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弦21(高中篇开始)
木筱筠高中能考到北关中学还算意料之中,能进北关中学的理科实验班则纯属误打误撞,甚至是误上贼船。
2006年6月24日,中考最后一科结束后,木筱筠走出考场时遇见了在同一考点的周宇哲。临别前周宇哲提醒她:“明天别忘了去报名。”木筱筠一时没反应过来:“报什么名?”“北关实验班小卷考试的名。”周宇哲顺理成章地说,仿佛木筱筠早就跟他约定好了要去考这个实验班,“31号考试,明天9点到下午2点去学校报名拿准考证。哦对了,想着把中考准考证和竞赛获奖证书都带着,报名时要用。”
木筱筠记起来了,半个月前她去北关中学咨询时的确听说过,凡是获得过数理化一二等奖的学生都可以报名参加理科实验班的小卷考试,择前80名录取。不过她早就打算好了高中学文,所以没把这个政策太当回事儿;况且她数学物理都不好,只有一个化学竞赛二等奖还是被当化学老师的爹妈逼着学出来的,去考也未必能考上。于是她一副事不关己的样子:“哥,你们不缺我这一个分母吧?”周宇哲劝她道:“妹妹,干嘛这么没信心呀?哪怕都是考竞赛题,你也学过两年多数学竞赛了,未必就不会做。再说了,哪怕都不会做呢,去见见人家北关中学的题开开眼界也算有收获。我们都去考,你也一起吧。”
木筱筠对前面那两个让步状语从句不以为然,却被最后那句“我们都去考”打动了:大家都去考,若是考上了,我们不就有可能高中还在一个班么?哪怕我高二出去学文科,能跟老同学们再多相聚一年也好。
这就是木筱筠要考北关理科实验班的全部理由。她转天就去北关中学报了名,然后在家乖乖的复习了五天数学物理竞赛题——报名老师告诉她,小卷只考数学、物理、英语,恰巧是她最不擅长的三科。
就是这么一场赶鸭子上架的考试,临时抱佛脚的木筱筠竟然还考上了。发榜当天周宇哲去的早,他在第14名找到了自己的名字后,终于又在第70名找到了木筱筠的名字,于是连忙打电话把还在家里睡懒觉的木筱筠叫醒:“妹妹,你考上了!”木筱筠一骨碌从床上爬起来:“真的吗?我在前80名里?”“不信你自己来看榜!”周宇哲的声音里都能听出愉快的笑意,“你是第70名,我是第14名,许灵是第28名,林丽丽是……”“那乔迪呢?”木筱筠突然打断了他,直到这时她依然固执地相信乔迪也去考了,只不过考试当天没有和他们遇见。电话里突然安静了片刻,周宇哲的声音再响起时,明显带着几分怜悯和无奈:“妹妹,榜上没有乔迪的名字。”“他没考上么?”木筱筠失神地问。“……也许吧。”周宇哲含糊地说,心中叹息这死心眼的木筱筠竟然还不愿相信乔迪选择了留校,“妹妹,今天天气太热,你就不用跑过来了,等8月15日直接来报到进班就行。”他特意嘱咐了这么一句,生怕木筱筠自己跑来看榜,发现榜上其实列出了全部200余位考生的姓名但却没有一个叫乔迪的——还是让她先以为乔迪会去北关的普通班吧,有些事情,一点一点的逐渐渗透也许能让人心里好过些。
事后表明,周宇哲此举只是把木筱筠崩溃的时间从北关张榜的7月13日,推迟到了慈恩发录取通知书的8月6日。
亲眼看到了乔迪的录取通知书之后,木筱筠算是彻底断绝了高中与乔迪同班的念想。不过她安慰自己说,好歹还有可能跟周宇哲或许灵分在一个班。然而命运却似乎犹嫌不足,十班考到北关实验班来的其它六个人都被齐刷刷的分在了二班,只有木筱筠一个人被孤零零地扔在了一班。
木筱筠站在橱窗前,看着如此坑爹的分班结果,简直连哭的力气都没有了:早知如此,我还不如初三这一年成绩依然稀烂,烂到考不上北关中学,只能勉勉强强地留在慈恩,那样起码还能每天看到安晴和乔迪。早知如此,我还不如不得那个化学二等奖,不考这个理科实验班,反正在普通班也是自己孤零一人,还省得待在实验班里每天被一群大牛虐!
六年之后,木筱筠和周宇哲聊起这段往事,依然还愤愤不平:“你拿概率论帮我算算,咱们七个人一起考到北关,你们六个人都被分在二班就把我一个人搁在一班,这概率有千分之一么?我真想问问老天爷,我上辈子造了什么孽,这么个小概率事件怎么就偏偏落在了我身上?”周宇哲却温柔地摸摸她的头:“塞翁失马,焉知非福?若不是咱俩被分到两个班,恐怕也不会那么快就走到一起。”
2012年4月30日,木筱筠和几个同学一起回慈恩看望当年的班主任冯老师。冯老师接她们班时还是个23岁的新毕业大学生,如今已经做了母亲。木筱筠把一个烫着“北京大学”金字的皮面笔记本递给冯老师:“这是咱们十班同学会驻燕园分会送给您家小正太的,扉页上有我们六个的签名。他们五个今年劳动节假期都没得空回来,您就先见字如面吧,等放暑假了我们再组团去您家骚扰。”冯老师翻开扉页,指着上面形态各异的六个签名笑道:“一转眼你们这大学都上到第三年了,不过这字体倒都没怎么变。来,筱筠你挨个跟我说说,你们几个都谁有对象了?”
木筱筠心里骤然一紧,只好先从最无关紧要的那几个人开始说起:“徐清有过一个女朋友,不过分手了。刘海鹏跟她女朋友大概一个月前也分手了。林丽丽一直单身。乔迪……”她狠了狠心,装作若无其事地继续说下去,“乔迪也一直单身。周宇哲……他是我男朋友。”
旁边几个同学露出心照不宣的笑容,他们至迟在大一上学期就已经知道了周宇哲和木筱筠的关系。然而冯老师却是又惊又喜:“哎呦,竟然是你们俩在一起了?不过仔细想想倒也真般配,打小儿你们俩关系就好。这是什么时候的事儿呀,怎么也没人告诉我一声?”一旁的李东凯是周宇哲的铁哥们儿,高中也跟周宇哲同班,自然责无旁贷的揽下了这个问题:“照我们看呀,他们俩最晚从高中开始就有意思了。”
当初教他们班物理的吴老师也觉得这消息有趣,不由得跟着八卦起来:“照我看呀,初三的时候周宇哲就对木筱筠特别好。那时候木筱筠电路图画不好,还是周宇哲给她讲明白的。”“岂止是讲电路图,化学竞赛的时候周宇哲中午一吃完饭就去木筱筠讲题,还跟冯老师请假中午不回来上自习,我们找他打球他都不来了,冯老师您不记得了?”其他同学们也七嘴八舌地回忆起来,一件件往事都被挖掘出来用以证明周宇哲和木筱筠早已“情投意合”,事件的时间也越来越提前,最后连初一时木筱筠身为副班长却在宣传委员周宇哲手下画了一年板报这种事都被他们记了起来,就差说他们俩是指腹为婚订的娃娃亲了。
木筱筠脸上带着幸福温暖的笑容,心底却是一片难以言说的凄凉——这些年来,北关的高中同学们觉得她和周宇哲是“青梅竹马”,北大的大学同学们觉得他们俩是“老夫老妻”;现在就连慈恩的同学们,就连这些亲眼见证过她和乔迪之间种种情愫的初中同学们,就连这些当年拿她跟乔迪开过无数次玩笑的同学们,都开始顺理成章的觉得她和周宇哲是天造地设的一对;仿佛乔迪在她的生命里从不曾出现过,仿佛她和乔迪的故事从不曾在岁月里留下过任何痕迹。
是的,也许这是最好的结果。即使同学和老师们都知道并且记得她曾经那样不遗余力地爱过乔迪,即使乔迪还一如既往地爱着她,她也应该视而不见;她应该把乔迪忘得干干净净,然后心安理得的享受着周宇哲带给她的新生活。但现实却是,几乎所有人都忘记了木筱筠的生命里曾经有过一个乔迪,乔迪自己都快忘记了他的生命里曾经有过一个木筱筠;只有木筱筠自己,还冥顽不化地铭记着一切。
然而谁也不能说这些同学们是冤枉了木筱筠。初三时周宇哲教她画电路图、给她讲化学竞赛、上课传纸条给她、晚上送她回家、每天跟她互相发十几条短信……这些都是真的,没有一件是胡编乱造。至于那句“他们俩最晚从高中开始就有意思了”,似乎还有点过于客气了些——她难道不是在高一上学期尚未结束时,就实质上接受了周宇哲的邀约吗?曾经站在慈恩楼下苦等乔迪七小时随后大病三天的木筱筠,曾经因为听说乔迪喜欢林丽丽而用七八瓶啤酒把自己灌醉的木筱筠,曾经无数次站在飞天楼顶层含泪凝望慈恩中学方向的木筱筠,竟然在升入高中短短半年之后,就变成了周宇哲的女朋友!
所以,就算乔迪伤害过木筱筠一百次,木筱筠也始终认为是自己亏欠了乔迪、背叛了乔迪;就算乔迪亲口冷冰冰地告诉她“我已经对你没有感觉了”,木筱筠也始终认定自己才是葬送了这段爱情的真正元凶。不过,如果时光可以重来,她难道就能自始拒绝周宇哲对她的好意吗?她是那么缺乏安全感、那么害怕孤独和冷漠的人;而周宇哲,天生就那么擅于给予别人关怀,那么容易被人信任和依赖。况且,这份温暖最初是以亲情的名义出现在她面前;等她嗅到这份感情里深藏着爱情的意味时,已经再也无法狠下心来毅然离去。
2006年6月24日,中考最后一科结束后,木筱筠走出考场时遇见了在同一考点的周宇哲。临别前周宇哲提醒她:“明天别忘了去报名。”木筱筠一时没反应过来:“报什么名?”“北关实验班小卷考试的名。”周宇哲顺理成章地说,仿佛木筱筠早就跟他约定好了要去考这个实验班,“31号考试,明天9点到下午2点去学校报名拿准考证。哦对了,想着把中考准考证和竞赛获奖证书都带着,报名时要用。”
木筱筠记起来了,半个月前她去北关中学咨询时的确听说过,凡是获得过数理化一二等奖的学生都可以报名参加理科实验班的小卷考试,择前80名录取。不过她早就打算好了高中学文,所以没把这个政策太当回事儿;况且她数学物理都不好,只有一个化学竞赛二等奖还是被当化学老师的爹妈逼着学出来的,去考也未必能考上。于是她一副事不关己的样子:“哥,你们不缺我这一个分母吧?”周宇哲劝她道:“妹妹,干嘛这么没信心呀?哪怕都是考竞赛题,你也学过两年多数学竞赛了,未必就不会做。再说了,哪怕都不会做呢,去见见人家北关中学的题开开眼界也算有收获。我们都去考,你也一起吧。”
木筱筠对前面那两个让步状语从句不以为然,却被最后那句“我们都去考”打动了:大家都去考,若是考上了,我们不就有可能高中还在一个班么?哪怕我高二出去学文科,能跟老同学们再多相聚一年也好。
这就是木筱筠要考北关理科实验班的全部理由。她转天就去北关中学报了名,然后在家乖乖的复习了五天数学物理竞赛题——报名老师告诉她,小卷只考数学、物理、英语,恰巧是她最不擅长的三科。
就是这么一场赶鸭子上架的考试,临时抱佛脚的木筱筠竟然还考上了。发榜当天周宇哲去的早,他在第14名找到了自己的名字后,终于又在第70名找到了木筱筠的名字,于是连忙打电话把还在家里睡懒觉的木筱筠叫醒:“妹妹,你考上了!”木筱筠一骨碌从床上爬起来:“真的吗?我在前80名里?”“不信你自己来看榜!”周宇哲的声音里都能听出愉快的笑意,“你是第70名,我是第14名,许灵是第28名,林丽丽是……”“那乔迪呢?”木筱筠突然打断了他,直到这时她依然固执地相信乔迪也去考了,只不过考试当天没有和他们遇见。电话里突然安静了片刻,周宇哲的声音再响起时,明显带着几分怜悯和无奈:“妹妹,榜上没有乔迪的名字。”“他没考上么?”木筱筠失神地问。“……也许吧。”周宇哲含糊地说,心中叹息这死心眼的木筱筠竟然还不愿相信乔迪选择了留校,“妹妹,今天天气太热,你就不用跑过来了,等8月15日直接来报到进班就行。”他特意嘱咐了这么一句,生怕木筱筠自己跑来看榜,发现榜上其实列出了全部200余位考生的姓名但却没有一个叫乔迪的——还是让她先以为乔迪会去北关的普通班吧,有些事情,一点一点的逐渐渗透也许能让人心里好过些。
事后表明,周宇哲此举只是把木筱筠崩溃的时间从北关张榜的7月13日,推迟到了慈恩发录取通知书的8月6日。
亲眼看到了乔迪的录取通知书之后,木筱筠算是彻底断绝了高中与乔迪同班的念想。不过她安慰自己说,好歹还有可能跟周宇哲或许灵分在一个班。然而命运却似乎犹嫌不足,十班考到北关实验班来的其它六个人都被齐刷刷的分在了二班,只有木筱筠一个人被孤零零地扔在了一班。
木筱筠站在橱窗前,看着如此坑爹的分班结果,简直连哭的力气都没有了:早知如此,我还不如初三这一年成绩依然稀烂,烂到考不上北关中学,只能勉勉强强地留在慈恩,那样起码还能每天看到安晴和乔迪。早知如此,我还不如不得那个化学二等奖,不考这个理科实验班,反正在普通班也是自己孤零一人,还省得待在实验班里每天被一群大牛虐!
六年之后,木筱筠和周宇哲聊起这段往事,依然还愤愤不平:“你拿概率论帮我算算,咱们七个人一起考到北关,你们六个人都被分在二班就把我一个人搁在一班,这概率有千分之一么?我真想问问老天爷,我上辈子造了什么孽,这么个小概率事件怎么就偏偏落在了我身上?”周宇哲却温柔地摸摸她的头:“塞翁失马,焉知非福?若不是咱俩被分到两个班,恐怕也不会那么快就走到一起。”
2012年4月30日,木筱筠和几个同学一起回慈恩看望当年的班主任冯老师。冯老师接她们班时还是个23岁的新毕业大学生,如今已经做了母亲。木筱筠把一个烫着“北京大学”金字的皮面笔记本递给冯老师:“这是咱们十班同学会驻燕园分会送给您家小正太的,扉页上有我们六个的签名。他们五个今年劳动节假期都没得空回来,您就先见字如面吧,等放暑假了我们再组团去您家骚扰。”冯老师翻开扉页,指着上面形态各异的六个签名笑道:“一转眼你们这大学都上到第三年了,不过这字体倒都没怎么变。来,筱筠你挨个跟我说说,你们几个都谁有对象了?”
木筱筠心里骤然一紧,只好先从最无关紧要的那几个人开始说起:“徐清有过一个女朋友,不过分手了。刘海鹏跟她女朋友大概一个月前也分手了。林丽丽一直单身。乔迪……”她狠了狠心,装作若无其事地继续说下去,“乔迪也一直单身。周宇哲……他是我男朋友。”
旁边几个同学露出心照不宣的笑容,他们至迟在大一上学期就已经知道了周宇哲和木筱筠的关系。然而冯老师却是又惊又喜:“哎呦,竟然是你们俩在一起了?不过仔细想想倒也真般配,打小儿你们俩关系就好。这是什么时候的事儿呀,怎么也没人告诉我一声?”一旁的李东凯是周宇哲的铁哥们儿,高中也跟周宇哲同班,自然责无旁贷的揽下了这个问题:“照我们看呀,他们俩最晚从高中开始就有意思了。”
当初教他们班物理的吴老师也觉得这消息有趣,不由得跟着八卦起来:“照我看呀,初三的时候周宇哲就对木筱筠特别好。那时候木筱筠电路图画不好,还是周宇哲给她讲明白的。”“岂止是讲电路图,化学竞赛的时候周宇哲中午一吃完饭就去木筱筠讲题,还跟冯老师请假中午不回来上自习,我们找他打球他都不来了,冯老师您不记得了?”其他同学们也七嘴八舌地回忆起来,一件件往事都被挖掘出来用以证明周宇哲和木筱筠早已“情投意合”,事件的时间也越来越提前,最后连初一时木筱筠身为副班长却在宣传委员周宇哲手下画了一年板报这种事都被他们记了起来,就差说他们俩是指腹为婚订的娃娃亲了。
木筱筠脸上带着幸福温暖的笑容,心底却是一片难以言说的凄凉——这些年来,北关的高中同学们觉得她和周宇哲是“青梅竹马”,北大的大学同学们觉得他们俩是“老夫老妻”;现在就连慈恩的同学们,就连这些亲眼见证过她和乔迪之间种种情愫的初中同学们,就连这些当年拿她跟乔迪开过无数次玩笑的同学们,都开始顺理成章的觉得她和周宇哲是天造地设的一对;仿佛乔迪在她的生命里从不曾出现过,仿佛她和乔迪的故事从不曾在岁月里留下过任何痕迹。
是的,也许这是最好的结果。即使同学和老师们都知道并且记得她曾经那样不遗余力地爱过乔迪,即使乔迪还一如既往地爱着她,她也应该视而不见;她应该把乔迪忘得干干净净,然后心安理得的享受着周宇哲带给她的新生活。但现实却是,几乎所有人都忘记了木筱筠的生命里曾经有过一个乔迪,乔迪自己都快忘记了他的生命里曾经有过一个木筱筠;只有木筱筠自己,还冥顽不化地铭记着一切。
然而谁也不能说这些同学们是冤枉了木筱筠。初三时周宇哲教她画电路图、给她讲化学竞赛、上课传纸条给她、晚上送她回家、每天跟她互相发十几条短信……这些都是真的,没有一件是胡编乱造。至于那句“他们俩最晚从高中开始就有意思了”,似乎还有点过于客气了些——她难道不是在高一上学期尚未结束时,就实质上接受了周宇哲的邀约吗?曾经站在慈恩楼下苦等乔迪七小时随后大病三天的木筱筠,曾经因为听说乔迪喜欢林丽丽而用七八瓶啤酒把自己灌醉的木筱筠,曾经无数次站在飞天楼顶层含泪凝望慈恩中学方向的木筱筠,竟然在升入高中短短半年之后,就变成了周宇哲的女朋友!
所以,就算乔迪伤害过木筱筠一百次,木筱筠也始终认为是自己亏欠了乔迪、背叛了乔迪;就算乔迪亲口冷冰冰地告诉她“我已经对你没有感觉了”,木筱筠也始终认定自己才是葬送了这段爱情的真正元凶。不过,如果时光可以重来,她难道就能自始拒绝周宇哲对她的好意吗?她是那么缺乏安全感、那么害怕孤独和冷漠的人;而周宇哲,天生就那么擅于给予别人关怀,那么容易被人信任和依赖。况且,这份温暖最初是以亲情的名义出现在她面前;等她嗅到这份感情里深藏着爱情的意味时,已经再也无法狠下心来毅然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