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条腿的蟾蜍砚滴,什么来头——下次去看
国宝青瓷“北宋蟾蜍砚滴”大受网友追捧,被幽默提问:“这文房至宝,寓意蟾宫折桂,它可是帮助莫言折桂的《蛙》?”
昨日,国内首次窑址博物馆合作打造的瓷器精品展,在杭州南宋官窑博物馆开展。五大馆分别为南宋官窑博物馆、磁州窑博物馆、耀州窑博物馆、龙泉青瓷博物馆、慈溪市博物馆。这次大展展出宋金时期瓷器精品等约200余件,其中90%是出土文物,20多件是国家一级文物。
三条腿的蟾蜍砚滴,什么来头
这些日子,“蛙”的人气很旺——莫言出了新书《蛙》后获诺贝尔文学奖,官博大展中最耀眼的国宝也跟它有点关系。
“大展已经准备了快1年,这件国宝是早就选定了的,真没想到,网友将它跟莫言联系起来,”官博工作人员微笑摇头,“前几日,我们在微博上发了这张照片,不少网友就有这样的联想了。”
这是一只蟾蜍砚滴,通体青釉。它双目圆瞪,神气地抬着头,蹲坐一张“荷叶”上。
官博20周年大展中,国家一级文物就有20多件,可为什么这只蟾蜍地位特殊,被陈列于展厅入口称其国宝?
原因之一是它只有三条腿。
来自慈溪市博物馆的镇馆之宝——北宋蟾蜍砚滴前面两足自然支撑,后面那独足弯曲,似乎做好了跳跃的准备。
“人间蟾蜍四腿俱全,而传说月宫中的蟾蜍却是三条腿的。这个造型的蟾蜍砚滴十分少见,因此十分珍贵。”南宋官博的工作人员说。
砚滴是什么?古人磨墨前,需要滴些清水,这小玩意儿就是一个顺手的容器。“原先古人用水盂,但水量难以控制,后来就有了这个创作。”工作人员介绍。
雅士所用砚滴各式各样,蟾蜍是其中一个受欢迎的造型,因为它暗含“蟾宫折桂”的意思,祝愿使用它的考生们都能金榜题名、登科及第。
莫言此番凭《蛙》折桂,不知他的案头是否有一只蟾蜍砚滴?
(北宋越窑青瓷三足蟾蜍砚滴)
瓷枕头凉快,枕身开孔是为了防爆炸
“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女词人李清照《醉花阴》中的瓷枕头,不知是哪番模样?
在这次展览中,你也许可以找到答案。
宋磁州窑馆藏的宝贝“白地划花牡丹纹叶形枕”的造型就相当有趣。一般的瓷枕头都是长方体,不过,它却是个立体的荷叶造型,枕面被设计成一张大荷叶的样子,用来盛放古代妇人厚重的发髻——比如一位爱美的妇人参加晚宴,请了顶级美发师做头发,临入睡还舍不得拆掉,那这只“美发枕”就相当派用场啦。
还有扇形枕、八角形枕、圆型枕……此次大展共有14个瓷枕,每一款造型的瓷枕,枕侧都有透气用的孔洞,如宋磁州窑“素胎卧虎形枕”看上去就是一只小老虎,可爱地趴着,还呼哧呼哧喘气——透气孔正好就是“小老虎”的鼻孔,构思精巧。
“高温烧制的过程中,如果不把空气排出,瓷枕容易变形、膨胀、甚至爆炸。”南宋官窑博物馆工作人员说,除了物理原理,这个气孔还有美丽的典故。
“黄粱一梦”,吕道人助卢生入梦,就借用了瓷枕头这个道具:“其枕青瓷,而窍其两端,生俛首就之,见其窍渐大,明朗。乃举身而入,遂至其家……”,意思是说,青瓷枕头两边有洞孔,卢生刚睡下,就朦朦胧胧地发现枕头上的洞孔慢慢地大了起来,里面也逐渐明朗起来,于是卢生把整个身子都钻了进去……开启一个美妙的梦境。
展览免费,邀你“围观”宋金人的生活
此次大展藏品展示,以宋金人的生活场景为主题进行摆设,相当有腔调,市民游客不妨前往“围观”古人生活。
有的展柜里摆一桌酒席,酒壶酒杯酒盏都在其中,叫做“花间与市井”;有的展柜放一个博古架,一把古琴,几盏香炉,就是书房摆设,称为“红袖添香”;还有华堂与陋室、酣梦拾遗、仙界与佛境等等,展品太多,不容赘述,小小推荐几件。
古代饭碗模具:北宋耀州窑缠枝菊文盏内范,用这个模子压胚后,泥碗内就有了各式浮雕花纹,如吉祥如意、双鲤鱼……
飞檐翘角上的饰物:金代磁州窑素胎摩竭脊饰,脊兽一般是白墙黑瓦中式建筑上的装饰,这条“飞鱼”则是佛教寺院中吉祥物,它尾巴翘起,是鱼化龙,也预示向善。
端坐的官老爷大红大绿:金代磁州窑红绿彩人物像,色泽丰富,红绿黄交织。若让南宋赵构看到,定嫌弃他粗鄙,不过今日看来,却正是南北方文化、多民族文化撞击交流的实证。
此次展览设在南宋官窑博物馆(南复路60号),免费参观,为期三个月,从今年10月27日延续到2013年1月20日。
金磁州窑素胎摩竭脊饰
昨日,国内首次窑址博物馆合作打造的瓷器精品展,在杭州南宋官窑博物馆开展。五大馆分别为南宋官窑博物馆、磁州窑博物馆、耀州窑博物馆、龙泉青瓷博物馆、慈溪市博物馆。这次大展展出宋金时期瓷器精品等约200余件,其中90%是出土文物,20多件是国家一级文物。
三条腿的蟾蜍砚滴,什么来头
这些日子,“蛙”的人气很旺——莫言出了新书《蛙》后获诺贝尔文学奖,官博大展中最耀眼的国宝也跟它有点关系。
“大展已经准备了快1年,这件国宝是早就选定了的,真没想到,网友将它跟莫言联系起来,”官博工作人员微笑摇头,“前几日,我们在微博上发了这张照片,不少网友就有这样的联想了。”
这是一只蟾蜍砚滴,通体青釉。它双目圆瞪,神气地抬着头,蹲坐一张“荷叶”上。
官博20周年大展中,国家一级文物就有20多件,可为什么这只蟾蜍地位特殊,被陈列于展厅入口称其国宝?
原因之一是它只有三条腿。
来自慈溪市博物馆的镇馆之宝——北宋蟾蜍砚滴前面两足自然支撑,后面那独足弯曲,似乎做好了跳跃的准备。
“人间蟾蜍四腿俱全,而传说月宫中的蟾蜍却是三条腿的。这个造型的蟾蜍砚滴十分少见,因此十分珍贵。”南宋官博的工作人员说。
砚滴是什么?古人磨墨前,需要滴些清水,这小玩意儿就是一个顺手的容器。“原先古人用水盂,但水量难以控制,后来就有了这个创作。”工作人员介绍。
雅士所用砚滴各式各样,蟾蜍是其中一个受欢迎的造型,因为它暗含“蟾宫折桂”的意思,祝愿使用它的考生们都能金榜题名、登科及第。
莫言此番凭《蛙》折桂,不知他的案头是否有一只蟾蜍砚滴?
(北宋越窑青瓷三足蟾蜍砚滴)
瓷枕头凉快,枕身开孔是为了防爆炸
“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女词人李清照《醉花阴》中的瓷枕头,不知是哪番模样?
在这次展览中,你也许可以找到答案。
宋磁州窑馆藏的宝贝“白地划花牡丹纹叶形枕”的造型就相当有趣。一般的瓷枕头都是长方体,不过,它却是个立体的荷叶造型,枕面被设计成一张大荷叶的样子,用来盛放古代妇人厚重的发髻——比如一位爱美的妇人参加晚宴,请了顶级美发师做头发,临入睡还舍不得拆掉,那这只“美发枕”就相当派用场啦。
还有扇形枕、八角形枕、圆型枕……此次大展共有14个瓷枕,每一款造型的瓷枕,枕侧都有透气用的孔洞,如宋磁州窑“素胎卧虎形枕”看上去就是一只小老虎,可爱地趴着,还呼哧呼哧喘气——透气孔正好就是“小老虎”的鼻孔,构思精巧。
“高温烧制的过程中,如果不把空气排出,瓷枕容易变形、膨胀、甚至爆炸。”南宋官窑博物馆工作人员说,除了物理原理,这个气孔还有美丽的典故。
“黄粱一梦”,吕道人助卢生入梦,就借用了瓷枕头这个道具:“其枕青瓷,而窍其两端,生俛首就之,见其窍渐大,明朗。乃举身而入,遂至其家……”,意思是说,青瓷枕头两边有洞孔,卢生刚睡下,就朦朦胧胧地发现枕头上的洞孔慢慢地大了起来,里面也逐渐明朗起来,于是卢生把整个身子都钻了进去……开启一个美妙的梦境。
展览免费,邀你“围观”宋金人的生活
此次大展藏品展示,以宋金人的生活场景为主题进行摆设,相当有腔调,市民游客不妨前往“围观”古人生活。
有的展柜里摆一桌酒席,酒壶酒杯酒盏都在其中,叫做“花间与市井”;有的展柜放一个博古架,一把古琴,几盏香炉,就是书房摆设,称为“红袖添香”;还有华堂与陋室、酣梦拾遗、仙界与佛境等等,展品太多,不容赘述,小小推荐几件。
古代饭碗模具:北宋耀州窑缠枝菊文盏内范,用这个模子压胚后,泥碗内就有了各式浮雕花纹,如吉祥如意、双鲤鱼……
飞檐翘角上的饰物:金代磁州窑素胎摩竭脊饰,脊兽一般是白墙黑瓦中式建筑上的装饰,这条“飞鱼”则是佛教寺院中吉祥物,它尾巴翘起,是鱼化龙,也预示向善。
端坐的官老爷大红大绿:金代磁州窑红绿彩人物像,色泽丰富,红绿黄交织。若让南宋赵构看到,定嫌弃他粗鄙,不过今日看来,却正是南北方文化、多民族文化撞击交流的实证。
此次展览设在南宋官窑博物馆(南复路60号),免费参观,为期三个月,从今年10月27日延续到2013年1月20日。
金磁州窑素胎摩竭脊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