拖延症测试
拖延症“小测试”
你有拖延症吗?加拿大约克大学的心理学专家克拉里路雷恩总结出以下几点,读者可以做个小测试:
1、从工作清单中挑最不重要的事情做;越重要的工作拖延得越久;
2、每次开工都要整点开始,一点半、两点、两点半,却迟迟无法动手;
3、在决定静下心来做最重要的事时,还要先跑去冲杯咖啡,总是等待“好心情”或“好时机”去做重要的工作;
4、不容许别人占用或浪费自己的时间,而自己却不珍惜时间;
5、本来在着手一项工作,一有什么欲望和想法,就抛下手中工作去干下一件。
如果这些事情只是偶尔发生一两次,那还算正常,毕竟人人都有拖拖拉拉的时候,可如果你总是这样,那很可能患了拖延症。
“拖延症”人群的几大特点
1、没有自信。因为每次完成任务都达不到自己最高的能力,对自我能力的评估会越来越低。
2、我太忙。我一直拖着没做因为我一直很忙。
3、顽固。你催我也没有用。我准备好了自然会开始做。
4、操控别人。他们着急也没用,一切都要等我到了才能开始。
5、对抗压力。因为每天压力很大,所以要做的事情一直被拖下来。
6、受害者心态。我也不知道自己怎么会这样,别人能做的自己做不到。
来看看克服惰性的几个步骤
这件事我一定要做了。真的要做了。也许可以再等一会儿。先休息一下,看会儿电视,上会儿网,聊会儿天。这件事我明天再做吧;我们每个人都会有这样的经验,一些事情需要我们完成,而惰性却总是占了上风。如何能克服惰性、如何完成任务呢?以下的六个步骤也许可以帮助你克服惰性哦!
1.承认辛苦的代价,看重愉快的结果
大多数人产生惰性延误工作的主要原因是因为要付出代价,让我们多少感觉有些辛苦,哪怕只有一点。就象我们都喜欢干净的厨房,但洗碗又是一件讨厌的活。渴望成果却不愿意忍受痛苦的过程。一个好的开端是承认需要付出的代价,但强调工作完成后的结果,肯定这个结果值得付出的代价。比起最终的成就感,这点痛算什么?
2.提高对辛苦的承受能力
每个人对辛苦都有一定的承受能力,并且都可以一点一点的将其提高。一个好办法就是从小事和相对简单的事情做起,循序渐进,慢慢提高对“辛苦”的接受程度。
3.从小事做起
勿以善小而不为。当你知道有什么小事需要你马上去做时,立刻就去做,一分钟也不要耽误。如果你心里有什么声音告诉你一堆理由妨碍你去完成这件事,不要理它们,立刻去做。不要犯嘀咕,做完就完了,只是件小事,不值得你左思右想。
4.大事化小
当你已经可以克服小的阻碍完成工作后,只要学会把分量更重的工作划分成很多小的部分,一部分一部分完成,大的困难也就不在话下了。不过,要确认这些小的部分的确有意义,而不是找借口拖延时间。
5.不要计划太多,马上动手做
不要花太多时间整理和规划,只找眼于整体会让你看到做这件事多难多辛苦,你应该找出可以付诸行动的小的突破点,马上开始行动。没有什么大事是一蹴而就的,将一个一个小困难一一攻破,就能获得最后的胜利。你的任务就是找到下一步能马上开始做的事情。
6.不要害怕浪费时间
另一个让很多人束手不前的原因是害怕浪费时间。好像没有把什么事情都安排好就没法开始。其实,只要开始做就不可能是完全的浪费,哪怕失败也是有价值的,从失败中我们可以获得很多经验。最重要的是,在尝试中,我们除了获得失败,还能获得成功
你有拖延症吗?加拿大约克大学的心理学专家克拉里路雷恩总结出以下几点,读者可以做个小测试:
1、从工作清单中挑最不重要的事情做;越重要的工作拖延得越久;
2、每次开工都要整点开始,一点半、两点、两点半,却迟迟无法动手;
3、在决定静下心来做最重要的事时,还要先跑去冲杯咖啡,总是等待“好心情”或“好时机”去做重要的工作;
4、不容许别人占用或浪费自己的时间,而自己却不珍惜时间;
5、本来在着手一项工作,一有什么欲望和想法,就抛下手中工作去干下一件。
如果这些事情只是偶尔发生一两次,那还算正常,毕竟人人都有拖拖拉拉的时候,可如果你总是这样,那很可能患了拖延症。
“拖延症”人群的几大特点
1、没有自信。因为每次完成任务都达不到自己最高的能力,对自我能力的评估会越来越低。
2、我太忙。我一直拖着没做因为我一直很忙。
3、顽固。你催我也没有用。我准备好了自然会开始做。
4、操控别人。他们着急也没用,一切都要等我到了才能开始。
5、对抗压力。因为每天压力很大,所以要做的事情一直被拖下来。
6、受害者心态。我也不知道自己怎么会这样,别人能做的自己做不到。
来看看克服惰性的几个步骤
这件事我一定要做了。真的要做了。也许可以再等一会儿。先休息一下,看会儿电视,上会儿网,聊会儿天。这件事我明天再做吧;我们每个人都会有这样的经验,一些事情需要我们完成,而惰性却总是占了上风。如何能克服惰性、如何完成任务呢?以下的六个步骤也许可以帮助你克服惰性哦!
1.承认辛苦的代价,看重愉快的结果
大多数人产生惰性延误工作的主要原因是因为要付出代价,让我们多少感觉有些辛苦,哪怕只有一点。就象我们都喜欢干净的厨房,但洗碗又是一件讨厌的活。渴望成果却不愿意忍受痛苦的过程。一个好的开端是承认需要付出的代价,但强调工作完成后的结果,肯定这个结果值得付出的代价。比起最终的成就感,这点痛算什么?
2.提高对辛苦的承受能力
每个人对辛苦都有一定的承受能力,并且都可以一点一点的将其提高。一个好办法就是从小事和相对简单的事情做起,循序渐进,慢慢提高对“辛苦”的接受程度。
3.从小事做起
勿以善小而不为。当你知道有什么小事需要你马上去做时,立刻就去做,一分钟也不要耽误。如果你心里有什么声音告诉你一堆理由妨碍你去完成这件事,不要理它们,立刻去做。不要犯嘀咕,做完就完了,只是件小事,不值得你左思右想。
4.大事化小
当你已经可以克服小的阻碍完成工作后,只要学会把分量更重的工作划分成很多小的部分,一部分一部分完成,大的困难也就不在话下了。不过,要确认这些小的部分的确有意义,而不是找借口拖延时间。
5.不要计划太多,马上动手做
不要花太多时间整理和规划,只找眼于整体会让你看到做这件事多难多辛苦,你应该找出可以付诸行动的小的突破点,马上开始行动。没有什么大事是一蹴而就的,将一个一个小困难一一攻破,就能获得最后的胜利。你的任务就是找到下一步能马上开始做的事情。
6.不要害怕浪费时间
另一个让很多人束手不前的原因是害怕浪费时间。好像没有把什么事情都安排好就没法开始。其实,只要开始做就不可能是完全的浪费,哪怕失败也是有价值的,从失败中我们可以获得很多经验。最重要的是,在尝试中,我们除了获得失败,还能获得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