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三儿
初中的时候,有一天在家,想找一样东西,便寻不着。摸索到父亲房里,发现了两盒避孕套。心中一惊,当时父母是分房而睡的。妹妹尚且年幼,母亲陪伴在旁,与妹妹一房。父亲独自。小心翼翼地放回原处,退出房间,怕是被发现了。没敢跟母亲提这件事,没敢当面去质问父亲,一个人躲在夜里写日记,莫名地掉眼泪。 隔天试探性地问母亲,要是发现爸爸有外遇了,该怎么办?母亲说出了让我颇为意外的答案,只要他还能回这个家,还有我们,就可以了。我会装作什么都不知道,继续照顾维持这个家。夜里一个人在房间掉眼泪,没想到母亲为了维持这个家可以忍让卑微到如此的地步。 后来的一段时间里,我一直很留意父亲,他晚上晚回来了,我会不经意地问他去哪了。试图梳理出时间线索,他生意上的伙伴,周围的朋友圈子。有时碰到机会,我会借故说玩他手机里的游戏,看看能否从短信,通话中找出点蛛丝马迹。我为我自己的这点小心机与神经质感到可耻,与悲悯。我怎么能如此对待痛爱我的父亲。 一直没发现任何不妥,过段时间也就淡忘了这件事了。后来搬家,父母重新睡到一起。有一天,我们一家人去喝早茶,突然听到父母提起爸爸的某位前同事,是个年轻人,没好意思去买避孕套,于是就托父亲去买,父亲告知母亲,母亲就买好了让父亲好拿回公司。我恍然大悟,很诚实地供出了当年在爸爸房间找到避孕套不敢说出来的事情。爸爸摸摸我的脑袋,笑了,小孩子还挺有心机的嘛。我也笑了,心中的疑惑误解全都消散了。 这是我以为我爸爸有了小三儿的事情。 高二那年,初中某位很要好的同学,打来电话,断断续续地在电话里说着,呜咽着连话都说不清。原来是她看见他爸爸搂着一个陌生女人上车的事,她很害怕。我说你先看着,别哭,弄明白他们去哪,我马上赶过来。我又叫上了某个我们之间都很好的人。 三个人到了一个地方,在那等着,看见那女人下了车。另外一个朋友说,我们上去当面揭穿他爸吧,顺便把那个女人臭骂一顿。我说千万别,男人偷摸找小三,不让家里知道,说明他心里还有这个家,他还在努力维持他在子女心中的形象。要是我们上前揭穿,只会把他爸往那个女人怀里推,更加会破坏了他与女儿的关系,到时只会变得更僵,家庭关系就破裂掉了。 那能够做什么?我说我们现在啥也别做,找个机会不经意地认识那个小三,想办法和她熟络,先弄明白情况再说。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以旁观者的心态,让那小三明白当小三不是条出路,想必便知难而退了。另外,对自己的爸爸要好,不能让他察觉到异样。 后来同学打来电话,她说父母最后还是离婚了,他们之间早就没有多少感情了,她已经能接受父母离婚的现实。她说她感谢我当时的理智,她现在和父亲的关系还是很好。 今天上课,心理学的老师提到了她以前有学生现在当了小三的事情,她说她很生气啊,好好的一个大学生怎么能堕落成那样,毕竟是读过书的人。我当时听了就感觉这老师很不成熟,观点偏激啊。更加惊讶的是,我发现我有这个想法,是因为我竟然能接受小三了。换在以前,我可是个十足爱憎分明的人,对小三这种人是绝对不能容忍的。但是现在我似乎能够在很多事上开始学着低低头了。至少,我以为这都是别人生活的问题,你看到的往往是表象,道听途说而来的,与自己无关,也就不需要采取任何偏激评判的态度,用自我价值观企图站在道德的制高点去观望甚至指点别人的生活。 2012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