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集《宁杭道上》自序
《试图逃脱的门徒》
王尔德论及佩特时称之“已经逃脱了他的门徒们”,耶鲁大学教授哈罗德•布鲁姆(Harold Bloom)则认为这堪称精妙绝伦的自欺之笔。史蒂文斯在诗作《纽黑文的一个普通夜晚》也同样羞涩于诸如“影响的焦虑”之忧虑:“……一位更严峻/更烦人的大师会即席提出/更微妙和更急迫的证据,/来证明诗歌的理论乃是生命的理论。//确实,在错综复杂地回避着……。”
诗之思是决不可能与“曾经在那其中活着”的东西分割开来的。但是,这种影响又是无论如何不能成为自我影响的影响,就如,尼采和弗洛伊德过于低估诗人和诗的力量,却过高地估计了幻觉效应的力量。这是不可“终结”的巴塔耶(Bataile)式的纯粹赠予,这种试图超越主体力量的据为己有,又无时无刻地担忧被延期的回收。至少,作为诗歌经验“历史的重负”,它又是绝对不可或缺的。
并不羞愧于此地,把他人的思想、哲学、语言特征作为知识来学习,囫囵吞下后等待时间来吸收消化。混揉其中的个人人生体验是否有力量进一步加以检视,并重新思考以及经验重组,依然存在辩识的困难,期待至少某一刻,“迟来的光辉”像一枚小小果子得到尚不能与之生长达成一致的“充实”。
回到关于“我的书”。《宁杭道上》所有诗之思,均是个人生命“在获取知的道路上向末知处成长”的印记,是诗从现实中向缺席者言说,有可能“缺席者”仍然还是自己。只是一再地通过告别式选择进行某种读写传承,可以是基督的“道成肉身”,可以是佛偈的“生命莲花”,在自投罗网中,或在摒弃愈加坚定的抗拒中,不断自我修正性地开拓出个人珍视的可能的自由,和肉身自行解谜的道路。这无疑会折射出一种隐含的不可遮掩的痛苦情绪——自始至终逃脱不了的一场自我窒息的俄底浦斯式虚无又悲壮的事业。
梦想、自由始终与技艺训练盘根错节,理想与现实、追随与隐蔽较量在时间的缩削中持续构成着一道“冲突的河流”,负重之苦期待通由作品自身进行敞开。这个试图逃脱的门徒,在生命的漫漫长夜一隅,又一次卷入前驱、经验、时间与诗之思的四重隐喻;未待敞开的光辉因“自身所能认知的限度”所必然产生的焦虑之“空” 而再次淹没,“欲望的花朵还会开满肉身”……
感谢旅德先锋画家贾穹先生提供艺术响亮的插图!
于2009年 元旦
王尔德论及佩特时称之“已经逃脱了他的门徒们”,耶鲁大学教授哈罗德•布鲁姆(Harold Bloom)则认为这堪称精妙绝伦的自欺之笔。史蒂文斯在诗作《纽黑文的一个普通夜晚》也同样羞涩于诸如“影响的焦虑”之忧虑:“……一位更严峻/更烦人的大师会即席提出/更微妙和更急迫的证据,/来证明诗歌的理论乃是生命的理论。//确实,在错综复杂地回避着……。”
诗之思是决不可能与“曾经在那其中活着”的东西分割开来的。但是,这种影响又是无论如何不能成为自我影响的影响,就如,尼采和弗洛伊德过于低估诗人和诗的力量,却过高地估计了幻觉效应的力量。这是不可“终结”的巴塔耶(Bataile)式的纯粹赠予,这种试图超越主体力量的据为己有,又无时无刻地担忧被延期的回收。至少,作为诗歌经验“历史的重负”,它又是绝对不可或缺的。
并不羞愧于此地,把他人的思想、哲学、语言特征作为知识来学习,囫囵吞下后等待时间来吸收消化。混揉其中的个人人生体验是否有力量进一步加以检视,并重新思考以及经验重组,依然存在辩识的困难,期待至少某一刻,“迟来的光辉”像一枚小小果子得到尚不能与之生长达成一致的“充实”。
回到关于“我的书”。《宁杭道上》所有诗之思,均是个人生命“在获取知的道路上向末知处成长”的印记,是诗从现实中向缺席者言说,有可能“缺席者”仍然还是自己。只是一再地通过告别式选择进行某种读写传承,可以是基督的“道成肉身”,可以是佛偈的“生命莲花”,在自投罗网中,或在摒弃愈加坚定的抗拒中,不断自我修正性地开拓出个人珍视的可能的自由,和肉身自行解谜的道路。这无疑会折射出一种隐含的不可遮掩的痛苦情绪——自始至终逃脱不了的一场自我窒息的俄底浦斯式虚无又悲壮的事业。
梦想、自由始终与技艺训练盘根错节,理想与现实、追随与隐蔽较量在时间的缩削中持续构成着一道“冲突的河流”,负重之苦期待通由作品自身进行敞开。这个试图逃脱的门徒,在生命的漫漫长夜一隅,又一次卷入前驱、经验、时间与诗之思的四重隐喻;未待敞开的光辉因“自身所能认知的限度”所必然产生的焦虑之“空” 而再次淹没,“欲望的花朵还会开满肉身”……
感谢旅德先锋画家贾穹先生提供艺术响亮的插图!
于2009年 元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