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爱情的重视应成为健全人格的重要标志
我认为,“对爱情的重视”(尤能体现在女性身上)这一点应该成为现代人之“健全人格”重要标志或榜样。歌德曾说,伟大的女性引领我们上升。按照我的理解,伟大女性的人格力量,应该是整个社会的精神感召,它让社会有一个值得真正追求的目的,而不是在虚无或纵欲的两极来回摆荡。可以说,绝大多数心智成熟的女性都很看重爱情,她们会把每一次失恋看作是一种挫折、打击或者是对自己做人意义的否定。这种严肃的态度是形成一种健全的爱的能力乃至健全人格的重要组成部分。
与此相反,很多不成熟的男性(包括少数女性),认为没有比爱情更容易的事情了。恋爱的失败并没有让他们感到挫败,他们很少意识到这是一件需要反思并调适的正经事情,反而津津乐道于恋爱的数量、追到女生的相貌、性交的次数、进入性交所需的最短时间等等。俗话说,玩物丧志,玩人丧德。不光是你的口碑和声誉会受影响,最关键的是自己的身心也会因此而饱受其害。“德”终究是自己的事情,爱情之德(得)终究只能靠自己掂量与承受。在一次次地换偶和放弃的背后,除个人品德之外,丧失的还包括自己的爱的能力。
我们的时代大病症造成了社会整体对爱情分量的忽视,而健康的女性人格是对这种忽视的最有力的补充和协调的力量。成熟的女性会把每一次恋爱当作最后一次,如果和恋人发生了问题,她们会想办法努力调整,而不是轻易地放弃。因为,爱情归根到底是一种能力和技艺问题,而非对象问题。如果一个人没有爱人的能力和技艺,他就总会把自己得不到爱情的原因归结为“没遇到合适的”,把自己分手或离婚的原因归结为“性格不合”。
世上本没有天然合适于你的“另一半”。Soulmate的神话,只有傻孩子才信。爱情是培养起来的,优秀成熟的恋人也是互相塑造的。有能力的、精通爱之技艺的爱人会通过其健康向上的爱的力量去呼唤起另一半的爱的能力,在双方爱的能力提升之后,美满和谐的两性生活才有坚不可摧的基础。成熟的女性总是把爱情放在生命的第一位置。这一点,很多自以为属于事业型的男性很难理解。他们太依赖于身份地位财富成就和名利,他们认为这才是人生的第一要义,也是换取爱情的基础。殊不知,爱情是任何除它之外的东西都无法“换易”的。赢得爱情的东西只能是爱情本身,是心的投入,是情的交融。这个道理,女性天然地会比男性明白得更多。
我以前崇尚像波伏娃那样的理性式、哲学式的女人。我发现我错了。错得不是一点半点。哲学伤害了波伏娃的女性特质,她毕竟不是萨特。萨特可以花天酒地,但女性的爱是专一且恒久的。也只有通过专一且恒久的爱,自身的人格才有持续提高的空间,自己与世界也才有持续地保持和谐的可能性。
爱一个人本来就应该是一辈子的事情。成为一个爱情高手或爱情大师的标志,不是不断地换马子(凯子)或到处约pao。那是真正losers的表现。失恋是很大的失败,是你和一个世界的离婚,是你的精神再次被幸福之喜悦所抛弃的证明。爱是神圣且严肃的事情。游戏爱情的人,最终只能在孤独寂寞中独自垂泪,因为你没有走心,也就别指望他人会将你真正放在心上。
社会应该追求爱,而非空虚的GDP或大国崛起、民族复兴等抽象且容易引入歧途的观念上。如果社会本身是女性气质的,而非目前男权一般没有情感底蕴,人们的生活将会有意义且充实愉快得多。
与此相反,很多不成熟的男性(包括少数女性),认为没有比爱情更容易的事情了。恋爱的失败并没有让他们感到挫败,他们很少意识到这是一件需要反思并调适的正经事情,反而津津乐道于恋爱的数量、追到女生的相貌、性交的次数、进入性交所需的最短时间等等。俗话说,玩物丧志,玩人丧德。不光是你的口碑和声誉会受影响,最关键的是自己的身心也会因此而饱受其害。“德”终究是自己的事情,爱情之德(得)终究只能靠自己掂量与承受。在一次次地换偶和放弃的背后,除个人品德之外,丧失的还包括自己的爱的能力。
我们的时代大病症造成了社会整体对爱情分量的忽视,而健康的女性人格是对这种忽视的最有力的补充和协调的力量。成熟的女性会把每一次恋爱当作最后一次,如果和恋人发生了问题,她们会想办法努力调整,而不是轻易地放弃。因为,爱情归根到底是一种能力和技艺问题,而非对象问题。如果一个人没有爱人的能力和技艺,他就总会把自己得不到爱情的原因归结为“没遇到合适的”,把自己分手或离婚的原因归结为“性格不合”。
世上本没有天然合适于你的“另一半”。Soulmate的神话,只有傻孩子才信。爱情是培养起来的,优秀成熟的恋人也是互相塑造的。有能力的、精通爱之技艺的爱人会通过其健康向上的爱的力量去呼唤起另一半的爱的能力,在双方爱的能力提升之后,美满和谐的两性生活才有坚不可摧的基础。成熟的女性总是把爱情放在生命的第一位置。这一点,很多自以为属于事业型的男性很难理解。他们太依赖于身份地位财富成就和名利,他们认为这才是人生的第一要义,也是换取爱情的基础。殊不知,爱情是任何除它之外的东西都无法“换易”的。赢得爱情的东西只能是爱情本身,是心的投入,是情的交融。这个道理,女性天然地会比男性明白得更多。
我以前崇尚像波伏娃那样的理性式、哲学式的女人。我发现我错了。错得不是一点半点。哲学伤害了波伏娃的女性特质,她毕竟不是萨特。萨特可以花天酒地,但女性的爱是专一且恒久的。也只有通过专一且恒久的爱,自身的人格才有持续提高的空间,自己与世界也才有持续地保持和谐的可能性。
爱一个人本来就应该是一辈子的事情。成为一个爱情高手或爱情大师的标志,不是不断地换马子(凯子)或到处约pao。那是真正losers的表现。失恋是很大的失败,是你和一个世界的离婚,是你的精神再次被幸福之喜悦所抛弃的证明。爱是神圣且严肃的事情。游戏爱情的人,最终只能在孤独寂寞中独自垂泪,因为你没有走心,也就别指望他人会将你真正放在心上。
社会应该追求爱,而非空虚的GDP或大国崛起、民族复兴等抽象且容易引入歧途的观念上。如果社会本身是女性气质的,而非目前男权一般没有情感底蕴,人们的生活将会有意义且充实愉快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