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婚礼与《白鹿原》
5号发小结婚,千里迢迢飞广州去参加了他的婚礼。
发小算是年轻有为型的,从小长得帅气,高大,人缘好,嘴巴碎(……)好吧,那叫开朗。毕业以后去了香港,5年下来,深圳一套房,广州一套房,好像还有车,也算是志得意满。
他婚礼没有在家乡办,直接把亲友都拉到广州,自己操持。除了有限的几个发小,就是他的大学同学和工作以后感情格外好的同事。
因为没有婚庆公司的介入,一切都是小两口组织自己的朋友操办的,所以也没有很多庸俗繁缛的细节。一切都透露着新人的趣味。作为女方跟拍的摄影师,跟其他帮忙的同学、同事聊天的时候,觉得这些人都有一股“成年味”。就像发小在结婚致辞时说,广东人说,结婚了以后就是“大个仔”,以为成年人,要养家糊口,承担起家庭的责任。
成年味就是这样,定下来明确的目标,买房,买车,生娃,挣钱……每一步都很稳重,每一步都很踏实。
说实在的,也还蛮羡慕的,开着自己的车,住着自己的房,知道明天自己出现在哪儿,所需要和取得的又是什么。尤其是在那个氛围里,很容易就心生羡慕,所有人都这样,本着一个目标,不由自主的生出攀比的心,想着,我也要这样。
这样,是哪样?
其时,只是略觉得有点怪,就,为什么我在这里见到的,跟我在北京见到的那么不一样呢?
倒是在飞机上,脱离了广州城的大气场,想明白了,在北京的朋友,好像都还活在青春期一样,虽然也一样想着要多挣钱,过好日子,可是即便他们买房了,结婚了,甚至要生孩子了,你总不觉得,那些人是有“成人味”的,总好像这些人预备着随时随地甩手就消失了一样。他们的烦恼更多是另一种。
这种差别是很微妙的,如果用“贴标签”的方式倒是能轻松标签出来:广州的是高帅富(?),北京的是屌丝(?)。
但是,当时人群里还有一个也从北京来的男生,年轻,英俊,有为,多金,也算得上是高帅富。被我朋友戏称是一个除了对女生外对什么事情都很有恒心的男人。那个人笑嘻嘻玩世不恭的脸上,有一种同类的味道。所以,其实这和有钱没钱,压根没啥关系吧……
在广州呆了2天,再次感慨,这是一片沃土,到了就让人想扎根,反推过来,我的朋友们,他们大概也是飞快地被植入在这里,飞快地扎下了自己的根基。
北京呢?好像大家都预备着,拔脚就走往下一个地方。
=========我是《白鹿原》分割线=============
在广州的几天,没网没娱乐,除了给人苦命卖力做摄影外,就是窝在宾馆看完了《白鹿原》。顺带看了一篇比较《白鹿原》和《废都》的文章。http://ishare.iask.sina.com.cn/f/19320621.html 这篇聊得特别掏心掏肺,这让我想,为什么有的东西能接受,有的不能。
小哥前两天发微薄说,哲学的边界决定了美学的边界。创作美和审美都被哲学禁锢。所以看到小粉红有人说,白鹿原提现了农耕文明局限性,但是不妨为一本伟大的小说,我真心笑得满地打滚……
这个话题展开说有点长有点大,等我歇几天,整理思路慢慢说。
发小算是年轻有为型的,从小长得帅气,高大,人缘好,嘴巴碎(……)好吧,那叫开朗。毕业以后去了香港,5年下来,深圳一套房,广州一套房,好像还有车,也算是志得意满。
他婚礼没有在家乡办,直接把亲友都拉到广州,自己操持。除了有限的几个发小,就是他的大学同学和工作以后感情格外好的同事。
因为没有婚庆公司的介入,一切都是小两口组织自己的朋友操办的,所以也没有很多庸俗繁缛的细节。一切都透露着新人的趣味。作为女方跟拍的摄影师,跟其他帮忙的同学、同事聊天的时候,觉得这些人都有一股“成年味”。就像发小在结婚致辞时说,广东人说,结婚了以后就是“大个仔”,以为成年人,要养家糊口,承担起家庭的责任。
成年味就是这样,定下来明确的目标,买房,买车,生娃,挣钱……每一步都很稳重,每一步都很踏实。
说实在的,也还蛮羡慕的,开着自己的车,住着自己的房,知道明天自己出现在哪儿,所需要和取得的又是什么。尤其是在那个氛围里,很容易就心生羡慕,所有人都这样,本着一个目标,不由自主的生出攀比的心,想着,我也要这样。
这样,是哪样?
其时,只是略觉得有点怪,就,为什么我在这里见到的,跟我在北京见到的那么不一样呢?
倒是在飞机上,脱离了广州城的大气场,想明白了,在北京的朋友,好像都还活在青春期一样,虽然也一样想着要多挣钱,过好日子,可是即便他们买房了,结婚了,甚至要生孩子了,你总不觉得,那些人是有“成人味”的,总好像这些人预备着随时随地甩手就消失了一样。他们的烦恼更多是另一种。
这种差别是很微妙的,如果用“贴标签”的方式倒是能轻松标签出来:广州的是高帅富(?),北京的是屌丝(?)。
但是,当时人群里还有一个也从北京来的男生,年轻,英俊,有为,多金,也算得上是高帅富。被我朋友戏称是一个除了对女生外对什么事情都很有恒心的男人。那个人笑嘻嘻玩世不恭的脸上,有一种同类的味道。所以,其实这和有钱没钱,压根没啥关系吧……
在广州呆了2天,再次感慨,这是一片沃土,到了就让人想扎根,反推过来,我的朋友们,他们大概也是飞快地被植入在这里,飞快地扎下了自己的根基。
北京呢?好像大家都预备着,拔脚就走往下一个地方。
=========我是《白鹿原》分割线=============
在广州的几天,没网没娱乐,除了给人苦命卖力做摄影外,就是窝在宾馆看完了《白鹿原》。顺带看了一篇比较《白鹿原》和《废都》的文章。http://ishare.iask.sina.com.cn/f/19320621.html 这篇聊得特别掏心掏肺,这让我想,为什么有的东西能接受,有的不能。
小哥前两天发微薄说,哲学的边界决定了美学的边界。创作美和审美都被哲学禁锢。所以看到小粉红有人说,白鹿原提现了农耕文明局限性,但是不妨为一本伟大的小说,我真心笑得满地打滚……
这个话题展开说有点长有点大,等我歇几天,整理思路慢慢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