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港台,最美的风景是人
![]() |
文/陈永恒
2006年,我上大三。由于母校是侨校,所以班上有不少港澳台来的同学。沾他们的光,我们学校所有的学生宿舍都安装了电视。其中自然少不了香港澳门的电视信号,比如翡翠台、阳光卫视、凤凰卫视、NOW等等。在这些频道当中,我最喜欢看凤凰卫视,也就是从那时起,我知道了杨锦麟、梁文道、窦文涛等人。
那一年冬天,杨锦麟来我们学校讲演,把我高兴坏了。印象最深刻的问题是,“香港和台湾对于中华文化圈来说,意义在哪里?”当时杨锦麟先生大概是这样回答的,“香港和台湾就像中国大陆的两颗睾丸,虽然小,但却是大陆雄起和转型的关键。”这句惊人的话,在我脑海中久久环绕。
今年4月初,终于有机会去了一趟香港。一出地铁,就看到了著名的红磡体育馆,我站在它面前,不禁发问,“这真的是传说中的港台艺人心中殿堂级的演出单位红磡体育馆么?”但它连一个内陆大学的体育馆也比不上呀。
狭窄、局促感存在于这个城市的每一角落。你也很难想象,被誉为亚洲第一学府的香港大学,它的校门居然比我高中母校的校门还小、还矮。
但后来接触到的人和事,改变了我肤浅的想法。
都说,人是一个城市最精致的风景。香港人的脸平和自信、从容淡定。是否热心为陌生人指路是一座城市友善的指标。遇到问题,新一代香港人都会拿出手机,耐心为你Google。我有意做了统计,在十一次问路中,不管是男女老少,都没有拒绝我。甚至还有一个年轻的女孩说,第二天可以亲自带我们上太平山顶。相互留下电话号码后,我却不忍心打给她。
在湾仔的一个潮州餐馆里,我们遇到了28岁的中学老师许家昌,“我住在政府的公租屋里,35岁之前不打算买房,我要先去看看这个世界。”如乐观、自信的许家昌一样,在香港年轻人的脸上,看不到焦虑和挫败。就像本期专题所言,当理想不再是一套房时,你将不再是苦逼、悲催的上班奴,而可以成为一名快乐的毕租客。
不少陆客去香港热衷购物、吃美食、看美景。其实更应该看的是:民风、信仰、人心。因为,最美好的风景是人。
今年5月开始,内地又将新增10个赴台湾自由行城市,届时将会有更多城市居民选择去台湾,而不仅仅是香港。也正是在这种开放和交流之中,大陆青年有机会扩大视野,唯有如此,才能消除隔阂,寻到现实问题的解决办法。
其实,香港与台湾一样,对大陆的意义不在于提供了另一个旅游地,不在于制造了流行文化,甚至也不在于保存了多少中国文化,而在于告诉我们,还有另外一个中国,两边合起来才是一个完整的圆。对于此岸的我们而言,或许意味着一种触摸得到的希望:所有的愤怒、焦虑和不安,都是发展阶段、视野和能力造成的,所幸的是,有一群似曾相识又陌生的同胞,他们已经解决了这些问题,而且做得很好。我们对自己应该有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