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膏情结
下午背书的时候看到“casser la jambe”,突然抬头跟舍友说,我记得我小时候觉得打石膏的人特别酷!她一脸愕然,明显搞不明白我的point在哪里。
这件事的渊源要追溯到婴儿时期了。我小时候特别胆小,本身就不敢做挑战性的大动作,再加上长期被我妈喂养得甚好,也确实行动不便。据长辈们口述,地上的裂缝不敢跨,一张平铺在地上的纸也能成功把我绊倒。上小学以后,我不得不参加从小学到大学最让我讨厌的课程,体育课。因为好歹语数英画画音乐思想品德都是成绩优异的孩子,一到体育课上就自信全失,比班上最调皮捣蛋招人厌的男生都好像矮半截。小学二年级转学到桂林的一所小学,才发现人家城市里的孩子,评三好学生还要算上体育成绩,这一来我的三好因为体育成绩不达标被涮下来,害得我在班主任面前痛哭一场。打那以后我对体育再也热爱不起来,而且渐渐有畏难和抵触的情绪。每到体育课上热身慢跑的时候,我就催促我前面一个姓雷的女生“赶快打雷下雨”,我们好回教室玩飞行棋(以前体育课逢下雨就会全班一摊儿一摊儿地下棋)。结果她当然每次都只是笑,不打雷。后来,眼看掷铅球、短跑、立定跳远都突击无效,指望雷姓同学发挥功效也是徒劳,于是,我就开始自己想办法。
由于父母的职务之便,我家里有很多纱布胶布碘酒之类的包扎用品,于是每逢下午有体育课,我就往自己的膝盖或脚踝等可以导致行动不便的地方涂碘酒,包纱布,以起到“既以受伤,不便运动”的显而易见的效果。通常,我就这么佯装受伤却趾高气昂地到了学校,想到可以躲过体育课,满脸掩饰不住的喜悦。后来到底有没有在体育课上得到老师的同情而躲在一边休息,我记不大清了。总体的印象是,这个方法也不是次次凑效,我依然要在接力跑里面拖同队的后退,当时还没有那句耳熟能详的“不怕神一样的对手,只怕猪一样的队友”,很遗憾,我就这么稳稳当当地被钉在猪一样的队友的十字架上。
所以,继包纱布失效以后,我开始羡慕打石膏的人。可惜老爹老娘不会把石膏跟家搬,所以我渴望打石膏的心理一直没有得到满足。况且后来我发现学校里个别真的摔断腿打石膏的同学都得到特别的优待,于是乎,对石膏的艳羡之情愈演愈烈,最终......还是没能打上一回石膏。后来这个念头,在课业越来越繁重的中学以后,就逐渐淡化了。文化课打头阵的氛围下,体育成绩不好也不再像白湛湛的国画纸上越浸越大的墨滴一样显眼。我那自体育课而来的羞辱感,也逐渐远去,甚至到后来,我逢人就能很坦然“我运动无能”。再说,自从小二那一年因为得不到三好学生而嚎哭一阵以后,这种不能评优的失落感也逐渐减弱,直至麻木不仁。
石膏情节也许久不曾记起,只是当年体育课上,面对教室的方向,我一边跑一边拍着前方雷姓同学的肩笑哈哈地叫她“打雷”的场景,却很深刻地存活在记忆里。那也就是大概十岁左右的光景。
哈哈,写到这里我笑出声。可笑又可爱的童年。
这件事的渊源要追溯到婴儿时期了。我小时候特别胆小,本身就不敢做挑战性的大动作,再加上长期被我妈喂养得甚好,也确实行动不便。据长辈们口述,地上的裂缝不敢跨,一张平铺在地上的纸也能成功把我绊倒。上小学以后,我不得不参加从小学到大学最让我讨厌的课程,体育课。因为好歹语数英画画音乐思想品德都是成绩优异的孩子,一到体育课上就自信全失,比班上最调皮捣蛋招人厌的男生都好像矮半截。小学二年级转学到桂林的一所小学,才发现人家城市里的孩子,评三好学生还要算上体育成绩,这一来我的三好因为体育成绩不达标被涮下来,害得我在班主任面前痛哭一场。打那以后我对体育再也热爱不起来,而且渐渐有畏难和抵触的情绪。每到体育课上热身慢跑的时候,我就催促我前面一个姓雷的女生“赶快打雷下雨”,我们好回教室玩飞行棋(以前体育课逢下雨就会全班一摊儿一摊儿地下棋)。结果她当然每次都只是笑,不打雷。后来,眼看掷铅球、短跑、立定跳远都突击无效,指望雷姓同学发挥功效也是徒劳,于是,我就开始自己想办法。
由于父母的职务之便,我家里有很多纱布胶布碘酒之类的包扎用品,于是每逢下午有体育课,我就往自己的膝盖或脚踝等可以导致行动不便的地方涂碘酒,包纱布,以起到“既以受伤,不便运动”的显而易见的效果。通常,我就这么佯装受伤却趾高气昂地到了学校,想到可以躲过体育课,满脸掩饰不住的喜悦。后来到底有没有在体育课上得到老师的同情而躲在一边休息,我记不大清了。总体的印象是,这个方法也不是次次凑效,我依然要在接力跑里面拖同队的后退,当时还没有那句耳熟能详的“不怕神一样的对手,只怕猪一样的队友”,很遗憾,我就这么稳稳当当地被钉在猪一样的队友的十字架上。
所以,继包纱布失效以后,我开始羡慕打石膏的人。可惜老爹老娘不会把石膏跟家搬,所以我渴望打石膏的心理一直没有得到满足。况且后来我发现学校里个别真的摔断腿打石膏的同学都得到特别的优待,于是乎,对石膏的艳羡之情愈演愈烈,最终......还是没能打上一回石膏。后来这个念头,在课业越来越繁重的中学以后,就逐渐淡化了。文化课打头阵的氛围下,体育成绩不好也不再像白湛湛的国画纸上越浸越大的墨滴一样显眼。我那自体育课而来的羞辱感,也逐渐远去,甚至到后来,我逢人就能很坦然“我运动无能”。再说,自从小二那一年因为得不到三好学生而嚎哭一阵以后,这种不能评优的失落感也逐渐减弱,直至麻木不仁。
石膏情节也许久不曾记起,只是当年体育课上,面对教室的方向,我一边跑一边拍着前方雷姓同学的肩笑哈哈地叫她“打雷”的场景,却很深刻地存活在记忆里。那也就是大概十岁左右的光景。
哈哈,写到这里我笑出声。可笑又可爱的童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