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旅途!
===》收拾行囊
总结的中长途旅行必备物品,适合春末到秋初季节骑行,大伙儿先瞧瞧,后面逐项解释
衣物周边:速干短袖,速干长袖,长袖外套,短裤,中裤,长裤,内裤,束裤带,手套,头巾,袜子,户外鞋
生活用品:薄睡袋、吹风机,牙具,毛巾,带盖杯子,香皂,洗衣粉,洗发水,卫生纸,剃须刀,花露水,清凉油,药品。
修车工具:组合工具,组合刀,气筒,养护油,抹布,旧牙刷,绳子若干,捆扎带若干
其他装备:驮包,手机+充电器+耳机+读卡器,相机+充电器,移动硬盘+数据线,车头灯+灯架,车尾灯,地图,头盔,遮阳帽,风镜,雨衣,车锁,密封袋,指南针
首先是衣物,乍看各色衣服带的真不少。。。我喜欢夏季骑行、翻山越岭,入山昼夜温差大,从海拔2000+的山顶下山风刮的手指发麻,因此长的短的都不能少。使用率最高的是速干长袖+中裤的骑行搭配,夏季穿短衣裤胳膊大腿会被晒伤,速干长袖不但防晒,透气性也很好,骑起来一点也不闷。晚上在休息地换短袖和短裤。长袖长裤做放风御寒准备。另外,如果去西部高海拔地区,即便是七八月份也要带厚衣服,要知道那里的夏天也就相当于内地三四月!(跟大家分享一个装衣服的窍门:把衣服卷成圈插进塑料袋里,不但取用方便,关键是最大程度的压缩体积节约空间!)
其次是生活用品。我个人不喜露营,每天都得找个旅店睡在床上才踏实,碰上卫生较差的旅馆睡袋就派上用场了。吹风机,带它当然不是用来吹个酷酷的发型,而是把洗的衣服当晚赶紧吹干,省的带备用衣服。花露水和清凉油是专门为蚊子准备的,可怜我走到哪就被蚊子咬到哪o(╯□╰)o。关于药品,我常带消炎药和止泻药,尤其是止泻药几乎每次都会用到。
然后是修车工具,用于补胎、保养传动系统,在下一次《在路上》中再细说。
最后一栏东西比较杂。与普通背包捆在车架上相比,驮包不但容积大、稳当,还有外挂空间,普通三合一驮包大概一百元,推荐长途旅行准备一个。车灯和尾灯的用处上一次提到过,不但夜路要用,经过没有灯的长隧道也必不可少。雨天里,驮包防雨罩只能保护上面不受雨淋,轮胎卷期的泥水可能会渗入包内,提前用密封袋包严电子产品和衣物就不会担心进水了。说起指南针,走国道省道自不必担心迷路,但碰上地图上没有的路就需要指南针指引方向了。
===》线路规划
和朋友聊起临行前路线规划,俩人一致认为短线规划比长线更困难,为什么呢?因为长线多走国道、省道,无论网页地图还是纸质地图,道路信息(里程、路况、路标等)非常明确,且沿途食宿交通有保障;相对而言城市周边中短途以低等级道路居多,有时甚至遇到“走村串户”的田间小道,地图上大多标注不明,偶有标注也很难找到第二本地图佐证,这就需要出发前做足功课。
准备如下工具:Google Earth(软件)、google.com.hk在线地图(注意不是大陆服务器,需要注册,简称google地图)、搜狗在线地图、地图册。地图册种类太多了,单我在用的北斗系列地图册就不下十几种,推荐大家买16开的城乡公路网交通图,路线信息全且更新及时,出行带上相关几页就行。
在google地图上找到出发地和目的地,沿道路标出路径,没有道路信息的地方就标先直线,导出为.kml文件。
用Google Earth打开,和卫星照片比照,对于直线部分,从卫星照片上观察附近道路。这是个技术活,要靠眼力和经验,注意区别河流,注意辨别道旁树遮蔽的道路,还要结合网友上传的沿路照片。碰上山区道路,将“提升高度”设置为最大值,借助Google Earth三维视图判断路线,比如沿山谷一侧、缓坡上的环山路等。另外Google Earth还有个很实用的功能,“显示高度配置配置文件”,以二维坐标形式显示沿途道路的 海拔-里程 。道路修整完另存为.kmz文件。
回到google地图,导入上面.kmz文件可直接看到路线。
再经过进过反复修正确定最终路线。但到这儿并没最终完成,试想我们拿着路线图上路后依然不知自己身处何处,路线图岂不成白纸一张了?对,还有最后一项工作要做,制作路书。
目前google地图不能显示中间点的里程,搜狗地图正好弥补这一缺憾。沿设计好的路线测距,在每个拐弯、高速交叉口、铁轨交叉口等标志点设节点,记录旁边显示的里程,直至终点。碰上没有路的咋办,.kmz文件又无法导入?好办,有个小窍门,搜狗卫星用的是google地图的卫星图,不过只能显示到2km精度,对于搜狗地图中没有的路,同时打开google地图和搜狗卫星图,比照google地图上路线即可在搜狗中完成测距。
最终得到路书,例如:“出发地-(XX 路,X km)-甲村,右转-(XX 路,X km)-穿XX高速-(XX 路,X km)-三岔路口,左转-……”。
带着路书上路,再问着老乡,既不会迷路又省时~
===》人在旅途
配齐装备,扎好行李,带上地图路书我们踏上行程,一定希望旅程是轻松而愉快的。为此,行在路上最好注意完善以下细节。
【体能团队】 团队出行会给旅程带来轻松气氛和安全感,但队中的每个人体能不尽相同,上路之后难免拉开距离。这时就要发挥团队协作精神:组队前行,交替领骑。注意统一手势、保持车距,这样不仅节省体力,而且能保持较高的速度。以我来说,单漂时全天均速不过20,若有人同行,均速很轻松达到25。要知道,跟骑能节省30%体力!!组队骑行技巧可以参阅论坛相关帖子。
【问路窍门】 也许有人奇怪问路也技巧?先说个小版亲历的教训吧。第一次骑车远足,携带的两本地图中对荆门到宜昌的出口标注不同。来到第一个出口,问交警,问司机,问加油站员工,都确定此路是到宜昌。可是这路越走越窄,越走车越少,俨然不像省道,什么问题,难道前面那些人都误导我们?其实他们没错,是问的不合适:从一个城市到另一个城市往往有多条路,经过不同县区,比如荆门到宜昌,省道经过当阳是最近的,而另外一条通往远安,中途分叉再汇入省道,远了不少。。。所以,第一要注意所问地点要就近,最好前方的第一个乡镇或县,千万不可跨县问路,这样八成会得到多种不同答案。第二,问路的对象也很有讲究。女性和普通路人最好别问,如果做足了功课,对周围的路名、地名绝对比他们熟;私家车主、固定摊贩主可以问,作为参考;货车、出租车司机是最佳选择,他们经常穿梭于城市周边的国道省道各条小道,对这些路了如指掌。
【饮食住宿】 身体是革命的本钱,骑车在外千万别暴饮暴食,少食多次为宜。进入山区等人烟稀少的地方,多准备一顿干粮。去餐馆吃饭先问价钱,以免遭遇黑店被宰,破财不说,窝一肚子火多影响心情。夜间住宿不必挑星级宾馆,普通旅馆最方便,手续简单,关键是可以把车子搬进房间,车不离人可是出门在外的第一原则哦。
【保养爱车】 酒足饭饱回到房间,先别急着倒头大睡,关心下爱车吧。刹车系统左右闸皮是否对称/碟片是否居中;外胎上有没有石子玻璃铁丝;传动系统是否需要除灰加油。。。尤其是检查外胎,最好每次停车休息顺便检查,因为造成扎胎的大部分硬物都是慢慢嵌入外胎,越扎越深,直至刺穿直抵内胎。
总结的中长途旅行必备物品,适合春末到秋初季节骑行,大伙儿先瞧瞧,后面逐项解释
衣物周边:速干短袖,速干长袖,长袖外套,短裤,中裤,长裤,内裤,束裤带,手套,头巾,袜子,户外鞋
生活用品:薄睡袋、吹风机,牙具,毛巾,带盖杯子,香皂,洗衣粉,洗发水,卫生纸,剃须刀,花露水,清凉油,药品。
修车工具:组合工具,组合刀,气筒,养护油,抹布,旧牙刷,绳子若干,捆扎带若干
其他装备:驮包,手机+充电器+耳机+读卡器,相机+充电器,移动硬盘+数据线,车头灯+灯架,车尾灯,地图,头盔,遮阳帽,风镜,雨衣,车锁,密封袋,指南针
首先是衣物,乍看各色衣服带的真不少。。。我喜欢夏季骑行、翻山越岭,入山昼夜温差大,从海拔2000+的山顶下山风刮的手指发麻,因此长的短的都不能少。使用率最高的是速干长袖+中裤的骑行搭配,夏季穿短衣裤胳膊大腿会被晒伤,速干长袖不但防晒,透气性也很好,骑起来一点也不闷。晚上在休息地换短袖和短裤。长袖长裤做放风御寒准备。另外,如果去西部高海拔地区,即便是七八月份也要带厚衣服,要知道那里的夏天也就相当于内地三四月!(跟大家分享一个装衣服的窍门:把衣服卷成圈插进塑料袋里,不但取用方便,关键是最大程度的压缩体积节约空间!)
其次是生活用品。我个人不喜露营,每天都得找个旅店睡在床上才踏实,碰上卫生较差的旅馆睡袋就派上用场了。吹风机,带它当然不是用来吹个酷酷的发型,而是把洗的衣服当晚赶紧吹干,省的带备用衣服。花露水和清凉油是专门为蚊子准备的,可怜我走到哪就被蚊子咬到哪o(╯□╰)o。关于药品,我常带消炎药和止泻药,尤其是止泻药几乎每次都会用到。
然后是修车工具,用于补胎、保养传动系统,在下一次《在路上》中再细说。
最后一栏东西比较杂。与普通背包捆在车架上相比,驮包不但容积大、稳当,还有外挂空间,普通三合一驮包大概一百元,推荐长途旅行准备一个。车灯和尾灯的用处上一次提到过,不但夜路要用,经过没有灯的长隧道也必不可少。雨天里,驮包防雨罩只能保护上面不受雨淋,轮胎卷期的泥水可能会渗入包内,提前用密封袋包严电子产品和衣物就不会担心进水了。说起指南针,走国道省道自不必担心迷路,但碰上地图上没有的路就需要指南针指引方向了。
===》线路规划
和朋友聊起临行前路线规划,俩人一致认为短线规划比长线更困难,为什么呢?因为长线多走国道、省道,无论网页地图还是纸质地图,道路信息(里程、路况、路标等)非常明确,且沿途食宿交通有保障;相对而言城市周边中短途以低等级道路居多,有时甚至遇到“走村串户”的田间小道,地图上大多标注不明,偶有标注也很难找到第二本地图佐证,这就需要出发前做足功课。
准备如下工具:Google Earth(软件)、google.com.hk在线地图(注意不是大陆服务器,需要注册,简称google地图)、搜狗在线地图、地图册。地图册种类太多了,单我在用的北斗系列地图册就不下十几种,推荐大家买16开的城乡公路网交通图,路线信息全且更新及时,出行带上相关几页就行。
在google地图上找到出发地和目的地,沿道路标出路径,没有道路信息的地方就标先直线,导出为.kml文件。
用Google Earth打开,和卫星照片比照,对于直线部分,从卫星照片上观察附近道路。这是个技术活,要靠眼力和经验,注意区别河流,注意辨别道旁树遮蔽的道路,还要结合网友上传的沿路照片。碰上山区道路,将“提升高度”设置为最大值,借助Google Earth三维视图判断路线,比如沿山谷一侧、缓坡上的环山路等。另外Google Earth还有个很实用的功能,“显示高度配置配置文件”,以二维坐标形式显示沿途道路的 海拔-里程 。道路修整完另存为.kmz文件。
回到google地图,导入上面.kmz文件可直接看到路线。
再经过进过反复修正确定最终路线。但到这儿并没最终完成,试想我们拿着路线图上路后依然不知自己身处何处,路线图岂不成白纸一张了?对,还有最后一项工作要做,制作路书。
目前google地图不能显示中间点的里程,搜狗地图正好弥补这一缺憾。沿设计好的路线测距,在每个拐弯、高速交叉口、铁轨交叉口等标志点设节点,记录旁边显示的里程,直至终点。碰上没有路的咋办,.kmz文件又无法导入?好办,有个小窍门,搜狗卫星用的是google地图的卫星图,不过只能显示到2km精度,对于搜狗地图中没有的路,同时打开google地图和搜狗卫星图,比照google地图上路线即可在搜狗中完成测距。
最终得到路书,例如:“出发地-(XX 路,X km)-甲村,右转-(XX 路,X km)-穿XX高速-(XX 路,X km)-三岔路口,左转-……”。
带着路书上路,再问着老乡,既不会迷路又省时~
===》人在旅途
配齐装备,扎好行李,带上地图路书我们踏上行程,一定希望旅程是轻松而愉快的。为此,行在路上最好注意完善以下细节。
【体能团队】 团队出行会给旅程带来轻松气氛和安全感,但队中的每个人体能不尽相同,上路之后难免拉开距离。这时就要发挥团队协作精神:组队前行,交替领骑。注意统一手势、保持车距,这样不仅节省体力,而且能保持较高的速度。以我来说,单漂时全天均速不过20,若有人同行,均速很轻松达到25。要知道,跟骑能节省30%体力!!组队骑行技巧可以参阅论坛相关帖子。
【问路窍门】 也许有人奇怪问路也技巧?先说个小版亲历的教训吧。第一次骑车远足,携带的两本地图中对荆门到宜昌的出口标注不同。来到第一个出口,问交警,问司机,问加油站员工,都确定此路是到宜昌。可是这路越走越窄,越走车越少,俨然不像省道,什么问题,难道前面那些人都误导我们?其实他们没错,是问的不合适:从一个城市到另一个城市往往有多条路,经过不同县区,比如荆门到宜昌,省道经过当阳是最近的,而另外一条通往远安,中途分叉再汇入省道,远了不少。。。所以,第一要注意所问地点要就近,最好前方的第一个乡镇或县,千万不可跨县问路,这样八成会得到多种不同答案。第二,问路的对象也很有讲究。女性和普通路人最好别问,如果做足了功课,对周围的路名、地名绝对比他们熟;私家车主、固定摊贩主可以问,作为参考;货车、出租车司机是最佳选择,他们经常穿梭于城市周边的国道省道各条小道,对这些路了如指掌。
【饮食住宿】 身体是革命的本钱,骑车在外千万别暴饮暴食,少食多次为宜。进入山区等人烟稀少的地方,多准备一顿干粮。去餐馆吃饭先问价钱,以免遭遇黑店被宰,破财不说,窝一肚子火多影响心情。夜间住宿不必挑星级宾馆,普通旅馆最方便,手续简单,关键是可以把车子搬进房间,车不离人可是出门在外的第一原则哦。
【保养爱车】 酒足饭饱回到房间,先别急着倒头大睡,关心下爱车吧。刹车系统左右闸皮是否对称/碟片是否居中;外胎上有没有石子玻璃铁丝;传动系统是否需要除灰加油。。。尤其是检查外胎,最好每次停车休息顺便检查,因为造成扎胎的大部分硬物都是慢慢嵌入外胎,越扎越深,直至刺穿直抵内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