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都的魅力想象
生命如此短暂,所以会对永恒的东西无比敬畏留恋。现代社会尤其一日三变。在城市中我总是找寻各种博物馆,试图从那些书画器物中体验相对永恒。
京都本身就是历史的缩影。与中国古都西安不同,京都尤以寺庙闻名,拥有自远唐沿袭并改造的文化和信仰。同时自然环境保护良好,在京都赏樱也是其一大魅力。另外还有建筑师安藤忠雄的现代建筑为京都锦上添花,使得京都的魅力古典又现代,理性而浪漫。
京都介绍:
日本的京都市(きょうと,Kyoto ),日本京都府南部(山城地方)的城市,面积827.90平方公里,总人口1,469,472人(2005年9月1日),也是京都府府厅所在地。
京都在公元794-1869年为日本首都,名“平安京”。日本平安时代建设了“平安京”,成为平安时代和室町时代的首都,为日本政权中枢;直到明治天皇东京出行为止的1100年间,大体上皆为的日本天皇居住的城市。
京都有众多的文化遗产,"古都京都文化遗产"在1994年已登录为世界文化遗产。其中包括京都的17处古迹,它们是:清水寺、二条城、金阁寺、银阁寺、天龙寺、龙安寺、延历寺、高山寺、仁和寺、西芳寺、东寺、醍醐寺、西本愿寺、上贺茂神社、下鸭神社、宇治上神社、平等院凤凰堂。平等院凤凰堂就是今天印在10日元硬币后面的建筑。
市西北岚山山麓的龟山公园内,1979年建有周恩来诗碑。
附:由於受到中國的影響,中國的洛陽和長安在歷史上多次成為中國王朝的都城,最初平安京在仿照中國城市建設時,分為東西兩部分時,西側的右京仿自長安,因此稱為「長安」,東側的左京仿自洛陽,故稱為「洛陽」。然而,右京的「長安」地區由於多為沼澤地未能順利開發,最後實際的市區只有左京的「洛陽」。所以京都也被稱為「洛陽」,城市內各地區至今仍留有洛中、洛西、洛南、洛北等稱呼,而前往京都則被稱為「上京」或「上洛」。
关于安藤忠雄在京都的作品介绍(转载)
安藤忠雄对京都的馈赠开始于1984年的Time's I&II商场,前后耗时七年,是依河川而起的建筑物教材。安藤忠雄的神来之笔在于建造了与河流的水平面齐平的弧形广场,使河川也成为建筑物的一部分,消弭了河岸、护堤这样的概念,人、建筑、自然完美融为一体。在广场平视河面,更产生一种被水包容的温柔之感……
1990年,安藤忠雄建造了京都府立陶版名画庭园,这个案子的难题是如何能让建筑物与陈列其中的八幅陶版复刻名画完美融合——当然这对安藤来说或许算不上难题。他将莫奈的《睡莲》沉入水底,水影流动,睡莲的摇摆也有了节奏;米开朗基罗最为壮观的名作《最后的审判》立于水面之上,参观者观之无不肃然起敬;画中有水的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则嵌在墙中,好像徐徐展开的画卷……这座庭园是典型的 “池泉回游式”,仿照京都式庭园设计,但也在每个角落都灌注着安藤的标记。清水混凝土的开放式立体建筑风格使回旋流转的水同蓝天白云完美映衬,更使人心思宁静。
从陶版名画庭园接受洗礼走出来,对面就是安藤忠雄的另一杰作B-lock北山。这座建筑群同样是鲜明的安藤风格:清水混凝土的外墙,圆弧形墙体线条分明,拾级而上好像在城堡里漫步。B-lock的最大特色该算是空间感分明,虽然整体被分离切割,但并不会给人狭小逼仄之感。B-lock北山集中了不少名品店,是京都最具潮流指标的地方,堪比东京的青山。临街的店铺多以大块玻璃窗装饰店面,与石灰色墙面形成强烈反差。而斑驳树叶过滤下的阳光铺洒在建筑物上,光影魔术让人的心情也暖洋洋起来。
京都本身就是历史的缩影。与中国古都西安不同,京都尤以寺庙闻名,拥有自远唐沿袭并改造的文化和信仰。同时自然环境保护良好,在京都赏樱也是其一大魅力。另外还有建筑师安藤忠雄的现代建筑为京都锦上添花,使得京都的魅力古典又现代,理性而浪漫。
京都介绍:
日本的京都市(きょうと,Kyoto ),日本京都府南部(山城地方)的城市,面积827.90平方公里,总人口1,469,472人(2005年9月1日),也是京都府府厅所在地。
京都在公元794-1869年为日本首都,名“平安京”。日本平安时代建设了“平安京”,成为平安时代和室町时代的首都,为日本政权中枢;直到明治天皇东京出行为止的1100年间,大体上皆为的日本天皇居住的城市。
京都有众多的文化遗产,"古都京都文化遗产"在1994年已登录为世界文化遗产。其中包括京都的17处古迹,它们是:清水寺、二条城、金阁寺、银阁寺、天龙寺、龙安寺、延历寺、高山寺、仁和寺、西芳寺、东寺、醍醐寺、西本愿寺、上贺茂神社、下鸭神社、宇治上神社、平等院凤凰堂。平等院凤凰堂就是今天印在10日元硬币后面的建筑。
市西北岚山山麓的龟山公园内,1979年建有周恩来诗碑。
附:由於受到中國的影響,中國的洛陽和長安在歷史上多次成為中國王朝的都城,最初平安京在仿照中國城市建設時,分為東西兩部分時,西側的右京仿自長安,因此稱為「長安」,東側的左京仿自洛陽,故稱為「洛陽」。然而,右京的「長安」地區由於多為沼澤地未能順利開發,最後實際的市區只有左京的「洛陽」。所以京都也被稱為「洛陽」,城市內各地區至今仍留有洛中、洛西、洛南、洛北等稱呼,而前往京都則被稱為「上京」或「上洛」。
关于安藤忠雄在京都的作品介绍(转载)
安藤忠雄对京都的馈赠开始于1984年的Time's I&II商场,前后耗时七年,是依河川而起的建筑物教材。安藤忠雄的神来之笔在于建造了与河流的水平面齐平的弧形广场,使河川也成为建筑物的一部分,消弭了河岸、护堤这样的概念,人、建筑、自然完美融为一体。在广场平视河面,更产生一种被水包容的温柔之感……
1990年,安藤忠雄建造了京都府立陶版名画庭园,这个案子的难题是如何能让建筑物与陈列其中的八幅陶版复刻名画完美融合——当然这对安藤来说或许算不上难题。他将莫奈的《睡莲》沉入水底,水影流动,睡莲的摇摆也有了节奏;米开朗基罗最为壮观的名作《最后的审判》立于水面之上,参观者观之无不肃然起敬;画中有水的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则嵌在墙中,好像徐徐展开的画卷……这座庭园是典型的 “池泉回游式”,仿照京都式庭园设计,但也在每个角落都灌注着安藤的标记。清水混凝土的开放式立体建筑风格使回旋流转的水同蓝天白云完美映衬,更使人心思宁静。
从陶版名画庭园接受洗礼走出来,对面就是安藤忠雄的另一杰作B-lock北山。这座建筑群同样是鲜明的安藤风格:清水混凝土的外墙,圆弧形墙体线条分明,拾级而上好像在城堡里漫步。B-lock的最大特色该算是空间感分明,虽然整体被分离切割,但并不会给人狭小逼仄之感。B-lock北山集中了不少名品店,是京都最具潮流指标的地方,堪比东京的青山。临街的店铺多以大块玻璃窗装饰店面,与石灰色墙面形成强烈反差。而斑驳树叶过滤下的阳光铺洒在建筑物上,光影魔术让人的心情也暖洋洋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