羽管键琴远赴南昌参加巴洛克音乐演出
加拿大友人Tamar Oppenheimer女士1998年赠送给中央音乐学院的羽管键琴,经过长途跋涉,终于回到自己的家—中央音乐学院教学楼的教室里。这台羽管键琴肩负友好使命远赴南昌,参加在南昌大学举办的首届中国(南昌)中德巴洛克音乐周(2012年11月13日至18日)的巴洛克音乐演出。
钢琴的前身羽管键琴是巴洛克时期的重要乐器,原汁原味地演奏巴洛克作品离不开羽管键琴,所以南昌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在筹划此次巴洛克音乐周时就与中央音乐学院乐器管理部门联系,希望予以支持,借给他们一台羽管键琴用于演出。考虑到长途跋涉问题,他们学校拟定计划,订做一个特制包装箱以确保运输绝对安全。
在2010年由中央音乐学院主办的北京国际巴洛克音乐节期间,我曾邀请南昌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的董卫红副院长担任巴洛克小提琴的演奏。这次作为主办方,董卫红老师向我发出邀请,希望我在他们举办的巴洛克音乐周中演奏羽管键琴。考虑到已经安排好的荷兰NDA古乐器演奏家在中央音乐学院举行巴洛克演奏风格大师课,分身乏术,只能期待下次与他们的深入合作。
在国内,巴洛克音乐的普及还处于起步阶段,需要各方面的协同配合,相互支持。以Tamar Oppenheimer女士赠送的羽管键琴为载体,承担这种使命是再合适不过的事情,相信这也是实现这位加拿大友人在中国普及巴洛克音乐的美好愿望。
附1:
巴洛克音乐周精彩落幕
南昌新闻网讯 琵琶、二胡与小提琴、钢琴同台演奏会是什么效果?18日晚,中德巴洛克音乐周暨中欧古老音乐研讨会落下帷幕。在闭幕音乐会上,德国特罗辛根古老音乐研究院室内乐团与南昌大学民族乐团,分别带来西洋乐器与中国古典乐器演出,带给观众一场视觉盛宴。
此次音乐周由南昌大学与德国特罗辛根国立音乐学院主办。音乐周期间,南昌大学举行了4场国际顶尖的巴洛克音乐会,包括“巴洛克小提琴独奏音乐会”、“德国巴洛克奏鸣曲独奏音乐会”、“德国巴洛克音乐会”和“闭幕音乐会”。
“这些乐器都是巴洛克时期流传下来的,现在存世已非常少,可以说是难得一见的艺术品。”南昌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院长解路军告诉记者,类似活动目前仅在北京、上海举办过,“南昌是全国第三个举办巴洛克音乐周的城市。
4场音乐会的举行,让南昌市民体会到了异域民族的独特风情,南昌大学相关工作人员介绍,4场音乐会场场都是爆满,许多学生和市民都是站着听完演出。
18日晚的闭幕晚会,无疑是整个音乐周的重头戏。演出中,观众除了欣赏到古琴、二胡等中国古老乐器演奏巴洛克名曲,还欣赏了巴洛克乐器演奏中国古典乐。
“此次中德音乐周的举行,对双方来说不仅是音乐上的交流,更是中德两种文化的交流。”南昌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副院长董卫红说道。(李洢 记者 熊婷婷 周西月)
来源:南昌新闻网——南昌晚报
附2:
音乐的对话 文化的交流
——首届中德巴洛克音乐周暨中欧古老音乐研讨会侧记
2012年11月19日
来源:《南昌日报》
十一月的南昌带着几分寒意,南昌大学前湖校区音乐厅却温暖如春。在这里,演奏家们热血涌动、激情奔腾,特别是演出现场如同潮水般一浪高过一浪的掌声更是令人为之动容。这是在今年中德巴洛克音乐周期间,来自德国的特罗辛根国立音乐学院与南昌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的师生们演出时的精彩写照。
活动:零距离感受欧洲古老音乐
11月16日晚,来自德国特罗辛根古老音乐研究院室内乐团的艺术家们在南昌大学前湖校区音乐厅内为观众献上了一台精彩的德国巴洛克音乐会。演出在一曲经典的《恰空舞曲》中拉开了帷幕。旋律中,三十二个变奏组成的严谨对称,音乐的洪流和谐流畅,音乐的形象庄严雄伟、气势磅礴,震撼全场。紧接着,《C大调短笛三重奏》让观众领略到了短笛特殊的音色,《快乐的牧羊人》 咏叹调、《E小调小提琴四重奏》等作品让现场观众对巴洛克曲风有了一个直观的感受。
巴洛克音乐,是指公元1600年到1750年的150年间创作的音乐作品,此类作品风格华丽,是后期音乐发展的基础。据悉,中德巴洛克音乐周暨中欧古老音乐研讨会是南昌大学与特罗辛根国立音乐学院在艺术领域重要合作项目之一,活动旨在使彼此更加深刻地了解中德音乐文化的发展历史、发展背景、文化价值及现实意义,巩固和加强中德音乐文化的学术交流,类似活动目前在我国仅北京和上海举办过,南昌是全国第三个举办巴洛克音乐周的城市。这次音乐周是南昌大学与德国特罗辛根国立音乐学院一项长达三年的合作项目中的重要一部分。活动时间为11月13日至18日,期间有10场学术报告会,近30场大师授课班以及5场音乐会。
专家:架起中德人民间友谊之桥
南昌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音乐系在巴洛克音乐的研究上走在了全国高校前列。对巴洛克音乐的研究,是一门新兴的学科,南昌大学在2011年成立了巴洛克音乐研究中心,这在国内大学的音乐系中是不多见的。
特罗辛根国立音乐学院校长Hampel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特罗辛根国立音乐学院此次与南昌大学的合作,缘起于南昌大学很多音乐教授是他们学校的校友或是在德国学习交流过,正因为校友浓浓之情,又加上校方热情相邀,才有了这次的音乐周活动,德国巴登符腾堡州政府也非常支持他们的活动,巴登符腾堡州基金会、巴登符腾堡州音乐家协会、巴登符腾堡州国际交流协会都对这次德国艺术家来昌给予了赞助。“这是一个良好的开端,能够来到南昌,我们十分开心。这次活动将极大地促进中德在古老音乐方面的交流和发展,我们很期待下一步更加深入的沟通和交流,在更多领域上寻求更大的合作。此次南昌大学组织安排这次活动很圆满。来到南昌,我们被南昌人民的热情所深深感染,让我们觉得这次活动非常有意义。”
南昌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副院长董卫红告诉记者,整个音乐周内容丰富,节奏紧凑,学术起点很高,是一次极有意义和价值的学术活动。南昌大学为此次活动付出了很大的努力和心血,还特意从北京空运非常珍贵的羽管键琴。他们希望通过这次音乐周活动,进一步巩固和加强南昌大学与国际知名院校的学术交流,并为今后继续深化学术交流奠定基础。此外,通过这次活动,进一步提高了南昌大学师生的艺术修养,开拓了师生的艺术视野,为师生提供了更好的教学实践和科研平台。“同时,我们也希望通过本次和今后的多次文化交流,进一步提高南昌的城市文化品位,促进南昌城市文化建设更好更快发展。”董卫红说。
在近30场大师班中,这些来自德国的艺术家们对南昌的大学生们印象非常好。羽管键琴专家Spaans尽管不会中文,却用快乐的表情和激动的手势来表达她对中国学生的喜爱,“孩子们很努力,听课的时候都十分认真、注意力很集中,下课后还一直围着我们问问题。虽然他们还有些稚嫩,但是我相信经过几年的历练,他们一定能做得很好,甚至走向更广阔的舞台。”著名小提琴家Steck也不约而同地表达了这样的看法,“学生们求知欲很强,这点让我感受很深刻,在南昌的这段时间,我感觉像是在家一样的轻松,这里艺术氛围很好,我希望有更多的机会来到这里和中国艺术家一起交流学习。”通过音乐周的活动,很多德国艺术家都爱上了中国传统的民乐,他们觉得古老的音乐艺术没有国界,都一样的美好,都值得传承。
期待:让高雅艺术推动城市文化发展
这次中德巴洛克音乐周在南昌大学举行,不仅吸引了各大院校的学生,还引来了市民的关注,“最近几天很多市民打来电话要求购票观看,希望能够与德国艺术家们近距离交流,感受欧洲古老音乐,这样的火爆程度超出了我们之前的预计。但是很遗憾,我们的音乐厅座位有限,不能完全满足大家的热情,非常遗憾。”董卫红对记者说。据悉,这次音乐周的各种活动,包括讲座、音乐会等,不仅对南昌大学的师生开放,而且还对南昌市民开放,很多市民都通过电话提前预约而获得了现场观看的机会。
“南昌是继北京、上海之后,第三个举办巴洛克音乐周的城市,不管是对南昌大学的师生而言,还是对南昌市民来说,这都是一个很难得的机会,通过这个活动,市民可以了解巴洛克音乐这样一个前沿的领域,精神文化生活也得到了丰富。高校不仅是搞学术和搞科研的地方,高校更重要的一个功能是社会服务功能,提高城市文化品位、促进城市文化建设也是高校的任务之一。所以以往我们举办的各种艺术活动,也都面向市民开放,这次巴洛克音乐周也是如此,今后更会坚持这个传统。”董卫红说。
对于普及高雅艺术,传承古老音乐,特罗辛根古乐系主任Duftschmit结合德国的一些经验,对南昌高雅艺术的普及提出了自己的想法,“古老音乐对于现在的年轻人来说存在一定的理解困难,这次我们在南昌,看到了很多热情的年轻人对音乐的追求和努力,我建议他们加强一些信息上的沟通,与国际接轨。同时,学校可以用演出的方式吸引更多的人走进音乐厅,让更多的人喜欢古老音乐艺术,不仅仅是听,还可以自己去尝试学习和感受,这点很重要。还有一点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南昌文化氛围非常浓厚,底蕴特别深,这座文化之城一定会在未来发展的路途上闪耀夺目的光彩。” (记者徐蕾)
钢琴的前身羽管键琴是巴洛克时期的重要乐器,原汁原味地演奏巴洛克作品离不开羽管键琴,所以南昌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在筹划此次巴洛克音乐周时就与中央音乐学院乐器管理部门联系,希望予以支持,借给他们一台羽管键琴用于演出。考虑到长途跋涉问题,他们学校拟定计划,订做一个特制包装箱以确保运输绝对安全。
在2010年由中央音乐学院主办的北京国际巴洛克音乐节期间,我曾邀请南昌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的董卫红副院长担任巴洛克小提琴的演奏。这次作为主办方,董卫红老师向我发出邀请,希望我在他们举办的巴洛克音乐周中演奏羽管键琴。考虑到已经安排好的荷兰NDA古乐器演奏家在中央音乐学院举行巴洛克演奏风格大师课,分身乏术,只能期待下次与他们的深入合作。
在国内,巴洛克音乐的普及还处于起步阶段,需要各方面的协同配合,相互支持。以Tamar Oppenheimer女士赠送的羽管键琴为载体,承担这种使命是再合适不过的事情,相信这也是实现这位加拿大友人在中国普及巴洛克音乐的美好愿望。
附1:
巴洛克音乐周精彩落幕
南昌新闻网讯 琵琶、二胡与小提琴、钢琴同台演奏会是什么效果?18日晚,中德巴洛克音乐周暨中欧古老音乐研讨会落下帷幕。在闭幕音乐会上,德国特罗辛根古老音乐研究院室内乐团与南昌大学民族乐团,分别带来西洋乐器与中国古典乐器演出,带给观众一场视觉盛宴。
此次音乐周由南昌大学与德国特罗辛根国立音乐学院主办。音乐周期间,南昌大学举行了4场国际顶尖的巴洛克音乐会,包括“巴洛克小提琴独奏音乐会”、“德国巴洛克奏鸣曲独奏音乐会”、“德国巴洛克音乐会”和“闭幕音乐会”。
“这些乐器都是巴洛克时期流传下来的,现在存世已非常少,可以说是难得一见的艺术品。”南昌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院长解路军告诉记者,类似活动目前仅在北京、上海举办过,“南昌是全国第三个举办巴洛克音乐周的城市。
4场音乐会的举行,让南昌市民体会到了异域民族的独特风情,南昌大学相关工作人员介绍,4场音乐会场场都是爆满,许多学生和市民都是站着听完演出。
18日晚的闭幕晚会,无疑是整个音乐周的重头戏。演出中,观众除了欣赏到古琴、二胡等中国古老乐器演奏巴洛克名曲,还欣赏了巴洛克乐器演奏中国古典乐。
“此次中德音乐周的举行,对双方来说不仅是音乐上的交流,更是中德两种文化的交流。”南昌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副院长董卫红说道。(李洢 记者 熊婷婷 周西月)
来源:南昌新闻网——南昌晚报
附2:
音乐的对话 文化的交流
——首届中德巴洛克音乐周暨中欧古老音乐研讨会侧记
2012年11月19日
来源:《南昌日报》
十一月的南昌带着几分寒意,南昌大学前湖校区音乐厅却温暖如春。在这里,演奏家们热血涌动、激情奔腾,特别是演出现场如同潮水般一浪高过一浪的掌声更是令人为之动容。这是在今年中德巴洛克音乐周期间,来自德国的特罗辛根国立音乐学院与南昌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的师生们演出时的精彩写照。
活动:零距离感受欧洲古老音乐
11月16日晚,来自德国特罗辛根古老音乐研究院室内乐团的艺术家们在南昌大学前湖校区音乐厅内为观众献上了一台精彩的德国巴洛克音乐会。演出在一曲经典的《恰空舞曲》中拉开了帷幕。旋律中,三十二个变奏组成的严谨对称,音乐的洪流和谐流畅,音乐的形象庄严雄伟、气势磅礴,震撼全场。紧接着,《C大调短笛三重奏》让观众领略到了短笛特殊的音色,《快乐的牧羊人》 咏叹调、《E小调小提琴四重奏》等作品让现场观众对巴洛克曲风有了一个直观的感受。
巴洛克音乐,是指公元1600年到1750年的150年间创作的音乐作品,此类作品风格华丽,是后期音乐发展的基础。据悉,中德巴洛克音乐周暨中欧古老音乐研讨会是南昌大学与特罗辛根国立音乐学院在艺术领域重要合作项目之一,活动旨在使彼此更加深刻地了解中德音乐文化的发展历史、发展背景、文化价值及现实意义,巩固和加强中德音乐文化的学术交流,类似活动目前在我国仅北京和上海举办过,南昌是全国第三个举办巴洛克音乐周的城市。这次音乐周是南昌大学与德国特罗辛根国立音乐学院一项长达三年的合作项目中的重要一部分。活动时间为11月13日至18日,期间有10场学术报告会,近30场大师授课班以及5场音乐会。
专家:架起中德人民间友谊之桥
南昌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音乐系在巴洛克音乐的研究上走在了全国高校前列。对巴洛克音乐的研究,是一门新兴的学科,南昌大学在2011年成立了巴洛克音乐研究中心,这在国内大学的音乐系中是不多见的。
特罗辛根国立音乐学院校长Hampel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特罗辛根国立音乐学院此次与南昌大学的合作,缘起于南昌大学很多音乐教授是他们学校的校友或是在德国学习交流过,正因为校友浓浓之情,又加上校方热情相邀,才有了这次的音乐周活动,德国巴登符腾堡州政府也非常支持他们的活动,巴登符腾堡州基金会、巴登符腾堡州音乐家协会、巴登符腾堡州国际交流协会都对这次德国艺术家来昌给予了赞助。“这是一个良好的开端,能够来到南昌,我们十分开心。这次活动将极大地促进中德在古老音乐方面的交流和发展,我们很期待下一步更加深入的沟通和交流,在更多领域上寻求更大的合作。此次南昌大学组织安排这次活动很圆满。来到南昌,我们被南昌人民的热情所深深感染,让我们觉得这次活动非常有意义。”
南昌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副院长董卫红告诉记者,整个音乐周内容丰富,节奏紧凑,学术起点很高,是一次极有意义和价值的学术活动。南昌大学为此次活动付出了很大的努力和心血,还特意从北京空运非常珍贵的羽管键琴。他们希望通过这次音乐周活动,进一步巩固和加强南昌大学与国际知名院校的学术交流,并为今后继续深化学术交流奠定基础。此外,通过这次活动,进一步提高了南昌大学师生的艺术修养,开拓了师生的艺术视野,为师生提供了更好的教学实践和科研平台。“同时,我们也希望通过本次和今后的多次文化交流,进一步提高南昌的城市文化品位,促进南昌城市文化建设更好更快发展。”董卫红说。
在近30场大师班中,这些来自德国的艺术家们对南昌的大学生们印象非常好。羽管键琴专家Spaans尽管不会中文,却用快乐的表情和激动的手势来表达她对中国学生的喜爱,“孩子们很努力,听课的时候都十分认真、注意力很集中,下课后还一直围着我们问问题。虽然他们还有些稚嫩,但是我相信经过几年的历练,他们一定能做得很好,甚至走向更广阔的舞台。”著名小提琴家Steck也不约而同地表达了这样的看法,“学生们求知欲很强,这点让我感受很深刻,在南昌的这段时间,我感觉像是在家一样的轻松,这里艺术氛围很好,我希望有更多的机会来到这里和中国艺术家一起交流学习。”通过音乐周的活动,很多德国艺术家都爱上了中国传统的民乐,他们觉得古老的音乐艺术没有国界,都一样的美好,都值得传承。
期待:让高雅艺术推动城市文化发展
这次中德巴洛克音乐周在南昌大学举行,不仅吸引了各大院校的学生,还引来了市民的关注,“最近几天很多市民打来电话要求购票观看,希望能够与德国艺术家们近距离交流,感受欧洲古老音乐,这样的火爆程度超出了我们之前的预计。但是很遗憾,我们的音乐厅座位有限,不能完全满足大家的热情,非常遗憾。”董卫红对记者说。据悉,这次音乐周的各种活动,包括讲座、音乐会等,不仅对南昌大学的师生开放,而且还对南昌市民开放,很多市民都通过电话提前预约而获得了现场观看的机会。
“南昌是继北京、上海之后,第三个举办巴洛克音乐周的城市,不管是对南昌大学的师生而言,还是对南昌市民来说,这都是一个很难得的机会,通过这个活动,市民可以了解巴洛克音乐这样一个前沿的领域,精神文化生活也得到了丰富。高校不仅是搞学术和搞科研的地方,高校更重要的一个功能是社会服务功能,提高城市文化品位、促进城市文化建设也是高校的任务之一。所以以往我们举办的各种艺术活动,也都面向市民开放,这次巴洛克音乐周也是如此,今后更会坚持这个传统。”董卫红说。
对于普及高雅艺术,传承古老音乐,特罗辛根古乐系主任Duftschmit结合德国的一些经验,对南昌高雅艺术的普及提出了自己的想法,“古老音乐对于现在的年轻人来说存在一定的理解困难,这次我们在南昌,看到了很多热情的年轻人对音乐的追求和努力,我建议他们加强一些信息上的沟通,与国际接轨。同时,学校可以用演出的方式吸引更多的人走进音乐厅,让更多的人喜欢古老音乐艺术,不仅仅是听,还可以自己去尝试学习和感受,这点很重要。还有一点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南昌文化氛围非常浓厚,底蕴特别深,这座文化之城一定会在未来发展的路途上闪耀夺目的光彩。” (记者徐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