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健康,金钱是世上最好的东西
扬子江论坛将于2012年12月1日推出年轻艺术家詹蕤的个展:《除了健康,金钱是世上最好的东西》。詹蕤1980年出生于湖北武汉。2004年毕业于湖北美术学院油画系,2006年毕业于英国伦敦艺术大学美术系,现生活工作在武汉。
在詹蕤的创作中,所有来自现实的信息,都被他按照自己制定的规则进行归纳、整理、记录、编码。詹蕤2011年在BOERS—LI画廊举办的首次个展《股票、天气与性生活》中,展示了他根据一个规定时间段内所得到的数据与信息——几支股票的涨跌、天气的晴阴、性工作者的工作日志,创作的绘画作品。他在每一个时间点上忠诚于这些现实的信息,用色彩、几何形体以及不同明度的色块转译出这些信息,并铭刻于画布之上、图形之中,当规定时间到来时,也是作品完成时。
色彩、几何形体、不同明度的色块、起止的时间,都是艺术家自己给自己制定的规则,而决定这些材料组合的形式却来自于完全不可控的现实信息,詹蕤在创作中以一种机械的方式的将自己作为创作主体的主体性降低,让自己似乎变为一个社会现实中的各类数据的记录员,又似乎是回到了艺术创作的原点,以一种类似于结绳记事的方式,将创作行为中的审美行为挤压出来,成为了某种剩余物,或者说,现实世界的数据和信息与最后成为其作品的色彩、几何图形所承载的审美性在詹蕤的创作中互为剩余物。我们也可以这样认为:詹蕤的创作是最彻底的现实主义创作,同时也是最“滑稽”的现实主义创作。
如果说在上一个个展《股票、天气与性生活》中,关键词是“时间”的话,那么
在《除了健康,金钱是世上最好的东西》这个展览中,“空间”则成为解读詹蕤这一阶段创作的关键词。詹蕤挑选了几件价格不菲的奢侈的消费品、九辆不同品牌的汽车、十一家上市公司,根据奢侈品、汽车的价格、上市公司每小时赚取的利润,计算出这些数额的百元钱币的体积,再做成相应不同长、宽、高的盒子。钱币的多少决定了盒子的形态,盒子这时不仅仅是一个容器,它呈现的是一个被盛装的物——金钱,缺席而又在场的空间;它是空间的提示物、是一个关于空间的注脚,同时也是空间的剩余物。
展览题目来自于音乐家莫扎特1781年写给朋友的书信中的句子,按照罗曼罗兰的解读,这句话虽然提示了天才的艺术家生活的窘迫,财富的贫乏,也反映出莫扎特对尘世生活以及日常事务的关怀,这是两百年前的艺术家对金钱的看法。
金钱是物的抽象,是资本主义社会中生命和物质度量的形式,金钱自身的形式也经历了从金银到镍铝再到纸币最后变为电子货币的不断将自身抽象和去物质化的过程。金钱所能度量的物也通过金钱度量自身。就像齐泽克在《欢迎来到现实的荒漠》一文中分析的那样,“恰恰当物神自身被去物质化,变成一种流变的、非物质的虚拟实体的时候,恋物癖才达到高峰;当货币的物质性随着其电子化进程连最后踪迹也消失了的时候,金钱恋物癖就到达了极点——只有在这一阶段,物神才会呈现出一种不可毁灭的幽灵状态。”与两百年前莫扎特的时代不同,这个迈克尔哈特的“帝国”的时代的金钱已经不再是有着实体形态的金钱,而是汇聚在看不见的虚拟河流里的暗涌,伴随着资本的流动,将人和物挟裹着流向四方,所有的人和物,成为这条条河流里的浮萍,无处停留。金钱在詹蕤的这组作品里,呈现为实体缺席的空间,这也是一种对于空洞的标示,同样,这也是欲望的空洞,一个表达为具体体积的虚空。
金钱在詹蕤的近作里成为了一个以冷漠态度观察的对象,一个仅仅只是提供创作所需的信息的变化的主体。是金钱的多少铭刻出这些被选中的物的诉说自身的表达方式,同时也塑造出被展示的作品的比例与尺度。创作的对象——金钱,在这里呈现为抽象而又最具体的形象。
詹蕤的创作,最重要的部分来自于他的工作方法,在这个展览中我们将看到:金钱的额度是如何被理解为体积、体积如何转换为空间、空间又如何被材料的塑形所凝固、复杂的社会信息如何成为单纯的形式、单纯的形式又如何从复杂的社会信息中获取潜能……
在詹蕤的创作中,所有来自现实的信息,都被他按照自己制定的规则进行归纳、整理、记录、编码。詹蕤2011年在BOERS—LI画廊举办的首次个展《股票、天气与性生活》中,展示了他根据一个规定时间段内所得到的数据与信息——几支股票的涨跌、天气的晴阴、性工作者的工作日志,创作的绘画作品。他在每一个时间点上忠诚于这些现实的信息,用色彩、几何形体以及不同明度的色块转译出这些信息,并铭刻于画布之上、图形之中,当规定时间到来时,也是作品完成时。
色彩、几何形体、不同明度的色块、起止的时间,都是艺术家自己给自己制定的规则,而决定这些材料组合的形式却来自于完全不可控的现实信息,詹蕤在创作中以一种机械的方式的将自己作为创作主体的主体性降低,让自己似乎变为一个社会现实中的各类数据的记录员,又似乎是回到了艺术创作的原点,以一种类似于结绳记事的方式,将创作行为中的审美行为挤压出来,成为了某种剩余物,或者说,现实世界的数据和信息与最后成为其作品的色彩、几何图形所承载的审美性在詹蕤的创作中互为剩余物。我们也可以这样认为:詹蕤的创作是最彻底的现实主义创作,同时也是最“滑稽”的现实主义创作。
如果说在上一个个展《股票、天气与性生活》中,关键词是“时间”的话,那么
在《除了健康,金钱是世上最好的东西》这个展览中,“空间”则成为解读詹蕤这一阶段创作的关键词。詹蕤挑选了几件价格不菲的奢侈的消费品、九辆不同品牌的汽车、十一家上市公司,根据奢侈品、汽车的价格、上市公司每小时赚取的利润,计算出这些数额的百元钱币的体积,再做成相应不同长、宽、高的盒子。钱币的多少决定了盒子的形态,盒子这时不仅仅是一个容器,它呈现的是一个被盛装的物——金钱,缺席而又在场的空间;它是空间的提示物、是一个关于空间的注脚,同时也是空间的剩余物。
展览题目来自于音乐家莫扎特1781年写给朋友的书信中的句子,按照罗曼罗兰的解读,这句话虽然提示了天才的艺术家生活的窘迫,财富的贫乏,也反映出莫扎特对尘世生活以及日常事务的关怀,这是两百年前的艺术家对金钱的看法。
金钱是物的抽象,是资本主义社会中生命和物质度量的形式,金钱自身的形式也经历了从金银到镍铝再到纸币最后变为电子货币的不断将自身抽象和去物质化的过程。金钱所能度量的物也通过金钱度量自身。就像齐泽克在《欢迎来到现实的荒漠》一文中分析的那样,“恰恰当物神自身被去物质化,变成一种流变的、非物质的虚拟实体的时候,恋物癖才达到高峰;当货币的物质性随着其电子化进程连最后踪迹也消失了的时候,金钱恋物癖就到达了极点——只有在这一阶段,物神才会呈现出一种不可毁灭的幽灵状态。”与两百年前莫扎特的时代不同,这个迈克尔哈特的“帝国”的时代的金钱已经不再是有着实体形态的金钱,而是汇聚在看不见的虚拟河流里的暗涌,伴随着资本的流动,将人和物挟裹着流向四方,所有的人和物,成为这条条河流里的浮萍,无处停留。金钱在詹蕤的这组作品里,呈现为实体缺席的空间,这也是一种对于空洞的标示,同样,这也是欲望的空洞,一个表达为具体体积的虚空。
金钱在詹蕤的近作里成为了一个以冷漠态度观察的对象,一个仅仅只是提供创作所需的信息的变化的主体。是金钱的多少铭刻出这些被选中的物的诉说自身的表达方式,同时也塑造出被展示的作品的比例与尺度。创作的对象——金钱,在这里呈现为抽象而又最具体的形象。
詹蕤的创作,最重要的部分来自于他的工作方法,在这个展览中我们将看到:金钱的额度是如何被理解为体积、体积如何转换为空间、空间又如何被材料的塑形所凝固、复杂的社会信息如何成为单纯的形式、单纯的形式又如何从复杂的社会信息中获取潜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