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绍刚是目今中国狂躁功利的总代言人
张绍刚是目今中国狂躁功利的总代言人
天津卫视的求职类节目《非你莫属》,我当初是愿意看的,后来逐步发现主持人张绍刚的主持风格和路数,我失望了,再不看这个节目了。如果仅仅是为了提高收视率,而恶意攻击、嘲弄求职者,打击其自信心,调侃其缺点,突出其缺陷,以电视媒体这种传播力超级强悍的方式让求职者在整个世界无地自容,也就罢了。
关键是,张绍刚坚持认为,他这是为求职者好,是为了让他们尽早尽快地适应职场的“险恶环境”。我不知道这究竟是张绍刚的真实目的,还是他应对各路质疑的说辞而已。不过,这都不重要了,重要的是,在张绍刚咄咄逼人的“狰狞”面孔背后,我看到了目今整个中华大地普遍弥漫着的狂躁、功利、浮躁、疯癫和无情的气氛。
建国之后,我们先是经历了政治狂躁的时代,然后再次迈入经济狂躁的“新时代”。虽然狂躁的形式各有千秋,但本质上的病理是一样的。在我们这个新时代,有了“春天的故事”,但在这个故事的背后,却早就升起一张大幕——这张大幕把经济成果的美好普世意义全都死死遮住,而被它拦腰隔断之后我们能够看见的场景,却是如此凄凉:表面上看到的都是热闹繁荣的“伟大复兴”,而每一个细节里都是急功近利、人文与人性被阉割的“魑魅魍魉”在哭泣。
而当一部分哭得最为悲催的人在努力适应这个“魑魅魍魉”的世界之时,有一个人却笑得很开心,此人便是前央视主持人、现天津卫视主持人张绍刚。
我们所处的这个时代本身就被房子、车子、票子折磨得人鬼不分了,张绍刚却还要火上浇油,以一个胜利者和成功者的嘴脸,来刻薄地对待那些正处于事业起步阶段的“花样男女”。诚然,社会对年轻人的激励有多重方式,刻薄、挖苦、揭短在某些时候的确能够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但这我们这个社会阶层流动性严重僵化和固化的“权贵资本主义”时代,在年轻人史无前例地走投无路之际,在大多数青年人都没有“李刚”这样一个好爹的残酷现实面前,他们更需要安慰、鼓励、温情和循循善诱,甚至含情脉脉,而不是张绍刚式的摧毁和皇帝老子选驸马式的暴戾、乖张。
从底层走出来的年轻人,或者正处于事业起步阶段的职场新人们,在他们打拼的道路上,那些牛人们哪怕只是浅浅的一个微笑,或者一个鼓励的动作,都可能会让他们充满无穷无尽的力量,并有可能感动终生,在梦里总出现这样的温馨场景。
在就业压力如此巨大,又看似人人平等的职场环境之下,在那些爹妈早就铺好路,进入公务员系统、国企和事业单位的少数“天子骄子”不屑于与大众立于同一个舞台上竞争之际,我强烈呼吁,请对那些求职者好一点,行吗?尤其是那些能够对求职者的去留享有生杀大权的成功者们,请你们对求职者好一点,行吗?
我们看到,作为一个求职类的综艺节目,主持人张绍刚对求职者的去留起到的作用,有时候甚至超过那些用人机构的代表,而张绍刚的一举一动给职场人士和全国电视观众的却是一个如此不好的信号,即我是一个成功人士,或者我是这个电视节目的上帝,那么我就有权力对新人鸡蛋里挑骨头,等你经过我这样的严酷和变态的考验之后,你也有可能成为如我一般的成功人士,然后你也可以如我当初一样,甚至如“上帝”一样,来对待你所遇到的新人了。
就是这样一种逻辑,使得中国人在上司面前是一条温顺的哈巴狗,在下属面前又立马变脸成一条恶狼;就是这样一种逻辑,使得中国社会阶层的流动性完全成为闻一多所谓的“死水一潭”;就是这样一种逻辑,使得很多年轻人只能走歪门邪道、被潜规则,才可能杀出一条血路;就是这样一种逻辑,使得年轻人的创造力如此之低下,稍微好使一点的大脑,都走进行政事业单位,去应付那些毫不创造价值和意义的琐碎和阴暗。
也正是这样一种逻辑,使得我们在大谈中国人所创造的辉煌经济成果时,却发现,这个时代好的生活模式,好的物件,如压榨我们廉价劳动力的电子产品,当代年轻人心中图腾式的IPAD和IPHONE,都是不是我们创造的。就连好的人伦关系,曾几何时我们冠于全球,现在也丧失殆尽。
不知道张绍刚有没有子女,如果他的子女在以后找工作的工程中,遇到如此刁钻和恶毒的考官,他自己会作何感想。我想,这种可能性不大了。因为张绍刚大小也是一个名人了,他的子女有这样一个好爹,大概不至于舔着脸,站在大庭广众之下,被人置于如此尴尬、抓狂的境地。
电视是传播力很强的公共媒体,张绍刚滥用媒体人的特权,对国人早已不良的价值观起到了助纣为虐,为虎作伥的恶作用,形成了相当广泛的恶示范作用。甚至,我都怀疑张绍刚式的主持“风格”是不是真的就是为了求职者好。有时候,我觉得他是用心险恶,他见不得人好。他通过张牙舞爪的主持模式,在人格上侮辱求职者,获得了变态的快感。
其实,退一步说,不管有没有张绍刚这个人,隔绝了我们善良、温和、提携后辈和宽恕年轻人的那张大幕早已升起,就像当年的冷战大幕一样,这张大幕甚至会在将来更为坚硬和无情。而我们的大主持人张绍刚就正好站在这张大幕的下面,守候着它,为它做了一个更为狂躁和功利的注脚。于是乎,本来人人都在为此做注脚,但因为电视的传播力度,使得在近一段时间内,张绍刚成为了这张大幕最优秀的守护者和做注者,也一不小心做了目今中国狂躁功利的总代言人。
只可惜,这种代言,是没有代言费的。
天津卫视的求职类节目《非你莫属》,我当初是愿意看的,后来逐步发现主持人张绍刚的主持风格和路数,我失望了,再不看这个节目了。如果仅仅是为了提高收视率,而恶意攻击、嘲弄求职者,打击其自信心,调侃其缺点,突出其缺陷,以电视媒体这种传播力超级强悍的方式让求职者在整个世界无地自容,也就罢了。
关键是,张绍刚坚持认为,他这是为求职者好,是为了让他们尽早尽快地适应职场的“险恶环境”。我不知道这究竟是张绍刚的真实目的,还是他应对各路质疑的说辞而已。不过,这都不重要了,重要的是,在张绍刚咄咄逼人的“狰狞”面孔背后,我看到了目今整个中华大地普遍弥漫着的狂躁、功利、浮躁、疯癫和无情的气氛。
建国之后,我们先是经历了政治狂躁的时代,然后再次迈入经济狂躁的“新时代”。虽然狂躁的形式各有千秋,但本质上的病理是一样的。在我们这个新时代,有了“春天的故事”,但在这个故事的背后,却早就升起一张大幕——这张大幕把经济成果的美好普世意义全都死死遮住,而被它拦腰隔断之后我们能够看见的场景,却是如此凄凉:表面上看到的都是热闹繁荣的“伟大复兴”,而每一个细节里都是急功近利、人文与人性被阉割的“魑魅魍魉”在哭泣。
而当一部分哭得最为悲催的人在努力适应这个“魑魅魍魉”的世界之时,有一个人却笑得很开心,此人便是前央视主持人、现天津卫视主持人张绍刚。
我们所处的这个时代本身就被房子、车子、票子折磨得人鬼不分了,张绍刚却还要火上浇油,以一个胜利者和成功者的嘴脸,来刻薄地对待那些正处于事业起步阶段的“花样男女”。诚然,社会对年轻人的激励有多重方式,刻薄、挖苦、揭短在某些时候的确能够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但这我们这个社会阶层流动性严重僵化和固化的“权贵资本主义”时代,在年轻人史无前例地走投无路之际,在大多数青年人都没有“李刚”这样一个好爹的残酷现实面前,他们更需要安慰、鼓励、温情和循循善诱,甚至含情脉脉,而不是张绍刚式的摧毁和皇帝老子选驸马式的暴戾、乖张。
从底层走出来的年轻人,或者正处于事业起步阶段的职场新人们,在他们打拼的道路上,那些牛人们哪怕只是浅浅的一个微笑,或者一个鼓励的动作,都可能会让他们充满无穷无尽的力量,并有可能感动终生,在梦里总出现这样的温馨场景。
在就业压力如此巨大,又看似人人平等的职场环境之下,在那些爹妈早就铺好路,进入公务员系统、国企和事业单位的少数“天子骄子”不屑于与大众立于同一个舞台上竞争之际,我强烈呼吁,请对那些求职者好一点,行吗?尤其是那些能够对求职者的去留享有生杀大权的成功者们,请你们对求职者好一点,行吗?
我们看到,作为一个求职类的综艺节目,主持人张绍刚对求职者的去留起到的作用,有时候甚至超过那些用人机构的代表,而张绍刚的一举一动给职场人士和全国电视观众的却是一个如此不好的信号,即我是一个成功人士,或者我是这个电视节目的上帝,那么我就有权力对新人鸡蛋里挑骨头,等你经过我这样的严酷和变态的考验之后,你也有可能成为如我一般的成功人士,然后你也可以如我当初一样,甚至如“上帝”一样,来对待你所遇到的新人了。
就是这样一种逻辑,使得中国人在上司面前是一条温顺的哈巴狗,在下属面前又立马变脸成一条恶狼;就是这样一种逻辑,使得中国社会阶层的流动性完全成为闻一多所谓的“死水一潭”;就是这样一种逻辑,使得很多年轻人只能走歪门邪道、被潜规则,才可能杀出一条血路;就是这样一种逻辑,使得年轻人的创造力如此之低下,稍微好使一点的大脑,都走进行政事业单位,去应付那些毫不创造价值和意义的琐碎和阴暗。
也正是这样一种逻辑,使得我们在大谈中国人所创造的辉煌经济成果时,却发现,这个时代好的生活模式,好的物件,如压榨我们廉价劳动力的电子产品,当代年轻人心中图腾式的IPAD和IPHONE,都是不是我们创造的。就连好的人伦关系,曾几何时我们冠于全球,现在也丧失殆尽。
不知道张绍刚有没有子女,如果他的子女在以后找工作的工程中,遇到如此刁钻和恶毒的考官,他自己会作何感想。我想,这种可能性不大了。因为张绍刚大小也是一个名人了,他的子女有这样一个好爹,大概不至于舔着脸,站在大庭广众之下,被人置于如此尴尬、抓狂的境地。
电视是传播力很强的公共媒体,张绍刚滥用媒体人的特权,对国人早已不良的价值观起到了助纣为虐,为虎作伥的恶作用,形成了相当广泛的恶示范作用。甚至,我都怀疑张绍刚式的主持“风格”是不是真的就是为了求职者好。有时候,我觉得他是用心险恶,他见不得人好。他通过张牙舞爪的主持模式,在人格上侮辱求职者,获得了变态的快感。
其实,退一步说,不管有没有张绍刚这个人,隔绝了我们善良、温和、提携后辈和宽恕年轻人的那张大幕早已升起,就像当年的冷战大幕一样,这张大幕甚至会在将来更为坚硬和无情。而我们的大主持人张绍刚就正好站在这张大幕的下面,守候着它,为它做了一个更为狂躁和功利的注脚。于是乎,本来人人都在为此做注脚,但因为电视的传播力度,使得在近一段时间内,张绍刚成为了这张大幕最优秀的守护者和做注者,也一不小心做了目今中国狂躁功利的总代言人。
只可惜,这种代言,是没有代言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