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松亭
珍珠塔的经典在于唱并不等于说这部书的说表不精彩,呵呵。今天听了一段薛筱卿郭彬卿师徒的珍珠塔之九松亭,令人捧腹,薛筱卿驾驽现场的功力非凡,倒不是我对他特别有偏爱。
陈御史追赶到九松亭想请回内侄方卿回家,听方卿说起自己的夫人势利的状况,心里一气,为了平息气恼而坐下有往后靠椅的习惯,不料此时此景在九松亭非家中的太师椅,后面没有靠背的,往后靠要跌跟斗的,幸亏王本老家人在他的身边,提醒他身后无靠,眼前仔细,让陈御史想起了要把女儿嫁给方卿的打算,接下来薛筱卿出噱,他(陈御史)把头转过来,要仔细看看方卿(郭彬卿),说到方卿天庭饱满地角…,下面的听客都哄堂大笑起来,因为郭彬卿是下巴尖尖的形状,听众的笑声令郭彬卿拘泥不安,薛筱卿还有,尤其是一双耳朵…更是让听客捧腹,因为郭彬卿是个耳朵带招的朋友,是最为明显的生理特征。听到薛筱卿对着举措不安的郭彬卿说不管捺事的时候,我也忍不住在上班途中的车厢里笑出了声音,呵呵。
薛筱卿的说表力度非常强,和他的弹唱流派唱腔一样铿锵有力,有菱有角;噱头也风趣轻松,没有庸俗感。
薛筱卿还会拆字,在折子干点心中有一段什么谢谢的谢,那言身寸,受了人家的东西要有一个说法,就是谢谢,言一声,人家给你的东西就牢靠了,谢字拿掉一个言就是射箭的射字,苏州人攀谈就是已经敲定了;拿了人家的东西如果不谢一声,转身就走,那么谢字去掉一个身,就是讨回去的讨。这个我每听每次感到新鲜有趣。
陈御史追赶到九松亭想请回内侄方卿回家,听方卿说起自己的夫人势利的状况,心里一气,为了平息气恼而坐下有往后靠椅的习惯,不料此时此景在九松亭非家中的太师椅,后面没有靠背的,往后靠要跌跟斗的,幸亏王本老家人在他的身边,提醒他身后无靠,眼前仔细,让陈御史想起了要把女儿嫁给方卿的打算,接下来薛筱卿出噱,他(陈御史)把头转过来,要仔细看看方卿(郭彬卿),说到方卿天庭饱满地角…,下面的听客都哄堂大笑起来,因为郭彬卿是下巴尖尖的形状,听众的笑声令郭彬卿拘泥不安,薛筱卿还有,尤其是一双耳朵…更是让听客捧腹,因为郭彬卿是个耳朵带招的朋友,是最为明显的生理特征。听到薛筱卿对着举措不安的郭彬卿说不管捺事的时候,我也忍不住在上班途中的车厢里笑出了声音,呵呵。
薛筱卿的说表力度非常强,和他的弹唱流派唱腔一样铿锵有力,有菱有角;噱头也风趣轻松,没有庸俗感。
薛筱卿还会拆字,在折子干点心中有一段什么谢谢的谢,那言身寸,受了人家的东西要有一个说法,就是谢谢,言一声,人家给你的东西就牢靠了,谢字拿掉一个言就是射箭的射字,苏州人攀谈就是已经敲定了;拿了人家的东西如果不谢一声,转身就走,那么谢字去掉一个身,就是讨回去的讨。这个我每听每次感到新鲜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