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下载豆瓣客户端
豆瓣
6.0
全新发布
×
豆瓣
扫码直接下载
iPhone
·
Android
豆瓣
读书
电影
音乐
播客
同城
小组
阅读
FM
时间
豆品
豆瓣社区
搜索:
搜索你感兴趣的内容和人...
首页
浏览发现
话题广场
快速注册
观《百家讲坛之余光中》后
yiding
2012-12-15 07:40:26
从“余光中”到“凡我在处就是德国”,到“汤玛斯•曼 ”…… 坦白地讲,最初我印象最深的是“精神的向心”,它醍醐灌顶般消解了长期压在我心头的困惑。可就在此时,笔落于纸上,我重新困惑。我没有能力解决。克里斯特有一次曾以激动的心情写道:“不久以前我开始认识康德的哲学。而现在我必须告诉你 其中的一个思想,如果我不怕此一思想将会深入而痛苦地撼动你如同撼动我一样的话。我们不能决定我们称之为真理的,是否真正为真理,或者是否只是对我们显得 是这样。假使后者是对的,那么我们在这里所获得的真理在我们死后将化为乌有。因而欲抓住一些能跟着我们进坟墓的切望也就成为徒然了。假使这观点不深入你的 内心,不要笑那在他神圣的深处感到受了这观点伤害的人,我唯一的,我最高的目标已经下沉,而我已无所遗留。” 因而,我开始体会“凡我在处就是德国”,余光中先生引用此句谈“精神的向心”。保罗•汤玛斯•曼是德国作家,1929年获得诺贝尔奖。诚如闻一多先生所言,“向来一切伟大的文学和伟大的哲学是不分彼此的”。汤玛斯•曼没有弟子,他对德国文学的影响不是传习而是对立。汤玛斯•曼一生都记日记,从他的日记中,人们找到了关于汤玛斯•曼同性恋倾向方面的“白纸黑字”的证明,他的私人自白引来了人们对他自恋狂的批评。汤玛斯•曼的作品不是创作力的迸发的成果,而是长年累月以顽强毅力一点一滴积累的结果。汤玛斯•曼的生活方式是典型的资产阶级生活方式。我记下了以上各条,走向叶芝,记下他的墓志铭:“投出冷眼∕看生看死∕骑士,策马向前!”(Cast a cold Eye,On Life,on Death.Horseman,pass by!)然后萧伯纳,记下他的轶事。1938年萧伯纳一人独得两项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剧本奖和最佳改编奖。获奖时他讽刺道:“颁给我这个荣誉对他们来说实在是一种侮辱,搞得好像他们从来没听说过我似的——不过很有可能他们是没听说过我。”接着是加缪。简单而言,存在主义的重大主题为个人对于存在的恐惧,荒诞的感受;它反映人在面对世界时所感到的一种情绪:孤立无援、个人承担但无意义的世界荒谬而没有尽头、个人处于一种“被抛”的境地。加缪说: “我就在这儿,这就是荒谬。” “我就在这儿,这就是荒谬”。 Cast a cold Eye,On Life,on Death.Horseman,pass by!
回应
转发
赞
收藏
yiding
(山东青岛)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