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公益出发站——在行动苏州办公室受邀参加能力建设培训
2012年11月16日,在行动苏州办公室受平江区社会组织培育中心的邀请参加了由乐助社工事务所开展的培训会议。来自平江区、金阊区、沧浪区的社会组织工作人员、高校社团成员和社区工作者,逾40人参加了这次培训。
早上是由魏晨老师带来的关于创新力的精彩讲演。一开头他就以公益创投的两个优秀项目为例向与会者生动说明了创新的魅力。“社区老年报”,这是一个本地社区老年人自己的项目,老年人最清楚自己的需求,又想老有所为,社区老年报正是要素组合的好例子,老年人自己动手剪报、排版、重印,最后一份自己想要的报纸产生了,需求满足到了,就是创新,所以要去发掘真正的需要,最现实的就是现在一提到农民工就对应到新市民,项目书里无不是学习本地语言、体验城市环境等等,而我们忽略了“他们”的思维对这个感兴趣吗,想成为新市民吗,如果他们去体验了,反而适应不良了,我们该怎么解决呢?这个例子也点醒了我们,我们更要去发掘需求,而不是自我为中心的去想象需求。
孙老师展示沟通的重要性
“齐家协力项目”给大家带来了更大的震撼,两个差异巨大的社区该怎么融合?传统思维里两个社区互相体验下对方的生活就结束了,带来的不是了解与融合,反而会更加恐慌和隔离,让这个项目给你一个新视角吧!挖掘社区本身的资源,让社区居民自己分享好点子,社区为他提供场地和资源,于是22家生活馆应运而生,社区中国文化节、公益护照一个又一个闪光点登上舞台。这就是所谓的组织机构创新了,通过社区居民为主办的方式实现了融合的目标。这些也在企业赞助上体现了出来,魏老师在这里还举例说,一个企业提供的最没有成本的就是它自身的产品,因此再找企业合作的时候大家也要转换思维,不一定都要是资金支持,完全可以是产品的支持来做公益,一样很有益和有效。
魏老师分享乐助的创意图谱
问题地图
紧接着,魏老师就怎么形成创新力带来了他自己的方法与见解。四环节:开阔视野—分享案例—诊断治疗—实务训练。更细致的包括每天积累一个创意,每月练笔一份项目书、形成目标社区的问题地图、在一两年内形成创意图谱等等,同时还要积极运用逆向思维、发散思维,利用思维导图,从需求视角、资源视角来进行思考,让问题与资源对接。两个小时的内容虽然短暂和有限,但还是给与会者带来了很多有益的指导和帮助。
仔细聆听魏老师讲解创新力
下午,是由孙金菊老师带来的关于社会组织的人际沟通的培训。先从帕森斯的组织划分到我国的社会组织介绍,后面就人际沟通的方方面面,倾听、向上/向下沟通、利益相关方等诸多概念向大家做了展示,活动最后在大家轻松的互动中结束了。
一天的培训,也为不同组织以及机构提供了相互认识和交流的平台,认识到更多的“同行”。知识技能的培训想必让每一位来参加的人员都受益匪浅,尤其社团领袖能力的培训对于处于成长期的我们更是很好的课程,通过会上培训以及会下交流,我们也意识到目前在项目上的诸多弱点,所以今后的工作中,我们会以更专业的姿态为打工者以及打工子弟提供服务。
早上是由魏晨老师带来的关于创新力的精彩讲演。一开头他就以公益创投的两个优秀项目为例向与会者生动说明了创新的魅力。“社区老年报”,这是一个本地社区老年人自己的项目,老年人最清楚自己的需求,又想老有所为,社区老年报正是要素组合的好例子,老年人自己动手剪报、排版、重印,最后一份自己想要的报纸产生了,需求满足到了,就是创新,所以要去发掘真正的需要,最现实的就是现在一提到农民工就对应到新市民,项目书里无不是学习本地语言、体验城市环境等等,而我们忽略了“他们”的思维对这个感兴趣吗,想成为新市民吗,如果他们去体验了,反而适应不良了,我们该怎么解决呢?这个例子也点醒了我们,我们更要去发掘需求,而不是自我为中心的去想象需求。
![]() |
孙老师展示沟通的重要性
“齐家协力项目”给大家带来了更大的震撼,两个差异巨大的社区该怎么融合?传统思维里两个社区互相体验下对方的生活就结束了,带来的不是了解与融合,反而会更加恐慌和隔离,让这个项目给你一个新视角吧!挖掘社区本身的资源,让社区居民自己分享好点子,社区为他提供场地和资源,于是22家生活馆应运而生,社区中国文化节、公益护照一个又一个闪光点登上舞台。这就是所谓的组织机构创新了,通过社区居民为主办的方式实现了融合的目标。这些也在企业赞助上体现了出来,魏老师在这里还举例说,一个企业提供的最没有成本的就是它自身的产品,因此再找企业合作的时候大家也要转换思维,不一定都要是资金支持,完全可以是产品的支持来做公益,一样很有益和有效。
![]() |
魏老师分享乐助的创意图谱
![]() |
问题地图
紧接着,魏老师就怎么形成创新力带来了他自己的方法与见解。四环节:开阔视野—分享案例—诊断治疗—实务训练。更细致的包括每天积累一个创意,每月练笔一份项目书、形成目标社区的问题地图、在一两年内形成创意图谱等等,同时还要积极运用逆向思维、发散思维,利用思维导图,从需求视角、资源视角来进行思考,让问题与资源对接。两个小时的内容虽然短暂和有限,但还是给与会者带来了很多有益的指导和帮助。
![]() |
仔细聆听魏老师讲解创新力
下午,是由孙金菊老师带来的关于社会组织的人际沟通的培训。先从帕森斯的组织划分到我国的社会组织介绍,后面就人际沟通的方方面面,倾听、向上/向下沟通、利益相关方等诸多概念向大家做了展示,活动最后在大家轻松的互动中结束了。
一天的培训,也为不同组织以及机构提供了相互认识和交流的平台,认识到更多的“同行”。知识技能的培训想必让每一位来参加的人员都受益匪浅,尤其社团领袖能力的培训对于处于成长期的我们更是很好的课程,通过会上培训以及会下交流,我们也意识到目前在项目上的诸多弱点,所以今后的工作中,我们会以更专业的姿态为打工者以及打工子弟提供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