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
《艺术与视知觉》
Rudolf Arnheim
有一次去看展,听到某策展人和边上的人聊天推荐的书,便记把书名记下。
p.s.在被无知的大脑困住时,看到这本书真是太他妈好了。
第一章
平衡
1.在一个正方形中隐藏的结构
p2
…感受只能是“观看”或“发现”的结果,而不是“观看”或“发现”赖以进行的工具(或能力)。
p8
同理,一个画框也会产生出这样一种围栏,它在某种程度上保护了绘画之中的力的自由作用不受周围背景的干扰和束缚。
通过对这一“游动”的黑圆面的分析,我们看到,一个视觉式样所包含的东西并不仅仅是落到视网膜上的那些成分。对于视网膜来说,仅仅是黑白亮度上的差别就完全可以造成一种具有特定大小、形状、距离和方向的式样。进一步的研究还揭示出:除了这一可见的式样之外,还存在着一个看不见的构造图式。……
p9
在读这本书的时候,我们要求人们首先要记住:每一个视觉式样都是一个力的式样。正如对一个活的有机体不可以用描述一个死的解剖体的方法去描述一样,视觉经验的本质也不能仅仅通过举例、大小、角度、尺寸、色彩的波长等去表述。这样一些静止的尺度,只能对外部“刺激物”(即外部物理世界送到眼睛中的信息)加以界定,至于知觉对象的生命——它的情感表现和意义——却完全是通过我们所描述过的这种力的活动来确定的。在视觉感受中,任何一条划在纸上的线条,抑或是用一块泥巴捏成的一种最简单的形式,都像是抛入池塘中的石头,它打乱了平静,使空间运动起来。因此,所谓观看,多数是对于活动的知觉。
2.“知觉力”剖析
p11
至此,我们可以把观察者观看到的这种“力”,看作是活跃在大脑视中心的那些生理力的心理对应物,或者就是这些生理力本身。虽然这些力的作用是发生在大脑皮质中的生理现象,但它在心理上却仍然被体验为是被观察事物本身的性质。……只有通过对各类经验进行仔细的比较之后,人们才能区分出哪些是由大脑神经系统中的活动引起的“事件”,哪些是真实发生于外部物理世界中的事件。
……虽然色彩事实上是神经系统对具有特殊波长的光线所作出的反应,它仍然被归结为外部事物本身的性质。同理,这种视觉力从心理上来说,也是与我们所知觉、感受或思考到的任何事物一样,都是真实的。幻觉则不同,只有当心理经验和生理作用之间的等同,使得我们错误的看待一个物理对象时,我们才用“幻觉”这个字眼。然而对于艺术家来说,犯这种错误的危险是不存在的。因为在艺术品中,如果一件事物“看上去”是正确的,就是正确的。艺术家并不是为了掌握色彩的比例才使用他的眼睛,相反,他涂抹色彩的目的恰恰就是为了给眼睛制造一个视觉幻象,也只有这个幻象(而不是色彩),才是艺术品。……
一句话,那作用于上述黑色圆面上的作用力并不是虚幻的,只有对那些打算用这种力去开动机器的人来说,它才是虚幻的。如果从知觉角度和艺术角度来看待它,它便完全是真实的。
3.当同一个正方形中有两个圆面出现的时候
p13
……这一事例说明,一个视觉式样,是不能在不考虑它所处的空间环境的结构的情况下,孤立的被观看的。形式结构与位置结构之间的矛盾,只能造成我们判断上的模糊。
4.心理平衡与物理平衡
5.为什么需要平衡
6.重力
7.方向
8.各种类型的平衡图式
……整体的各个组成成分与基本结构“中心”的关系已经被完全放弃了,取代它的是在相互平衡的构图成分之间锁形成的关系网络。
9.顶与底
10.左与右
11.平衡与人类心理
12.平衡必须传达意义
……正如人的生活并不是追求空洞无物的安静,而是一种有目的的活动一样,艺术品也不是仅仅追求平衡、和谐、统一,而是为了得到一种由方向性的力所构成的式样。平衡的艺术式样是由种种具有方向的力所打到的平衡、秩序和统一。
也就是说,一件艺术品,是对现实之本质的说明。它从无限多个可能性的力的作用模式中选择出一种,对之加以描绘。但在任何一种这样的力的模式中,都是由整体决定着每一个方向上的力的位置、特征和强度。反过来,任何一个有机统一的结构体,都是它包含的各种作用力的合成。这意味着,任何一种存在的模式,都是通过它所能具有的最有效的形式呈现出的。因此,一件艺术品,实际上就是对某一特定现实式样做出一番组织,使它打到一种必然的和终极的形态。
第三章 形式
11.由倾斜产生的动感
Rudolf Arnheim
有一次去看展,听到某策展人和边上的人聊天推荐的书,便记把书名记下。
p.s.在被无知的大脑困住时,看到这本书真是太他妈好了。
第一章
平衡
1.在一个正方形中隐藏的结构
p2
…感受只能是“观看”或“发现”的结果,而不是“观看”或“发现”赖以进行的工具(或能力)。
p8
同理,一个画框也会产生出这样一种围栏,它在某种程度上保护了绘画之中的力的自由作用不受周围背景的干扰和束缚。
通过对这一“游动”的黑圆面的分析,我们看到,一个视觉式样所包含的东西并不仅仅是落到视网膜上的那些成分。对于视网膜来说,仅仅是黑白亮度上的差别就完全可以造成一种具有特定大小、形状、距离和方向的式样。进一步的研究还揭示出:除了这一可见的式样之外,还存在着一个看不见的构造图式。……
p9
在读这本书的时候,我们要求人们首先要记住:每一个视觉式样都是一个力的式样。正如对一个活的有机体不可以用描述一个死的解剖体的方法去描述一样,视觉经验的本质也不能仅仅通过举例、大小、角度、尺寸、色彩的波长等去表述。这样一些静止的尺度,只能对外部“刺激物”(即外部物理世界送到眼睛中的信息)加以界定,至于知觉对象的生命——它的情感表现和意义——却完全是通过我们所描述过的这种力的活动来确定的。在视觉感受中,任何一条划在纸上的线条,抑或是用一块泥巴捏成的一种最简单的形式,都像是抛入池塘中的石头,它打乱了平静,使空间运动起来。因此,所谓观看,多数是对于活动的知觉。
2.“知觉力”剖析
p11
至此,我们可以把观察者观看到的这种“力”,看作是活跃在大脑视中心的那些生理力的心理对应物,或者就是这些生理力本身。虽然这些力的作用是发生在大脑皮质中的生理现象,但它在心理上却仍然被体验为是被观察事物本身的性质。……只有通过对各类经验进行仔细的比较之后,人们才能区分出哪些是由大脑神经系统中的活动引起的“事件”,哪些是真实发生于外部物理世界中的事件。
……虽然色彩事实上是神经系统对具有特殊波长的光线所作出的反应,它仍然被归结为外部事物本身的性质。同理,这种视觉力从心理上来说,也是与我们所知觉、感受或思考到的任何事物一样,都是真实的。幻觉则不同,只有当心理经验和生理作用之间的等同,使得我们错误的看待一个物理对象时,我们才用“幻觉”这个字眼。然而对于艺术家来说,犯这种错误的危险是不存在的。因为在艺术品中,如果一件事物“看上去”是正确的,就是正确的。艺术家并不是为了掌握色彩的比例才使用他的眼睛,相反,他涂抹色彩的目的恰恰就是为了给眼睛制造一个视觉幻象,也只有这个幻象(而不是色彩),才是艺术品。……
一句话,那作用于上述黑色圆面上的作用力并不是虚幻的,只有对那些打算用这种力去开动机器的人来说,它才是虚幻的。如果从知觉角度和艺术角度来看待它,它便完全是真实的。
3.当同一个正方形中有两个圆面出现的时候
p13
……这一事例说明,一个视觉式样,是不能在不考虑它所处的空间环境的结构的情况下,孤立的被观看的。形式结构与位置结构之间的矛盾,只能造成我们判断上的模糊。
4.心理平衡与物理平衡
5.为什么需要平衡
6.重力
7.方向
8.各种类型的平衡图式
……整体的各个组成成分与基本结构“中心”的关系已经被完全放弃了,取代它的是在相互平衡的构图成分之间锁形成的关系网络。
9.顶与底
10.左与右
11.平衡与人类心理
12.平衡必须传达意义
……正如人的生活并不是追求空洞无物的安静,而是一种有目的的活动一样,艺术品也不是仅仅追求平衡、和谐、统一,而是为了得到一种由方向性的力所构成的式样。平衡的艺术式样是由种种具有方向的力所打到的平衡、秩序和统一。
也就是说,一件艺术品,是对现实之本质的说明。它从无限多个可能性的力的作用模式中选择出一种,对之加以描绘。但在任何一种这样的力的模式中,都是由整体决定着每一个方向上的力的位置、特征和强度。反过来,任何一个有机统一的结构体,都是它包含的各种作用力的合成。这意味着,任何一种存在的模式,都是通过它所能具有的最有效的形式呈现出的。因此,一件艺术品,实际上就是对某一特定现实式样做出一番组织,使它打到一种必然的和终极的形态。
第三章 形式
11.由倾斜产生的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