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老师,你还活着吗
夜里两点多,旋转的风捎带着密集的雨,恣意狂欢。关灯窝在松软的羽绒被里,寒意竟是透骨的。就快立冬了,季节交替的时节身体总不能很好适应,还赖在上个季节不肯向前。睡不着的时候脑子里会自动播放点什么,这两天白天听多了“如果没有你”,这个点便很应景地响起“hei ,我真的好想你,现在窗外面又开始下着雨。。。”萧大侠版的。
我总觉得这歌的原唱应该是阿妹,可是发现阿妹没唱过,而莫文蔚任何时候都欲求不满的声音我也总是不喜欢。我喜欢这歌是在《中国好声音》上因为李代沫,一个牛高马大的粗糙爷们如此温柔深情的演绎,于是我好象很早就爱上了这歌,其实不过初次见面。我的多米里很早就有男声版的《我的歌声里》,相比原唱曲里拐弯的声音,简单的处理,直抒胸臆的情感更能打动人,后来才知道原来这个男声就是李代沫,因为唱的太好吃上官司了。
萧敬腾是从跟杨宗伟PK时就爱了,还是两个一起爱,不过渐渐的老萧胜出了,人帅歌好惹人爱理所应当嘛。不过老萧招人还有一点特别的,是他的霸气,想像力不太丰富的我都觉得他肯定是萧峰的第xx代传人,豪情万丈来自祖爷爷的真传。比较他跟小李的同一首歌,李代沫的温柔深情老萧都具备,但萧敬腾的刚劲硬朗小李就没有,于是我把萧大侠版的装进了多米。
听雨到四点多,忽然脑子里冒出“小金更”,这真是出乎想像,弗洛伊德能不能跟我解释下是怎么回事,真正纳闷。
“小金更”是个地名,在上海西郊的某个地方,当然我不用打听,想必这地方现在已不算郊区,更不是从前的小村了。91年我曾去过一次,在一个富足的农家小院,见证了一场悲剧的残留。
小金更里的村民都姓金,那是我最富激情的英语老师金焰的出生地,他教我们大二英语,大一则由他妻子姚老师教。
学生时代能遇见好老师实属中彩票机率,金老师是我为数甚少的中奖。那时高考,英语在考与不考之间不确定,最后是算五十分,自然我的中学英语学的可想而知。大一的英语能忍住不逃课算不错了,姚老师不是水平不好,而是没有起伏的声音,平淡的根本抓不住耳朵。要说人淡如菊是赞美,但淡而无味就不可爱了,不幸的是姚老师属于后者。
金老师的出现仿佛凭空里掉下首《欢乐颂》,课上的激情飞扬不说,还满嘴巴的英格里许。就我们那班学生水平,愣听傻了。可以说我对英语的所有热爱,后来追美剧的无限热情,完全是金老师打下的基础。
不用说,金老师跟同学的关系亦师亦友,他也不当自己是高人一等的导师,常在课堂上发表关于自己浅薄的论调。比如有同学交错作业本,他便挠着头皮说你们怎么能弄的懂这些乌鱼壳啊,这简直太难了吧。于是我们哈哈大笑,还捎带着满足了下有机化学生的小骄傲。
某段时候,金老师忽然一惊一乍地说要死了,我们只觉得好笑,他却是认真的,说得癌了。
金老师没朋友,是因为我们学校是新的,我们是搬到常州的第一届,他自然也是刚调到学校的,所以他真心拿我们当朋友。我们那时觉得他比我们更象孩子,虽然他已经有了一个上小学的女儿。
金老师悲悲切切说要死,朋友自然没法不理会。送他上火车去上海诊断时,他弄出的气氛颇有些风潇潇兮易水寒,搞的我们都没来得及下车火车就开了。隔了两天,神清气爽的金老师回来了,死亡这篇就算揭过再也不提了,他只是鼻窦炎而已。
金老师有台英文打字机,他把我摁到办公室桌上摆弄过几回,命令必须按规则操作,不许弄错。这直接导致我后来学计算机时毫无压力,我爱死那台机器了,看着打印出的字,干净整洁,还在想,这要能打中文就更好了。
大四的某天,忘了为什么坐在金老师身边,一群大一新生簇拥着他,苦恼地说着学英语的恐惧。金老师把桌上的一份《China Daily》随手扔给我,指着一篇不算短的文章说念给他们听听。于是我拿着报纸一口气不停地从头念到尾,新生们哗然,直喊学姐厉害。金老师淡定的说,只要你们用功,也会跟她一样的。我自己纳闷,怎么做到的?
金老师再次进入我们的话题是听说他搬到办公室住了,姚老师求他回家不理,然后他们离婚了。我去过他们的家,唯一的印象是姚老师在床上铺的床罩,一块平绒的布,平平整整绷在床上,显示出这个女人的生活品味,那还是我第一次在生活中遭遇床罩。那一年我们快毕业了吧。
毕业的那个暑假,去单位报到前提前两天离家,去了初恋家,反正是顺路。就这两天,我错过了与金老师在自已家的见面,他不知为什么会跑到我家里,我猜当时我若在家,应该会尴尬吧。那时他已经调到苏州大学,我们开始书信往来。
记得离校前他说到了苏州,会买辆摩托,然后一周回上海看老妈,一周回常州看女儿和我们。女生当时给他的评价是:作死。
是因为读了《霍乱时期的爱情》才想到这段往事吗?到了苏大的金老师如鱼得水,快活的不记得旧友,我也忙于自己的新生活,无暇去关注他人的事,金老师慢慢淡出视线。
再听到消息就出事了。金老师用硕大的字写来两封信,通报他神经烧坏了,字是左手颤抖着写下的,寥寥一页纸要写两个小时,第一封写了地址交通,请求我去一个叫小金更的地方看望他,第二封追加请求,要去看他。他没说具体什么事,直觉告诉我这事不简单。
91年女儿出生、生病,夏天的时候送到上海住院,不能陪床只能隔天探望,于是空出来的时间我决定去看金老师。
辗转找到小金更,还在问路,村民便露出奇怪的表情。小院里坐着一个巨肥的老太太,听说我是来看金老师的,一口一个作孽啊作孽,她是金老师的娘,让我等会,说他在洗澡。
我后来不忍再回想金老师出现的那一幕,整个人行动迟缓,不停的颤抖,我开口问:金老师你还认识我吗?他咬着牙拼了命般才一字一顿说出:认-识,你-是-李-小-荣!
金老师的悲剧跟时代紧密相关,换作现在,根本没有任何问题。他出事是因为睡了他的学生,家长告了,于是他判了六年,劳改时在酷暑下病了,没得到及时医治,神经烧坏了。
我没法轻描淡写说句,不离婚就没事了。若说为了内心的感受,这代价实在太大了点,大到无法承受。自那天后我再没听到任何关于金老师的消息。
我奇怪金老师坚持要我去看他是出于什么心理,按常理这样了是应该躲着不再见人的吧。我想不出能给到任何帮助,连安慰都很苍白。睡不着的这个夜,忽然发现我跟他原来很象,都是快意恩仇的性格,都会为了某种抓不住的东西不顾一切。佛说一切都有原因,那一年的小金更就是为了这个睡不着的夜吗?冥冥之中确实有值得敬畏的存在。
二十年过去,当年的恨丢下了没?
其实,其实只想知道,金老师,你还活着吗?
我们跌跌撞撞摸索着成长,没人真的教给些什么。金老师你也是,只是失了操守便万劫不复。但那些最好的日子里,你的鲜活,激情,对生命的热爱让多年后的今天变得有了意义。假如你现在是个功成名就的名教授,我会不会在这个雨夜想起曾经的你?
我总觉得这歌的原唱应该是阿妹,可是发现阿妹没唱过,而莫文蔚任何时候都欲求不满的声音我也总是不喜欢。我喜欢这歌是在《中国好声音》上因为李代沫,一个牛高马大的粗糙爷们如此温柔深情的演绎,于是我好象很早就爱上了这歌,其实不过初次见面。我的多米里很早就有男声版的《我的歌声里》,相比原唱曲里拐弯的声音,简单的处理,直抒胸臆的情感更能打动人,后来才知道原来这个男声就是李代沫,因为唱的太好吃上官司了。
萧敬腾是从跟杨宗伟PK时就爱了,还是两个一起爱,不过渐渐的老萧胜出了,人帅歌好惹人爱理所应当嘛。不过老萧招人还有一点特别的,是他的霸气,想像力不太丰富的我都觉得他肯定是萧峰的第xx代传人,豪情万丈来自祖爷爷的真传。比较他跟小李的同一首歌,李代沫的温柔深情老萧都具备,但萧敬腾的刚劲硬朗小李就没有,于是我把萧大侠版的装进了多米。
听雨到四点多,忽然脑子里冒出“小金更”,这真是出乎想像,弗洛伊德能不能跟我解释下是怎么回事,真正纳闷。
“小金更”是个地名,在上海西郊的某个地方,当然我不用打听,想必这地方现在已不算郊区,更不是从前的小村了。91年我曾去过一次,在一个富足的农家小院,见证了一场悲剧的残留。
小金更里的村民都姓金,那是我最富激情的英语老师金焰的出生地,他教我们大二英语,大一则由他妻子姚老师教。
学生时代能遇见好老师实属中彩票机率,金老师是我为数甚少的中奖。那时高考,英语在考与不考之间不确定,最后是算五十分,自然我的中学英语学的可想而知。大一的英语能忍住不逃课算不错了,姚老师不是水平不好,而是没有起伏的声音,平淡的根本抓不住耳朵。要说人淡如菊是赞美,但淡而无味就不可爱了,不幸的是姚老师属于后者。
金老师的出现仿佛凭空里掉下首《欢乐颂》,课上的激情飞扬不说,还满嘴巴的英格里许。就我们那班学生水平,愣听傻了。可以说我对英语的所有热爱,后来追美剧的无限热情,完全是金老师打下的基础。
不用说,金老师跟同学的关系亦师亦友,他也不当自己是高人一等的导师,常在课堂上发表关于自己浅薄的论调。比如有同学交错作业本,他便挠着头皮说你们怎么能弄的懂这些乌鱼壳啊,这简直太难了吧。于是我们哈哈大笑,还捎带着满足了下有机化学生的小骄傲。
某段时候,金老师忽然一惊一乍地说要死了,我们只觉得好笑,他却是认真的,说得癌了。
金老师没朋友,是因为我们学校是新的,我们是搬到常州的第一届,他自然也是刚调到学校的,所以他真心拿我们当朋友。我们那时觉得他比我们更象孩子,虽然他已经有了一个上小学的女儿。
金老师悲悲切切说要死,朋友自然没法不理会。送他上火车去上海诊断时,他弄出的气氛颇有些风潇潇兮易水寒,搞的我们都没来得及下车火车就开了。隔了两天,神清气爽的金老师回来了,死亡这篇就算揭过再也不提了,他只是鼻窦炎而已。
金老师有台英文打字机,他把我摁到办公室桌上摆弄过几回,命令必须按规则操作,不许弄错。这直接导致我后来学计算机时毫无压力,我爱死那台机器了,看着打印出的字,干净整洁,还在想,这要能打中文就更好了。
大四的某天,忘了为什么坐在金老师身边,一群大一新生簇拥着他,苦恼地说着学英语的恐惧。金老师把桌上的一份《China Daily》随手扔给我,指着一篇不算短的文章说念给他们听听。于是我拿着报纸一口气不停地从头念到尾,新生们哗然,直喊学姐厉害。金老师淡定的说,只要你们用功,也会跟她一样的。我自己纳闷,怎么做到的?
金老师再次进入我们的话题是听说他搬到办公室住了,姚老师求他回家不理,然后他们离婚了。我去过他们的家,唯一的印象是姚老师在床上铺的床罩,一块平绒的布,平平整整绷在床上,显示出这个女人的生活品味,那还是我第一次在生活中遭遇床罩。那一年我们快毕业了吧。
毕业的那个暑假,去单位报到前提前两天离家,去了初恋家,反正是顺路。就这两天,我错过了与金老师在自已家的见面,他不知为什么会跑到我家里,我猜当时我若在家,应该会尴尬吧。那时他已经调到苏州大学,我们开始书信往来。
记得离校前他说到了苏州,会买辆摩托,然后一周回上海看老妈,一周回常州看女儿和我们。女生当时给他的评价是:作死。
是因为读了《霍乱时期的爱情》才想到这段往事吗?到了苏大的金老师如鱼得水,快活的不记得旧友,我也忙于自己的新生活,无暇去关注他人的事,金老师慢慢淡出视线。
再听到消息就出事了。金老师用硕大的字写来两封信,通报他神经烧坏了,字是左手颤抖着写下的,寥寥一页纸要写两个小时,第一封写了地址交通,请求我去一个叫小金更的地方看望他,第二封追加请求,要去看他。他没说具体什么事,直觉告诉我这事不简单。
91年女儿出生、生病,夏天的时候送到上海住院,不能陪床只能隔天探望,于是空出来的时间我决定去看金老师。
辗转找到小金更,还在问路,村民便露出奇怪的表情。小院里坐着一个巨肥的老太太,听说我是来看金老师的,一口一个作孽啊作孽,她是金老师的娘,让我等会,说他在洗澡。
我后来不忍再回想金老师出现的那一幕,整个人行动迟缓,不停的颤抖,我开口问:金老师你还认识我吗?他咬着牙拼了命般才一字一顿说出:认-识,你-是-李-小-荣!
金老师的悲剧跟时代紧密相关,换作现在,根本没有任何问题。他出事是因为睡了他的学生,家长告了,于是他判了六年,劳改时在酷暑下病了,没得到及时医治,神经烧坏了。
我没法轻描淡写说句,不离婚就没事了。若说为了内心的感受,这代价实在太大了点,大到无法承受。自那天后我再没听到任何关于金老师的消息。
我奇怪金老师坚持要我去看他是出于什么心理,按常理这样了是应该躲着不再见人的吧。我想不出能给到任何帮助,连安慰都很苍白。睡不着的这个夜,忽然发现我跟他原来很象,都是快意恩仇的性格,都会为了某种抓不住的东西不顾一切。佛说一切都有原因,那一年的小金更就是为了这个睡不着的夜吗?冥冥之中确实有值得敬畏的存在。
二十年过去,当年的恨丢下了没?
其实,其实只想知道,金老师,你还活着吗?
我们跌跌撞撞摸索着成长,没人真的教给些什么。金老师你也是,只是失了操守便万劫不复。但那些最好的日子里,你的鲜活,激情,对生命的热爱让多年后的今天变得有了意义。假如你现在是个功成名就的名教授,我会不会在这个雨夜想起曾经的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