和酒店的信息。我个人认为机票和酒店跟一般的消费品是有明显区别的,打折促销能够吸引顾客是有前提条件的。显然在我是去上海的前提下,去广东的机票就是1折也对我没有任何吸引力,反而可能可能减弱我自己在搜索到去上海的票务结果后发现折扣不大的情况下的满意度。我认为拿主页来销售一些旅游产品可能是更好的选择。
携程网有一个特别美好的开始,而且当初的上市和随之而来的造富神话也给携程做了大量的免费软广告,在资本的支持下,媒体的帮助下,携程网迅速地进入了稳定的盈利状态,整个商业模式也很快成熟。能够在很短的一个时间内就形成稳定的现金流对于大部分互联网公司来说都不是易事,但是携程很早就做到了。
只是成熟太快了也不一定全是好事,早熟的携程恐怕注定会早衰。简单的商业模式容易被复制。携程网的优势在先发并且很快的建立了品牌,但是携程在此之后并没有太多的进步。稳定的现金流和盈利以及整个大环境的利好,让携程安逸的地过了好几年。到后来先发优势和品牌效应逐渐消失。当e龙迅速成长之后,当众多电商也纷纷涉足这一行业,当几大快捷酒店开始经营自己的网络平台,携程才开始感觉到危机。现在的携程在自己的传统市场上被 e龙紧逼,甚至超越,却没有任何还手之力。再加上像“去哪儿”这样的细分市场搜索平台的成熟,携程的路好像越走越窄。
携程不是没有机会,只是好像缺乏变革的动力。我以为携程如果能够在以下几个方面取得突破,那么他的前景依然光明。
1.大客户市场的开发
很长的一段时间以来,携程面对的都是零散的个体客户,只是互联网的长尾效应能够在很低的交易成本的情况下将这些小客户聚合起来。我这么说并不是说携程网服务的都是旅行的个人,我想说的是不管是商务出差还是个人旅行,携程网面对的都是单个的客户。是票务或者酒店的需求者选择了携程,而不是承担这笔费用的企业选择了携程。而实际上作为企业他是有自己明确的差旅管理需求的,但是一直以来都缺乏这样的工具。而携程就可以提供这样的工具。
当然这一块市场并不好做,涉及大量的关系和营销投入,但是显然这里的利润率也足够高。当每一个企业都需要去各个酒店签协议的时候,为什么就不能单独就跟携程网签协议呢,显然这里能够免去不少的麻烦,对于双方都有利。
2.能够真正的把价格降下来
坦白的讲现在的携程网在价格上已经没有优势,我个人的体验里面如果要找低价,去“去哪儿”搜索一下就可以了,可以直接略去携程。在网络时代,尤其是想“去哪儿”这种搜索引擎逐渐成熟时候,如果没有价格优势恐怕已经很难再留住个人承担的费用的差旅人士。按理说携程网的人流,应该对于商家是有足够的吸引力的,不知道是携程网自己没有好好利用,还是其他的缘由。
3.把服务做上去
携程网具有品牌的优势,能够更好的获得客户尤其是企业客户的信任。但是如何保持这一优势,并且能够形成溢价,应该说是服务是关键。我不知道携程网是不是具有最多终端销售人员的互联网公司,但是在全国各大机场见到的好像绝大部分都是携程的销售。当然销售是企业的关键,但是如果能够售后的服务提上来,那么才能真正的留住客户。
4.开发新的产品
现在的携程网能够提供票务预订、酒店预订、旅游产品销售的服务。前面的两个我都体验过,携程网都没有价格的优势,但是服务还值得信任。而关于旅游产品的销售应该说也没有什么出彩的地方,都是很传统的模式。而实际上我以为这一个产品是具有最多的创新可能的。个性化的定制,包括分段制,产品的打散细化销售等,都是可能的方向,而携程现在做的,在其他的网站里也都能做。
另外说一句题外话,那就是不管是携程还是更携程类似的互联网公司,在其首页上总是爱罗列那些特价的机票和酒店的信息。我个人认为机票和酒店跟一般的消费品是有明显区别的,打折促销能够吸引顾客是有前提条件的。显然在我是去上海的前提下,去广东的机票就是1折也对我没有任何吸引力,反而可能可能减弱我自己在搜索到去上海的票务结果后发现折扣不大的情况下的满意度。我认为拿主页来销售一些旅游产品可能是更好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