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厦门过中秋
厦门是一个很重视节日的地方,除了传统的中元节,端午节以外,冬至这种节气也是很隆重的节日,如果那天没有好好吃一顿“好料”,厦门人就会觉得很失落。另外还要庆祝圣妈,妈祖,保生大帝等各路神仙的生日。像圣妈生日,要在圣妈宫面前请一整个月的大戏。另外还有各姓祖先也大都保留着祠堂,家里也有祖先的牌位每日供奉烧香。
在所有这些节日里,形式感最强,最受期待,最热闹的节日,是中秋节。
厦门人太喜欢过中秋节了,所以厦门的中秋节要过一整个农历八月,从农历八月初一开始到月末。
而中秋节最重要的民俗就是博饼。这个民俗据说是郑成功为了安抚中秋佳节思乡的士兵们而发明的游戏。(是的厦门人很爱戴郑成功)
博饼简单来说要有六个色子和一个大碗,还有一群人,以及六十三样奖品构成。人们围成一圈,轮流朝大碗里丢色子。丢出特定的点数就有奖品,规则如下:
奖品的等级分为:
“状元”一个
“对堂”(榜眼)两个
“三红”(探花)四个
“四进”(进士)八个
“二举”(举人)十六个
“一秀”(秀才)32个
所以一副“饼”一共共有大小六十三块饼。
一副饼,博到一秀和二举全部没有了为结束。而在这之前,博出的状元、对堂、三红、四进都是可以抢的。所以我觉得有趣的规则在这里:
比方说两个对堂都被博走了而一秀二举的奖品还没完,那么第三个博出对堂的人可以“抢走”第一个博出的对堂。
而状元(四个四)这种大奖,也分大小的,又以【四个4点+两个1点】为最大,名字叫“状元插金花”。如果你先博了一个【四个4点+两个3点】的小状元,那么后面有人博出状元插金花就可以抢走你的小状元。
但是【六个4点】的状元在物理意义上是最最大的,可以抢状元插金花。但是即使奖品被抢走了,博出状元插金花仍然是最好的“好彩头”。
这样一来,整个博饼的过程就变得跌宕起伏,有可能最开始你以为得了一堆大奖但是最后两手空空。就觉得人生的起起落落实在是太刺激了。
这样说起来比较复杂,但实际上只要玩一轮就全懂了。在场的知情人也会七嘴八舌忙着教你,各人还有各人的小规矩,还会争论起来。(所以每次博完饼都吵得好累)
博饼的时候,色子落到碗里会叮当作响,很多人还有些自己的特别的仪式,比如两只手合着色子摇,朝手心里吹口气,然后大喊:状元!其他人喊“一秀!一秀!”。还有我的丈夫杨老爷子发明了一种“夜总会手法”,就是捏着色子往碗里帅气一磕,嘴上喊“嗨!”使劲往碗里砸。(但是他经常把色子砸出碗外,这样就要被停玩一轮)
当然不管谁出了状元或其他奖,大家也都会欢呼,连续几把某人都一手黑啥也没有,也会予以无情的嘲弄,甚至边上的人会要求调换位置,好离那些倒霉的人远一点。比如我的朋友小蛮,从未博出过一秀以上的饼。所以她每年中秋都会很关心“不知道今年一秀的奖品是什么呢?好期待哦!”
总之这样呢,场地里就会很吵。
一桌饼一般不少于五个人,不超过十个人。可以自行组织。可以是同事,朋友,家人,网络团体等等,很自由。
比如公司组织,可以是小部门的人一起博,或者一个大集团分成上百桌博,然后各桌状元再一起来几桌,状元里的状元再凑一桌,博出状元王中王。
商场也会有博饼,一般来说消费个上百块就让你博一次,这个门槛设的是对的。前年我们店买一个冰淇淋就可以博一次,规则也没有想清楚,结果有些买了十来个冰淇淋的客人连博三个状元出来,也有客人随手就博出对堂等等,那年我们亏得差点把裤子都当掉了。(捂住胸口)不太会算数的店要让客人博饼是非常危险的。【图里是我们店前年博饼的规则】
比如订厦门晚报和厦门导报的订户,每年也会分社区博饼。
朋友小聚也可以博。
一般公司博饼就是老板出奖品,朋友们可以凑钱买奖品(也可以直接凑东西),商家博饼就是商家出钱罗。奖品自行定制,没有规矩。
这个民俗主要集中在厦门流传。晋江,石狮等地也有,但是不如厦门这么流行。厦门人每年中秋大都要博好几场:公司一两场,各圈儿朋友一两场,同学一两场,到商场里再博点儿。中秋时商场都要大量囤货,还会推出博饼套装,方便人们采购博饼奖品。所以前几天到我的朋友吴博士家里玩,他家缺洗衣粉,他说打算等博饼过后再说。像这种经常用来当奖品的清洁用品,过完中秋一般家家都够用一年了。农历八月在厦门不管走到哪里,都可以听到叮叮当当的色子声。如果以过节为线索旅行的话,中秋节当然应该在厦门过。
反正博饼不管有没有博到什么大奖,大家都会很高兴的,朋友们挤成一团,欢声笑语,博完饼一般都要吃吃喝喝,议论着刚才的惊险和好运,期待着更好的一年。
ps:今年我们店加上宠物部的脆皮,天天,茜茜,还有老板,还有前员工芙蓉,还有亲友团们,也可以凑出一桌饼了。请还没有博过饼的各位刚从外地到厦门的员工宠物们好好学习这篇文章,再过几天等芙蓉考完试就搞起。
在所有这些节日里,形式感最强,最受期待,最热闹的节日,是中秋节。
厦门人太喜欢过中秋节了,所以厦门的中秋节要过一整个农历八月,从农历八月初一开始到月末。
而中秋节最重要的民俗就是博饼。这个民俗据说是郑成功为了安抚中秋佳节思乡的士兵们而发明的游戏。(是的厦门人很爱戴郑成功)
![]() |
博饼简单来说要有六个色子和一个大碗,还有一群人,以及六十三样奖品构成。人们围成一圈,轮流朝大碗里丢色子。丢出特定的点数就有奖品,规则如下:
![]() |
奖品的等级分为:
“状元”一个
“对堂”(榜眼)两个
“三红”(探花)四个
“四进”(进士)八个
“二举”(举人)十六个
“一秀”(秀才)32个
所以一副“饼”一共共有大小六十三块饼。
一副饼,博到一秀和二举全部没有了为结束。而在这之前,博出的状元、对堂、三红、四进都是可以抢的。所以我觉得有趣的规则在这里:
比方说两个对堂都被博走了而一秀二举的奖品还没完,那么第三个博出对堂的人可以“抢走”第一个博出的对堂。
而状元(四个四)这种大奖,也分大小的,又以【四个4点+两个1点】为最大,名字叫“状元插金花”。如果你先博了一个【四个4点+两个3点】的小状元,那么后面有人博出状元插金花就可以抢走你的小状元。
但是【六个4点】的状元在物理意义上是最最大的,可以抢状元插金花。但是即使奖品被抢走了,博出状元插金花仍然是最好的“好彩头”。
这样一来,整个博饼的过程就变得跌宕起伏,有可能最开始你以为得了一堆大奖但是最后两手空空。就觉得人生的起起落落实在是太刺激了。
这样说起来比较复杂,但实际上只要玩一轮就全懂了。在场的知情人也会七嘴八舌忙着教你,各人还有各人的小规矩,还会争论起来。(所以每次博完饼都吵得好累)
博饼的时候,色子落到碗里会叮当作响,很多人还有些自己的特别的仪式,比如两只手合着色子摇,朝手心里吹口气,然后大喊:状元!其他人喊“一秀!一秀!”。还有我的丈夫杨老爷子发明了一种“夜总会手法”,就是捏着色子往碗里帅气一磕,嘴上喊“嗨!”使劲往碗里砸。(但是他经常把色子砸出碗外,这样就要被停玩一轮)
当然不管谁出了状元或其他奖,大家也都会欢呼,连续几把某人都一手黑啥也没有,也会予以无情的嘲弄,甚至边上的人会要求调换位置,好离那些倒霉的人远一点。比如我的朋友小蛮,从未博出过一秀以上的饼。所以她每年中秋都会很关心“不知道今年一秀的奖品是什么呢?好期待哦!”
总之这样呢,场地里就会很吵。
一桌饼一般不少于五个人,不超过十个人。可以自行组织。可以是同事,朋友,家人,网络团体等等,很自由。
比如公司组织,可以是小部门的人一起博,或者一个大集团分成上百桌博,然后各桌状元再一起来几桌,状元里的状元再凑一桌,博出状元王中王。
商场也会有博饼,一般来说消费个上百块就让你博一次,这个门槛设的是对的。前年我们店买一个冰淇淋就可以博一次,规则也没有想清楚,结果有些买了十来个冰淇淋的客人连博三个状元出来,也有客人随手就博出对堂等等,那年我们亏得差点把裤子都当掉了。(捂住胸口)不太会算数的店要让客人博饼是非常危险的。【图里是我们店前年博饼的规则】
![]() |
比如订厦门晚报和厦门导报的订户,每年也会分社区博饼。
朋友小聚也可以博。
一般公司博饼就是老板出奖品,朋友们可以凑钱买奖品(也可以直接凑东西),商家博饼就是商家出钱罗。奖品自行定制,没有规矩。
这个民俗主要集中在厦门流传。晋江,石狮等地也有,但是不如厦门这么流行。厦门人每年中秋大都要博好几场:公司一两场,各圈儿朋友一两场,同学一两场,到商场里再博点儿。中秋时商场都要大量囤货,还会推出博饼套装,方便人们采购博饼奖品。所以前几天到我的朋友吴博士家里玩,他家缺洗衣粉,他说打算等博饼过后再说。像这种经常用来当奖品的清洁用品,过完中秋一般家家都够用一年了。农历八月在厦门不管走到哪里,都可以听到叮叮当当的色子声。如果以过节为线索旅行的话,中秋节当然应该在厦门过。
反正博饼不管有没有博到什么大奖,大家都会很高兴的,朋友们挤成一团,欢声笑语,博完饼一般都要吃吃喝喝,议论着刚才的惊险和好运,期待着更好的一年。
ps:今年我们店加上宠物部的脆皮,天天,茜茜,还有老板,还有前员工芙蓉,还有亲友团们,也可以凑出一桌饼了。请还没有博过饼的各位刚从外地到厦门的员工宠物们好好学习这篇文章,再过几天等芙蓉考完试就搞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