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的人生才是幸福
刚刚注册了豆瓣,在豆瓣里仿佛找到了另一片天空。我看到了很多不同生活方式的人们,分享着各自的历程。不经深深地被感染,看着他们似乎都过着高品质的生活(至少我在眼中充满了羡慕)。大家都有自己的兴趣爱好,每天能够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在豆瓣上和网友分享交流,看着这些被分享的图片,将另一种我所渐渐远离的生活态度方式一一呈现。
在这些图片的背后好像是我所不曾体会的幸福世界,或许她是单身白领每天奔波于工作但这样的她依然每天为自己做爱心早餐,生活之精致在这样一个快节奏的城市显得异常珍贵和难得;或许她是学生一族每天有繁忙的功课但就是这样的她每天空闲之时都会在灯光静静临摹古风诗词,买不同的宣纸临不同的诗词这样的心境对于今天的我来说显得那么的遥远。
我心中渐生对这样精致生活、认真生活、品味生活态度的敬佩以及不由自主地想要学习的心情,于是我试图去将早已放下的心情找回来,我去淘宝上查看相关物品材料,疯狂的找了一个晚上,最后还是放弃了,我意识到这样的态度,岂是一朝一夕能够学习的了的?即使找到了同他们一样的材料,心境又怎么效仿?
细细思考,自己过的是否过于粗糙,敷衍了?虽说不算很成功,但也凭一己之力在毕业那一年一举考进了政府机关做了一名人民公仆。身边的人见了都直夸“这孩子命好,有本事”,是啊,我想,为了能和有地位的人做在一起喝咖啡,我奋斗了多少年?
我本是县城里的孩子,父母为了给予更好的教育资源硬是把我放到大城市读书;二年级作为插班生背着书包站在讲台上;十岁开始学书法;十二岁学素描,没学多久就放弃了;高中辗转上海,孤身一人活在魔都;高考失利,读了一所民办大学,自信心重受打击变得狂傲不羁,班级里没人喜欢我;大学入了党,拿了国家奖学金、所有考试考级一枪命中,包括公务员考试。所有人都说我是个意外,所有人都觉得我很幸福,这一生完美了。是吗?至少在过去为了追求某些东西的过程中,我丢失了很多。
我所得到的教育是一种“极端”的教育:你应该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回老家过年,亲戚朋友总是会问“成绩如何”,却从来没有人问过我,“过的还幸福吗?” 除了会读书,我似乎没有任何兴趣爱好,有的时候我甚至常常忘了自己还是个女生。而读书,我只读考试的书,为了考试我读书,还能读的极快。我可以将书里的逻辑在很短时间内清晰罗列,却再也不是为了自己的兴趣而读书。在刚刚工作的那段时间,坐在单位的班车上,我常会想:这一回我终于是个体面的人了,终于也算对的起父母多年养育之恩了,终于我不再是上海客了,这一回我终于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了。。。那么,我想做的事,是什么?
在这些图片的背后好像是我所不曾体会的幸福世界,或许她是单身白领每天奔波于工作但这样的她依然每天为自己做爱心早餐,生活之精致在这样一个快节奏的城市显得异常珍贵和难得;或许她是学生一族每天有繁忙的功课但就是这样的她每天空闲之时都会在灯光静静临摹古风诗词,买不同的宣纸临不同的诗词这样的心境对于今天的我来说显得那么的遥远。
我心中渐生对这样精致生活、认真生活、品味生活态度的敬佩以及不由自主地想要学习的心情,于是我试图去将早已放下的心情找回来,我去淘宝上查看相关物品材料,疯狂的找了一个晚上,最后还是放弃了,我意识到这样的态度,岂是一朝一夕能够学习的了的?即使找到了同他们一样的材料,心境又怎么效仿?
细细思考,自己过的是否过于粗糙,敷衍了?虽说不算很成功,但也凭一己之力在毕业那一年一举考进了政府机关做了一名人民公仆。身边的人见了都直夸“这孩子命好,有本事”,是啊,我想,为了能和有地位的人做在一起喝咖啡,我奋斗了多少年?
我本是县城里的孩子,父母为了给予更好的教育资源硬是把我放到大城市读书;二年级作为插班生背着书包站在讲台上;十岁开始学书法;十二岁学素描,没学多久就放弃了;高中辗转上海,孤身一人活在魔都;高考失利,读了一所民办大学,自信心重受打击变得狂傲不羁,班级里没人喜欢我;大学入了党,拿了国家奖学金、所有考试考级一枪命中,包括公务员考试。所有人都说我是个意外,所有人都觉得我很幸福,这一生完美了。是吗?至少在过去为了追求某些东西的过程中,我丢失了很多。
我所得到的教育是一种“极端”的教育:你应该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回老家过年,亲戚朋友总是会问“成绩如何”,却从来没有人问过我,“过的还幸福吗?” 除了会读书,我似乎没有任何兴趣爱好,有的时候我甚至常常忘了自己还是个女生。而读书,我只读考试的书,为了考试我读书,还能读的极快。我可以将书里的逻辑在很短时间内清晰罗列,却再也不是为了自己的兴趣而读书。在刚刚工作的那段时间,坐在单位的班车上,我常会想:这一回我终于是个体面的人了,终于也算对的起父母多年养育之恩了,终于我不再是上海客了,这一回我终于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了。。。那么,我想做的事,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