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樹下:波多里諾
![]() |
有些學者,喜歡寫小說,雖然沒有寫出偉大的作品,卻有個人的風格和特色,譬如說意大利那位著名的語言符號學專家翁貝托.艾可,一本一本小說,愈寫愈高興。第一部小說《玫瑰的名字》已經成為暢銷書,並且改編成電影(港譯《魔宮傳奇》)。他最擅長寫歐洲中世紀的人物、生活,修道院啦、圖書館啦、十字軍啦、神秘的物事啦,等等。他又懂得設置懸疑,讓讀者追索,至於那些似真似假的天文地理、歷史傳奇,通過精妙的敘述,充滿情趣,毫不枯燥。名牌之為名牌,真正的名牌,不是因為售價昂貴,而是特別的物料,更是妥貼的剪裁。
《玫瑰的名字》裡的意大利修道院,修士一個接一個死去,殺機並非源自財富、名譽,而是禁忌的知識。這其實是賦偵探小說以深意。讀者在情節的追索裡,同時獲得中世紀修士的生活、彩色玻璃的製造之類的知識。讀艾可的小說,我覺得愉快,受夠了充斥枯燥學理的小說,這是「文本的愉悅」的回歸。他的小說,總有些出奇的事物讓人眼前一亮,像《昨日之島》,一艘廢船上居然有一座漂亮的花園,而劍道高手懂得一種名為「海鷗劍法」的奇技。這還不奇,劍士們都備有「武器油膏」,或稱「交感粉末」,可以醫治刀劍傷。所有的劍士、武士出海,只為尋找地球表面虛擬的分日經度線。
接著《昨日之島》,艾可又寫了《波多里諾》,我也愉快地讀完了。這次,仍寫中世紀的一些城市,修道院啦、平原啦、山嶺啦、戰爭啦、不同的民族、不同的宗教,顯得非常的喧鬧,一改靜寂的海上廢船。主角波多里諾是個鄉下牧童,偶然遇上路過的武將,把他收作義子。原來武將是行軍中的腓特烈大帝。於是男童追隨義父南征北伐,出入宮廷,還有機會到巴黎受教育。這時候各國之間的戰爭,不外是權力和財產,還有特別的目的,爭奪傳聞的祭司王,以及他擁有的聖杯。並不例外,故事中同樣設置了一宗懸案,發生在一座防守嚴密的密室中,這就吸引讀者去破案了。而且,開展了的局面,如何收拾呢?艾可自有妙法。
我自己最喜歡圍城的片段。中世紀的城市大多是城中有廣場,建有教堂、市政廳等等,然後是筆直的十字路,通過四方八面,以牆圍護。廣場是歐洲城市的心臟。波多里諾故鄉的城遭到圍攻,守城的人急謀對策,有人認為城內的道路直通廣場是大忌,因為敵兵破牆,很快就可以佔領廣場。所以,城市的道路應該彎彎曲曲,七拐八轉,有盲巷,房子的樓上也該東一個尖角,西一塊隔板。打破對稱,不要被人一眼看穿。這樣,城中人才可以埋藏伏兵,殲滅外敵。當然,遭受圍城,才想到修改道路,太遲了,只能用別的方法來應付。艾可這位語言符號學家,還是個城市設計家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