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918
飞机飞行了整整六个小时,机舱里的电影几乎无一能播放,音乐亦是,只好玩数独。北京时间下午四点,即北欧时间上午十点的光景,机组端上了正餐。沙拉是微量砒霜——虾仁配小番茄。唯一好吃的是甜点:一块莓子酱苹果派。
翻开罗兰•巴特的《神话修辞术:批评与真实》。巴特先生文笔真是优雅。评论家的尖锐(通常是尖刻)在他笔下罕见,有的是悲悯气息。《明室》如此,此刻读到《神话》中第一篇,“自由式摔角的境地”,亦觉如此。
第34页:表演取消了全部动机和结果:要紧的不是他觉得什么,而是他看到什么。
第34页:拳击赛是在观众眼前渐次构成的历史事实;自由式摔角却相反,每个环节都即刻明白可解,没有持续性。观众对运气的浮现不感兴趣,他期盼着若干痛苦的转瞬即逝的姿态。
第34-5页:被制服了的自由式摔角手的姿势向众人表示了败局,他不掩饰这点,反而以音乐中延长记号的方式强调并保持了这点,与古代面具蕴含表示表演的悲剧气氛之意相吻合。自由式摔角的情景,恰似古代剧场,选手们不以自身遭受痛苦为修羞,他们懂得呜咽悲嚎,他们有流泪的癖好。
午间到达机场。等候兑换瑞典克朗时发现自己随身的背包超重了1.5kg。虽说几乎不可能通过肉眼辨识出这点重量,也大抵不会被刁难,但还是闪过一个念头:如果当真因为超重不能顺利入关,只好把书取出来“扔”掉了。
女友:书扔掉可惜,不如寄存。
我:寄存的钱可是够再买好多本书了。
男人从机场的洗手间走出来,双手搓着脸,眼睛微肿。这神情似曾相识,他定是刚哭过,洗了脸。
洗手间外有一处免费上网的地方。男人一时失落茫然,仿佛这个他生于此长于此的城市跟他毫无关联。从七分钟前转身离开登机通道入口开始,他感到自己被重重地扔在这陌生之地。他打算随便找个什么角落靠一会儿,就到了这里。
十几分钟前,我舍不得花寄存的钱,在这个看上去还算合适(没有太多人在此停留)的角落,卸下了一本不足三百页的书:巴特先生的《神话修辞术:批评与真实》。很快便后悔了。此刻我在登机口附近徘徊,巨大的落地窗外有架客机开始在跑道上预热。我低头看手表,确信这就是女友搭乘的那班飞机。
男人一眼就注意到了那本书,黄色封皮显眼。罗兰•巴特。何许人也?
法国人罗兰•巴特。法国人。这是男人认识巴特先生的顺序。
飞机此刻距离圣彼得堡好近,距离斯德哥尔摩也很近了,可它却要先折向南方去哥本哈根。地图上出现了一汪蔚蓝,名曰“白海”,未闻过。
法国人。罗兰•巴特。RB。神话。修辞术。批评。真实。男人还没翻开书,先琢磨起这些字眼了。
飞机飞过塔林,在三万八千米高空,几乎驶进了波罗的海海域,却还是偏了头,执意向哥本哈根靠近。机长宣布飞机将比预计提前一刻钟抵达。
目标是什么?结局是什么?
自由式摔角手说:结局就是一切放大至不能再放大处,一切进行到不能再进行时。
放大。
在绝望中狂奔——我只有负五分钟的时间。如果能够成功跑过这负向时间,就能见证那属于神话范畴的一刻。
男人翻开罗兰•巴特:
我们生活于现实这一存在物之中,尽管如此,它仍然完全是历史的现实:总之,在时事的记叙、报道中,我看到“自然”和“历史”每时每刻都混同难辨……(序言)
不是用以装扮现实之自然,而是自然之自然,自然之神话。神话之神话。“神奇的红光”,三年前我在一次晕倒事件中梦见过它,却不以为是预言。今晚,我亲眼看见了。集结成军的乌黑云团是上帝的斗篷,这是他收紧领口的时刻。瓶盖在旋转,下面的玻璃器皿盛着它培育的子民。红光夹在缝隙中,它不旋转。瓶盖加速旋转,斗篷露出毛边,接着擦地一下,盖子拧紧了,上帝的领口不再透风。红光旋即彻底消失不见。许久,瓶盖自动松动,领口松动,红光隐现却不似初始般坚定。
自由式摔角手说:败北不是结局,恰恰相反,它是过程和展开。
翻开罗兰•巴特的《神话修辞术:批评与真实》。巴特先生文笔真是优雅。评论家的尖锐(通常是尖刻)在他笔下罕见,有的是悲悯气息。《明室》如此,此刻读到《神话》中第一篇,“自由式摔角的境地”,亦觉如此。
第34页:表演取消了全部动机和结果:要紧的不是他觉得什么,而是他看到什么。
第34页:拳击赛是在观众眼前渐次构成的历史事实;自由式摔角却相反,每个环节都即刻明白可解,没有持续性。观众对运气的浮现不感兴趣,他期盼着若干痛苦的转瞬即逝的姿态。
第34-5页:被制服了的自由式摔角手的姿势向众人表示了败局,他不掩饰这点,反而以音乐中延长记号的方式强调并保持了这点,与古代面具蕴含表示表演的悲剧气氛之意相吻合。自由式摔角的情景,恰似古代剧场,选手们不以自身遭受痛苦为修羞,他们懂得呜咽悲嚎,他们有流泪的癖好。
午间到达机场。等候兑换瑞典克朗时发现自己随身的背包超重了1.5kg。虽说几乎不可能通过肉眼辨识出这点重量,也大抵不会被刁难,但还是闪过一个念头:如果当真因为超重不能顺利入关,只好把书取出来“扔”掉了。
女友:书扔掉可惜,不如寄存。
我:寄存的钱可是够再买好多本书了。
男人从机场的洗手间走出来,双手搓着脸,眼睛微肿。这神情似曾相识,他定是刚哭过,洗了脸。
洗手间外有一处免费上网的地方。男人一时失落茫然,仿佛这个他生于此长于此的城市跟他毫无关联。从七分钟前转身离开登机通道入口开始,他感到自己被重重地扔在这陌生之地。他打算随便找个什么角落靠一会儿,就到了这里。
十几分钟前,我舍不得花寄存的钱,在这个看上去还算合适(没有太多人在此停留)的角落,卸下了一本不足三百页的书:巴特先生的《神话修辞术:批评与真实》。很快便后悔了。此刻我在登机口附近徘徊,巨大的落地窗外有架客机开始在跑道上预热。我低头看手表,确信这就是女友搭乘的那班飞机。
男人一眼就注意到了那本书,黄色封皮显眼。罗兰•巴特。何许人也?
法国人罗兰•巴特。法国人。这是男人认识巴特先生的顺序。
飞机此刻距离圣彼得堡好近,距离斯德哥尔摩也很近了,可它却要先折向南方去哥本哈根。地图上出现了一汪蔚蓝,名曰“白海”,未闻过。
法国人。罗兰•巴特。RB。神话。修辞术。批评。真实。男人还没翻开书,先琢磨起这些字眼了。
飞机飞过塔林,在三万八千米高空,几乎驶进了波罗的海海域,却还是偏了头,执意向哥本哈根靠近。机长宣布飞机将比预计提前一刻钟抵达。
目标是什么?结局是什么?
自由式摔角手说:结局就是一切放大至不能再放大处,一切进行到不能再进行时。
放大。
在绝望中狂奔——我只有负五分钟的时间。如果能够成功跑过这负向时间,就能见证那属于神话范畴的一刻。
男人翻开罗兰•巴特:
我们生活于现实这一存在物之中,尽管如此,它仍然完全是历史的现实:总之,在时事的记叙、报道中,我看到“自然”和“历史”每时每刻都混同难辨……(序言)
不是用以装扮现实之自然,而是自然之自然,自然之神话。神话之神话。“神奇的红光”,三年前我在一次晕倒事件中梦见过它,却不以为是预言。今晚,我亲眼看见了。集结成军的乌黑云团是上帝的斗篷,这是他收紧领口的时刻。瓶盖在旋转,下面的玻璃器皿盛着它培育的子民。红光夹在缝隙中,它不旋转。瓶盖加速旋转,斗篷露出毛边,接着擦地一下,盖子拧紧了,上帝的领口不再透风。红光旋即彻底消失不见。许久,瓶盖自动松动,领口松动,红光隐现却不似初始般坚定。
自由式摔角手说:败北不是结局,恰恰相反,它是过程和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