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喜欢在你们行走的时候,自然地停下来。
今天国庆节,街上的人很多很多。我不太喜欢过节,害怕陌生的拥挤场合。
我不知道是不是所有的姑娘都害怕或者是不习惯拥挤的场合,反正我是。甚至是很害怕。
通常过节的时候,我很少出行。旅行喜欢安排到淡季。从小养成了一个不同时和别人做同一件事的习惯,岁月渐长,就已经不能混淆在人中了。
就像在大学的时候每天早上6点多,同学都在睡觉的时候,我却爬起来练琴。同学练琴的时候,我已经在西街喝下午茶。他们的眼睛里映照不出我认真场景,总觉得我是单单知道玩的孩子。其实,他们认为的是我所希望的。我喜欢在他们玩得时候认真,他们认真的时候玩。我不知道这是为什么,这样做的办事效率很高。所以,我就习以为常了。我曾经给一位艺术家的女儿上钢琴课,这位艺术家教她的女儿悄悄的努力,偷偷的认真。其实,让我今天坚定信念地干钢琴视奏这一特色教学的,一是她女儿在我教学中的实验成功,二是这位艺术家给我的肯定让我有了动力和勇气。还有一个很重要的人,他是小王子。我认识他的时候,他4岁,我20岁。他叫陈林汐。他4岁的时候,钢琴上的每一个音,无论白键还是黑键,他背着都能听准。当时我发现他天才的耳朵的时候,就哭了。关于这个孩子,他会是一个传奇的,需要的只仅仅是时间。每每想到这里,我深信我是一个不寻常的孩子,因为和我做好朋友的,都是不可能淹没在人中的孩子。
昨天是中秋节,下午上完钢琴课,我一个人去看的《白鹿原》。其实,我是想等我把书看完了,再去看的。虽然书我只看了一半,但是电影看完之后,我果断地认为书写得好很多,想象的尺度永远是最符合自己的口味的。看了这部电影,给我的感触是,一个蛇蝎美貌的荡妇,遇到一群没有思想的蠢男,等于毁灭。我一直觉得拥有美貌和智慧却没有善良心地的女人,对社会的威胁和破坏性是很大的。如果小说或者电影是对生活的缩影的呈现,那么我在认识中的人中,应该就有人会在《白鹿原》的场景里恰到好处地对号入座。喜欢小说的原因是,它很生活性。我喜欢很生活的东西。昨天我钢琴学生的家长,送了很精美的两盒月饼给我。有的时候,我会惊讶于我只是一个单薄的小小钢琴老师,家长对我却这么好。
前天,一个家长打电话来感谢我,她的女儿钢琴考七级通过了。这个小姑娘跟我学了一年的钢琴。这也是我第一个独立上课带她考级的学生。我是有一点小窃喜的,因为我可以在外公面前扬眉吐气了,我刚出来教学生的时候,外公老对我说,不要出来误人子弟啊,乖乖。在我外公的眼里,我绝对是既不靠谱又半吊子的傻孩子。但是他对我的爱,就是每次电话通了之后的一声,“我的幺幺!!”是的,他爱我的口味有点重,不过我很喜欢。
昨天,从一本书上得知,原来三毛是在重庆出生的,就在我出生的土地。再看她的故事,我还是狠狠地哭了。其实,我是很害怕看她的故事让我激起共鸣的。因为她是自杀的。我害怕和一个自杀的人的思想有共鸣。我想问很多的人,喜欢三毛的文字,是单单喜欢她的文字,还是读她的文字能激起共鸣。顾城的文字,也是比较吸引我。但是,顾城也是自杀的。我不知道是不是在成名作家的道路上,自杀是最好的归属。很长一段时间我停止写作,因为我发现,作家从来就不是一个幸福的群体。有一天我去参加一个闺蜜的婚礼,发生一些事,让我的幸福观豁然开朗。想说的是,只要我想写作,我就一直写。不刻意停笔。
这是我在沙坪坝的西西弗的咖啡馆里写下的文字,如果这里的咖啡没这么难喝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