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鹿原》:看不见白鹿的白鹿原
在《白鹿原》还未拍成电影时,我们或许觉察不到它的重要性;但是当它拍成电影后,我们便猛然发现这是一部太重要的电影了。不管由谁来拍或演,不管拍的优或劣,不管得奖与否或票房高低,它终究都会成为中国电影史上不可忽视的一笔。因为,陈忠实的《白鹿原》在当代文学史上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即使已出版二十年,它每年还要重印十万多册。它所展现的中华民族的苦难和百姓的悲欢命运,其厚重感与萦绕的蛮荒的情y,在力透纸背的同时也给予读者不可名状的震撼,并且这种影响还要持续下去。
所谓时势造英雄,时代也成就导演。我不敢说王全安是最适合拍摄《白鹿原》的人,但总体来说,在目前他是最恰当的。陕西籍的名导演不少,但能够有卓越掌控力的并不多,颜学恕去世得早,吴天明虽然不错,但国际影响力稍差。张艺谋本应是执导这部作品的不二人选,但是自从他和张卫平合作后,其名誉的过度消耗与才华的扭曲让他只要拍片必将造成争议。正在这时,王全安横空出世,数鸣惊人,他是陕西人,熟悉关中生活,而他讲述西部农村故事的《惊蛰》《图雅的婚事》又在国际上获大奖。由于他没有张艺谋那么高的关注度,所以压力也就小一些。同时,他也用作品证明了自己的能力,那么便可以驾驭《白鹿原》了。
其实,对于《白鹿原》这样一部时空跨度大、人物众多、情节复杂的小说来说,最适合改编的应该是电视剧,电影的时空太狭窄,根本无法容纳其内容。如果要展示全景,可能会造成走马观花;如果只取单一情节,又无法表达旨意。因此,如何取舍便成了最大的问题。但是我想,不管谁来改编,都不可能舍弃田小娥这个人物。她被鹿三称之为“祸害”,是主要人物命运发生改变的衔接点,在她身上集中了众多的矛盾和冲突,她的悲剧便是时代和人民的悲剧。
事实上,王全安也正是这样做的,在片头字幕上,我们赫然看到张雨绮的名字位列第二,这与她作为导演妻子的身份无关,而是她的戏份的篇幅多,她是故事中唯一一个着重展现的女性角色。但是,电影过多的纠缠于男人与田小娥的关系,而弱化了外部环境变化给白鹿原带来的危机。小说《白鹿原》突出了三对矛盾——新与旧、父与子、家与国——但是电影重点展现了父与子的冲突,对其它两个冲突虽有着墨,但是并不鲜明,这便使得影片很像一部家庭伦理剧,缺乏激烈的斗争和宏大的主题渲染,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影片的厚重感。
现在正上映的《白鹿原》很明显是被阉割过的,而且阉割的手段很残忍,观众看完后有一种受骗的感觉,但是我们非常理解王全安,我想如果剪成四个半小时,分上下两集上映,其效果要好一些。由于篇幅不够,再加上节奏推进太慢,空镜头过多,造成了观影的乏味。前半段的叙事要轻松一些,导演加入了很多乡土幽默的桥段,趣味十足。随着故事的推进,悲剧的氛围越来越重,但又缺少一个痛快的高潮点,黑娃棒打白嘉轩没有狠劲,日本飞机轰炸只是一场喧哗,没有任何激情的渲染,故事就嘎然而止了。我们都知道这不是最终的结尾,可是真正的结尾又在哪里?
归根结底都是情欲戏在作怪,它成就了《白鹿原》这部小说,但又损害了电影的面世。欲望是人情的基础和生命的本性,白鹿原正因为有田小娥这样的女人存在,才充满了戏剧的张力。但是现在,我们只看到电影中的田小娥在用眼睛卖弄风情,但是看不到她的r体如何宣泄风情。被遮掩的激情戏既断裂了田小娥这个人物的立体性,也使几个男人因她而导致命运转变的情节无法得到充分解释。男女情爱乃天地之j合,这种交合方式的变化可以反映时代的变革。田小娥是时代的棋手,她的红肚兜便是立于风口浪尖上的红旗。当一抹鲜血从她白皙的身体里涌出时,一个渴望革新的白鹿原夭折了。(摘自:新浪微博)
逗号文学
所谓时势造英雄,时代也成就导演。我不敢说王全安是最适合拍摄《白鹿原》的人,但总体来说,在目前他是最恰当的。陕西籍的名导演不少,但能够有卓越掌控力的并不多,颜学恕去世得早,吴天明虽然不错,但国际影响力稍差。张艺谋本应是执导这部作品的不二人选,但是自从他和张卫平合作后,其名誉的过度消耗与才华的扭曲让他只要拍片必将造成争议。正在这时,王全安横空出世,数鸣惊人,他是陕西人,熟悉关中生活,而他讲述西部农村故事的《惊蛰》《图雅的婚事》又在国际上获大奖。由于他没有张艺谋那么高的关注度,所以压力也就小一些。同时,他也用作品证明了自己的能力,那么便可以驾驭《白鹿原》了。
其实,对于《白鹿原》这样一部时空跨度大、人物众多、情节复杂的小说来说,最适合改编的应该是电视剧,电影的时空太狭窄,根本无法容纳其内容。如果要展示全景,可能会造成走马观花;如果只取单一情节,又无法表达旨意。因此,如何取舍便成了最大的问题。但是我想,不管谁来改编,都不可能舍弃田小娥这个人物。她被鹿三称之为“祸害”,是主要人物命运发生改变的衔接点,在她身上集中了众多的矛盾和冲突,她的悲剧便是时代和人民的悲剧。
事实上,王全安也正是这样做的,在片头字幕上,我们赫然看到张雨绮的名字位列第二,这与她作为导演妻子的身份无关,而是她的戏份的篇幅多,她是故事中唯一一个着重展现的女性角色。但是,电影过多的纠缠于男人与田小娥的关系,而弱化了外部环境变化给白鹿原带来的危机。小说《白鹿原》突出了三对矛盾——新与旧、父与子、家与国——但是电影重点展现了父与子的冲突,对其它两个冲突虽有着墨,但是并不鲜明,这便使得影片很像一部家庭伦理剧,缺乏激烈的斗争和宏大的主题渲染,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影片的厚重感。
现在正上映的《白鹿原》很明显是被阉割过的,而且阉割的手段很残忍,观众看完后有一种受骗的感觉,但是我们非常理解王全安,我想如果剪成四个半小时,分上下两集上映,其效果要好一些。由于篇幅不够,再加上节奏推进太慢,空镜头过多,造成了观影的乏味。前半段的叙事要轻松一些,导演加入了很多乡土幽默的桥段,趣味十足。随着故事的推进,悲剧的氛围越来越重,但又缺少一个痛快的高潮点,黑娃棒打白嘉轩没有狠劲,日本飞机轰炸只是一场喧哗,没有任何激情的渲染,故事就嘎然而止了。我们都知道这不是最终的结尾,可是真正的结尾又在哪里?
归根结底都是情欲戏在作怪,它成就了《白鹿原》这部小说,但又损害了电影的面世。欲望是人情的基础和生命的本性,白鹿原正因为有田小娥这样的女人存在,才充满了戏剧的张力。但是现在,我们只看到电影中的田小娥在用眼睛卖弄风情,但是看不到她的r体如何宣泄风情。被遮掩的激情戏既断裂了田小娥这个人物的立体性,也使几个男人因她而导致命运转变的情节无法得到充分解释。男女情爱乃天地之j合,这种交合方式的变化可以反映时代的变革。田小娥是时代的棋手,她的红肚兜便是立于风口浪尖上的红旗。当一抹鲜血从她白皙的身体里涌出时,一个渴望革新的白鹿原夭折了。(摘自:新浪微博)
逗号文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