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月,没有到来的末日
我觉得自己似乎很久没有写日记了。月底了,写一篇流水账,算是十二月的总结吧。
自从结束实习之后,我好像顿时闲了下来,于是整个十二月似乎没有那么忙碌了,可是天知道我还是没有那种彻底放松下来的感觉。好像每天还是有忙不完的事,还是需要东奔西走,但是许久不写日记,竟也不记得自己在忙些什么。其实现在已经不会安慰自己说,忙过了什么什么时间段就好了,事情总是会一件接一件来的。
11月30号,MLA的巡演“罗曼蒂克”来到了广州,我撺掇了花花跟我一起去看。
去年9月份他们在广州的演出我没有赶上,挺遗憾的。我想,我在广州的日子里,一定要看一次他们的演出。
nicole还是羞涩而可爱,阿P还是很闷骚,阿雪念着我依然听不懂的法语诗。
TU凸空间似乎重新装修过,可是我还是那么喜欢那个场子。
很多人画了熊猫妆去看演出,也有很多人跟着nicole一起唱歌。
花花问我,怎么你都没有很high的?
我不好意思地笑,他们的新歌我确实是没办法跟着一起唱,可是我心里真是快乐而满足的。
12月3号,不知道为什么又在空空的宿舍跟她聊起了未来。
这个话题很沉重,很长一段时间让我觉得沮丧。
她说想回长沙,那边的文化就是吃喝玩乐,所有的人都是醉生梦死的,而广州的人把工作看得太重了,除了赚钱还是赚钱。
我想,这只是她自己的想当然,在她还没有工作、没有认识多少广州人的时候的感觉,可是我也找不到什么反驳她的说辞,她心里有了答案和评判标准,任谁怎么也说不过。
更何况,我自己都没有答案。我说,可是人生的目标并不是醉生梦死啊,但是一旦被反问那你想干什么的时候,我又语塞。是啊,我从来不知道自己的目标是什么,我不知道我该把我的生活过成什么样子。
我不觉得每天吃吃喝喝是一种好的生活状态,可是我也想象不出更有趣的生活。我坚持认为人生应该做点可以寄托而且于人于己有意义的事情,醉生梦死与行尸走肉无异,然而有意义的事情是什么呢?我没想到,也没想好。或许我本来就知道人生是没有意义的,只是我一直都不愿意去承认。
12月4日,阿呆到南中国来,一年一度的出差。在此之前,我有些落寞,因为他换了手机号码,而我只是无意中在QQ签名上看到。可是我还是把新号码存了下来,并且发了短信。
那个晚上我跟同学一起去看电影,心有猛虎而细嗅蔷薇的《少年派的奇幻漂流》。
电影散场,心绪复杂,有些回不过神来。晚上我写了在豆瓣三年的第二篇影评。
雨淅淅沥沥地下,我跟湿漉漉的深圳道了晚安。
12月6日和11日,实习期间带我的主任让我到她的新单位给她的同事们帮忙。
其实新单位给我的感觉比之前的那个好,似乎人际关系没那么复杂,同事之间融洽,领导也挺亲和的。
埋头做了两天表格,给连环画的出版信息做电子存档,不难,只是稍稍繁琐。
办公室里一个姐姐对其他科室的同事说我很乖,只是在干活,也不多说话。
我默默囧到了,大概是不够熟悉的缘故吧,不过好像我真的还是挺需要再让自己在各种场合更从容一些。
12月9号,开始去家教。师姐介绍的,一个高一的小孩,教文言文,每周日上午去一次。虽然自己的文言文也是个渣,我还是硬着头皮厚着脸皮把家教接了下来。呼~到底是为了钱还是为了别的什么,也说不清楚。不过我倒是为了这份家教,要推迟回家的日期了。
12月8号到10号,方言中心举办研讨会,我去帮忙做采购小妹,超市、酒店、系里跑来跑去。
听说8号晚上朴树会去深圳参加一个演出,我的心里咯噔了一下。
然而又很理智地告诉自己,这正是我最忙碌的时期,我走不开,而且也已经没有票了。
9号下午,家教完之后我又回到方言中心帮忙。在窗边晒着太阳打着瞌睡的时候,突然收到了阿呆的短信。后来我想,这货应该是陪客户陪得实在无聊且蛋疼,才想起要理一下我吧。要不,怎么来深圳之前,以及回到北京之后,他都没有回我的短信呢。
10号那天,我坐在图书馆里百无聊赖,阿呆发短信给我说要走了。就算只相距一百来公里,我们还是没有再见面。他跟南中国告别的时候,我抬头望了望天空,灰色的,阳光也不见了。
12月14号,毕业论文开题。我花了一个晚上随便弄了一份开题报告书,然后发给老师,然后改也没有改,就带着这份屎一样的开题报告去开题了。
感谢花花的提议,也感谢老甘给我的支持,让我下了决心要写自己喜欢的栋笃笑。
虽然开题的时候老师们都显露出不太赞成的神色,包括我自己的导师也表示我的选题难以写出新意,建议我再斟酌,甚至有更好的题目就换个题目,可是,我还是希望自己能在不学无术的三年里以自己喜欢的选题写一篇对得起自己的论文。
开完题之后,我的低落心情没有变得好起来,反而更沉重了。事实上我还没有想好我的提纲,可是既然已经过了,也懒得再想,索性搁置一旁。
12月21号,这个传说中的玛雅人的世界末日,我跟空空还有另一个同学去了香港。
6点10分起床,赶7点半的火车去深圳,9点钟到达。人不多,因此过关比想象中的顺利多了。空空说是因为很多人都在家过冬至,我倒不以为然。
然后从关口坐了半个小时地铁到达尖沙咀。是的,这次去香港的目的就是扫货。
同行的朋友说感觉广州和香港差不多,我却觉得感觉太不一样了。
说不上为什么,我现在对香港的感觉跟三年前有些不同。
不过心里还是默默下决心,我还要再去的,下次要好好地都玩个遍。
12月24号,受师姐之托,我去了一个考研经验的交流会。很多时候我不喜欢所谓的分享经验,因为那意味着,我不再年轻了。
偌大的一个阶梯教室里坐满了人,我知道他们中有很多人也许只是被强制性地叫来而已,就像平时上课一样,他们很多人在埋头做自己的事情。
我没有怎么准备,简单想了一下要讲什么就去了。到后来,也不知道是紧张还是别的什么原因,我讲完之后才发现自己很多想告诉他们的东西都忘了说。
我最想告诉他们的当然说了,我说只要你相信自己能考上,你一定能考上的。
结束之后有很热情的小朋友们围过来问问题,我看着他们因为年轻而显得稚嫩与困惑的脸庞,不记得自己当年的模样。有人问现在的我有没有得到自己当时想要的东西,我无法评判。但是我的确因此得到了一些别的东西,或者是见到更多的人与事,或者是有了更多的机会和可能,那是四五年前的我不会去想象的,而当时我只是淡淡地找个借口说我不在乎。也许我现在的心态我四五年前就应该拥有,可是我还是太晚熟了,但是还好,我现在懂得了,总归不会太晚。我不知道生活有没有变得更好,看起来并没有更糟糕,也许那就够了。
从那个学校回到市区,正赶上下班高峰,又是平安夜,不可避免地塞车了,回到宿舍的时候已经七点多。跟空空和花花在宿舍里下了面条吃,一个平安夜稀松平常简单地就过去了。
12月26号,京广高铁全线通车运营了。从广州到北京,8个小时的火车就可以到了。可是我离阿呆却越来越远。
有时候我觉得世界很小很小,小到,我有那个人的一切联系方式,我的生活环境里似乎到处充斥着那个人的气息,我看到的东西似乎都和那个人有关。
可是更多的时候,我觉得这个世界很大,我看不见那个人,我本来以为的可以和他产生联系的一切媒介,其实正是导致我们离得这么远的东西。
从去年11月到现在,整整一年的时间,我都相信我总有一天能真真切切地结结实实地,给你一个拥抱。
衣莫若新,人莫若旧,又有多少人赞同这句话呢。
前段时间一直很烦躁,于是我跟朋友又谋划着出行。
今天终于买好了去凤凰的票,订好了房间。
我问朋友,你还有那种闷到不行迫切地想要出门走走的感觉么。
她说,没有了。我说,我也是。
当我订好了票和房间,我就意识到了我似乎已经慢慢安宁下来了。
那种感觉很奇怪,我不知道我是迷恋旅行前期的张罗,还是迷恋在车上的那种颠沛和变幻,但是我知道我迷恋的似乎并不是在另一个陌生的地方的生活。
不知道该怎么表达那样的情绪,不过事已至此,我还是会好好享受确定而未知的旅行。
十二月要结束了,一年要结束了。一年又一年。
去年跨年的时候,阿呆说,但愿我们还能像现在一样联系着。
看到这句话的时候,我有着莫名的难过。后来我告诉他,这就是一语成谶。
一年前他给我寄的慢递,我还没有收到,也许寄到的时候,我正在下着雪的边城。
回来之后,我要自己一个人去看栋笃笑了。
生活还在继续着。并继续下去。
自从结束实习之后,我好像顿时闲了下来,于是整个十二月似乎没有那么忙碌了,可是天知道我还是没有那种彻底放松下来的感觉。好像每天还是有忙不完的事,还是需要东奔西走,但是许久不写日记,竟也不记得自己在忙些什么。其实现在已经不会安慰自己说,忙过了什么什么时间段就好了,事情总是会一件接一件来的。
11月30号,MLA的巡演“罗曼蒂克”来到了广州,我撺掇了花花跟我一起去看。
去年9月份他们在广州的演出我没有赶上,挺遗憾的。我想,我在广州的日子里,一定要看一次他们的演出。
nicole还是羞涩而可爱,阿P还是很闷骚,阿雪念着我依然听不懂的法语诗。
TU凸空间似乎重新装修过,可是我还是那么喜欢那个场子。
很多人画了熊猫妆去看演出,也有很多人跟着nicole一起唱歌。
花花问我,怎么你都没有很high的?
我不好意思地笑,他们的新歌我确实是没办法跟着一起唱,可是我心里真是快乐而满足的。
12月3号,不知道为什么又在空空的宿舍跟她聊起了未来。
这个话题很沉重,很长一段时间让我觉得沮丧。
她说想回长沙,那边的文化就是吃喝玩乐,所有的人都是醉生梦死的,而广州的人把工作看得太重了,除了赚钱还是赚钱。
我想,这只是她自己的想当然,在她还没有工作、没有认识多少广州人的时候的感觉,可是我也找不到什么反驳她的说辞,她心里有了答案和评判标准,任谁怎么也说不过。
更何况,我自己都没有答案。我说,可是人生的目标并不是醉生梦死啊,但是一旦被反问那你想干什么的时候,我又语塞。是啊,我从来不知道自己的目标是什么,我不知道我该把我的生活过成什么样子。
我不觉得每天吃吃喝喝是一种好的生活状态,可是我也想象不出更有趣的生活。我坚持认为人生应该做点可以寄托而且于人于己有意义的事情,醉生梦死与行尸走肉无异,然而有意义的事情是什么呢?我没想到,也没想好。或许我本来就知道人生是没有意义的,只是我一直都不愿意去承认。
12月4日,阿呆到南中国来,一年一度的出差。在此之前,我有些落寞,因为他换了手机号码,而我只是无意中在QQ签名上看到。可是我还是把新号码存了下来,并且发了短信。
那个晚上我跟同学一起去看电影,心有猛虎而细嗅蔷薇的《少年派的奇幻漂流》。
电影散场,心绪复杂,有些回不过神来。晚上我写了在豆瓣三年的第二篇影评。
雨淅淅沥沥地下,我跟湿漉漉的深圳道了晚安。
12月6日和11日,实习期间带我的主任让我到她的新单位给她的同事们帮忙。
其实新单位给我的感觉比之前的那个好,似乎人际关系没那么复杂,同事之间融洽,领导也挺亲和的。
埋头做了两天表格,给连环画的出版信息做电子存档,不难,只是稍稍繁琐。
办公室里一个姐姐对其他科室的同事说我很乖,只是在干活,也不多说话。
我默默囧到了,大概是不够熟悉的缘故吧,不过好像我真的还是挺需要再让自己在各种场合更从容一些。
12月9号,开始去家教。师姐介绍的,一个高一的小孩,教文言文,每周日上午去一次。虽然自己的文言文也是个渣,我还是硬着头皮厚着脸皮把家教接了下来。呼~到底是为了钱还是为了别的什么,也说不清楚。不过我倒是为了这份家教,要推迟回家的日期了。
12月8号到10号,方言中心举办研讨会,我去帮忙做采购小妹,超市、酒店、系里跑来跑去。
听说8号晚上朴树会去深圳参加一个演出,我的心里咯噔了一下。
然而又很理智地告诉自己,这正是我最忙碌的时期,我走不开,而且也已经没有票了。
9号下午,家教完之后我又回到方言中心帮忙。在窗边晒着太阳打着瞌睡的时候,突然收到了阿呆的短信。后来我想,这货应该是陪客户陪得实在无聊且蛋疼,才想起要理一下我吧。要不,怎么来深圳之前,以及回到北京之后,他都没有回我的短信呢。
10号那天,我坐在图书馆里百无聊赖,阿呆发短信给我说要走了。就算只相距一百来公里,我们还是没有再见面。他跟南中国告别的时候,我抬头望了望天空,灰色的,阳光也不见了。
12月14号,毕业论文开题。我花了一个晚上随便弄了一份开题报告书,然后发给老师,然后改也没有改,就带着这份屎一样的开题报告去开题了。
感谢花花的提议,也感谢老甘给我的支持,让我下了决心要写自己喜欢的栋笃笑。
虽然开题的时候老师们都显露出不太赞成的神色,包括我自己的导师也表示我的选题难以写出新意,建议我再斟酌,甚至有更好的题目就换个题目,可是,我还是希望自己能在不学无术的三年里以自己喜欢的选题写一篇对得起自己的论文。
开完题之后,我的低落心情没有变得好起来,反而更沉重了。事实上我还没有想好我的提纲,可是既然已经过了,也懒得再想,索性搁置一旁。
12月21号,这个传说中的玛雅人的世界末日,我跟空空还有另一个同学去了香港。
6点10分起床,赶7点半的火车去深圳,9点钟到达。人不多,因此过关比想象中的顺利多了。空空说是因为很多人都在家过冬至,我倒不以为然。
然后从关口坐了半个小时地铁到达尖沙咀。是的,这次去香港的目的就是扫货。
同行的朋友说感觉广州和香港差不多,我却觉得感觉太不一样了。
说不上为什么,我现在对香港的感觉跟三年前有些不同。
不过心里还是默默下决心,我还要再去的,下次要好好地都玩个遍。
12月24号,受师姐之托,我去了一个考研经验的交流会。很多时候我不喜欢所谓的分享经验,因为那意味着,我不再年轻了。
偌大的一个阶梯教室里坐满了人,我知道他们中有很多人也许只是被强制性地叫来而已,就像平时上课一样,他们很多人在埋头做自己的事情。
我没有怎么准备,简单想了一下要讲什么就去了。到后来,也不知道是紧张还是别的什么原因,我讲完之后才发现自己很多想告诉他们的东西都忘了说。
我最想告诉他们的当然说了,我说只要你相信自己能考上,你一定能考上的。
结束之后有很热情的小朋友们围过来问问题,我看着他们因为年轻而显得稚嫩与困惑的脸庞,不记得自己当年的模样。有人问现在的我有没有得到自己当时想要的东西,我无法评判。但是我的确因此得到了一些别的东西,或者是见到更多的人与事,或者是有了更多的机会和可能,那是四五年前的我不会去想象的,而当时我只是淡淡地找个借口说我不在乎。也许我现在的心态我四五年前就应该拥有,可是我还是太晚熟了,但是还好,我现在懂得了,总归不会太晚。我不知道生活有没有变得更好,看起来并没有更糟糕,也许那就够了。
从那个学校回到市区,正赶上下班高峰,又是平安夜,不可避免地塞车了,回到宿舍的时候已经七点多。跟空空和花花在宿舍里下了面条吃,一个平安夜稀松平常简单地就过去了。
12月26号,京广高铁全线通车运营了。从广州到北京,8个小时的火车就可以到了。可是我离阿呆却越来越远。
有时候我觉得世界很小很小,小到,我有那个人的一切联系方式,我的生活环境里似乎到处充斥着那个人的气息,我看到的东西似乎都和那个人有关。
可是更多的时候,我觉得这个世界很大,我看不见那个人,我本来以为的可以和他产生联系的一切媒介,其实正是导致我们离得这么远的东西。
从去年11月到现在,整整一年的时间,我都相信我总有一天能真真切切地结结实实地,给你一个拥抱。
衣莫若新,人莫若旧,又有多少人赞同这句话呢。
前段时间一直很烦躁,于是我跟朋友又谋划着出行。
今天终于买好了去凤凰的票,订好了房间。
我问朋友,你还有那种闷到不行迫切地想要出门走走的感觉么。
她说,没有了。我说,我也是。
当我订好了票和房间,我就意识到了我似乎已经慢慢安宁下来了。
那种感觉很奇怪,我不知道我是迷恋旅行前期的张罗,还是迷恋在车上的那种颠沛和变幻,但是我知道我迷恋的似乎并不是在另一个陌生的地方的生活。
不知道该怎么表达那样的情绪,不过事已至此,我还是会好好享受确定而未知的旅行。
十二月要结束了,一年要结束了。一年又一年。
去年跨年的时候,阿呆说,但愿我们还能像现在一样联系着。
看到这句话的时候,我有着莫名的难过。后来我告诉他,这就是一语成谶。
一年前他给我寄的慢递,我还没有收到,也许寄到的时候,我正在下着雪的边城。
回来之后,我要自己一个人去看栋笃笑了。
生活还在继续着。并继续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