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路
是时候回归了,好久没有写过随笔,好久没有记录自己的心情。一天天浮躁忙碌的生活到底带给了我们什么?我们啃着艰难晦涩的专业书,拼命想提高自己的成绩,赢取更多奖学金,但我们的内心却更加荒芜。我软弱懒惰没有魄力,看到许多人大二大三积极活跃,忙于各种社团学生会,于是佩服他们的能力,羡慕他们的风光。有时又为自己的默默、平凡而担忧,觉得自己脱离了主流。其实,艳羡又怎样,总之我不适合那样的生活,也不可能真正为之付出行动。不去做,必然不会有任何收效。怨不了什么,只是说明自己不够坚定不够执着,若要真正自信于自己的选择,那应该什么都不去在乎,也不会怕了。到如今,看过了一些书,经过了一些纠结,我更加相信,在大学,我们不应只是为了提高自己的某项技能,从而轻视了人文素养与人文关怀。大学本是学术和思想的圣地,可能现在的大学已经远离了那样纯真高尚的时代,所以我们更加不能停止自己的探索与追求。如今,一个理想大学的探寻,只能交给我们自己了。
大一的时候就听人说过,大三是个暗无天日的阶段,同学们普遍开始了玩命的学习,没天没夜。我当初听后甚是惊奇,窃想这学校校风当真不错。谁知那人接着又说,有的人是看到其他同学为了考研努力学习而紧张,觉得自己有太多空闲时间实在堕落,因而也开始努力奋斗。原来是这样,听他说完,我只是觉得可怕。如今我们就像被什么东西驱使,有一部分人跑起来,展开了追逐,另一部分人看到别人在跑在追,觉得自己实在不应该这么慢慢地走下去,于是顺从这潮流也开始跑起来了,甚至跑得更快。然而最可悲的是,那一部分人或许都不明白自己为何要跑,追的到底是什么。
身处这样急功近利的时代,我们似乎都太过紧张。竞争是太残酷了,生活是太艰辛了,我们如果不努力学习工作赚钱,简直是天诛地灭。我们的生活被别人和金钱左右,不再发出自己的声音,也不再服从自己的内心。《瓦尔登湖》的作者梭罗写到,我这么说不是鼓励你像我这样生活,每个人都应有自己的生活方式。而现实中,我们却似乎活得千篇一律。我们拼命奋斗不甘人后,怕自己过得不如别人,怕自己平凡渺小没有身份被人看轻。而我们也都知道的,我们并不快乐,因为我们被压抑被逼迫,身不由己。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我们标榜着传统美德,我们善良、礼貌、孝顺、宽容,但没人问过我们是否快乐。从古至今,中国人是背负了太多太重的精神枷锁,传统文化更多关注的是一种秩序一种体制,太多的应该和必须制约着我们。至于快乐,传统文化没办法教会我们。
多看一些好书吧,智慧比聪明更来得重要。专业课的学习固然必要,人文情怀的培养也同样必不可少。让心灵去净化去沉淀,让我们不再被浮躁和繁华吞噬,然后我们才能看清自己的路。我们虽然脆弱如芦苇,也要做一根有思想的芦苇。
大一的时候就听人说过,大三是个暗无天日的阶段,同学们普遍开始了玩命的学习,没天没夜。我当初听后甚是惊奇,窃想这学校校风当真不错。谁知那人接着又说,有的人是看到其他同学为了考研努力学习而紧张,觉得自己有太多空闲时间实在堕落,因而也开始努力奋斗。原来是这样,听他说完,我只是觉得可怕。如今我们就像被什么东西驱使,有一部分人跑起来,展开了追逐,另一部分人看到别人在跑在追,觉得自己实在不应该这么慢慢地走下去,于是顺从这潮流也开始跑起来了,甚至跑得更快。然而最可悲的是,那一部分人或许都不明白自己为何要跑,追的到底是什么。
身处这样急功近利的时代,我们似乎都太过紧张。竞争是太残酷了,生活是太艰辛了,我们如果不努力学习工作赚钱,简直是天诛地灭。我们的生活被别人和金钱左右,不再发出自己的声音,也不再服从自己的内心。《瓦尔登湖》的作者梭罗写到,我这么说不是鼓励你像我这样生活,每个人都应有自己的生活方式。而现实中,我们却似乎活得千篇一律。我们拼命奋斗不甘人后,怕自己过得不如别人,怕自己平凡渺小没有身份被人看轻。而我们也都知道的,我们并不快乐,因为我们被压抑被逼迫,身不由己。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我们标榜着传统美德,我们善良、礼貌、孝顺、宽容,但没人问过我们是否快乐。从古至今,中国人是背负了太多太重的精神枷锁,传统文化更多关注的是一种秩序一种体制,太多的应该和必须制约着我们。至于快乐,传统文化没办法教会我们。
多看一些好书吧,智慧比聪明更来得重要。专业课的学习固然必要,人文情怀的培养也同样必不可少。让心灵去净化去沉淀,让我们不再被浮躁和繁华吞噬,然后我们才能看清自己的路。我们虽然脆弱如芦苇,也要做一根有思想的芦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