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年前的一个神秘的怀疑,今天证实了
有点标题党了,不过说的是真事,二十年前读初中,学陶渊明《花源记》,没怎么懂,可是结尾我很困惑,也很怀疑有什么神秘的东西,文中道是: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
心里当时是想,怎么好端端地就死人了,很奇怪,因为前面的桃花源就很神秘,这时又说渔人后来带人来找那神秘的地方没找到,现在又死人了,好象有什么联系,但这些年也没细想,每次读到都有个结。。
今天读到《左手翻史书》,感觉有意思,读者可以看看
--------------过了几天,没什么动静,大家心一软,而且怕渔夫的家属把他失踪的事告官,于是才把他放还了,但临走时还是向他申明:“不足为外人道也!”
这个渔夫一脱离险境,马上原形毕露:“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此处全用短句,以强调渔夫行动的迅速、坚决。他没有回家,而是直奔官府,由此也可以反证扑前文关于渔人“缘溪行”别有用心的文字。
太守非常重视此事,“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马上就派人出发了,可是一回去渔夫就发现:自己的记号已经被破坏了,去桃源的路被隔绝,“遂迷,不复得路”——怎么回事?一定是渔夫从洞口出来,背后就有人跟着他,见到记号就给破坏掉了--------------------
http://vip.book.sina.com.cn/book/chapter_76036_46073.html
感觉我当年是很有直觉和敏感的。。。蛮有意思。。。
心里当时是想,怎么好端端地就死人了,很奇怪,因为前面的桃花源就很神秘,这时又说渔人后来带人来找那神秘的地方没找到,现在又死人了,好象有什么联系,但这些年也没细想,每次读到都有个结。。
今天读到《左手翻史书》,感觉有意思,读者可以看看
--------------过了几天,没什么动静,大家心一软,而且怕渔夫的家属把他失踪的事告官,于是才把他放还了,但临走时还是向他申明:“不足为外人道也!”
这个渔夫一脱离险境,马上原形毕露:“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此处全用短句,以强调渔夫行动的迅速、坚决。他没有回家,而是直奔官府,由此也可以反证扑前文关于渔人“缘溪行”别有用心的文字。
太守非常重视此事,“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马上就派人出发了,可是一回去渔夫就发现:自己的记号已经被破坏了,去桃源的路被隔绝,“遂迷,不复得路”——怎么回事?一定是渔夫从洞口出来,背后就有人跟着他,见到记号就给破坏掉了--------------------
http://vip.book.sina.com.cn/book/chapter_76036_46073.html
感觉我当年是很有直觉和敏感的。。。蛮有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