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都知道的……
最近生活里稍有些不宁静。
校园的清晨,烟囱里冒出滚滚黑烟,不免生厌,掩鼻而过;起个大早往机房一坐,练习一个老套的软件,编些繁琐费时的程序,不免枯燥,插上耳机,索性自己一个世界;去了一个熟悉的饭馆,未想肚子疼得死去活来,急匆匆吃完回宿舍,摊在床上倒给了自己一个疗养的借口……
不过鸡毛蒜皮罢了,亏你说得起劲。你说。
是啊,总是一个人默默地过着一个人的生活。学习,吃饭,睡觉,简单而循环往复,就是我的大三。当初辞掉所有事务,甚至关闭空间,仅仅为了很久的心愿——做自己,看书,看很多很多的书,无意天黑,等下一个天亮。
看你的状态倒是相当悠游自在啊,为何还不宁静呢?你问。
也许一个人久了,总要生出无端愁来,映映书中的萧瑟风景、缠绵悱恻,相映成悲。总觉得一个书看的多的人对待言语极其吝啬,由于沉浸的状态过久——当坠入古话,“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心中百转千回,是止不住的叹息;当偶遇卡夫卡,“一切归档,不但是文件归档,你这条命,你的所有生活程序,也归档”。一句话就把曾向往的都市生活砸得粉碎;最要命的是,睡觉前竟捧起了杨绛先生的《我们仨》,没翻几页,眼泪就噗噗往下掉——先生梦见一家仨走上古驿道,相聚又相失。这时,杨绛先生已分不清梦和现实,因为“梦已经像沾了泥的杨花,飞不起来”;因为她明明想着变成一个“望夫石”,却“只变成一片黄叶,风一吹,就从乱石间飘下去”……年过百岁的老人,如此回忆着失去的丈夫和女儿,也写下了这段痛彻心扉的文字。我和他们无亲无故,却因文字平白流泪,想到此。双眼湿了又不禁眯起笑了。
不要这么文艺,肉麻啊,同学。你大大咧咧说。
一瞬间就成了一个弱不禁风的小女子。看东西入了神,若是你打身边跟我说话,若是嗓子拉得大一点,我保准会弹起来,倒弄得对方束手无措,最无奈的是连打扫卫生的婆婆都好心问我:孩子,刚才怕了吗?于我,又是一阵“习惯”的尴尬。不免自嘲一句:哎,就这点出息,难得改咯!
但是不要折磨自己,不要自己打自己。你很关切。
没有太多改变,我坦白。即使看到一篇所谓不善沟通的人更容易焦虑颓废失败的文章,也是看看就罢。所谓大音希声,大象无形……我总有我的托词和逻辑,聊天嬉闹或许能打发无数烦闷的时光,却总有自己的安排和方式,不随俗,不迎合,更不会无聊。记得孩子般跟你说过:“等将来……有钱了……还要在家里摆一架钢琴的,透过落地窗,一片绿油油的草坪……“
那你活得过于高雅,你感叹后没再说话。
或许这句话的潜台词是说我孤傲得不切实际,于我亦是沉沉的打击。
然,我却只想说让你静静地听我的心里话:有一天被朋友拉着逛了将近一下午的街,耳边是无比嘈杂烂俗音乐,身边是蜂拥无序的人群,好不压抑,好想逃离,回到我的世界。这个世界或许是一直在盘旋着《海鸥》剧里所谓五普特爱情,或许是使人愤恨扼腕的《猩红热》的结尾……再说点实际的吧,对热闹的爱情,有观点很前卫的:拒绝风花雪月,屏蔽爱情;也有不长心的:来来去去无所谓;更有中山装式的:为了人生为了理想毅然远离。而我,只愿顺其自然,做自己,做最好的自己。漏了一个定语:一定。
共勉。最后你很理解地说。
其实我很想发个“切”过去的,因为很想知道除了肉麻你还会用什么(恶毒的)词来形容我。但还是算了,吵多了也没劲,何况正在奥黛丽·赫本的《moon river》神游,美妙,惬意,安宁……轻轻吟唱“Moon river wider than a mile,I'm crossing you in style some day……”(话说要比小野丽莎的好听一百倍,原因:只此天籁)。
你都知道的。
校园的清晨,烟囱里冒出滚滚黑烟,不免生厌,掩鼻而过;起个大早往机房一坐,练习一个老套的软件,编些繁琐费时的程序,不免枯燥,插上耳机,索性自己一个世界;去了一个熟悉的饭馆,未想肚子疼得死去活来,急匆匆吃完回宿舍,摊在床上倒给了自己一个疗养的借口……
不过鸡毛蒜皮罢了,亏你说得起劲。你说。
是啊,总是一个人默默地过着一个人的生活。学习,吃饭,睡觉,简单而循环往复,就是我的大三。当初辞掉所有事务,甚至关闭空间,仅仅为了很久的心愿——做自己,看书,看很多很多的书,无意天黑,等下一个天亮。
看你的状态倒是相当悠游自在啊,为何还不宁静呢?你问。
也许一个人久了,总要生出无端愁来,映映书中的萧瑟风景、缠绵悱恻,相映成悲。总觉得一个书看的多的人对待言语极其吝啬,由于沉浸的状态过久——当坠入古话,“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心中百转千回,是止不住的叹息;当偶遇卡夫卡,“一切归档,不但是文件归档,你这条命,你的所有生活程序,也归档”。一句话就把曾向往的都市生活砸得粉碎;最要命的是,睡觉前竟捧起了杨绛先生的《我们仨》,没翻几页,眼泪就噗噗往下掉——先生梦见一家仨走上古驿道,相聚又相失。这时,杨绛先生已分不清梦和现实,因为“梦已经像沾了泥的杨花,飞不起来”;因为她明明想着变成一个“望夫石”,却“只变成一片黄叶,风一吹,就从乱石间飘下去”……年过百岁的老人,如此回忆着失去的丈夫和女儿,也写下了这段痛彻心扉的文字。我和他们无亲无故,却因文字平白流泪,想到此。双眼湿了又不禁眯起笑了。
不要这么文艺,肉麻啊,同学。你大大咧咧说。
一瞬间就成了一个弱不禁风的小女子。看东西入了神,若是你打身边跟我说话,若是嗓子拉得大一点,我保准会弹起来,倒弄得对方束手无措,最无奈的是连打扫卫生的婆婆都好心问我:孩子,刚才怕了吗?于我,又是一阵“习惯”的尴尬。不免自嘲一句:哎,就这点出息,难得改咯!
但是不要折磨自己,不要自己打自己。你很关切。
没有太多改变,我坦白。即使看到一篇所谓不善沟通的人更容易焦虑颓废失败的文章,也是看看就罢。所谓大音希声,大象无形……我总有我的托词和逻辑,聊天嬉闹或许能打发无数烦闷的时光,却总有自己的安排和方式,不随俗,不迎合,更不会无聊。记得孩子般跟你说过:“等将来……有钱了……还要在家里摆一架钢琴的,透过落地窗,一片绿油油的草坪……“
那你活得过于高雅,你感叹后没再说话。
或许这句话的潜台词是说我孤傲得不切实际,于我亦是沉沉的打击。
然,我却只想说让你静静地听我的心里话:有一天被朋友拉着逛了将近一下午的街,耳边是无比嘈杂烂俗音乐,身边是蜂拥无序的人群,好不压抑,好想逃离,回到我的世界。这个世界或许是一直在盘旋着《海鸥》剧里所谓五普特爱情,或许是使人愤恨扼腕的《猩红热》的结尾……再说点实际的吧,对热闹的爱情,有观点很前卫的:拒绝风花雪月,屏蔽爱情;也有不长心的:来来去去无所谓;更有中山装式的:为了人生为了理想毅然远离。而我,只愿顺其自然,做自己,做最好的自己。漏了一个定语:一定。
共勉。最后你很理解地说。
其实我很想发个“切”过去的,因为很想知道除了肉麻你还会用什么(恶毒的)词来形容我。但还是算了,吵多了也没劲,何况正在奥黛丽·赫本的《moon river》神游,美妙,惬意,安宁……轻轻吟唱“Moon river wider than a mile,I'm crossing you in style some day……”(话说要比小野丽莎的好听一百倍,原因:只此天籁)。
你都知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