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电影配乐 (转载)
流光韵律——百部电影经典配乐合辑
加入收藏 已经被11位会员收藏
2010-1-18 18:39:03.
第一卷
01.Wallace Courts Murron(From 《勇敢的心》)
02.The Bridge Of Khazad Dum(From 《指环王1:护戒使者》)
03.Top Gun Anthem(From 《壮志凌云》)
04.天空の城ラピュタ(From 《天空之城》)
05.Back to the Future{Main Theme}(From 《回到未来》)
06.Arrival To Earth(From 《变形金刚》)
07.Legends Of The Fall(From 《燃情岁月》)
第一首音乐来自James Horner为电影《勇敢的心》创作的配乐,电影中当Wallace第一次约会Murron时候出现的配乐,随着一段跳跃着的欢乐的节奏,表现两人爱情的主旋律是如此的令人心旷神怡,电影中这对恋人一起在山冈上眺望着远方的日落,配和的音乐悠长而婉转。
第2首翻译为“卡泽敦之桥”,出现在《指环王之护戒使者》中,当佛罗多一行人在矮人们的梅里亚坑道中第一次遇到地下炎魔时候的音乐,Howard Shore不愧是悬念电影的配乐专家,这段音乐时而气势宏大,时而紧张万分,将那个险象环生的情节表现的惟妙惟肖。该曲结尾处女声带着哀伤的吟唱着表现了众人对失去老巫师甘道夫后心中的悲痛。
“Top Gun Anthem”是电影《壮志凌云》原声大碟中为数不多的配乐,相比较那些脍炙人口的电影歌曲,这首描绘清晨航空母舰在朝阳的照映下,工作人员忙着准备战斗机起飞,飞行员们走向自己的飞机的电子音乐显得出类拔萃。
久石让的《天空之城》配乐,全片的高潮所在,当男女主角乘着滑翔机降落在天空之城拉普塔后,旋律由小自大,感觉城市由远及近,如同影片中的画面,薄雾渐渐散去,寻找许久的失落的城市就浮现在眼前,然后曲风一转,以号为主要的演奏乐器,凸现出天空之城的雄伟气势,接着以小提琴为背景,表现出整个城市在空中那中轻灵与深邃,充满传奇和神话。
《回到未来》的交响配乐,可以算是Alan Silvestri一鸣惊人的配乐作品,音乐的气势和力道皆与当代大师不遑多让,而且风格崭新,独具魅力。时而紧凑急迫,时而温馨感人,成功的将主题变化出十分丰富的情绪。
《变形金刚》真人版是去年的大片之一,“Arrival To Earth”这首配乐就是大家找了很久的汽车人降临地球时候的音乐,而且是官方发行的原声大碟中的版本,其气势就不多说了,也是全片最精彩的音乐之一。
James Horner在电影《燃情岁月》中将他的交响乐配乐的功力完全展示出来,并且巧妙而有精彩地运用了日本的洞箫来表现出电影里的印第安文化的色彩,在这首Legends Of The Fall中变将电影的主题原原本本地展现在观众眼前,塑造由布拉德皮特扮演的男主角特里斯丁,很好地表现了他内心时而宁静,时而狂野那飘忽不定和潇洒不羁的个性。
第二卷
08.Remembrances(From 《辛德勒的名单》)
09.Evenstar(From 《指环王2:双塔》)
10.Godspeed(From 《时光机器》)
11.It's A Long Road(From 《第一滴血》)
12.风の伝说(From 《风之谷》)
13.Rose(From 《泰坦尼克号》)
14.The Battle(From 《角斗士》)
Remembrances,从曲子的名字就知道了,这是一首充满了回忆和历史独白的曲子,电影《辛德勒的名单》中,人所感受到的不光是隐隐的伤痛,更是对那段岁月的反思,这种平和、婉转和美丽的旋律,如同流动在胸间的一股连绵不断的清澈的泉水,内敛而深情。
Evenstar是电影《指环王之双塔》中相当柔情的一首配乐,这首完全由女声轻唱的音乐空灵而美丽,是整个专辑中难得一见的细腻感情的刻画的作品,仿佛就是精灵公主爱尔雯对阿拉冈轻柔的诉说,令人心旷神怡。
Godspeed是电影《时光机器》中最后一首音乐,Klaus.Badelt倒是很会用民族音乐来煽情,这首曲子的前半部分如同白雪般纯净而柔和,也可以形容为如同山泉般地清冽,而后半部分则气势恢弘,为电影结尾很好地烘托了气氛。
第11首配乐是电影《第一滴血》主题歌“It's A Long Road”的配乐版,这首由DAN HILL演唱的歌曲充满了哀伤,是当年风靡一时的电影歌曲之一,Jerry Goldsmith在用音乐刻画兰博这个退伍老兵的时候,用一首深情款款的音乐,述说着老兵们辛酸的历史。
第12首是宫崎骏电影《风之谷》的主题音乐,也是电影的开场音乐,如同电影名称一样,这首主题为“风”的音乐,轻灵而幽雅,令人心旷神怡。
Rose是《泰坦尼克号》整张专辑中我最喜欢的一首,这首音乐出现的时候就是ROSE和JACK站在船头接吻的那段音乐,随着一段优美的洞箫开头,整个曲子都由女声哼唱着,Sissel的音色在这里发挥到极致,出色的电子合成配乐让人不禁联想到那洒满阳光的大西洋洋面上,一艘巨大客轮的船头,两个年轻男女拥在一起......
《角斗士》电影原声大碟中的第3首The Battle,体现了古战场的浩大,Hans Zimmer在这段里主要选用的进行曲的演奏方式,这段音乐的弦律气质在战场气氛营造上所展现出的是作曲家非凡的功力,交响乐所演奏的军队进行曲式的配乐具有强劲的爆发力,古典音乐在这里对战争的描写显得非常精彩。
第三卷
15.Any Other Name(From 《美国丽人》)
16.Main Title(From 《阿波罗13号》)
17.Main Title(From 《星球大战》)
18.Superman Main Title(From 《超人》)
19.The Parachutes(From 《空军一号》)
20.旅立ち~西へ~(From 《幽灵公主》)
21.Main Titles(From 《硫磺岛家书》)
22.'It's Over'{'Good Bye'}(From 终结者2:审判日)
“Any Other Name”是电影《美国丽人》的配乐,Thomas Newman在影像与旋律上的情感丝丝入扣,钩住妙不可言的基调。Thomas性喜敲打器乐实验影像新韵味,与特有的人性思维与独到的知性品味,总是散发一份用音符关怀影像的细微情感。
《阿波罗13号》的片头音乐富有色彩,旋律作曲都极为优美动人,James Horner总是用最细致唯美的语调来歌颂英雄与传奇。这首“Main Title”以清亮的小号,柔美的刻划出登月使命的荣光,有军号乐的轩昂英气,却一派柔美与优雅,是十足Horner气质的作品,这个充满使命感的主题,也作为整个配乐的主轴贯串全场。
《星球大战》的“Main Title”可以说的上是一个划时代的旋律。John Williams以前所未有的回归姿态创作出《星球大战》,使古典管弦乐式的编排传统在电影配乐创作领域得到了复兴。片头序曲采用昂扬华丽的铜管乐,这首将交响乐作为电影主题序曲的配乐,壮丽恢弘、高潮迭起、气势磅礴,意境雄伟,即使脱离影片单独欣赏,也丝毫无损其艺术价值。
Superman Main Title——“超人进行曲”是风格浪漫的现代交响乐,是非常罗曼蒂克的科幻电影配乐。其实许多人对这个乐章早已十分熟悉,和红披风与克里斯托夫·里维亲切高雅的迷人笑容,一同成为电影中最鲜明的超人符号,,John Williams的这首主题曲太成功,无疑是最深入人心的。
《空军一号》在动作配乐的表现上,其实是十分典型的Goldsmith风格,主题旋律“The Parachutes”一出场,就已经觉得好像看到星条旗在飘扬了,这么威武昂扬的主题旋律来描写总统或空军一号,Goldsmith不但是年度最佳电影音乐救火员,还可以当选年度最爱国的作曲家了。
“旅立ち~西へ~”是电影《幽灵公主》的配乐,表现阿斯塔卡西行的配乐,久石让的功力相信已经不用多说了。
《硫磺岛家书》的主题音乐和很多战争电影选用交响乐表现主题的模式不同,采用的轻柔的钢琴演奏,在我们面前展现的是无数战争中年轻士兵那孤独、恐惧的心理。
'It's Over'{'Good Bye'}是电影《终结者2:审判日》最后的一段,终结者的音乐相信大家都很熟悉了,因此我在这里选的是电影结尾音乐,就是当史瓦辛格饰演的T800缓缓进入熔炉的时候的音乐,这里也是电影最感人的一幕——当T800慢慢沉入炼钢水中的时候,他的右手做了一个竖大拇指的姿势——这一镜头感染了无数的影迷,也使得这段配乐异常悲壮。
第四卷
23.Across the Stars{Love Theme}(From 《星球大战前传2:克隆人的进攻》)
24.Main Theme(From 《石破天惊》)
25.风のとおり道(From 《龙猫》)
26.Central Park(From 《金刚》)
27.Minas Tirith(From 《指环王3:国王归来》)
28.Sayuri's Theme(From 《艺伎回忆录》)
29.I'm Forrest Forrest gump(From 《阿甘正传》)
30.Three Years Later(From 《垂直极限》)
31.The Eraser(From 《蒸发密令》)
“穿越群星”和John Williams以往气势恢弘的管弦乐作品有很大出入,完全没有昔日的杀气,摇身幻化成荡气回肠的情感诗篇。这首配乐是星战前传2中描述的阿纳金和阿美达娜女王的爱情故事,从温柔如水到心潮澎湃,旋律的巨大落差中,忧郁矛盾夹杂着愤怒的情绪如影随形。强烈人性色彩正是从前“星战”影片所欠缺的。
电影《石破天惊》的主题音乐,Hans Zimmer的代表作之一,他创造了一种电影音乐的风格,非常强调如架子鼓等打击乐器的作用,并把管弦乐与电子合成器结合起来,使得音乐自始至终被鲜明的节奏所充斥、包围,这样的音乐运用在动作片中烘托紧张的气氛是再合适不过了。运用铜管与弦乐塑造气势恢宏、宽广壮阔的宏大的电影场面。
风のとおり道“风之甬道”是动画电影《龙猫》的插曲之一,久石让在这首配乐中运用了大量电子音乐元素,使整个音乐轻松活泼,韵律感十足。
“Central Park”2005年版电影《金刚》中的一首配乐,与整部电影原声大碟音乐风格呈现出紧张、悬疑、恐怖的氛围不同,作曲者James Newton Howard在这首配乐中用了优美和轻柔的钢琴与小提琴的演奏,表现了电影中金刚与女主角在中央公园结冰的湖面上一段感人的嬉雪的戏,这首音乐表现了金刚与自己喜欢的人相遇时的欢快的心情,柔美的音乐与后来悲惨的结局形成鲜明的对比。
《指环王3:国王归来》主题旋律Minas Trith描绘人类王国刚铎首都白城米那斯提里斯,气势恢弘,随着甘道夫骑着白马在城市里飞奔的镜头,好莱坞的数字特效带着我们的视角从城市最底层环绕而上至最高层。大号、圆号、长号等铜管乐齐奏的音乐所表现的王者的气势磅礴而威严,是全套专辑的精髓所在。
Sayuri's Theme是John Williams为电影《艺伎回忆录》谱写的音乐,这首小百合的主旋律也是电影的主旋律,很难想到John Williams还有这么强的诠释东方音乐的能力,凭借这个作品他得到了当年金球奖最佳原创音乐的桂冠。
I'm Forrest ... Forrest gump——《阿甘正传》的主题音乐如同那根白色的羽毛在空中不定的飘浮,时降时起,钢琴跳动着奏出清新的音符,这段音乐如同阿甘的内心世界一样,简单、纯洁、天真、烂漫,背景中小提琴轻轻地伴随着,然后一组弦乐开始演奏着主题旋律,钢琴则变为伴奏,主旋律随着飘过马路的那羽毛变的欢快,几个干脆而清新的钢琴音符结束这个美丽的开始。
《垂直极限》的音乐专辑作曲人James Newton Howard已经成为当今电影界最重要的作曲家之一。这首音乐正好电影开头,当男主角父亲登山失事3年后的段落,“Three years later”先是平和浪漫的旋律,接着是强劲的人声伴随紧张焦虑的气氛,然后振奋人心的主题开始奏响并将曲子带入高潮。
本卷最后一首是Alan Silvestri为电影《蒸发密令》所创作的曲子,电影相信大家都很熟悉了,曲子风格是Alan Silvestri一贯的风格,很标准的美国动作片音乐风格,这跟他在《阿甘正传》中的表现完全是两回事。
第五卷
32.Flying Theme (From 《外星人E.T》)
33.From Russia With Love-007(From 《007系列之来自俄罗斯的爱》)
34.Hymn to the Fallen(From 《拯救大兵瑞恩》)
35.Main Title_Ice Dance(From 《剪刀手爱德华》)
36.S.W.A.T. 911(From 《反恐特警队》)
37.Titles(From 《火战车》)
38.英雄的黎明(From 《三国志》)
39.Main Title(From 《生死时速》)
《外星人E·T》的这首“飞行的主旋律”优美而充满了想象力,John Williams上世纪80年代或者可以说上世纪最经典的音乐之一。它简直就是专门为完美主义者而作的,里面的每一部分都无懈可击。这段音乐出现在电影中外星人E·T用自己的超能力带着骑自行车的孩子们飞起来的时候,是电影史上的经典画面。
John Barry可以说是007系列电影配乐的鼻祖了,这首Russia With Love的音乐不但在本部007电影中出现,而且多次用在后来的007电影中,主要用在追逐戏中,不过音乐风格倒是轻快,洒脱自如,就如同我们这位伟大的间谍即使在最危险的时候也处变不惊一样,实在是一首潇洒之极的音乐。
在洛杉矾进行《拯救大兵瑞恩》的后期制作中,很重要的组成部分在波士顿音乐厅中完成,作曲家John Williams指挥著名的波士顿交响乐团和泰戈伍德音乐节合唱团为影片灌制了主题曲。Hymn to the Fallen作为电影片头音乐,悲壮的声音一直素绕在观众的心头,久久不能散去。
《剪刀手爱德华》一部带有童话式浪漫温馨色彩和忧伤的悲剧式结尾的电影,配乐大师Danny Elfman这首“Main Title_Ice Dance”的主题原声配乐,如同它的名字一样,“雪之舞”——相信看过电影的人都能被它打动,它完美的契合了电影童话式浪漫的一面——在节日温馨的气氛中,对着飘雪的窗口它会将你带入梦中才会出现的美丽仙境......
第36首S.W.A.T. 911来自电影《反恐特警队》,其实最早听到这个旋律应该是80年代那部家喻户晓的电视剧《S.W.A.T.》,不过电影原声中的这首音乐更是动感十足。
第37首是电影《火战车》的主题音乐,Vangelis的音乐具有独特的无法复制性,他以键盘音乐为基础,巧妙融合古典、流行、电子、new age等音乐元素,发展出绵密的管弦乐法以及崭新的电子音乐语法,而他身兼作曲、编曲、制作的能力,更完整地呈现他的音乐理念,从早期古典乐器到后来的新电子音乐,成为一种未来感十足的新音乐。
《三国志·英雄たちの夜明け》是日本著名音乐人横山菁儿之作,为长达7小时的卡通电影《三国志》的开篇曲,音乐中的中国民乐乐器有二胡、古筝、琵琶等等,日方为了制作精细特意从大陆请演奏员去日本全程参加录制。包括电影的所有风格都是尊重了中国风格,那配乐的主旋律一直是由二胡演奏出来,从主题曲的间奏,到各个主要配乐段落都是。
在《生死时速》中,Mark Mancina以雄浑的打击声响营造强烈撞击视效,一边创造狂奔疾驰的速度感,一边扩散紧张因子。主题音乐“Man Titles”堪称90年代颇具特色的动作片影音手笔,打击乐器的撞击、电子合成声效,交响乐的宏伟气势对情绪的塑造与布局相当成功。
第六卷
40.Theme(From 《侏罗纪公园》)
41.Out Of Africa-Main Theme(From 《走出非洲》)
42.The dream(From 《宇宙威龙》)
43.The Kiss(From 《最后一个莫希干人》)
44.Moon River(From 《蒂凡尼的早餐》)
45.Opening(From 《断臂山》)
46.Theme of Exodus(From 《出埃及记》)
47.The English Patient(From 《英国病人》)
48.Cinema Paradiso Love Theme(From 《天堂电影院》)
49.Titoli(From 《荒野大镖客》)
整体说起来,John.Williams又一次在《侏罗纪公园》配乐中展现了各种型态的作曲能力,仍然使整部配乐具有丰富的变化性和戏剧张力,在这部配乐中有科幻电影音乐的壮阔,也有惊悚电影音乐的紧张与刺激,不过在其中又多了一分纯真的美感,尤其是无可挑剔的主题旋律,有一种壮盛辽阔的气度,然而也是充满梦想的柔美乐章。
《走出非洲》音乐在取材方面,John Barry表现出对于非洲民间音乐的尊重。片头的配乐主题是John Barry根据莫扎特单簧管协奏曲的第二乐章主题创作的。这一旋律具有一种典雅高贵的品质,节奏舒缓流畅、旋律优美动人。通过音乐我们似乎可以感受到大地的律动、万物的呼唤和泥土的芳香。把一片神秘的土地描绘地心旷神怡,这是真正的
“The dream”是Jerry Goldsmith为阿诺德·施瓦辛格的科幻电影《宇宙威龙》创作的电影片头曲子,就电影本身来说,情节跟上世纪8、90年代好莱坞动作电影的模式大同小异,不过这首劲道十足的片头曲还是相当不错的。
“The Kiss”出自电影《最后一个莫希干人》,描述的男女主人公在战争间隙感情爆发的场景,两人长达近3分钟的吻戏由这首充满凯尔特音乐风格的The Kiss完美地表现出来,风笛不断地重复一个旋律,并配合有节奏的轻轻的鼓点,慢慢地背景音乐中弦乐的声音越来越大,小提琴奏出爱情的主题,缠绵而动人......
《蒂凡尼的早餐》是一部经典电影,本片除了有优雅美丽、闪闪动人的奥黛丽·赫本外,其主题曲“月亮河”更是让人难以忘怀,其婉转低回的旋律柔美悦耳,回肠荡气,逼人深思。在影片中,奥黛丽·赫本坐在窗前拿着吉它的原唱,细腻地倾诉她的梦想,更成为一个令人难忘的经典场景,这里的是该歌的配乐版。
为《断臂山》担任原创配乐的Gustavo Santaolalla是当今拉丁音乐界最富盛名的制作人,也是2005年拉丁葛莱美奖的年度最佳制作人。出生阿根廷,他在《断臂山》再现神妙吉他功力,简单拨弦勾勒出广漠草原景致,搭配弦乐也为这段悲伤爱情铺展出朴实隽永的意象,这段片头配乐就是他的杰作。
《出埃及记》的音乐获得了当年的奥斯卡最佳配乐奖。与电影的强烈立场倾向和斗争情绪不同,音乐具有深沉恢弘的气势以及对人间苦难深切的悲悯。仿佛西奈山上的神,在俯瞰人间纷争苦难的宿命,苦难是犹太人和巴勒斯坦人正在共同承担的,一切正如摩西率众在荒凉旷野中放逐的30年。这首曲子具有崇高的美感,心中所有可能存在的困扰都遁迹,代之以光辉和力量。
为影片《英国病人》担任配乐的是法国著名电影配乐大师 Gabriel Yared。他那极具人物个性和地域性的配乐向人们讲述又一个二战故事。除了具有复古色彩的巴洛克音乐以外,便是匈牙利民谣的选用。一段空灵、凄美的女声独唱,是匈牙利女歌手 Marta 和她的乐队表演的匈牙利民谣“爱情,爱情”。不过有意思的是,这首歌乍一听象是阿拉伯歌谣。
意大利音乐大师Ennio Morricone以返璞归真的色调,结构单纯却真情至性的音乐配器与编曲,深刻的诠释出一股怀旧的思绪与情怀,“Cinema Paradiso”是电影《天堂电影院》的主题,恬适淡雅,无数美好的时光与令人怀念的岁月,就像一位忠实的朋友,静静的陪伴着小镇居民走过数十年的沧海桑田与悲欢离合,音乐直探人心,余韵缠绵。
《荒野大镖客》的开始曲Titoli爽朗的口哨声,牛仔的吆喝声,皮鞭挥舞声,精确地反映出西部的旷野与豪迈气氛,跃动的附点结构,低音鼓的润色,作曲者Ennio Morricone营造了骑马奔驰的动感,旋律流畅上口,令人过耳难忘。
第七卷
50.《暗战》主题音乐(黄英华.-.《暗战》)
51.24-7(CAGNET.-.《喜剧之王》)
52.Opening(黄英华.-.《少林足球》)
53.Overture 苍-序曲(谭盾.-.《英雄》)
54.比剑(黄霑.-.《笑傲江湖之东方不败》)
55.蛟龙岂是池中物(胡立伟.-.《醉拳2》)
56.孔雀之舞(Nathan Wang and Gary Chase.-.《神话》)
57.男儿当自强(黄霑.-.《黄飞鸿》)
58.我知道{I Know}(久石让.-.《情癜大圣》)
59.雪千寻(胡伟立.-.《东方不败之风云再起》)
60.姨妈的后现代生活{Main Theme}(久石让.-.《姨妈的后现代生活》)
黄英华是目前香港电影音乐创作的代表人之一,他为电影《暗战》创作的原声音乐也是近几年香港电影配乐中难得的佳作,2006年,属於杜琪峰的银河映像电影公司和华纳唱片联合推出了《银河映像1995-2005(十周年)——杜琪峰与创作兵团@电影原创主题曲及配乐》,这首电影《暗战》的片头音乐也收录其中。
“24-7”,24-7的意思是:一个星期7天,每一天的24小时,这段配乐是典型的CAGNET式的日剧配乐风格,以钢琴为主要演奏乐器,配合着电子合成伴奏,轻快、优美、动人、节奏感强,即使是脱离电影本身,这也是一首让人感觉浪漫之极的音乐。一个星期7天,每一天的24小时,对于恋爱中的人们来说,最浪漫的感觉就是每时每刻都思念着他或者她的心情吧。
《少林足球》的片头音乐也是黄英华代表作之一,也是一首气势恢弘的充满力量与节奏感的音乐,《足球之夜》2001年当中国队冲入世界杯决赛圈的时候的节目,这音乐已经放了太多次了。
其实无论人们对电影《英雄》的诟病有多少,谭盾为该片所创作的音乐还是值得称道的,他邀请当为《辛特勒的名单》演奏主题音乐的小提琴家伊萨克·帕尔曼为《英雄》电影原声大碟担任小提琴独奏。在北京录的是人声和管弦乐团,由中国爱乐乐团完成,人声部分包括男低音和女高音,前者低回深沉,后者极其飘逸,与电影情节相当契合。
“比剑”是电影《东方不败》中的一首配乐,旋律和“曲谐”相似,黄霑的杰作,不需要多少了。
“蛟龙岂是池中物”收录在胡立伟为成龙电影《醉拳2》所创作的,胡立伟将电子打击乐与中国传统的丝竹管弦民乐融合得天衣无缝,随着剧情的起伏起到了非常好的效果,大气处气势恢弘,柔情处情意绵绵,而这首配乐中那种气吞山河,展袖生风的豪迈堪称香港电影配乐中非常值得欣赏的一首配乐。
电影《神话》其实从情节上来说并没有太多新意,就配乐上来说除了主题歌《无尽的爱》外也没有过多出彩的地方,不过这首“孔雀之舞”倒是我挺喜欢的一首,当金喜善扮演的朝鲜公主为成龙扮演的秦国将军在长城上跳舞的就是这段音乐,这首代有鲜明民族特色的音乐也是电影配乐中为数不多的亮点之一。
“男儿当自强”无论是曲子的旋律还是演奏都已经到了至臻化境的地步,其气势在乐器的开头(由慢及快的鼓点)尤为精彩,缓慢而沉重的鼓声,由缓至急,有让人励精图治,奋发向上的动力,而唢呐的主题旋律演奏更是激动人心,黄霑先生这样做不但突出了电影的主题,更是表明一个华夏儿女的心声——我们人人都要自强不息。
《情癫大圣》其实算不上是一部好电影,不过因为久石让却为它创作出了一首相当出色的主题音乐,岳美艳变身时候的那段音乐哀婉动人,却又不失清新,这首“我知道”就是主旋律,从某种程度上说,有时候我愿意守在电视机前看这电影,就是为了再听听这首美丽的配乐。
《东方不败之风云再起》实在是一部乏善可陈的电影,远远无法与它的两部前作相比较,倒是胡立伟为电影创作的这首配乐《雪千寻》是让人值得回忆的一部分,相信在很多香港武侠电视剧中,这首清冽动人的配乐都已经反复出现了。
《姨妈的后现代生活》的主题音乐是很有中国特色的,又具有鲜明久石让风格的音乐,这首出现在片头的音乐伴随着的是朝阳初生,一片繁忙而热闹的中国镇市的场面,倒是为这部因为宣传工作没做好而被冷遇的电影增色不少。
第八卷
61.1991 (陈光荣.-.《无间道2》)
62.Cart(三宝.-.《我的父亲母亲》)
63.Mark's Theme(顾嘉辉.-.《英雄本色》)
64.人间道(黄霑.-.《倩女幽魂2人间道》)
65.宋家皇朝~主题曲(喜多郎.-.《宋家皇朝》)
66.天地孤影任我行(陈勋奇.-.《东邪西毒》)
67.西天取经路遥迢(赵季平.-.《大话西游》)
68.再见...警察...再见(陈光荣.-.《无间道》)
69.卧虎藏龙(谭盾 & 马友友.-.《卧虎藏龙》)
70.人生如此(黄霑.-.《青蛇》)
“1991”是电影《无间道2》的主题音乐之一,颇为悲壮的一首音乐,音乐中那种沧海桑田的感觉让人不由得感慨世事变换,当余文乐扮演的梁永仁在警察公墓为被黑帮杀害的原来的上司扫墓就是用的这首音乐...
三宝为《我的父亲母亲》创作的音乐是这么多年来大陆电影中难得的精品,国内电影中对电影配乐的忽视一直让人觉得很遗憾,还好这部电影发行了原声,不过我总感觉里面的音乐旋律是哪部外国电影的....(汗),无论如何,这首主旋律还是很清新动人的。
当电影《英雄本色》中“小马哥”的主题音乐响起的时候,年轻人们无不热血沸腾,香港著名的作曲家顾嘉辉所谱写的这首主题音乐尽管旋律比较单一,但是却有一种无与伦比的激昂的精神在其中。整首配乐都是由电子音乐合成,强烈的节奏感,为这部划时代的黑帮电影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其实当年电影《倩女幽魂》中有无数经典配乐,可以从来没有原声大碟发售,这首音乐是我原来一个论坛的朋友自己制作的,虽然已经没有在论坛混了,但我还是要向他致敬。这首配乐我自己为它取的“人间道”的名字,因为在《倩女幽魂2人间道》中,这首音乐是多次听到的,音乐中表现出的那种沧桑的感觉令人回味无尽。
《宋家王朝》的主题音乐完美地结合了东西方乐器,在曲子开场是将近1分钟的没有任何旋律演奏的片段,背景音效只有沉沉的钟声,空灵的鸟叫,表现出的是晨曦下古老北平的风貌,然后是钢琴轻轻的独奏,曲子柔和而婉转,然后配合着交响乐,钢琴的演奏有力而沉稳,配乐中将中国的二胡,琵琶,扬琴等和西洋小提琴、大提琴等融合在一起。这首乐曲优美而婉转动人,磅礴而气势非凡。
王家卫的电影作品《东邪西毒》中陈勋奇的电影配乐令人难忘,尤其是“天地孤影任我行”,紧凑的鼓声点缀,表现出一种紧张的氛围,好似苍茫天地下,准备决斗的两位高手伫立着蓄势待发,曲调低沉,而接着音乐风格突然一变,变得生动而精美,给人一种如泣如歌的悲凉的感觉。
我都没想到为《大话西游》创作音乐的竟然是赵季平,这首“西天取经路遥迢”是电影中比较哀伤的主旋律之一,当至尊宝戴上金箍的时候,伴随着的除了那段令人扼腕叹息的台词外,就要数这段动人心腑的音乐了。
这首“再见…警察…再见”是首哀伤、婉转而空灵的女声吟唱,电影里激烈的街头战斗与缓慢优美的音乐形成了巨大的反差,这首音乐的曲调据说是根据欧洲的一首天主教的宗教歌曲改编的。歌词是意大利语,内容就是“再见,警察”,但它在《无间道》中是没有歌词的,只是女声哼唱,配合着电影的情节,人物的出色表演,成为观众难以忘却的记忆。
《卧虎藏龙》最感人的是音乐。配乐由谭盾谱写,华裔大提琴家马友友担任主奏,主题音乐《卧虎藏龙》中,大提琴演奏的忧伤而深沉的旋律自此就贯穿了整部影片。大提琴是整部音乐中最重要的组成部份。整个音乐就和影片一样呈现出一种“很深的寂静”,如同李慕白的那句台词:“我们能触摸的,都没有永远。”
《人生如此》,短短三十一个字,却道尽万千,这样的乐段,真是需要点功底的。黄霑说,他想这首词,直想得茶饭不思、食不甘味。《人生如此》做了电影《青蛇》的开场曲和终场音乐,首尾相应,与电影的主旨丝丝契合,让人不胜唏嘘:生生世世的轮回里,也不过是“人生如此,浮生如斯”,却偏偏“情之至”。
第九卷
71.End Title(From 《独立日》)
72.Gone With The Wind(From 《乱世佳人》)
73.Raiders March(From 《夺宝奇兵》)
74.Somewhere in My Memory(From 《小鬼当家》)
75.Somewhere in Time-Main Theme(From 《时光倒流70年》)
76.Tennessee(From 《珍珠港》)
《独立日》原声音乐根据电影情节的走势来编排,就是一部听觉盛言,是少有的几张成功的“情节音乐”电影原声配乐之一。其中的音乐以大型管弦乐与电子音乐合璧,配合得天衣无缝。本片配乐还曾获得96年葛莱美最佳配乐奖,作曲家David Arnold 现在是MGM的007系列的御用作曲家,这段音乐就是电影结尾音乐。
《乱世佳人》的作曲由第一座奥斯卡配乐奖的得主马克斯.斯坦纳担任,配乐中不少音乐参考了美国民谣之父史蒂文.福斯特采集的南方民谣,其中,女主人翁郝思嘉站在大树下期盼明天的画面,配合了雄壮的主题音乐,将“土地不死”的精神发挥得淋漓尽致,成为电影史上温馨感人,宏伟瑰丽,气势万千的史诗乐章。
《夺宝奇兵》系列主题音乐Raiders March,也被称为奇兵进行曲,是80年代最成功的电影主题曲之一,当然也是威廉姆斯个人创作生涯的代表作,深具浪漫派古典音乐的壮盛气息,百分之百的英雄乐章,而且也成为主角印第安纳·琼斯不可分割的听觉形象。
“Somewhere in My Memory”是《小鬼当家》的主题音乐,依然是伟大的John Williams担任配乐,音乐当然远没有电影有名,而且这一音乐的模式在后来John Williams为《哈里波特》系列创作音乐的时候依然被沿用,这首代着浓浓圣诞音乐风格的音乐在这里就不多说了。
Somewhere in Time...这是爱情电影史上最经典的配乐之一,John Barry为电影《时光倒流七十年》的主题音乐,这首荡气回肠、温柔多情、缠绵悱恻,却有带着一丝淡淡忧伤的音乐,最终和本片一样成为了经典,主题音乐悠然响起,动人心弦的钢琴声伴着主人公慢慢走向前,穿过从屋顶斜斜的逆光,他站在她面前,面对那张熟悉的面孔,他终于找回了自己的最爱...
Hans Zimmer为《珍珠港》创作了以古典浪漫气质乐音为核心的音乐,从柔情似水的钢琴音调里缓缓的带出悲壮悠扬的古典弦乐,默默地为这个烽火连天的有情天地献上最诚挚、最写意的祈祷,“Tennessee"这首表现两位主角童年在田纳西州飞翔梦想的音乐展现Zimmer回归古典音乐的浪漫情怀,而在写意感性之余,也在一些乐段燃烧着战火炼狱里慨然悲壮的胸襟。
第十卷
77.Chevaliers De Sangreal(From 《达芬奇密码》)
78.Main Title(From 《深渊》)
79.This Land(From 《狮子王》)
80.Beverly Hills Cop(From 《贝佛里山警探》)
81.Episode(From 《我的野蛮女友》)
82.Gabriel’s Oboet(From 《传教》)
83.The Big Blue Overturet(From 《碧海蓝天》)
84.The Godfather Waltz (From 《教父》)
85.Gnossienne No.1(From 《浓情巧克力》)
Hans Zimmer的《达芬奇密码》配乐有些曲子感觉上阴森鬼魅,不过我这里选的电影中结尾部分的音乐“Chevaliers De Sangreal”,音乐伴随着兰登独自沿着玫瑰线找到了玛丽埋葬之地这一过程逐渐加强,最后达到高潮,气势豪放,庄严肃穆,荡涤心灵,声音由远及近,气势越来越磅礴,让人的灵魂为肃立。音乐与镜头完美的统一,堪称电源配乐的又一经典。
其实我挺喜欢James Cameron的电影《深渊》的,尽管电影在前面的情节铺垫上有些沉闷,不过故事到后来确实越来越精彩,这段音乐是电影的主题音乐,女生的吟唱表现出那蔚蓝色深海的样子,神秘而美丽,管弦乐的演奏由低向高,营造出一种非常大气的感觉。
《狮子王》原声中的配乐并不多,相对于那些脍炙人口的歌曲,这首表现非洲大陆壮丽景色的配乐更是锦上添花的一段,音乐开始部分清新动人,而低音部分雄浑低沉,如同非洲草原上雨季到临,远处乌云压顶,雷声隆隆的感觉,随着主旋律的响起,乌云散去,阳光重新照耀着大地.....结尾处的具有非洲土著音乐的演唱更是有一种激动人心的感觉。
相信很多人都没看过艾迪墨菲的《贝佛里山警探》,不过相信很多人都很熟悉这段旋律,节奏感强,充满着幽默的元素,我似乎曾在《我的子弹会拐弯》一片中听到...不晓得是不是记错了,80年代比较鲜明的警察电影音乐。
第81首这段音乐实在太熟悉了吧,除非你没看过《我的野蛮女友》,听到这段音乐,大家会想到全智贤是如何在电影里折磨车太贤的,简单、轻快的钢琴音符在反复跳动着,滑稽而充满活力,就好象那笨笨而可爱的男主角穿着高跟鞋在棒球场上小跑的感觉般...
《传教》电影根据1850年在南美洲亚马逊河流域一个叫Guarani Indians 的地方所发生的史实而改编。Ennio Morricone为本片所创的主题音乐,被誉为他从乐数十年来的经典,甚至被誉为二十世纪电影原声的经典。原声碟中既有唱诗班似的旋律,又融入了中南美洲拉丁风格的曲调,其中的Main Title显得无比崇高、圣洁。
《碧海蓝天》堪称上乘之作。曲作者是Eric Serra被吕克贝松每天拉着去潜水,如大海般湛蓝忧郁的音乐。 这首“THE BIG BLUE OVERTURE”一开始是宛如海洋般深邃的空间,用沉缓的弦乐带出了主旋律萨克斯风的主旋律,并不是一下就冲进来,而是渐渐的、有些迟疑的。但进入之后又像是带出了一个更开阔的世界,能让人淡淡的徜徉在这个空间中。可是突然似乎又有了变化,整个音乐几乎停顿了下来,不过之后再由类似鐘音的声音带回了原本的自在...
《教父》第一集的配乐是整个“教父三部曲”的音乐基础,它由“意大利音乐教父”尼诺.罗塔(Nino Rota)完成。这是一首具有浓郁古典风格的电影配乐,其中的多首曲目弥漫着意大利的西西里风情,而且各种舞曲风格的交融给这张唱片增添不少亮点。尼诺.罗塔以他对意大利民谣的精深理解和过人的音乐天份为武器,写出了这部十分耀眼的《教父。
《浓情巧克力》是女性配乐大师Rachel Portman 的力作,她擅长在小提琴与沉稳的木琴中跳跃着风格强烈的铜管音符,并适时抹上一些民族色彩,勾勒出浪漫动人的气氛感受。不过这里这段钢琴曲却只是电影里一段配乐,是音乐怪才萨蒂的《Gnossienne No.1》,并非原声大碟中收录。
第十一卷
86.His Smile(From 《情书》)
87.La Vatse d’Amelie(From 《天使爱米丽》)
88.Lullabu(From 《玛歌皇后》)
89.Mission Impossible Theme(From 《碟中谍》)
90.Overture(From 《阿拉伯的劳伦斯》)
91.大奥テーマ(From 《大奥:百鬼缭乱》)
92.The Good, the Bad and the Ugly {Main Title}(From 《善、恶、丑》)
93.Theme From Love Story{Finale}(From 《爱情故事》)
一直和岩井俊二合作的REMEDIOS这次创作的《情书》专辑非常棒。“His Smile”中,没有华丽的音符,深沉的钢琴,大提琴就表现出了那带着伤感的电影主题。这首曲子用合成器制造人声结合钢琴演奏,平缓又显得低沉。此曲出现在影片开头,博子躺在雪地里,回忆着已逝男友的过往,悲伤,痛楚。
鲜艳饱和的色泽,奇幻狂想的缤纷,《天使爱米丽》中每个画面都是美得让人舍不得眨眼的巴黎!层层叠叠的钢琴、小提琴、手风琴、鼓声、口琴...构成Yann Tierson自成一格的异想世界,低吟时像打在湖面轻泛涟漪的细雨,轻盈时便化作跳动的水瓢,音符简洁短促,主旋律带出一次次变奏,旋律就这般悠然荡漾。
玛歌皇后——气势磅礴的法国历史巨片,由法国国宝级的女星伊莎贝尔·阿佳尼主演,它如同一页历史书中的精美插图,将我们带回1572年的法国。在历史的血腥中渗透爱情的狂野,为电影配乐的是Goran Bregovic是巴尔干的音乐家。他的音乐可以为多部打造迷人氛围,这首由吉他演奏的配乐带着一丝淡淡的伤感,那细细的哀愁远渡重洋、铭刻人心。
《碟中谍》电影配乐的主题是由阿根廷作曲家拉罗·希福林所创作的,这首经典音乐就是“导火线主题”。在这首U2乐队的改编主题音乐中,Larry和Adam玩翻电子天地,听这段音乐眼前总觉得有红绿发光二极管乱闪,激光和二进制数码交错跳跃,身体不由得就要蠢蠢欲动。这段主题音乐不但保持了原作的紧张意味,又混入新电子U2的音乐风格,和影片主题扣合得天衣无缝。
《阿拉伯的劳伦斯》不必再费口舌,音乐也是经典,充满阿拉伯风味的音乐必然叫人想到沙漠、想到传奇和伟业,法国人Maurice Jarre是大卫·里恩御用的配乐大师,主流文艺片中的音乐巨擘。
《大奥》的音乐很有特色,石田胜范在音乐中将日本传统音乐符号与西方管弦乐巧妙地结合起来,太鼓的演奏充满了气势,整个曲子在雄浑中又带着一丝悲壮,非常适合作为这样一部古装的宫廷片。
当克林特伊斯特伍德为音乐大师Ennio Morricone颁发奥斯卡终身成就奖的时候,背景音乐就是这首《善、恶、仇》(也叫《黄金三镖客》)的配乐,他说道:“谁不愿意在这样一首音乐的伴奏下登场。”。电影音乐史上又首次出现了甩鞭声、由男声合唱出的戏谑音效,以及加弱音器小号怪诞、调侃的音色。Morricone运用变化繁多的乐器和创作构成了“Morricone-Leone制造”。
《爱情故事》是世界电影史上最经典的爱情电影之一,曾获最佳原作配乐金像奖。这首配乐是原声大碟中最后一首,当男主角在漫天大雪中坐在体育场看台上,回想着与妻子过去的时光,镜头逐渐拉远,留给观众的是无尽的唏嘘和伤感.....如果有曲子只凭它的音乐符号就能刺痛所有人内心深处,那么应该有这首“爱情故事”吧。
第十二卷
94.Overture And A Prisoner Of The Crusades (From 《侠盗王子罗宾汉》)
95.Overture And Preludium(From 《音乐之声》)
96.Leaving Wallbrook-On the Road (From 《雨人》)
97.To The Pirates' Cave_Skull and Crossbones(From 《加勒比海盗》)
98.Miss Goodhead Meets Bond(From 007系列之太空城)
99.Victory Celebration(From 《星球大战:武士归来》)
《侠盗王子罗宾汉》中Michael Kamen展现了一番古典侠情的配乐实力。这首开场曲子“Overture”是一个非常成功的罗宾汉主题,写出了新一代管弦动作电影音乐所须要的气势与张力,这个主题同时也是整部配乐在动作音乐上的主轴。音乐表现这个时代古典侠义电影音乐应有的风味,同时也为罗宾汉的传奇注入了一些新的质感,算得上是另一种新世代的诠释观点。
下面这首音乐是《音乐之声》的片头字幕时候的背景音乐,是一组片中歌曲的配乐联奏,你可以在这段充满了60年代美国音乐风格的曲子中听到“Do-Re-Mi”、“My Favorite Things”、“Sound Of Music”等曲子的旋律,与片中那些经典歌曲相映成趣。
《雨人》是Hans Zimmer首度向好莱坞扣关的配乐作品,展现的乐风与其它选用的几首既成歌曲显得相当类似,不论是刻意或者巧合,都使得Hans Zimmer的音乐与采用的歌曲形成十分协调的感受,形成一种无形的串连,“Leaving Wallbrook/On The Road”的主题旋律听起来就像迎风驰骋的汽车广告配乐,连电影画面都有这样的味道,热力四射,大胆新潮。
“To The Pirates' Cave_Skull and Crossbones”来自《加勒比海盗》交响音乐专辑,在这首7分半的音乐中,可以听到许多电影中熟悉的旋律。Hans Zimmer担任电影配乐监制,Klaus Badelt带领配乐的乐团演奏出澎湃大海史诗配乐,透过阴郁的提琴声、悲柔的弦乐声、急促的铃响鼓击、凝重的哀悼曲式,完整的显现出这部冒险传奇钜作。
“Miss Goodhead Meets Bond”是大师John Barry为007系列电影之《太空城》所做的配乐,在电影中出现的时候就是BOND驾驶快艇冲下瀑布,而他降落在丛林中后竟发现一个秘密基地.....在一个象世外桃源的地方,走出无数的美女.....这里音乐倒是营造一个奇幻的气氛。
最后一首就不多介绍啦,《星球大战:武士归来》最后的音乐,银河帝国被消灭后,各个星球的人民欢庆胜利时候的配乐,节奏感强而优美动听的电子音乐,似乎是卢卡斯新发行的DVD版本中才有了,我记得老版本好象是没有的
加入收藏 已经被11位会员收藏
2010-1-18 18:39:03.
第一卷
01.Wallace Courts Murron(From 《勇敢的心》)
02.The Bridge Of Khazad Dum(From 《指环王1:护戒使者》)
03.Top Gun Anthem(From 《壮志凌云》)
04.天空の城ラピュタ(From 《天空之城》)
05.Back to the Future{Main Theme}(From 《回到未来》)
06.Arrival To Earth(From 《变形金刚》)
07.Legends Of The Fall(From 《燃情岁月》)
第一首音乐来自James Horner为电影《勇敢的心》创作的配乐,电影中当Wallace第一次约会Murron时候出现的配乐,随着一段跳跃着的欢乐的节奏,表现两人爱情的主旋律是如此的令人心旷神怡,电影中这对恋人一起在山冈上眺望着远方的日落,配和的音乐悠长而婉转。
第2首翻译为“卡泽敦之桥”,出现在《指环王之护戒使者》中,当佛罗多一行人在矮人们的梅里亚坑道中第一次遇到地下炎魔时候的音乐,Howard Shore不愧是悬念电影的配乐专家,这段音乐时而气势宏大,时而紧张万分,将那个险象环生的情节表现的惟妙惟肖。该曲结尾处女声带着哀伤的吟唱着表现了众人对失去老巫师甘道夫后心中的悲痛。
“Top Gun Anthem”是电影《壮志凌云》原声大碟中为数不多的配乐,相比较那些脍炙人口的电影歌曲,这首描绘清晨航空母舰在朝阳的照映下,工作人员忙着准备战斗机起飞,飞行员们走向自己的飞机的电子音乐显得出类拔萃。
久石让的《天空之城》配乐,全片的高潮所在,当男女主角乘着滑翔机降落在天空之城拉普塔后,旋律由小自大,感觉城市由远及近,如同影片中的画面,薄雾渐渐散去,寻找许久的失落的城市就浮现在眼前,然后曲风一转,以号为主要的演奏乐器,凸现出天空之城的雄伟气势,接着以小提琴为背景,表现出整个城市在空中那中轻灵与深邃,充满传奇和神话。
《回到未来》的交响配乐,可以算是Alan Silvestri一鸣惊人的配乐作品,音乐的气势和力道皆与当代大师不遑多让,而且风格崭新,独具魅力。时而紧凑急迫,时而温馨感人,成功的将主题变化出十分丰富的情绪。
《变形金刚》真人版是去年的大片之一,“Arrival To Earth”这首配乐就是大家找了很久的汽车人降临地球时候的音乐,而且是官方发行的原声大碟中的版本,其气势就不多说了,也是全片最精彩的音乐之一。
James Horner在电影《燃情岁月》中将他的交响乐配乐的功力完全展示出来,并且巧妙而有精彩地运用了日本的洞箫来表现出电影里的印第安文化的色彩,在这首Legends Of The Fall中变将电影的主题原原本本地展现在观众眼前,塑造由布拉德皮特扮演的男主角特里斯丁,很好地表现了他内心时而宁静,时而狂野那飘忽不定和潇洒不羁的个性。
第二卷
08.Remembrances(From 《辛德勒的名单》)
09.Evenstar(From 《指环王2:双塔》)
10.Godspeed(From 《时光机器》)
11.It's A Long Road(From 《第一滴血》)
12.风の伝说(From 《风之谷》)
13.Rose(From 《泰坦尼克号》)
14.The Battle(From 《角斗士》)
Remembrances,从曲子的名字就知道了,这是一首充满了回忆和历史独白的曲子,电影《辛德勒的名单》中,人所感受到的不光是隐隐的伤痛,更是对那段岁月的反思,这种平和、婉转和美丽的旋律,如同流动在胸间的一股连绵不断的清澈的泉水,内敛而深情。
Evenstar是电影《指环王之双塔》中相当柔情的一首配乐,这首完全由女声轻唱的音乐空灵而美丽,是整个专辑中难得一见的细腻感情的刻画的作品,仿佛就是精灵公主爱尔雯对阿拉冈轻柔的诉说,令人心旷神怡。
Godspeed是电影《时光机器》中最后一首音乐,Klaus.Badelt倒是很会用民族音乐来煽情,这首曲子的前半部分如同白雪般纯净而柔和,也可以形容为如同山泉般地清冽,而后半部分则气势恢弘,为电影结尾很好地烘托了气氛。
第11首配乐是电影《第一滴血》主题歌“It's A Long Road”的配乐版,这首由DAN HILL演唱的歌曲充满了哀伤,是当年风靡一时的电影歌曲之一,Jerry Goldsmith在用音乐刻画兰博这个退伍老兵的时候,用一首深情款款的音乐,述说着老兵们辛酸的历史。
第12首是宫崎骏电影《风之谷》的主题音乐,也是电影的开场音乐,如同电影名称一样,这首主题为“风”的音乐,轻灵而幽雅,令人心旷神怡。
Rose是《泰坦尼克号》整张专辑中我最喜欢的一首,这首音乐出现的时候就是ROSE和JACK站在船头接吻的那段音乐,随着一段优美的洞箫开头,整个曲子都由女声哼唱着,Sissel的音色在这里发挥到极致,出色的电子合成配乐让人不禁联想到那洒满阳光的大西洋洋面上,一艘巨大客轮的船头,两个年轻男女拥在一起......
《角斗士》电影原声大碟中的第3首The Battle,体现了古战场的浩大,Hans Zimmer在这段里主要选用的进行曲的演奏方式,这段音乐的弦律气质在战场气氛营造上所展现出的是作曲家非凡的功力,交响乐所演奏的军队进行曲式的配乐具有强劲的爆发力,古典音乐在这里对战争的描写显得非常精彩。
第三卷
15.Any Other Name(From 《美国丽人》)
16.Main Title(From 《阿波罗13号》)
17.Main Title(From 《星球大战》)
18.Superman Main Title(From 《超人》)
19.The Parachutes(From 《空军一号》)
20.旅立ち~西へ~(From 《幽灵公主》)
21.Main Titles(From 《硫磺岛家书》)
22.'It's Over'{'Good Bye'}(From 终结者2:审判日)
“Any Other Name”是电影《美国丽人》的配乐,Thomas Newman在影像与旋律上的情感丝丝入扣,钩住妙不可言的基调。Thomas性喜敲打器乐实验影像新韵味,与特有的人性思维与独到的知性品味,总是散发一份用音符关怀影像的细微情感。
《阿波罗13号》的片头音乐富有色彩,旋律作曲都极为优美动人,James Horner总是用最细致唯美的语调来歌颂英雄与传奇。这首“Main Title”以清亮的小号,柔美的刻划出登月使命的荣光,有军号乐的轩昂英气,却一派柔美与优雅,是十足Horner气质的作品,这个充满使命感的主题,也作为整个配乐的主轴贯串全场。
《星球大战》的“Main Title”可以说的上是一个划时代的旋律。John Williams以前所未有的回归姿态创作出《星球大战》,使古典管弦乐式的编排传统在电影配乐创作领域得到了复兴。片头序曲采用昂扬华丽的铜管乐,这首将交响乐作为电影主题序曲的配乐,壮丽恢弘、高潮迭起、气势磅礴,意境雄伟,即使脱离影片单独欣赏,也丝毫无损其艺术价值。
Superman Main Title——“超人进行曲”是风格浪漫的现代交响乐,是非常罗曼蒂克的科幻电影配乐。其实许多人对这个乐章早已十分熟悉,和红披风与克里斯托夫·里维亲切高雅的迷人笑容,一同成为电影中最鲜明的超人符号,,John Williams的这首主题曲太成功,无疑是最深入人心的。
《空军一号》在动作配乐的表现上,其实是十分典型的Goldsmith风格,主题旋律“The Parachutes”一出场,就已经觉得好像看到星条旗在飘扬了,这么威武昂扬的主题旋律来描写总统或空军一号,Goldsmith不但是年度最佳电影音乐救火员,还可以当选年度最爱国的作曲家了。
“旅立ち~西へ~”是电影《幽灵公主》的配乐,表现阿斯塔卡西行的配乐,久石让的功力相信已经不用多说了。
《硫磺岛家书》的主题音乐和很多战争电影选用交响乐表现主题的模式不同,采用的轻柔的钢琴演奏,在我们面前展现的是无数战争中年轻士兵那孤独、恐惧的心理。
'It's Over'{'Good Bye'}是电影《终结者2:审判日》最后的一段,终结者的音乐相信大家都很熟悉了,因此我在这里选的是电影结尾音乐,就是当史瓦辛格饰演的T800缓缓进入熔炉的时候的音乐,这里也是电影最感人的一幕——当T800慢慢沉入炼钢水中的时候,他的右手做了一个竖大拇指的姿势——这一镜头感染了无数的影迷,也使得这段配乐异常悲壮。
第四卷
23.Across the Stars{Love Theme}(From 《星球大战前传2:克隆人的进攻》)
24.Main Theme(From 《石破天惊》)
25.风のとおり道(From 《龙猫》)
26.Central Park(From 《金刚》)
27.Minas Tirith(From 《指环王3:国王归来》)
28.Sayuri's Theme(From 《艺伎回忆录》)
29.I'm Forrest Forrest gump(From 《阿甘正传》)
30.Three Years Later(From 《垂直极限》)
31.The Eraser(From 《蒸发密令》)
“穿越群星”和John Williams以往气势恢弘的管弦乐作品有很大出入,完全没有昔日的杀气,摇身幻化成荡气回肠的情感诗篇。这首配乐是星战前传2中描述的阿纳金和阿美达娜女王的爱情故事,从温柔如水到心潮澎湃,旋律的巨大落差中,忧郁矛盾夹杂着愤怒的情绪如影随形。强烈人性色彩正是从前“星战”影片所欠缺的。
电影《石破天惊》的主题音乐,Hans Zimmer的代表作之一,他创造了一种电影音乐的风格,非常强调如架子鼓等打击乐器的作用,并把管弦乐与电子合成器结合起来,使得音乐自始至终被鲜明的节奏所充斥、包围,这样的音乐运用在动作片中烘托紧张的气氛是再合适不过了。运用铜管与弦乐塑造气势恢宏、宽广壮阔的宏大的电影场面。
风のとおり道“风之甬道”是动画电影《龙猫》的插曲之一,久石让在这首配乐中运用了大量电子音乐元素,使整个音乐轻松活泼,韵律感十足。
“Central Park”2005年版电影《金刚》中的一首配乐,与整部电影原声大碟音乐风格呈现出紧张、悬疑、恐怖的氛围不同,作曲者James Newton Howard在这首配乐中用了优美和轻柔的钢琴与小提琴的演奏,表现了电影中金刚与女主角在中央公园结冰的湖面上一段感人的嬉雪的戏,这首音乐表现了金刚与自己喜欢的人相遇时的欢快的心情,柔美的音乐与后来悲惨的结局形成鲜明的对比。
《指环王3:国王归来》主题旋律Minas Trith描绘人类王国刚铎首都白城米那斯提里斯,气势恢弘,随着甘道夫骑着白马在城市里飞奔的镜头,好莱坞的数字特效带着我们的视角从城市最底层环绕而上至最高层。大号、圆号、长号等铜管乐齐奏的音乐所表现的王者的气势磅礴而威严,是全套专辑的精髓所在。
Sayuri's Theme是John Williams为电影《艺伎回忆录》谱写的音乐,这首小百合的主旋律也是电影的主旋律,很难想到John Williams还有这么强的诠释东方音乐的能力,凭借这个作品他得到了当年金球奖最佳原创音乐的桂冠。
I'm Forrest ... Forrest gump——《阿甘正传》的主题音乐如同那根白色的羽毛在空中不定的飘浮,时降时起,钢琴跳动着奏出清新的音符,这段音乐如同阿甘的内心世界一样,简单、纯洁、天真、烂漫,背景中小提琴轻轻地伴随着,然后一组弦乐开始演奏着主题旋律,钢琴则变为伴奏,主旋律随着飘过马路的那羽毛变的欢快,几个干脆而清新的钢琴音符结束这个美丽的开始。
《垂直极限》的音乐专辑作曲人James Newton Howard已经成为当今电影界最重要的作曲家之一。这首音乐正好电影开头,当男主角父亲登山失事3年后的段落,“Three years later”先是平和浪漫的旋律,接着是强劲的人声伴随紧张焦虑的气氛,然后振奋人心的主题开始奏响并将曲子带入高潮。
本卷最后一首是Alan Silvestri为电影《蒸发密令》所创作的曲子,电影相信大家都很熟悉了,曲子风格是Alan Silvestri一贯的风格,很标准的美国动作片音乐风格,这跟他在《阿甘正传》中的表现完全是两回事。
第五卷
32.Flying Theme (From 《外星人E.T》)
33.From Russia With Love-007(From 《007系列之来自俄罗斯的爱》)
34.Hymn to the Fallen(From 《拯救大兵瑞恩》)
35.Main Title_Ice Dance(From 《剪刀手爱德华》)
36.S.W.A.T. 911(From 《反恐特警队》)
37.Titles(From 《火战车》)
38.英雄的黎明(From 《三国志》)
39.Main Title(From 《生死时速》)
《外星人E·T》的这首“飞行的主旋律”优美而充满了想象力,John Williams上世纪80年代或者可以说上世纪最经典的音乐之一。它简直就是专门为完美主义者而作的,里面的每一部分都无懈可击。这段音乐出现在电影中外星人E·T用自己的超能力带着骑自行车的孩子们飞起来的时候,是电影史上的经典画面。
John Barry可以说是007系列电影配乐的鼻祖了,这首Russia With Love的音乐不但在本部007电影中出现,而且多次用在后来的007电影中,主要用在追逐戏中,不过音乐风格倒是轻快,洒脱自如,就如同我们这位伟大的间谍即使在最危险的时候也处变不惊一样,实在是一首潇洒之极的音乐。
在洛杉矾进行《拯救大兵瑞恩》的后期制作中,很重要的组成部分在波士顿音乐厅中完成,作曲家John Williams指挥著名的波士顿交响乐团和泰戈伍德音乐节合唱团为影片灌制了主题曲。Hymn to the Fallen作为电影片头音乐,悲壮的声音一直素绕在观众的心头,久久不能散去。
《剪刀手爱德华》一部带有童话式浪漫温馨色彩和忧伤的悲剧式结尾的电影,配乐大师Danny Elfman这首“Main Title_Ice Dance”的主题原声配乐,如同它的名字一样,“雪之舞”——相信看过电影的人都能被它打动,它完美的契合了电影童话式浪漫的一面——在节日温馨的气氛中,对着飘雪的窗口它会将你带入梦中才会出现的美丽仙境......
第36首S.W.A.T. 911来自电影《反恐特警队》,其实最早听到这个旋律应该是80年代那部家喻户晓的电视剧《S.W.A.T.》,不过电影原声中的这首音乐更是动感十足。
第37首是电影《火战车》的主题音乐,Vangelis的音乐具有独特的无法复制性,他以键盘音乐为基础,巧妙融合古典、流行、电子、new age等音乐元素,发展出绵密的管弦乐法以及崭新的电子音乐语法,而他身兼作曲、编曲、制作的能力,更完整地呈现他的音乐理念,从早期古典乐器到后来的新电子音乐,成为一种未来感十足的新音乐。
《三国志·英雄たちの夜明け》是日本著名音乐人横山菁儿之作,为长达7小时的卡通电影《三国志》的开篇曲,音乐中的中国民乐乐器有二胡、古筝、琵琶等等,日方为了制作精细特意从大陆请演奏员去日本全程参加录制。包括电影的所有风格都是尊重了中国风格,那配乐的主旋律一直是由二胡演奏出来,从主题曲的间奏,到各个主要配乐段落都是。
在《生死时速》中,Mark Mancina以雄浑的打击声响营造强烈撞击视效,一边创造狂奔疾驰的速度感,一边扩散紧张因子。主题音乐“Man Titles”堪称90年代颇具特色的动作片影音手笔,打击乐器的撞击、电子合成声效,交响乐的宏伟气势对情绪的塑造与布局相当成功。
第六卷
40.Theme(From 《侏罗纪公园》)
41.Out Of Africa-Main Theme(From 《走出非洲》)
42.The dream(From 《宇宙威龙》)
43.The Kiss(From 《最后一个莫希干人》)
44.Moon River(From 《蒂凡尼的早餐》)
45.Opening(From 《断臂山》)
46.Theme of Exodus(From 《出埃及记》)
47.The English Patient(From 《英国病人》)
48.Cinema Paradiso Love Theme(From 《天堂电影院》)
49.Titoli(From 《荒野大镖客》)
整体说起来,John.Williams又一次在《侏罗纪公园》配乐中展现了各种型态的作曲能力,仍然使整部配乐具有丰富的变化性和戏剧张力,在这部配乐中有科幻电影音乐的壮阔,也有惊悚电影音乐的紧张与刺激,不过在其中又多了一分纯真的美感,尤其是无可挑剔的主题旋律,有一种壮盛辽阔的气度,然而也是充满梦想的柔美乐章。
《走出非洲》音乐在取材方面,John Barry表现出对于非洲民间音乐的尊重。片头的配乐主题是John Barry根据莫扎特单簧管协奏曲的第二乐章主题创作的。这一旋律具有一种典雅高贵的品质,节奏舒缓流畅、旋律优美动人。通过音乐我们似乎可以感受到大地的律动、万物的呼唤和泥土的芳香。把一片神秘的土地描绘地心旷神怡,这是真正的
“The dream”是Jerry Goldsmith为阿诺德·施瓦辛格的科幻电影《宇宙威龙》创作的电影片头曲子,就电影本身来说,情节跟上世纪8、90年代好莱坞动作电影的模式大同小异,不过这首劲道十足的片头曲还是相当不错的。
“The Kiss”出自电影《最后一个莫希干人》,描述的男女主人公在战争间隙感情爆发的场景,两人长达近3分钟的吻戏由这首充满凯尔特音乐风格的The Kiss完美地表现出来,风笛不断地重复一个旋律,并配合有节奏的轻轻的鼓点,慢慢地背景音乐中弦乐的声音越来越大,小提琴奏出爱情的主题,缠绵而动人......
《蒂凡尼的早餐》是一部经典电影,本片除了有优雅美丽、闪闪动人的奥黛丽·赫本外,其主题曲“月亮河”更是让人难以忘怀,其婉转低回的旋律柔美悦耳,回肠荡气,逼人深思。在影片中,奥黛丽·赫本坐在窗前拿着吉它的原唱,细腻地倾诉她的梦想,更成为一个令人难忘的经典场景,这里的是该歌的配乐版。
为《断臂山》担任原创配乐的Gustavo Santaolalla是当今拉丁音乐界最富盛名的制作人,也是2005年拉丁葛莱美奖的年度最佳制作人。出生阿根廷,他在《断臂山》再现神妙吉他功力,简单拨弦勾勒出广漠草原景致,搭配弦乐也为这段悲伤爱情铺展出朴实隽永的意象,这段片头配乐就是他的杰作。
《出埃及记》的音乐获得了当年的奥斯卡最佳配乐奖。与电影的强烈立场倾向和斗争情绪不同,音乐具有深沉恢弘的气势以及对人间苦难深切的悲悯。仿佛西奈山上的神,在俯瞰人间纷争苦难的宿命,苦难是犹太人和巴勒斯坦人正在共同承担的,一切正如摩西率众在荒凉旷野中放逐的30年。这首曲子具有崇高的美感,心中所有可能存在的困扰都遁迹,代之以光辉和力量。
为影片《英国病人》担任配乐的是法国著名电影配乐大师 Gabriel Yared。他那极具人物个性和地域性的配乐向人们讲述又一个二战故事。除了具有复古色彩的巴洛克音乐以外,便是匈牙利民谣的选用。一段空灵、凄美的女声独唱,是匈牙利女歌手 Marta 和她的乐队表演的匈牙利民谣“爱情,爱情”。不过有意思的是,这首歌乍一听象是阿拉伯歌谣。
意大利音乐大师Ennio Morricone以返璞归真的色调,结构单纯却真情至性的音乐配器与编曲,深刻的诠释出一股怀旧的思绪与情怀,“Cinema Paradiso”是电影《天堂电影院》的主题,恬适淡雅,无数美好的时光与令人怀念的岁月,就像一位忠实的朋友,静静的陪伴着小镇居民走过数十年的沧海桑田与悲欢离合,音乐直探人心,余韵缠绵。
《荒野大镖客》的开始曲Titoli爽朗的口哨声,牛仔的吆喝声,皮鞭挥舞声,精确地反映出西部的旷野与豪迈气氛,跃动的附点结构,低音鼓的润色,作曲者Ennio Morricone营造了骑马奔驰的动感,旋律流畅上口,令人过耳难忘。
第七卷
50.《暗战》主题音乐(黄英华.-.《暗战》)
51.24-7(CAGNET.-.《喜剧之王》)
52.Opening(黄英华.-.《少林足球》)
53.Overture 苍-序曲(谭盾.-.《英雄》)
54.比剑(黄霑.-.《笑傲江湖之东方不败》)
55.蛟龙岂是池中物(胡立伟.-.《醉拳2》)
56.孔雀之舞(Nathan Wang and Gary Chase.-.《神话》)
57.男儿当自强(黄霑.-.《黄飞鸿》)
58.我知道{I Know}(久石让.-.《情癜大圣》)
59.雪千寻(胡伟立.-.《东方不败之风云再起》)
60.姨妈的后现代生活{Main Theme}(久石让.-.《姨妈的后现代生活》)
黄英华是目前香港电影音乐创作的代表人之一,他为电影《暗战》创作的原声音乐也是近几年香港电影配乐中难得的佳作,2006年,属於杜琪峰的银河映像电影公司和华纳唱片联合推出了《银河映像1995-2005(十周年)——杜琪峰与创作兵团@电影原创主题曲及配乐》,这首电影《暗战》的片头音乐也收录其中。
“24-7”,24-7的意思是:一个星期7天,每一天的24小时,这段配乐是典型的CAGNET式的日剧配乐风格,以钢琴为主要演奏乐器,配合着电子合成伴奏,轻快、优美、动人、节奏感强,即使是脱离电影本身,这也是一首让人感觉浪漫之极的音乐。一个星期7天,每一天的24小时,对于恋爱中的人们来说,最浪漫的感觉就是每时每刻都思念着他或者她的心情吧。
《少林足球》的片头音乐也是黄英华代表作之一,也是一首气势恢弘的充满力量与节奏感的音乐,《足球之夜》2001年当中国队冲入世界杯决赛圈的时候的节目,这音乐已经放了太多次了。
其实无论人们对电影《英雄》的诟病有多少,谭盾为该片所创作的音乐还是值得称道的,他邀请当为《辛特勒的名单》演奏主题音乐的小提琴家伊萨克·帕尔曼为《英雄》电影原声大碟担任小提琴独奏。在北京录的是人声和管弦乐团,由中国爱乐乐团完成,人声部分包括男低音和女高音,前者低回深沉,后者极其飘逸,与电影情节相当契合。
“比剑”是电影《东方不败》中的一首配乐,旋律和“曲谐”相似,黄霑的杰作,不需要多少了。
“蛟龙岂是池中物”收录在胡立伟为成龙电影《醉拳2》所创作的,胡立伟将电子打击乐与中国传统的丝竹管弦民乐融合得天衣无缝,随着剧情的起伏起到了非常好的效果,大气处气势恢弘,柔情处情意绵绵,而这首配乐中那种气吞山河,展袖生风的豪迈堪称香港电影配乐中非常值得欣赏的一首配乐。
电影《神话》其实从情节上来说并没有太多新意,就配乐上来说除了主题歌《无尽的爱》外也没有过多出彩的地方,不过这首“孔雀之舞”倒是我挺喜欢的一首,当金喜善扮演的朝鲜公主为成龙扮演的秦国将军在长城上跳舞的就是这段音乐,这首代有鲜明民族特色的音乐也是电影配乐中为数不多的亮点之一。
“男儿当自强”无论是曲子的旋律还是演奏都已经到了至臻化境的地步,其气势在乐器的开头(由慢及快的鼓点)尤为精彩,缓慢而沉重的鼓声,由缓至急,有让人励精图治,奋发向上的动力,而唢呐的主题旋律演奏更是激动人心,黄霑先生这样做不但突出了电影的主题,更是表明一个华夏儿女的心声——我们人人都要自强不息。
《情癫大圣》其实算不上是一部好电影,不过因为久石让却为它创作出了一首相当出色的主题音乐,岳美艳变身时候的那段音乐哀婉动人,却又不失清新,这首“我知道”就是主旋律,从某种程度上说,有时候我愿意守在电视机前看这电影,就是为了再听听这首美丽的配乐。
《东方不败之风云再起》实在是一部乏善可陈的电影,远远无法与它的两部前作相比较,倒是胡立伟为电影创作的这首配乐《雪千寻》是让人值得回忆的一部分,相信在很多香港武侠电视剧中,这首清冽动人的配乐都已经反复出现了。
《姨妈的后现代生活》的主题音乐是很有中国特色的,又具有鲜明久石让风格的音乐,这首出现在片头的音乐伴随着的是朝阳初生,一片繁忙而热闹的中国镇市的场面,倒是为这部因为宣传工作没做好而被冷遇的电影增色不少。
第八卷
61.1991 (陈光荣.-.《无间道2》)
62.Cart(三宝.-.《我的父亲母亲》)
63.Mark's Theme(顾嘉辉.-.《英雄本色》)
64.人间道(黄霑.-.《倩女幽魂2人间道》)
65.宋家皇朝~主题曲(喜多郎.-.《宋家皇朝》)
66.天地孤影任我行(陈勋奇.-.《东邪西毒》)
67.西天取经路遥迢(赵季平.-.《大话西游》)
68.再见...警察...再见(陈光荣.-.《无间道》)
69.卧虎藏龙(谭盾 & 马友友.-.《卧虎藏龙》)
70.人生如此(黄霑.-.《青蛇》)
“1991”是电影《无间道2》的主题音乐之一,颇为悲壮的一首音乐,音乐中那种沧海桑田的感觉让人不由得感慨世事变换,当余文乐扮演的梁永仁在警察公墓为被黑帮杀害的原来的上司扫墓就是用的这首音乐...
三宝为《我的父亲母亲》创作的音乐是这么多年来大陆电影中难得的精品,国内电影中对电影配乐的忽视一直让人觉得很遗憾,还好这部电影发行了原声,不过我总感觉里面的音乐旋律是哪部外国电影的....(汗),无论如何,这首主旋律还是很清新动人的。
当电影《英雄本色》中“小马哥”的主题音乐响起的时候,年轻人们无不热血沸腾,香港著名的作曲家顾嘉辉所谱写的这首主题音乐尽管旋律比较单一,但是却有一种无与伦比的激昂的精神在其中。整首配乐都是由电子音乐合成,强烈的节奏感,为这部划时代的黑帮电影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其实当年电影《倩女幽魂》中有无数经典配乐,可以从来没有原声大碟发售,这首音乐是我原来一个论坛的朋友自己制作的,虽然已经没有在论坛混了,但我还是要向他致敬。这首配乐我自己为它取的“人间道”的名字,因为在《倩女幽魂2人间道》中,这首音乐是多次听到的,音乐中表现出的那种沧桑的感觉令人回味无尽。
《宋家王朝》的主题音乐完美地结合了东西方乐器,在曲子开场是将近1分钟的没有任何旋律演奏的片段,背景音效只有沉沉的钟声,空灵的鸟叫,表现出的是晨曦下古老北平的风貌,然后是钢琴轻轻的独奏,曲子柔和而婉转,然后配合着交响乐,钢琴的演奏有力而沉稳,配乐中将中国的二胡,琵琶,扬琴等和西洋小提琴、大提琴等融合在一起。这首乐曲优美而婉转动人,磅礴而气势非凡。
王家卫的电影作品《东邪西毒》中陈勋奇的电影配乐令人难忘,尤其是“天地孤影任我行”,紧凑的鼓声点缀,表现出一种紧张的氛围,好似苍茫天地下,准备决斗的两位高手伫立着蓄势待发,曲调低沉,而接着音乐风格突然一变,变得生动而精美,给人一种如泣如歌的悲凉的感觉。
我都没想到为《大话西游》创作音乐的竟然是赵季平,这首“西天取经路遥迢”是电影中比较哀伤的主旋律之一,当至尊宝戴上金箍的时候,伴随着的除了那段令人扼腕叹息的台词外,就要数这段动人心腑的音乐了。
这首“再见…警察…再见”是首哀伤、婉转而空灵的女声吟唱,电影里激烈的街头战斗与缓慢优美的音乐形成了巨大的反差,这首音乐的曲调据说是根据欧洲的一首天主教的宗教歌曲改编的。歌词是意大利语,内容就是“再见,警察”,但它在《无间道》中是没有歌词的,只是女声哼唱,配合着电影的情节,人物的出色表演,成为观众难以忘却的记忆。
《卧虎藏龙》最感人的是音乐。配乐由谭盾谱写,华裔大提琴家马友友担任主奏,主题音乐《卧虎藏龙》中,大提琴演奏的忧伤而深沉的旋律自此就贯穿了整部影片。大提琴是整部音乐中最重要的组成部份。整个音乐就和影片一样呈现出一种“很深的寂静”,如同李慕白的那句台词:“我们能触摸的,都没有永远。”
《人生如此》,短短三十一个字,却道尽万千,这样的乐段,真是需要点功底的。黄霑说,他想这首词,直想得茶饭不思、食不甘味。《人生如此》做了电影《青蛇》的开场曲和终场音乐,首尾相应,与电影的主旨丝丝契合,让人不胜唏嘘:生生世世的轮回里,也不过是“人生如此,浮生如斯”,却偏偏“情之至”。
第九卷
71.End Title(From 《独立日》)
72.Gone With The Wind(From 《乱世佳人》)
73.Raiders March(From 《夺宝奇兵》)
74.Somewhere in My Memory(From 《小鬼当家》)
75.Somewhere in Time-Main Theme(From 《时光倒流70年》)
76.Tennessee(From 《珍珠港》)
《独立日》原声音乐根据电影情节的走势来编排,就是一部听觉盛言,是少有的几张成功的“情节音乐”电影原声配乐之一。其中的音乐以大型管弦乐与电子音乐合璧,配合得天衣无缝。本片配乐还曾获得96年葛莱美最佳配乐奖,作曲家David Arnold 现在是MGM的007系列的御用作曲家,这段音乐就是电影结尾音乐。
《乱世佳人》的作曲由第一座奥斯卡配乐奖的得主马克斯.斯坦纳担任,配乐中不少音乐参考了美国民谣之父史蒂文.福斯特采集的南方民谣,其中,女主人翁郝思嘉站在大树下期盼明天的画面,配合了雄壮的主题音乐,将“土地不死”的精神发挥得淋漓尽致,成为电影史上温馨感人,宏伟瑰丽,气势万千的史诗乐章。
《夺宝奇兵》系列主题音乐Raiders March,也被称为奇兵进行曲,是80年代最成功的电影主题曲之一,当然也是威廉姆斯个人创作生涯的代表作,深具浪漫派古典音乐的壮盛气息,百分之百的英雄乐章,而且也成为主角印第安纳·琼斯不可分割的听觉形象。
“Somewhere in My Memory”是《小鬼当家》的主题音乐,依然是伟大的John Williams担任配乐,音乐当然远没有电影有名,而且这一音乐的模式在后来John Williams为《哈里波特》系列创作音乐的时候依然被沿用,这首代着浓浓圣诞音乐风格的音乐在这里就不多说了。
Somewhere in Time...这是爱情电影史上最经典的配乐之一,John Barry为电影《时光倒流七十年》的主题音乐,这首荡气回肠、温柔多情、缠绵悱恻,却有带着一丝淡淡忧伤的音乐,最终和本片一样成为了经典,主题音乐悠然响起,动人心弦的钢琴声伴着主人公慢慢走向前,穿过从屋顶斜斜的逆光,他站在她面前,面对那张熟悉的面孔,他终于找回了自己的最爱...
Hans Zimmer为《珍珠港》创作了以古典浪漫气质乐音为核心的音乐,从柔情似水的钢琴音调里缓缓的带出悲壮悠扬的古典弦乐,默默地为这个烽火连天的有情天地献上最诚挚、最写意的祈祷,“Tennessee"这首表现两位主角童年在田纳西州飞翔梦想的音乐展现Zimmer回归古典音乐的浪漫情怀,而在写意感性之余,也在一些乐段燃烧着战火炼狱里慨然悲壮的胸襟。
第十卷
77.Chevaliers De Sangreal(From 《达芬奇密码》)
78.Main Title(From 《深渊》)
79.This Land(From 《狮子王》)
80.Beverly Hills Cop(From 《贝佛里山警探》)
81.Episode(From 《我的野蛮女友》)
82.Gabriel’s Oboet(From 《传教》)
83.The Big Blue Overturet(From 《碧海蓝天》)
84.The Godfather Waltz (From 《教父》)
85.Gnossienne No.1(From 《浓情巧克力》)
Hans Zimmer的《达芬奇密码》配乐有些曲子感觉上阴森鬼魅,不过我这里选的电影中结尾部分的音乐“Chevaliers De Sangreal”,音乐伴随着兰登独自沿着玫瑰线找到了玛丽埋葬之地这一过程逐渐加强,最后达到高潮,气势豪放,庄严肃穆,荡涤心灵,声音由远及近,气势越来越磅礴,让人的灵魂为肃立。音乐与镜头完美的统一,堪称电源配乐的又一经典。
其实我挺喜欢James Cameron的电影《深渊》的,尽管电影在前面的情节铺垫上有些沉闷,不过故事到后来确实越来越精彩,这段音乐是电影的主题音乐,女生的吟唱表现出那蔚蓝色深海的样子,神秘而美丽,管弦乐的演奏由低向高,营造出一种非常大气的感觉。
《狮子王》原声中的配乐并不多,相对于那些脍炙人口的歌曲,这首表现非洲大陆壮丽景色的配乐更是锦上添花的一段,音乐开始部分清新动人,而低音部分雄浑低沉,如同非洲草原上雨季到临,远处乌云压顶,雷声隆隆的感觉,随着主旋律的响起,乌云散去,阳光重新照耀着大地.....结尾处的具有非洲土著音乐的演唱更是有一种激动人心的感觉。
相信很多人都没看过艾迪墨菲的《贝佛里山警探》,不过相信很多人都很熟悉这段旋律,节奏感强,充满着幽默的元素,我似乎曾在《我的子弹会拐弯》一片中听到...不晓得是不是记错了,80年代比较鲜明的警察电影音乐。
第81首这段音乐实在太熟悉了吧,除非你没看过《我的野蛮女友》,听到这段音乐,大家会想到全智贤是如何在电影里折磨车太贤的,简单、轻快的钢琴音符在反复跳动着,滑稽而充满活力,就好象那笨笨而可爱的男主角穿着高跟鞋在棒球场上小跑的感觉般...
《传教》电影根据1850年在南美洲亚马逊河流域一个叫Guarani Indians 的地方所发生的史实而改编。Ennio Morricone为本片所创的主题音乐,被誉为他从乐数十年来的经典,甚至被誉为二十世纪电影原声的经典。原声碟中既有唱诗班似的旋律,又融入了中南美洲拉丁风格的曲调,其中的Main Title显得无比崇高、圣洁。
《碧海蓝天》堪称上乘之作。曲作者是Eric Serra被吕克贝松每天拉着去潜水,如大海般湛蓝忧郁的音乐。 这首“THE BIG BLUE OVERTURE”一开始是宛如海洋般深邃的空间,用沉缓的弦乐带出了主旋律萨克斯风的主旋律,并不是一下就冲进来,而是渐渐的、有些迟疑的。但进入之后又像是带出了一个更开阔的世界,能让人淡淡的徜徉在这个空间中。可是突然似乎又有了变化,整个音乐几乎停顿了下来,不过之后再由类似鐘音的声音带回了原本的自在...
《教父》第一集的配乐是整个“教父三部曲”的音乐基础,它由“意大利音乐教父”尼诺.罗塔(Nino Rota)完成。这是一首具有浓郁古典风格的电影配乐,其中的多首曲目弥漫着意大利的西西里风情,而且各种舞曲风格的交融给这张唱片增添不少亮点。尼诺.罗塔以他对意大利民谣的精深理解和过人的音乐天份为武器,写出了这部十分耀眼的《教父。
《浓情巧克力》是女性配乐大师Rachel Portman 的力作,她擅长在小提琴与沉稳的木琴中跳跃着风格强烈的铜管音符,并适时抹上一些民族色彩,勾勒出浪漫动人的气氛感受。不过这里这段钢琴曲却只是电影里一段配乐,是音乐怪才萨蒂的《Gnossienne No.1》,并非原声大碟中收录。
第十一卷
86.His Smile(From 《情书》)
87.La Vatse d’Amelie(From 《天使爱米丽》)
88.Lullabu(From 《玛歌皇后》)
89.Mission Impossible Theme(From 《碟中谍》)
90.Overture(From 《阿拉伯的劳伦斯》)
91.大奥テーマ(From 《大奥:百鬼缭乱》)
92.The Good, the Bad and the Ugly {Main Title}(From 《善、恶、丑》)
93.Theme From Love Story{Finale}(From 《爱情故事》)
一直和岩井俊二合作的REMEDIOS这次创作的《情书》专辑非常棒。“His Smile”中,没有华丽的音符,深沉的钢琴,大提琴就表现出了那带着伤感的电影主题。这首曲子用合成器制造人声结合钢琴演奏,平缓又显得低沉。此曲出现在影片开头,博子躺在雪地里,回忆着已逝男友的过往,悲伤,痛楚。
鲜艳饱和的色泽,奇幻狂想的缤纷,《天使爱米丽》中每个画面都是美得让人舍不得眨眼的巴黎!层层叠叠的钢琴、小提琴、手风琴、鼓声、口琴...构成Yann Tierson自成一格的异想世界,低吟时像打在湖面轻泛涟漪的细雨,轻盈时便化作跳动的水瓢,音符简洁短促,主旋律带出一次次变奏,旋律就这般悠然荡漾。
玛歌皇后——气势磅礴的法国历史巨片,由法国国宝级的女星伊莎贝尔·阿佳尼主演,它如同一页历史书中的精美插图,将我们带回1572年的法国。在历史的血腥中渗透爱情的狂野,为电影配乐的是Goran Bregovic是巴尔干的音乐家。他的音乐可以为多部打造迷人氛围,这首由吉他演奏的配乐带着一丝淡淡的伤感,那细细的哀愁远渡重洋、铭刻人心。
《碟中谍》电影配乐的主题是由阿根廷作曲家拉罗·希福林所创作的,这首经典音乐就是“导火线主题”。在这首U2乐队的改编主题音乐中,Larry和Adam玩翻电子天地,听这段音乐眼前总觉得有红绿发光二极管乱闪,激光和二进制数码交错跳跃,身体不由得就要蠢蠢欲动。这段主题音乐不但保持了原作的紧张意味,又混入新电子U2的音乐风格,和影片主题扣合得天衣无缝。
《阿拉伯的劳伦斯》不必再费口舌,音乐也是经典,充满阿拉伯风味的音乐必然叫人想到沙漠、想到传奇和伟业,法国人Maurice Jarre是大卫·里恩御用的配乐大师,主流文艺片中的音乐巨擘。
《大奥》的音乐很有特色,石田胜范在音乐中将日本传统音乐符号与西方管弦乐巧妙地结合起来,太鼓的演奏充满了气势,整个曲子在雄浑中又带着一丝悲壮,非常适合作为这样一部古装的宫廷片。
当克林特伊斯特伍德为音乐大师Ennio Morricone颁发奥斯卡终身成就奖的时候,背景音乐就是这首《善、恶、仇》(也叫《黄金三镖客》)的配乐,他说道:“谁不愿意在这样一首音乐的伴奏下登场。”。电影音乐史上又首次出现了甩鞭声、由男声合唱出的戏谑音效,以及加弱音器小号怪诞、调侃的音色。Morricone运用变化繁多的乐器和创作构成了“Morricone-Leone制造”。
《爱情故事》是世界电影史上最经典的爱情电影之一,曾获最佳原作配乐金像奖。这首配乐是原声大碟中最后一首,当男主角在漫天大雪中坐在体育场看台上,回想着与妻子过去的时光,镜头逐渐拉远,留给观众的是无尽的唏嘘和伤感.....如果有曲子只凭它的音乐符号就能刺痛所有人内心深处,那么应该有这首“爱情故事”吧。
第十二卷
94.Overture And A Prisoner Of The Crusades (From 《侠盗王子罗宾汉》)
95.Overture And Preludium(From 《音乐之声》)
96.Leaving Wallbrook-On the Road (From 《雨人》)
97.To The Pirates' Cave_Skull and Crossbones(From 《加勒比海盗》)
98.Miss Goodhead Meets Bond(From 007系列之太空城)
99.Victory Celebration(From 《星球大战:武士归来》)
《侠盗王子罗宾汉》中Michael Kamen展现了一番古典侠情的配乐实力。这首开场曲子“Overture”是一个非常成功的罗宾汉主题,写出了新一代管弦动作电影音乐所须要的气势与张力,这个主题同时也是整部配乐在动作音乐上的主轴。音乐表现这个时代古典侠义电影音乐应有的风味,同时也为罗宾汉的传奇注入了一些新的质感,算得上是另一种新世代的诠释观点。
下面这首音乐是《音乐之声》的片头字幕时候的背景音乐,是一组片中歌曲的配乐联奏,你可以在这段充满了60年代美国音乐风格的曲子中听到“Do-Re-Mi”、“My Favorite Things”、“Sound Of Music”等曲子的旋律,与片中那些经典歌曲相映成趣。
《雨人》是Hans Zimmer首度向好莱坞扣关的配乐作品,展现的乐风与其它选用的几首既成歌曲显得相当类似,不论是刻意或者巧合,都使得Hans Zimmer的音乐与采用的歌曲形成十分协调的感受,形成一种无形的串连,“Leaving Wallbrook/On The Road”的主题旋律听起来就像迎风驰骋的汽车广告配乐,连电影画面都有这样的味道,热力四射,大胆新潮。
“To The Pirates' Cave_Skull and Crossbones”来自《加勒比海盗》交响音乐专辑,在这首7分半的音乐中,可以听到许多电影中熟悉的旋律。Hans Zimmer担任电影配乐监制,Klaus Badelt带领配乐的乐团演奏出澎湃大海史诗配乐,透过阴郁的提琴声、悲柔的弦乐声、急促的铃响鼓击、凝重的哀悼曲式,完整的显现出这部冒险传奇钜作。
“Miss Goodhead Meets Bond”是大师John Barry为007系列电影之《太空城》所做的配乐,在电影中出现的时候就是BOND驾驶快艇冲下瀑布,而他降落在丛林中后竟发现一个秘密基地.....在一个象世外桃源的地方,走出无数的美女.....这里音乐倒是营造一个奇幻的气氛。
最后一首就不多介绍啦,《星球大战:武士归来》最后的音乐,银河帝国被消灭后,各个星球的人民欢庆胜利时候的配乐,节奏感强而优美动听的电子音乐,似乎是卢卡斯新发行的DVD版本中才有了,我记得老版本好象是没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