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录】白话文运动中的鲁迅——李春阳
“自己背着因袭的重担,肩住了黑暗的闸门,放他们到宽阔光明的地方去;此后幸福的度日,合理地做人。”[11]有论者认为,鲁迅“自觉地认识到自己属于‘旧’一代,而将自己置于这一位置去和社会的黑暗作斗争,”与鲁迅不同,“胡适、陈独秀是站在青年的前面为他们指示新道路的指导者。也就是说,他们是把自己置于‘新’的位置的。”
一九二四年《致李秉中》私信,是理解以上附注更为恳切而可靠的说明。李秉中时为北大学生,后入黄埔军校,转赴苏联学习军事,归国后在国民党军中任职。鲁迅在信中写道:
我恐怕是以不好见客出名的。但也不尽然,我所怕见的是谈不来的生客,熟识的不在内,因为我可以不必装出陪客的态度。我这里的客并不多,我喜欢寂寞,又憎恨寂寞,所以有青年肯来访问我,很使我喜欢。但我说一句真话吧,这大约你未曾觉得的,就是这人如果以我为是,我便发生一种悲哀,怕他要陷入我一类的命运;倘若一见之后,觉得我非其族类,不复再来,我便知道他较我更有希望,十分放心了。
其实我何尝坦白?我已经能够细嚼黄连而不皱眉了。我很憎恶我自己,因为有若干人,或则愿我有钱,有名,有势,或则愿我陨灭,死亡,而我偏偏无钱无名无势,又不灭不亡,对于各方面,都无以报答盛意,年纪已经如此,恐将遂以如此终。我也常常想到自杀,也常想杀人,然而都不实行,我大约不是一个勇士。现在仍然只好对于愿我得意的便拉几个钱来给他看,对于愿我灭亡的避开些,以免他再费机谋。我不大愿意使人失望,所以对于爱人和仇人,都愿意有以骗之,亦即所以慰之,然而仍然各处都弄不好。
我自己总觉得我的灵魂里有毒气和鬼气,我极憎恶他,想除去他,而不能。我虽然竭力遮蔽着,总还恐怕传染给别人,我之所以对于和我往来较多的人有时不免觉到悲哀者以此。
然而这些话并非要拒绝你来访问我,不过忽然想到这里,写到这里,随便说说而已。你如果觉得并不如此,或者虽如此而甘心传染,或不怕传染,或自信不至于被传染,那可以只管来,而且敲门也不必如此小心。[8]
鲁迅不止一信,也不止对一人表达过以上深挚的意愿。有谁比鲁迅更爱护青年,看重青年,希望对青年有所助益?这一点在鲁迅与青年木刻家的交往中更能看出,有人说鲁迅老于世故,诚不知哪位世故者会为了青年的前途而不惜遭受误解、承受种种糊涂的,或是恶意的攻击。
一九二四年《致李秉中》私信,是理解以上附注更为恳切而可靠的说明。李秉中时为北大学生,后入黄埔军校,转赴苏联学习军事,归国后在国民党军中任职。鲁迅在信中写道:
我恐怕是以不好见客出名的。但也不尽然,我所怕见的是谈不来的生客,熟识的不在内,因为我可以不必装出陪客的态度。我这里的客并不多,我喜欢寂寞,又憎恨寂寞,所以有青年肯来访问我,很使我喜欢。但我说一句真话吧,这大约你未曾觉得的,就是这人如果以我为是,我便发生一种悲哀,怕他要陷入我一类的命运;倘若一见之后,觉得我非其族类,不复再来,我便知道他较我更有希望,十分放心了。
其实我何尝坦白?我已经能够细嚼黄连而不皱眉了。我很憎恶我自己,因为有若干人,或则愿我有钱,有名,有势,或则愿我陨灭,死亡,而我偏偏无钱无名无势,又不灭不亡,对于各方面,都无以报答盛意,年纪已经如此,恐将遂以如此终。我也常常想到自杀,也常想杀人,然而都不实行,我大约不是一个勇士。现在仍然只好对于愿我得意的便拉几个钱来给他看,对于愿我灭亡的避开些,以免他再费机谋。我不大愿意使人失望,所以对于爱人和仇人,都愿意有以骗之,亦即所以慰之,然而仍然各处都弄不好。
我自己总觉得我的灵魂里有毒气和鬼气,我极憎恶他,想除去他,而不能。我虽然竭力遮蔽着,总还恐怕传染给别人,我之所以对于和我往来较多的人有时不免觉到悲哀者以此。
然而这些话并非要拒绝你来访问我,不过忽然想到这里,写到这里,随便说说而已。你如果觉得并不如此,或者虽如此而甘心传染,或不怕传染,或自信不至于被传染,那可以只管来,而且敲门也不必如此小心。[8]
鲁迅不止一信,也不止对一人表达过以上深挚的意愿。有谁比鲁迅更爱护青年,看重青年,希望对青年有所助益?这一点在鲁迅与青年木刻家的交往中更能看出,有人说鲁迅老于世故,诚不知哪位世故者会为了青年的前途而不惜遭受误解、承受种种糊涂的,或是恶意的攻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