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你,传奇的朴树
文/郑宁素
(邀稿专用,转载请注明出处)
初中时的某个下午,躺在床上的我静静地听着电台的音乐节目。彼时,收音机里缓缓流淌出一个质朴的声音,和着吉他的伴奏,略带忧伤的吟唱着“他们都老了吧,他们在哪里呀,我们就这样,各自奔天涯”,旋律悠扬婉转,歌声饱含深情,瞬间就击中了我的心。
当DJ介绍完这首歌的歌名以及演唱者之后,我便记住了“朴树”这个简单而独特的名字,这也是我与朴树音乐的初次相遇。之后,同样是在电台里,我听到了朴树的另一首代表作《白桦林》,一首充满戏剧张力的凄美歌曲,由他娓娓唱来,静谧之中透露出撕心裂肺,再次将我俘虏。
由于这两首让我十分喜爱的歌曲均出自朴树之手,我十分自然的对这个人以及他另外的音乐作品产生了好奇,喜欢买专辑的我就去音像店买了《我去2000年》的卡带。回家听完之后,我被深深的震撼了。这张专辑里的歌曲与当时所流行的口水情歌截然不同,不是纠结于小情小爱,而是完全展现了朴树对整个世界以及人生的种种感悟。聆听整张专辑时,我仿佛在与朴树的灵魂对话,听他直截了当的阐述自己的观念和想法,尤其是专辑内《活着》里的那句“我有那么多的理想/我还有那么大力量/我要改变世界”时至今日想来仍令我止不住浑身震颤。
《我去2000年》里朝气蓬勃扑面而来的才华能够让任何一个听众竖起大拇指称赞,朴树在音乐创作上的天赋和实力在这张专辑里已经展露无遗,同时忧郁疏离的气质又给他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富有才情而又特立独行,朴树的个人形象可谓独树一帜,在我进入叛逆的青春期之时,朴树的出现,足以让我在他身上找到精神的寄托。
就在我刚对朴树的音乐感到着迷的时候,他的第二张专辑《生如夏花》发行了。假如说《我去2000年》还只是小试牛刀的话,《生如夏花》则将朴树彻底送上了神坛。如果你跟我一样经历过那个年代,你肯定会记得大街小巷、广播电视里轰炸似的播放着《生如夏花》《Colorful Days》等等歌曲的场景。朴树鲜明的个性和汹涌的才华在这张神专里展现的淋漓尽致,特色、流行度、话题性……这张专辑应有尽有。最主要的是,专辑里的歌曲与朴树当时的形象简直是完美的契合,一种华丽的颓废感以不可阻挡之势风靡了神州大地,令无数人如痴如醉,朴树也一跃成为大陆流行乐坛的领军人物。当时我的同班同学几乎人手一张《生如夏花》的卡带或cd,在校园里随处可见有人学朴树紧锁眉头唱歌,还有很多人为了模仿而去学习吉他。我自然也未能例外的将这张专辑买了回来并且循环播放了许多遍,朴树低沉动人的歌声依旧有着不可阻挡的精神浸染力,深深的将我吸引,陪我度过了年少时的许多岁月。
在如此炙手可热的时候,绝大部分歌手都会选择趁热打铁乘胜追击再推新专辑继续巩固自己的声势,可是朴树又一次“不走寻常路”,自《生如夏花》绚烂至极的辉煌之后,一直到今天,除了零星的一两支单曲外,再无全新的专辑作品问世。歌迷们一再的期待新专辑的面世,却一再的失望,朴树在音乐方面近乎销声匿迹,如此一晃,九年时间悄然走过。在这九年里,朴树的歌迷都已逐渐成长,曾经的天真烂漫不在,取而代之的可能是成熟稳重,但不管怎样,在他们内心的某个角落里,肯定一直深藏着对朴树以及他的歌曲的,最淳朴的爱。我也一样,在这段时间里,我仍然会不时的翻出他的专辑,按下播放键,重新体验他曾带给我的感动。
所以当突然听到朴树和张悬要举办一场名叫“树与花”的演唱会的消息时,那种惊喜交集的幸福感是无法用言语形容的。在关于演唱会的视频和新闻里看到好久不见的朴树,一股暖流瞬间涌上我的心头。再看看网络讨论区中歌迷们热烈的反响,那段全民迷恋朴树的昨日仿佛又重现。无论10月27日我能否如愿到场,对我和其他很多人来说,朴树都是我们青春的见证。如今,他又再度出现在公众的视野中,歌迷们对他的爱和热情始终没有冷却。因为我们一直都在等待着这一天,听着他再次唱起那些熟悉的旋律,与他一起缅怀我们逝去的青葱岁月。
以短短两张专辑登上巅峰已是佳话,在这个浮躁的年代暂别九年仍能让歌迷们魂牵梦萦忠心不改更是令人惊叹,而这样的事情在朴树身上真真切切的发生了。所以说朴树是一个传奇,一点也不为过。而这个传奇将再度登上舞台唱响那些感动过你我的歌曲,怎能不让人热血沸腾?
我很庆幸能够目睹朴树这个传奇的诞生,也很感激这一路走来有朴树的歌声相伴,他曾带给我的感动,早已在我心中永驻。
(邀稿专用,转载请注明出处)
初中时的某个下午,躺在床上的我静静地听着电台的音乐节目。彼时,收音机里缓缓流淌出一个质朴的声音,和着吉他的伴奏,略带忧伤的吟唱着“他们都老了吧,他们在哪里呀,我们就这样,各自奔天涯”,旋律悠扬婉转,歌声饱含深情,瞬间就击中了我的心。
当DJ介绍完这首歌的歌名以及演唱者之后,我便记住了“朴树”这个简单而独特的名字,这也是我与朴树音乐的初次相遇。之后,同样是在电台里,我听到了朴树的另一首代表作《白桦林》,一首充满戏剧张力的凄美歌曲,由他娓娓唱来,静谧之中透露出撕心裂肺,再次将我俘虏。
由于这两首让我十分喜爱的歌曲均出自朴树之手,我十分自然的对这个人以及他另外的音乐作品产生了好奇,喜欢买专辑的我就去音像店买了《我去2000年》的卡带。回家听完之后,我被深深的震撼了。这张专辑里的歌曲与当时所流行的口水情歌截然不同,不是纠结于小情小爱,而是完全展现了朴树对整个世界以及人生的种种感悟。聆听整张专辑时,我仿佛在与朴树的灵魂对话,听他直截了当的阐述自己的观念和想法,尤其是专辑内《活着》里的那句“我有那么多的理想/我还有那么大力量/我要改变世界”时至今日想来仍令我止不住浑身震颤。
《我去2000年》里朝气蓬勃扑面而来的才华能够让任何一个听众竖起大拇指称赞,朴树在音乐创作上的天赋和实力在这张专辑里已经展露无遗,同时忧郁疏离的气质又给他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富有才情而又特立独行,朴树的个人形象可谓独树一帜,在我进入叛逆的青春期之时,朴树的出现,足以让我在他身上找到精神的寄托。
就在我刚对朴树的音乐感到着迷的时候,他的第二张专辑《生如夏花》发行了。假如说《我去2000年》还只是小试牛刀的话,《生如夏花》则将朴树彻底送上了神坛。如果你跟我一样经历过那个年代,你肯定会记得大街小巷、广播电视里轰炸似的播放着《生如夏花》《Colorful Days》等等歌曲的场景。朴树鲜明的个性和汹涌的才华在这张神专里展现的淋漓尽致,特色、流行度、话题性……这张专辑应有尽有。最主要的是,专辑里的歌曲与朴树当时的形象简直是完美的契合,一种华丽的颓废感以不可阻挡之势风靡了神州大地,令无数人如痴如醉,朴树也一跃成为大陆流行乐坛的领军人物。当时我的同班同学几乎人手一张《生如夏花》的卡带或cd,在校园里随处可见有人学朴树紧锁眉头唱歌,还有很多人为了模仿而去学习吉他。我自然也未能例外的将这张专辑买了回来并且循环播放了许多遍,朴树低沉动人的歌声依旧有着不可阻挡的精神浸染力,深深的将我吸引,陪我度过了年少时的许多岁月。
在如此炙手可热的时候,绝大部分歌手都会选择趁热打铁乘胜追击再推新专辑继续巩固自己的声势,可是朴树又一次“不走寻常路”,自《生如夏花》绚烂至极的辉煌之后,一直到今天,除了零星的一两支单曲外,再无全新的专辑作品问世。歌迷们一再的期待新专辑的面世,却一再的失望,朴树在音乐方面近乎销声匿迹,如此一晃,九年时间悄然走过。在这九年里,朴树的歌迷都已逐渐成长,曾经的天真烂漫不在,取而代之的可能是成熟稳重,但不管怎样,在他们内心的某个角落里,肯定一直深藏着对朴树以及他的歌曲的,最淳朴的爱。我也一样,在这段时间里,我仍然会不时的翻出他的专辑,按下播放键,重新体验他曾带给我的感动。
所以当突然听到朴树和张悬要举办一场名叫“树与花”的演唱会的消息时,那种惊喜交集的幸福感是无法用言语形容的。在关于演唱会的视频和新闻里看到好久不见的朴树,一股暖流瞬间涌上我的心头。再看看网络讨论区中歌迷们热烈的反响,那段全民迷恋朴树的昨日仿佛又重现。无论10月27日我能否如愿到场,对我和其他很多人来说,朴树都是我们青春的见证。如今,他又再度出现在公众的视野中,歌迷们对他的爱和热情始终没有冷却。因为我们一直都在等待着这一天,听着他再次唱起那些熟悉的旋律,与他一起缅怀我们逝去的青葱岁月。
以短短两张专辑登上巅峰已是佳话,在这个浮躁的年代暂别九年仍能让歌迷们魂牵梦萦忠心不改更是令人惊叹,而这样的事情在朴树身上真真切切的发生了。所以说朴树是一个传奇,一点也不为过。而这个传奇将再度登上舞台唱响那些感动过你我的歌曲,怎能不让人热血沸腾?
我很庆幸能够目睹朴树这个传奇的诞生,也很感激这一路走来有朴树的歌声相伴,他曾带给我的感动,早已在我心中永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