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思想历程
西哲作业扩大完全最终修订版-我的思想历程-2010年底总结与2011新年计划 听老师讲罢黑格尔后,觉得自己所说所写所做都没有什么意义了。但转念一想,既然宇宙万有不过是上帝爱自己的游戏,那我们为什么不尝试不同的玩法,玩得刺激玩得尽兴呢?想怎么玩就怎么玩,何必拘泥于某一种玩法,何必受困于别人而并非上帝定下的游戏规则?虽然以前想过换专业,但是时间越久,对哲学的感情也越来越深厚,觉得自己阴差阳错地被调剂到河大哲学系是我的幸运。喜欢哲学不仅出于对知识的热爱和追求,更因为哲学几乎是我的全部生命,是我的精神家园,是种种不可靠中最可靠的寄托。大学这一两年精神状态一直不太好,长期处于自我折磨之中。由于性格中的弱点(也许是优点),不安的感觉难以离我而去,自责、羞怯、不自在长久地压迫和困扰着我。来自四面八方的压力汇聚起来就这个感觉:世界是我的负担,我是世界的麻烦。我深陷自我沉重的肉身之中不能自拔,被种种有形无形的力量牵制,并极为痛恨这种不超脱的挣扎徘徊状态。遥望渴求的境界,愈觉心有余而力不足,实深以为耻,不知如何解脱。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我曰:吾日百省吾身。我忏悔,我赎罪,我却做不了一个纯粹的基督徒。生命不能承受的恐惧与战栗无法摆脱。常言道,人生充满悲剧,淡定才是真理。陷入泥沼寸步难行,我决心求救。我首先求救于人类情感。我重视人类情感,并且一直以来相当珍视,但是我对人类情感没有信心。纵观现在的亲情和爱情,爱越来越成为所谓被爱者难以承受的沉重负担。究其原因正是被爱者的自私(不尊重对方的意愿,不顾及对方的感受)和被爱者的软弱善良(不懂得拒绝),另外则是外在环境的压力。爱怎么能够成为负担呢?爱怎么能够变为伤害呢?爱应当是一种选择!爱更是一种能力!在所有的人类情感中,我最重视的是友情,亲人、爱人之间也首先应当如友人般相待,纯真、自然、尊重、理解、信任。博爱也可以理解为友情的延伸,爱情则是友情的升华,亲情是契约和责任基础上的永恒友情。降临于世的二十年来,我一直觉得自己孤身一人,人类情感不是我的终极归宿,不能给我安慰,那里没有我的家。我们活在他人的痛苦里,而死于自己的痛苦中;我们活在自我欺骗里,而死于他人的欺骗中。人,一直在伤害、被伤害和自我伤害,欺骗、被欺骗和自我欺骗。只有爱本身(爱这个理念)是永恒的,爱的对象、爱的形式是可以变化的。爱者和被爱者从内心认为它是爱时它就是爱。这大概可以给那些离奇的爱情故事一个不需要解释的解释。现实社会又是如此地畸形变态。人际关系、社会关系都非正常地运转着,人与人之间早已丧失了信任,谁也不愿意尝试去理解对方,明明有矛盾有冲突却宁愿忍受着背后埋怨咒骂也不会想办法去解决问题。这是典型的人际沟通障碍和社会型沟通障碍。我认为所有事情都可以通过沟通、协商来解决,如果当事双方都保持理性互相理解,并努力使事情朝好的方向发展,稍微彼此做一些妥协。谁都不愿意改变,谁也不做出努力,还指望什么呢?把希望寄托在他人身上,总有一天希望会落空。对方不会成为你期望的那样子,你只能去接受对方本来的样貌。就算对方绝对可信,你又怎能保证现实条件不对两人之间的绝对信任加以阻挠?悲剧的诞生莫不源于此——自身的软弱和命运的残酷,结果与期望值之间的差别引发的不和谐。我不敢说自己已看破红尘,我自己还在红尘滚滚中逆流而行,不知自己因了什么缘由眷恋凡世。但我确实对人间已然绝望,于是我想到皈依某种宗教或者信仰某一派的哲学。后来发现,这些不过是信念而已,信则灵。如果这种绝对信仰根植于你的生命,你以这种世界观的绝对信念理解一切,看待一切,这样你就没有困惑,也知道如何去做。然而我认为这不过是宗教麻痹而已,借一个崇高借口来逃避现世的痛苦、疑惑与迷茫。而我更像一个旁观者远远地看着这一切。我所以选择这种而不选择另一种,并不是因为它最好,而是因为它是所有不好中相对最好的。最大限度地容涉一切,我这样要求自己。“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我不求别人理解我,但求自己不停止尝试理解所有。我跟所有人都没有关系,我又跟每一个人发生关系,我置身事外,我参与其中。这就是我的旁观者态度。作为旁观者,你也可以当真,但你不必那么在意,不必那么受困于人间悲喜与得失。在绝望中,我不得不坚定理想。我一无所有,理想是我的全部。受许多伟大人物、书籍和思想的影响,我更加坚定理想,决定向存在主义哲学的先驱克尔凯郭尔学习,绝望中飞跃,抛弃世俗投身于理想:在不幸中坚守信念,追寻爱,竭力剔除自身的狭隘偏见和浅薄无知,摒除一切杂念,抛弃一切污物,摆脱一切依赖,挣脱一切束缚,独力承担所有重负与神恩。然而这是大话,我做不到。完美主义者永远无法达到完美,只能要求自己无限接近完美。于是我调整目标,把结果变为永恒追寻的过程,由此更加接近哲学的真谛——爱智慧,而不是执着于某个可能被推翻的结论。(有时候,不困惑比困惑危险得多。固执己见,执迷不悟。)这样调整的结果是令人欣喜的,我找到了我的存在意义——获得全新的生命体验,改善自己的人格品质,提升自己的精神境界,并且避免伤害他人,尽力帮助他人,以便能够自在地Be。能更好说明我的人生观的,是日本动漫《暗夜第六感》中御厨恭二郎这个人物的一段话:“我只是沧海一粟而已,我一直都在思考人类的事情——人类来自何处,又将去向何方,我一直都想要去理解所谓的人世洪流,然后一直思索若能够将这巨大的洪流领向正确方向会怎样。这种痴人说梦一样的事情。可是,我充其量也只不过是一个点而已。人生谁都如此,我的人生也不过是悠久历史中的一个瞬间。但是,哪怕只是无足轻重的一个点也好,即使只是毫无意义的几步也好,我也要继续往前。”多么悲壮的宣言!然而,我要怎样继续往前呢?自恋的说,我一直觉得自己是个有思想的人,想做点惊天动地的大事。我给自己确立了三个目标,亦即构建三个体系,一是自我体系,二是知识体系,三是新世界。所有这三个体系都贯穿于自己的生命之中。自我体系就是我的成长经历、思想历程,我想把自己二十多年来的变化理顺,为自己写本书。后面两个目标都很难达到,我怀疑自己超越历史上那些伟大哲学家的能力。纵使在思想高度上难以企及,我也要在行动上有所作为。这年头,到处都是理论家、空想家,做实事的有几个呢?你的行为符合真理了吗?道理很简单,懂得的却不多。发现真理的不在少数,贯彻真理的举世罕有。说时容易做时难。古往今来的思想家数不胜数,不缺我这没有天分的一个。我甘愿做真理与爱之信仰忠诚的弟子,以行动来布道!我将终生致力于真理在自身和人类社会的贯彻,推动世界由物质文明向精神文明的转变。结果怎样无所谓,重要的是追寻的过程。正所谓,生命在于运动。我试图构建的知识体系是个人的知识体系(注意,是知识体系,而不是众多哲学家们热衷于讨论的适用于全部人类知识的真理体系),即个人如何完满地获得新知,开发自己的潜能以实现自我。新世界体系,即革新人类社会的各个领域各个方面(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创造全新的人类生存模式和生活方式,使真善美的光辉照耀全世界,每个人都幸福自在。我的任务则是描绘新世界的蓝图并为创造新世界提供种种现实的可能性。 上了这么些课,我主要思考了几个重大问题:世界观的问题,即世界从何而来,将要往哪里去;存在的意义,我是谁,我从哪里来,要往哪里去;人的矛盾性,即人的尴尬处境,也就是贾老师常用的“吊诡”一词;新世界,即赵老师所说的“创造全新的人类生存模式和生活方式”;内容与形式。不管面临怎样的痛苦与磨难,我将以自己的方式存在。达芬奇说:“了解越全面,爱就越炽热。”确实如此,随着对自然科学和哲学的深入了解,我更加热爱知识和真理,只是变得越来越困惑,越来越不解。确定性丧失了,我什么也抓不住。想抓住隐藏在世界背后的某种确定性,那绝对的不容置疑。后来我发现,绝对的确定性只存在于理念和信念之中。以前非常确信的东西,如今只能把它归为一种可能性,只是可能性而已,哪里来的绝对的必然性?“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我们处在这个世界之中,怎么能够看清这个世界呢?难道不会存在某种智能生物像人类研究动物一样研究人类吗?地球上的自然灾害也许只是高等智能生物施加于人类的实验条件,就像动物只能偶尔看到并猜想人类的存在一样,人类也只能猜想外星人的存在。你可以动物的视角看待世界,你可以常人的视角看待世界,你可以基督徒的视角看待世界,你可以《天才在左,疯子在右》中那些有趣的精神病患者的视角看待世界,这么多选择摆在眼前,你可以选择任何一种你喜欢的方式你坚信不移的方式看待世界。你也可以什么都不选择,活在当下。所谓人生苦短,及时行乐。苏格拉底说,我知道我一无所知。困惑或许有点麻烦,不困惑则是危险的。我们要在困惑中有所发现,在困惑中追求智慧。科学、哲学一致发现,每个人看到的都是不一样的世界。不论世事如何变幻,不论你持有哪种世界观,最重要的是你在当下尊重不同于己的存在,尊重他者,并且你能够在自己的世界中生活自如。每当我有新的感悟新的发现,总会在最后失落地发现我所领悟到的早已有人作了深刻的研究。人类的先行者们在各个领域做着什么重要研究,取得的最新成果是什么?进入21世纪,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飞速更新,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牛顿力学体系面对新的挑战和威胁时,那么多科学家自杀。他们生命的全部寄托土崩瓦解,他们找不到生存的意义,他们失去了立于大地的根基,生命之源枯竭。(其实他们完全可以给自己的生命注入新的源泉,去接受新的挑战,开创全新的事业。)今天被普众认可的科学理论可能明天就被推翻,教科书几乎每年改写,手机、电脑可能明天就被淘汰,物价说涨就涨,生活方式日新月异。政府一条法令下来,民众就不得不被迫接受改变。变化,变化一直在发生,以惊人的速度发生,并极大地改变着我们的观念和状态。我们能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或是被时代淘汰,被历史湮没?那么,人的存在置于何地,作为个体的人又肩负着怎样的责任?我给不了肯定的解释,我只能借肯定之反面——否定来反证肯定。预见未来又怎样呢?预见未来你依旧得走中间那个漫长的过程,过好当下。我有个朋友说,爱情的常态是在不断分手中不断追求。人生不也如此吗?人生的常态是在不断到达目的地中不断重新启程。然而,如果满足了呢?如果厌倦了呢?那么你得给自己的生命注入新的活力。当所有的办法全部失效,你也可以选择终结自己的生命。至于生命终结之后的事,不是活人所在世界的事,我也不在活人面前啰嗦了。每个人只要反观自身,就会发现自己的矛盾与固执。人类的固执主要由于人类社会的规范性早已建立起来,并越来越成为人类存在于这个社会的基础。这种规范性给人类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为我们省却了诸多麻烦,同时严重束缚了我们的思维。人类变得越来越懒惰,活的越来越理所当然。人是非常矛盾的个体,一方面满足于自己创造的文明(被缚),另一方面又渴望从中挣脱(自由)。我们在自身和外界的双重限制之下,如何言谈自由?人又如何超越自身,实现向神的飞跃?越清醒越痛苦。人越是清楚自己尴尬的处境,便越难以承受,然而我们依然要面对,依然要为自己的选择承担责任。塞内加说:“何必为部分生活而哭泣?君不见全部人生都催人泪下。”我一直觉得,钱就是人造出来祸害人类自己的。人类发明创造了这么多没用的东西折腾自己,徒增烦恼,所造之物无非玩具和工具。然后需要更强大的力量来制服它,消除烦恼。这就是从野蛮到文明,再从文明到灵性的升华。《最动人的世界史》和《最动人的人类史》两本小册子是对我影响最大的科普作品,里面随处可见哲学思考,其中提到人类连自身和世界的来源问题都没解决,人类思维可能处于非常低级的阶段。是啊,谁知道人类在混沌乱世之后迎来的是毁灭还是重生呢?有记载的人类历史不过数千年,远不及虫子的历史长久,难以想象人类和人类社会最终会发展到什么地步,我对此充满期待。我之所以那么渴望长生不老,正是由于永不枯竭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我期待将要发生的事情,我期待有、无、变的无限循环,我期待宇宙万有无限的可能性,我爱自己,我热爱生命,我爱造物主。初中时,我总爱说“如果每个人都……那么就……”,同学常拿我的这个经典口头句式开我玩笑。做好事似乎比做坏事艰难,其实要简单。如果每人都做出哪怕一点点努力,这世界就会美好许多。可惜更多的人选择变坏,选择妥协,选择屈服,选择堕落,丢弃自己的灵魂,于是处处散发出邪恶人心的黑色腐臭。我们都在抱怨,却没有一个人去做,当然也有可能是不知道如何去做,或者认为做了也不会有什么效果。谁来做?没人做?我来做!你来做!差劲的政治活动无非是勾心斗角,良好的政治活动又离我太远,而且政治不能解答我最根本的疑惑,不能将我从虚无中解脱。我曾经一度热衷于政治,后来对政治越来越失望,兴趣转向哲学、艺术、心理学、文学和自然科学。事实上,我对所有人类理性和人类文明的成果充满好奇,充满探索的欲望。文化、艺术、宗教、情感对人类的意义远超过政治。但在意识形态占统治地位的社会之下,政治几乎决定着人类的活动范围。理智救不了人类,人类理智是十足的悖论,再没有比人更荒唐(矛盾)的造物。只要有野蛮欲望的冲动,就别指望新世界的到来,四维空间属于精神领域。人类将毁于自身。上帝欲使其灭亡,必先使其疯狂。结果等了老久,世界还没有灭亡,我们却都已经发疯了。我想打通各个领域,让世界处处充满爱之光辉,这就是我的新世界理想。在阅读与思考中,我发现所有的重大问题前人都已经讨论过,而我也提不出什么新的见解。那么,我是谁?我找不到自己在这个时代的位置。就内容和实质而言,我们很难发现超越前人的东西。你最多能在形式上有所突破 ,写些优美的或者更有说服力的句子,说些俏皮话而已,再就是将内容运用到个人活动或社会实践中去,亦即内容的延展。内容与形式,形式与内容,如此而已。形式分为有内容的形式和纯粹的形式两种。前者的内容是表现形式者自己赋予的,然而不同的人总能从任何形式中发现某些内容,哪怕表现形式者死活说自己的创作是不刻意包含某种意义或任何意义的纯粹的形式。当内容一致时,固然形式重要。当然,大多数情况下,丰富的内容要重于华丽的形式。例如,就国家而言,意识形态相当于形式,是次要的,作为内容的政治制度、思想文化等实质内容才是最重要的。 上面谈了我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接着该讲讲方法论了。我认为对任何事物,你当先去理解它,然后才有资格去批判。对某个事物,你可以说,我理解它,但是我不接受它,不要贸然批判的好。持着爱智慧的态度,不懈地探索和追寻。理解愈深刻,批判愈有力。最有说服力的不一定是最正确的。了解越广泛越深刻越好,广泛涉猎,博览群书,开阔视野。 小结:大学以来认识了很多新朋友,经历了蛮多事,感觉自己变化成长挺大的。今年看了一些好书和好电影,但还是太少,没有充分利用时间,但也总算坚定了理想。最大的进步在于不再那么情绪化,能够集中注意力看书和学习了。对文学和艺术产生深厚的感情,喜欢米兰.昆德拉的作品,喜欢有深度有内涵有创意的电影,尤爱新世纪音乐中Enigma、ERA、Gregorian这三个音乐团体,迷上神秘主义和宗教风格的音乐。越来越自如地运用心理暗示术,改正了以前的不少坏习惯,渐渐知道如何调整自己的情绪。记住这些话: 生活中没有真理,毋宁死。——西蒙娜.薇依爱的信仰:我不但要归主,而且要尊行-我要参与事奉。我不但要信仰,而且要实践-我要身体力行。我不但要宽恕,而且要爱人-我要忘却得失。我不但要言传,而且要身教-我要感化众人。我不但要关怀,而且要挽救-我要助人为乐。我不但要梦想,而且要实干-我要广施善行。我不但要施予,而且要效力-我要服务终生。——特雷莎修女作个不知满足的人要比作个心满意足的猪更好……如果傻子或猪不同意这种看法,那是因为他们只知道这一问题有关他们自己的那一面。而人则两方面都知道。——约翰.斯图亚特.穆勒能够满足我们即人类欲望的,是不断地运用我们最高级的官能,既缓和又加重思考着天赐的不满足。只有这样,人在整个漫长的一生中才能享有幸福。——罗伯特.M.哈钦斯信仰是精神的绝对创造,就是精神本身,就是绝对,上帝在我们之中创造了信仰。——拉缪你應該用絕對冷靜、客觀的心態去面對所有東西,不能沾帶任何主觀的道德情感,回到物質性的存在本質去做分析。——蒋勋《孤独六讲》 <!--[if !supportLists]-->2010-12-25 尹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