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转发南方都市报关于白鹭洲中学搬迁的报道
江西700年名校搬迁 政府称为做大做强教育资源
2012年10月30日05:19 南方都市报 评论
南都记者 高龙 发自江西吉安
白鹭洲中学部分搬迁已成定局。近期,这所国内在原址上连续办学历史最长的学校之一,由于搬迁问题,在江西吉安市当地和校友中引起广泛争议。白鹭洲中学前身为创建于1241年的白鹭洲书院。700多年来,白鹭洲书院的文脉从未中断。
目前措施:在读学生暂不搬迁
白鹭洲位于江西吉安市区赣江江心,南北狭长,面积约1 .5平方公里,因成群白鹭栖息洲上而得名。白鹭洲书院始建于1241年,历史名人文天祥即出自此书院。今日在岛上设立的白鹭洲中学与白鹭洲书院具有文脉传承关系,毗邻着白鹭洲书院的古代建筑风月楼和云章阁。作为江西四大书院之一,白鹭洲书院是迄今唯一仍在延续办学的学校。今日的白鹭洲中学为江西省示范普通高中,当地的优质教育资源,并拥有白鹭洲书院的产权。
早在上世纪90年代初,吉安市当地政府就有搬迁白鹭洲中学的设想。但遭到校友反对,最后不了了之。白鹭洲中学退休老师胡正南告诉南都记者,当时搬迁白鹭洲中学的具体想法,是让岛上的白鹭洲中学和对岸的白鹭洲公园对调位置,搬到岸上去。
白鹭洲中学一名负责人告诉南都记者,2000年前后,白鹭洲中学有与校外机构合作办学的思路,但学校担心成为私立学校,家长和老师也不赞成,最后没有进行下去,江西省教育厅也认为不宜改变办学宗旨。
最近的一次变更设想出现于2010年,吉安市委、市政府提出搬迁白鹭洲中学的设想,并最终付诸实施。这一年,新白鹭洲中学在吉安市城南动土。目前,新白鹭洲中学已基本建成,总投资1.6亿元,项目用地296.6亩,总建筑面积10 .2万平方米。新白鹭洲中学原计划在今年秋季开学时投入使用,目前改在明年秋季投入使用。
白鹭洲中学目前的措施是,现在白鹭洲中学读书的学生不予搬迁,明年新招收的高一学生将在新校区就读。以后,白鹭洲中学初中部和高三年级将留在白鹭洲的校区。
政府答复:做大优质教育资源
延续近千年的学校,为什么要搬离故地?
今年10月,白鹭洲中学在外地的88届初中校友简艺听说了白鹭洲中学要搬迁的确切消息,比较吃惊。10月15日,未能看到公开资料的简艺向吉安市政府办公室提出政府信息公开申请,要求该办提供有关白鹭洲中学搬迁的政府文件。
简艺随后得到了吉安市政府办公室的答复。答复的第一个理由是,白鹭洲中学异地扩建的原因,是“为了做大做强中心城区中学,让更多的井冈儿女享受优质教育资源”。白鹭洲中学校长王跃平告诉南都记者,“因为白鹭洲这个地方负荷不了将近3000人的办学,所以城南要建一个全日制的分校,这里的办学规模保留在1200人至1300人左右。”在当地工作的英语老师肖强(化名)说,白鹭洲中学搬到城南,不能排除当地政府拉动土地价格的需要。记者看到,在城南新白鹭洲中学附近有多个楼盘正在兴建。
吉安市政府办公室答复简艺的另外一个搬迁理由是“为了保护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白鹭洲书院,传承千年庐陵文化。”白鹭洲中学在校门口立着一个牌子,写着吉安市教育局的解释:搬迁是“恢复白鹭洲书院的历史风貌与形制是文化传承与发展的需要。目前国家即将公布白鹭洲书院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白鹭洲中学校长王跃平说,“原来的白鹭洲书院将成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两边要修旧如故,恢复原貌。”据了解,白鹭洲书院在成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后,将在故址上还原原来的面貌。在目前的老建筑云章阁的两侧,将复原原来的东宅和西宅,这是当年白鹭洲书院学生读书的地方。目前云章阁的两侧被70多户教职工住的旧楼占据着,这些教职工面临搬迁。白鹭洲中学一名负责人称,部分学生搬迁后,空间充裕起来,有利于白鹭洲书院的复原建设。
此外,当地政府给出的搬迁解释是,位于赣江的峡江水利枢纽工程蓄水是搬迁的原因之一。记者了解到,位于白鹭洲中学以下70多公里河段的峡江水利枢纽工程,将于明年7月截流发电。截流后,白鹭洲中学所在河段的水位将会上升。为此,吉安当地政府想提前沿着白鹭洲沿岸修筑河堤,保证沙洲安全。白鹭洲中学相关负责人称,搬迁有利于河堤工程的进行。
校友建议:是否搬迁应开听证会
记者了解到,作为当地的大事之一,白鹭洲中学局部搬迁并没有举行公开的听证会,家长公开反对的比较多,也引起了社会广泛的争议。家长们反对的具体原因,有离开了原来优美的环境、学生距离家庭较远等。
搬迁原是当地政府的政策。今年9月23日,吉安市成立白鹭洲中学搬迁指挥部,下设安全稳定组,职责包括“做好教职工、学生及家长的宣传引导工作,密切关注师生反应与情绪动态,制定应急预案。”后来,在社会舆论压力下,搬迁的措施和提法有所变化。白鹭洲中学校长王跃平告诉南都记者,“建设白鹭洲中学分校,不叫搬迁,叫部分分流。”
白鹭洲中学美丽的校园是校友的珍贵回忆。白鹭洲中学校友简艺回忆,在他上世纪80年代上学时,白鹭洲中学的桑树比较多,“小时候我读书的时候养蚕,学生放到文具盒里养蚕,别的学校学生都很羡慕我们,让我们带一点出去。白鹭洲中学是读书的天堂,当时我们一下课就玩水,有阳光的冬天,可以坐在赣江边的沙滩上看书。”
校友简艺质疑,“没有白鹭洲的(或者说主体不在白鹭洲的)白鹭洲中学仿佛是一个没有灵魂的躯壳,或者一个被摘取了明珠的皇冠,其人文价值在哪里体现?”在白鹭洲中学校门口立着的牌子上写着吉安市教育局的回应,“新校区建设不仅不会使白鹭洲书院的文脉中断,而且一校两区,更会使其发扬光大。”
简艺建议,政府部门应当公开所有与白鹭洲中学搬迁或扩建有关的政府文件、决议、部门通知等等书面材料,并召开由全体利益相关方公平、公开参与的听证会,讨论白鹭洲中学搬迁的利弊以及种种细节。“在听证会讨论的基础上、在社会各界的全面监督下,重新评估白鹭洲中学搬迁的决定。听证会代表须通过网络自荐或者他荐的方式进行海选,挑选工作在媒体的监督下完成。”
2012年10月30日05:19 南方都市报 评论
南都记者 高龙 发自江西吉安
白鹭洲中学部分搬迁已成定局。近期,这所国内在原址上连续办学历史最长的学校之一,由于搬迁问题,在江西吉安市当地和校友中引起广泛争议。白鹭洲中学前身为创建于1241年的白鹭洲书院。700多年来,白鹭洲书院的文脉从未中断。
目前措施:在读学生暂不搬迁
白鹭洲位于江西吉安市区赣江江心,南北狭长,面积约1 .5平方公里,因成群白鹭栖息洲上而得名。白鹭洲书院始建于1241年,历史名人文天祥即出自此书院。今日在岛上设立的白鹭洲中学与白鹭洲书院具有文脉传承关系,毗邻着白鹭洲书院的古代建筑风月楼和云章阁。作为江西四大书院之一,白鹭洲书院是迄今唯一仍在延续办学的学校。今日的白鹭洲中学为江西省示范普通高中,当地的优质教育资源,并拥有白鹭洲书院的产权。
早在上世纪90年代初,吉安市当地政府就有搬迁白鹭洲中学的设想。但遭到校友反对,最后不了了之。白鹭洲中学退休老师胡正南告诉南都记者,当时搬迁白鹭洲中学的具体想法,是让岛上的白鹭洲中学和对岸的白鹭洲公园对调位置,搬到岸上去。
白鹭洲中学一名负责人告诉南都记者,2000年前后,白鹭洲中学有与校外机构合作办学的思路,但学校担心成为私立学校,家长和老师也不赞成,最后没有进行下去,江西省教育厅也认为不宜改变办学宗旨。
最近的一次变更设想出现于2010年,吉安市委、市政府提出搬迁白鹭洲中学的设想,并最终付诸实施。这一年,新白鹭洲中学在吉安市城南动土。目前,新白鹭洲中学已基本建成,总投资1.6亿元,项目用地296.6亩,总建筑面积10 .2万平方米。新白鹭洲中学原计划在今年秋季开学时投入使用,目前改在明年秋季投入使用。
白鹭洲中学目前的措施是,现在白鹭洲中学读书的学生不予搬迁,明年新招收的高一学生将在新校区就读。以后,白鹭洲中学初中部和高三年级将留在白鹭洲的校区。
政府答复:做大优质教育资源
延续近千年的学校,为什么要搬离故地?
今年10月,白鹭洲中学在外地的88届初中校友简艺听说了白鹭洲中学要搬迁的确切消息,比较吃惊。10月15日,未能看到公开资料的简艺向吉安市政府办公室提出政府信息公开申请,要求该办提供有关白鹭洲中学搬迁的政府文件。
简艺随后得到了吉安市政府办公室的答复。答复的第一个理由是,白鹭洲中学异地扩建的原因,是“为了做大做强中心城区中学,让更多的井冈儿女享受优质教育资源”。白鹭洲中学校长王跃平告诉南都记者,“因为白鹭洲这个地方负荷不了将近3000人的办学,所以城南要建一个全日制的分校,这里的办学规模保留在1200人至1300人左右。”在当地工作的英语老师肖强(化名)说,白鹭洲中学搬到城南,不能排除当地政府拉动土地价格的需要。记者看到,在城南新白鹭洲中学附近有多个楼盘正在兴建。
吉安市政府办公室答复简艺的另外一个搬迁理由是“为了保护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白鹭洲书院,传承千年庐陵文化。”白鹭洲中学在校门口立着一个牌子,写着吉安市教育局的解释:搬迁是“恢复白鹭洲书院的历史风貌与形制是文化传承与发展的需要。目前国家即将公布白鹭洲书院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白鹭洲中学校长王跃平说,“原来的白鹭洲书院将成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两边要修旧如故,恢复原貌。”据了解,白鹭洲书院在成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后,将在故址上还原原来的面貌。在目前的老建筑云章阁的两侧,将复原原来的东宅和西宅,这是当年白鹭洲书院学生读书的地方。目前云章阁的两侧被70多户教职工住的旧楼占据着,这些教职工面临搬迁。白鹭洲中学一名负责人称,部分学生搬迁后,空间充裕起来,有利于白鹭洲书院的复原建设。
此外,当地政府给出的搬迁解释是,位于赣江的峡江水利枢纽工程蓄水是搬迁的原因之一。记者了解到,位于白鹭洲中学以下70多公里河段的峡江水利枢纽工程,将于明年7月截流发电。截流后,白鹭洲中学所在河段的水位将会上升。为此,吉安当地政府想提前沿着白鹭洲沿岸修筑河堤,保证沙洲安全。白鹭洲中学相关负责人称,搬迁有利于河堤工程的进行。
校友建议:是否搬迁应开听证会
记者了解到,作为当地的大事之一,白鹭洲中学局部搬迁并没有举行公开的听证会,家长公开反对的比较多,也引起了社会广泛的争议。家长们反对的具体原因,有离开了原来优美的环境、学生距离家庭较远等。
搬迁原是当地政府的政策。今年9月23日,吉安市成立白鹭洲中学搬迁指挥部,下设安全稳定组,职责包括“做好教职工、学生及家长的宣传引导工作,密切关注师生反应与情绪动态,制定应急预案。”后来,在社会舆论压力下,搬迁的措施和提法有所变化。白鹭洲中学校长王跃平告诉南都记者,“建设白鹭洲中学分校,不叫搬迁,叫部分分流。”
白鹭洲中学美丽的校园是校友的珍贵回忆。白鹭洲中学校友简艺回忆,在他上世纪80年代上学时,白鹭洲中学的桑树比较多,“小时候我读书的时候养蚕,学生放到文具盒里养蚕,别的学校学生都很羡慕我们,让我们带一点出去。白鹭洲中学是读书的天堂,当时我们一下课就玩水,有阳光的冬天,可以坐在赣江边的沙滩上看书。”
校友简艺质疑,“没有白鹭洲的(或者说主体不在白鹭洲的)白鹭洲中学仿佛是一个没有灵魂的躯壳,或者一个被摘取了明珠的皇冠,其人文价值在哪里体现?”在白鹭洲中学校门口立着的牌子上写着吉安市教育局的回应,“新校区建设不仅不会使白鹭洲书院的文脉中断,而且一校两区,更会使其发扬光大。”
简艺建议,政府部门应当公开所有与白鹭洲中学搬迁或扩建有关的政府文件、决议、部门通知等等书面材料,并召开由全体利益相关方公平、公开参与的听证会,讨论白鹭洲中学搬迁的利弊以及种种细节。“在听证会讨论的基础上、在社会各界的全面监督下,重新评估白鹭洲中学搬迁的决定。听证会代表须通过网络自荐或者他荐的方式进行海选,挑选工作在媒体的监督下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