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振环:影响近代社会的一百种译作(摘)
57.《妖怪学讲义录》与近代“妖怪学”
“妖怪”亦称“妖精”或“妖魔”。辞书释义为神话、童话中的一种形
状奇怪可怕的有妖术的精灵。这里讲的“妖怪”却不是此种意义上的妖怪,
而系指人们对自然界与人类生理与心理的某些奇异现象,如地上植物动物的
变态,天象的奇幻,气候季节的不时,人的梦和人体变异等无法解释的现象,
并由此而在认识上产生的迷误。“妖怪学”即试图从多方面、多角度,分析
论述“妖怪”现象产生与发展的心理、哲学、生物学等因素,解说产生这种
迷误的原因。
有关“妖怪学”的著作最初是从日本介绍到中国来的。其中译介最多的
要数日本著名佛教哲学家井上圆了的著作。井上圆了多年从事于妖怪学的探
索,研究了有关妖怪学的四百余种书籍,漫游全国六十余州,实地进行考察
调查。他创设哲学馆,并在馆中建立“妖怪研究会”。1899 年至1911 年的
十一二年间,井上圆了的十四种著作先后译成中文,其中有关“妖怪学”的
有商务印书馆1902 年出版的何琪译述的《妖怪百谈》;文明书局1905 年出
版的徐渭臣译述的《哲学妖怪百谈》和《续哲学妖怪百谈》。1906 年商务印
书馆又推出了蔡元培译述的《妖怪学讲义录》的总论部分。有些中国学者还
模仿井上圆了的方法,编写了有关“妖怪学”的启蒙读物,如新中国图书社
1902 年出版的屠成立撰的《寻常小学妖怪学教科书》等。其中流传较广、影
响较大的要推蔡元培译述的《妖怪学讲义录》。
《妖怪学讲义录》是井上圆了在哲学馆教授的讲义,发行后销路看好,
曾多次再版,“甚见重于其国人,甚有益于其民俗”。①蔡译《妖怪学讲义录》
最初以《妖怪学讲义》为题,刊载于黄摩西主办的《雁来红丛报》1906 年的
第一至第七期上。以后由亚泉学馆购印,但由于该学馆失火,此书的译稿五
册均付之一炬,仅余《总论》一册,由商务印书馆于光绪三十二年八月(1906
年9 月)印行。全书共分总论、理学、医学、纯正哲学、心理学、宗教学、
教育学与杂部八门。主要以物理、化学、光学、天文、地质、生物等科学来
研究自然界等各种怪异现象。全书把妖怪分为物理的妖怪和心理的妖怪两
种。物理妖怪即物质世界的怪异现象,心理妖怪指心理的各种异常精神感觉。
以科学的分析逐一解释几百种异常自然现象、幻觉、妄想、概念判断推理上
的迷见谬误,以及感情和意志上冲动所造成的迷误。
理学部门分天象、地理、草木、鸟兽、异人、怪火、异物、变事八篇,
分析了最易成为人们迷信征兆的日月蚀、流星、风霜雷电、地震山崩等自然
现象,记录了各种奇草异鸟、野人雪人、化石荧火等;医学部门分人体、疾
病、疗法三篇,分析了人体的奇形变态、木乃伊、各种躁郁症、妄想狂等;
纯正哲学部门分偶合、阴阳、占考、卜筮、鉴术、相法历日、吉凶八篇,辩
析了那些在近代还普遍盛行的推断来世、决疑吉凶的占星木、易筮龟卜、骨
相风水等;心理学部门分心象、梦想、凭附、心术四篇,详细介绍了人类神
经系统的生理构造与职能,说明神经系统的健全与否对人们思想、情绪、思
维和行为的影响,分析了人类自身有些无法自主的生理现象,幻觉妄想等心
理病态;宗教学部门分幽灵、鬼神、冥界、触秽、咒愿、灵验六篇,剖析了
所谓幽灵鬼魂、天堂地狱、祭祀祈祷、灵验报应等的本质;教育学部门分智
————————
① 《初印妖怪学讲义总论序》,《妖怪学讲义录总论》,商务印书馆1920 年。
————————
德、教养二篇,讲解了遗传、白痴、神童、伟人以及胎教、育儿法及记忆术;
杂部门分怪事、怪物、妖术三篇。
迷信是一种文化的产物,几千年的历史繁衍了成千上万的虔迷者,而要
破除这些违反科学的信仰和信念,只有通过科学与哲学。蔡元培正是试图通
过译述此书以振兴教育启蒙和推进社会道德,他指出反对迷信、建立健全的
道德不可无健全的知识,“欲为国家拂拭迷云妄雾,必兼开智德二光”,必
须“祛人心之迷妄”,普及科学知识;认为排除这些认识上的迷误,是发展
农、工业与商业这些实业的急务,而对于改善社会日常的风俗习惯、仪式礼
法都有重要的价值。①
此书译出总论后,引起了学者们的极大兴趣,到1922 年1 月已发行了八
版。杜亚泉在《初印总论序》中写道:此书“煌煌巨册,其精思名论,令余
钦佩崇拜,不可名状。且余读是书时,学问上之智识已略进,稍知心理学及
生物学之门径,自觉宇宙间之名理,汇集胸次,使余心汪洋于其间,而发见
一不可思议之真怪,觉哲学上之所谓元,心理学之所为实体,宗教家之所谓
天地神佛、真如法性,清谈家、性理家之所称为无名、为无极,无一非此真
怪之记号。即物理学之所谓质力,生理学之所谓生命,心理学之所谓心灵,
亦无非真怪之一方面之一支脉。而一切所谓物理、生理、心理等之理云者,
乃皆此真怪之产物”。江绍原在《中国礼俗迷信》一书中反复引用此书对迷
信问题的分析,并认为该书是日本维新时代,在建设资本主义式工业文明和
社会国家时所感到的“妖怪”,或云迷信的流弊方面的代表。②张东苏则认为,
蔡译《妖怪学讲义录》是早期引进西方哲学的代表。他把直至二十世纪三十
年代中期中国介绍西洋哲学的历史分为三个时代,第一个时代即以蔡元培所
译的《妖怪学讲义录》为代表,认为此书“足以代表那个时代中国人对于哲
学的态度,这是西方哲学初到东方来的应有的现象”。①
————————
① 郭烙《雁来红丛报》,载《辛亥革命时期期刊介绍》,人民出版社1983 年,页256。
② 江绍原《中国礼俗迷信》,渤海湾出版公司1989 年,页10。
① 张东荪《文哲月刊发刊词》,《文哲月刊》第一卷,第一期。1935 年10 月。
————————
87 《交感巫术》:人类学百科全书
——《金枝》的早期中文节译本
《金枝》是英国著名人类学家詹姆斯·乔治·弗雷泽(SirJames George
Frazer, 1854—1941)的代表作。这位一生未曾离开他剑桥书房的剑桥大
学教授,以其五十年每日工作十二小时的研究生活,搜集传教士和旅行家的
记录,综合近东和欧洲相似的神话,探求神话和宗教仪式与产生它们的文化
之间的关联,以及对以后文化的影响。 1890 年,这部旨在揭示人类思维从
巫术到宗教、最后发展为科学的人类学巨著前两卷在伦敦出版。 1911 至
1915 年该书被扩展为十二卷。1922 年出版的单卷节本广泛流传。
该书的开端描写了一个富于戏剧性的场面。气数已尽的内米的祭司手握
宝剑,蹑手蹑脚地走近位于意大利海岸的阿里恰的狄安娜丛林,在那里等候
要来杀他、并将接替他成为祭司的未知的对手。弗雷泽就由此开始,带着读
者进入一种具有“探险航行般的趣味和魅力”的“奇怪的陌生土地”。作者
运用崛起于上一个世纪后半期的历史比较法,将大量涉及世界各民族的原始
信仰,如圣塞开尔的黑色弥撒;西西里农民因为圣人们没有尽早结束旱灾而
惩罚圣人;西比尔圣殿的牧师在自己身上割开口子把血溅到圣坛上;印度的
猎人在杀大象前要先求得大象的宽恕;马达加斯加人用鲸鱼供奉上帝;非洲
黑人为使牺牲的祭品的鬼魂认不出自己而在身上涂满红漆;波西米亚的村民
则把死人的形象扔进水里让其淹死等等,用这些有关灵魂观念、自然崇拜、
神的死而复生,尤其是巫术、禁忌等丰富的资料,抽绎出一整套严密的体系,
就像弗洛伊德揭示了人的意义深远的潜意识世界那样,弗雷译揭示了人类的
文化中集体行为的构成因素和意义。
《金枝》因其收集的材料几乎遍及全球,素有人类学百科全书之称。该
书的启示是巨大的,继弗雷译之后,从神话和仪式的角度研究文学和文化蔚
成风气,形成了所谓“剑桥学派”。《金枝》尽管是一部人类学著作,但其
影响却远远超越了自己的领域。该书的编辑者西奥多·加斯特指出,这部著
作对我们时代的知识界和艺术界的贡献,比其他任何一部人类学著作的贡献
都要多。美国学者罗伯特·唐斯在《塑造现代文明的110 本书》中认为,《金
枝》是二十世纪最有影响力的书之一,它对西方的科学、文学和思想史产生
了难以磨灭的影响。该书“一直是无价的参考书,从这股芳泉中自由汲取营
养的作家群中有弗洛伊德、荣格、乔伊斯、劳伦斯、叶芝、T. S. 艾略特、
格雷夫斯等等”。①《泰晤士报》的评论甚至认为除达尔文、斯宾塞之外,十
九世纪的任何书都无法与其相提并论。
早在二十世纪的二十、三十年代,《金枝》就引起了中国学人的注意。
1923 年,对神话学和民俗学研究颇感兴趣的周作人就已得到了该书1922 年
出版的单卷节本和弗雷译夫人据《金枝》中的故事编写的《金枝上的叶子》
一书。周作人称后者特别令其喜欢,该书所收九十一篇故事“大都奇诡可读,
我最喜欢那些讲妖婆的,因为觉得西方的妖婆信仰及其讨伐都是很有意义的
事”。并挑选译出了其中《理查伦主教的魔鬼》一篇,原文载于《金枝》卷
————————
① [美] 罗伯特·唐斯《塑造现代文明的110 本书》,金文英等译,天津人民出版社 1991 年,页505~506。
————————
七《罪羊》,②因此这一篇也许可以看作是《金枝》一书最早的节译文。
1932 年郑振铎在其所著《汤祷篇》中有整整一节专门介绍《金枝》,周
予同在《汤祷篇序》中称郑振铎读到《金枝》后被这部书迷住了,曾计划为
“扩大中国学术的部门,想着手翻译这部民俗学大著,设法接洽承印的书店;
后来因为时间不够,书店也不易接受,又想改译节本,但没有实现”。但《汤
祷篇》却是他运用《金枝》等西方神话学、民俗学、人类学的方法,为中国
古史学另辟一门户,使中国古史学更接近于真理之路的一次尝试。以后绍介
或节译《金枝》部分篇章的还有苏秉琦译的《洪水故事的起源》(《旧约中
的民俗》第四章),收入徐旭生《中国古史的传说时代》;秋子译《迷信与
社会诸制度》(载《民间月刊》1933 年二卷六期)。二十至四十年代还有一
批以弗雷泽的理论为指导,或受《金枝》启发而完成的民族、民俗学研究著
作,如江绍原《发须爪》(开明书店1928 年)、岑家梧《图腾艺术史》(商
务印书馆1936 年)、凌纯声《畲民图腾文化研究》(国立中央研究院历史研
究所集刊第十六本,1947 年);其中都或多或少的转译、引述了《金枝》的
内容与观点。
第一个节译《金枝》的要算是毕业于燕京大学社会学系的李安宅。1931
年,李安宅为写作《语言底魔力》第一章“巫术底分析”,译出了《交感巫
术的心理学》,由商务印书馆初版,1934 年又编入王云五主编的“百科小丛
书”再版。经笔者查对,系译自《金枝》1922 年单卷节本的第三章,中译本
四章正是该章的四节。一、巫术原理,讲述了交感巫术的相似律与接触律两
大原理,这两种原理为联想的误用,交感的巫术分类表。二、“感致巫木”
或“模仿巫术”,介绍在美洲印第安人之间、马来人之间的巫术形象;用巫
术的形象去求子嗣;用感致巫术来助产、治黄病、保障食品的供给和从事渔
猎等;受巫术影响而制定的一系列禁忌。三、染触巫术,包括牙底、脐带和
胎衣等的染触巫术;创伤与致伤之物中间、受伤者与其血渍之间的交感关系;
借人的遗迹、特别是脚印,来实行染触巫术。四、术士底进步,主要分析公
的巫术和私的巫术;无上之权趋于落在最有能力最无忌惮之人底手里;术士
握得权柄遂用专制来代替了蛮野社会之老人手里的寡头政治,智力的进步要
靠着经济的进步,而经济的进步,则常以侵略或帝国主义为条件,最后论述
了巫术对于文明的贡献。
李安宅选译《金枝》巨著中的这一章,显示了他对弗雷泽见解的深入认
识。他在译序中认为交感巫术是《金枝》在理论上的最重要的建树,交感巫
术为理解诸多早期文化现象提供了一把钥匙。按照弗雷泽的观点,交感巫术
有两种基本形式,即模仿巫术和染触巫术。前者以“同类相生”的信念或“相
似律”为基础,后者以染触律为基础。原始人相信可以通过自身的象征性活
动——仪式,达到干预、控制自然环境的目的。一旦人类意识到用巫术来驾
驭自然的无效性,便转而信仰取代巫术力量的神灵,于是有了以祈祷祭献为
特征的宗教;而到了神灵信仰衰微之际,才有真正的科学出现。正是在这个
巫术——宗教——科学的历时程序之中,许许多多神秘的仪式和奇异的神话
才变得完全可以理解了。也许正因为译了此书,译者本人对巫术的兴趣日益
浓烈, 1936 年他还分别译出《巫术科学宗教与神话》和《巫术与语言》,
由商务印书馆出版。
————————
② 《知堂书话》,岳麓书社 1986 年,页204~208。
“妖怪”亦称“妖精”或“妖魔”。辞书释义为神话、童话中的一种形
状奇怪可怕的有妖术的精灵。这里讲的“妖怪”却不是此种意义上的妖怪,
而系指人们对自然界与人类生理与心理的某些奇异现象,如地上植物动物的
变态,天象的奇幻,气候季节的不时,人的梦和人体变异等无法解释的现象,
并由此而在认识上产生的迷误。“妖怪学”即试图从多方面、多角度,分析
论述“妖怪”现象产生与发展的心理、哲学、生物学等因素,解说产生这种
迷误的原因。
有关“妖怪学”的著作最初是从日本介绍到中国来的。其中译介最多的
要数日本著名佛教哲学家井上圆了的著作。井上圆了多年从事于妖怪学的探
索,研究了有关妖怪学的四百余种书籍,漫游全国六十余州,实地进行考察
调查。他创设哲学馆,并在馆中建立“妖怪研究会”。1899 年至1911 年的
十一二年间,井上圆了的十四种著作先后译成中文,其中有关“妖怪学”的
有商务印书馆1902 年出版的何琪译述的《妖怪百谈》;文明书局1905 年出
版的徐渭臣译述的《哲学妖怪百谈》和《续哲学妖怪百谈》。1906 年商务印
书馆又推出了蔡元培译述的《妖怪学讲义录》的总论部分。有些中国学者还
模仿井上圆了的方法,编写了有关“妖怪学”的启蒙读物,如新中国图书社
1902 年出版的屠成立撰的《寻常小学妖怪学教科书》等。其中流传较广、影
响较大的要推蔡元培译述的《妖怪学讲义录》。
《妖怪学讲义录》是井上圆了在哲学馆教授的讲义,发行后销路看好,
曾多次再版,“甚见重于其国人,甚有益于其民俗”。①蔡译《妖怪学讲义录》
最初以《妖怪学讲义》为题,刊载于黄摩西主办的《雁来红丛报》1906 年的
第一至第七期上。以后由亚泉学馆购印,但由于该学馆失火,此书的译稿五
册均付之一炬,仅余《总论》一册,由商务印书馆于光绪三十二年八月(1906
年9 月)印行。全书共分总论、理学、医学、纯正哲学、心理学、宗教学、
教育学与杂部八门。主要以物理、化学、光学、天文、地质、生物等科学来
研究自然界等各种怪异现象。全书把妖怪分为物理的妖怪和心理的妖怪两
种。物理妖怪即物质世界的怪异现象,心理妖怪指心理的各种异常精神感觉。
以科学的分析逐一解释几百种异常自然现象、幻觉、妄想、概念判断推理上
的迷见谬误,以及感情和意志上冲动所造成的迷误。
理学部门分天象、地理、草木、鸟兽、异人、怪火、异物、变事八篇,
分析了最易成为人们迷信征兆的日月蚀、流星、风霜雷电、地震山崩等自然
现象,记录了各种奇草异鸟、野人雪人、化石荧火等;医学部门分人体、疾
病、疗法三篇,分析了人体的奇形变态、木乃伊、各种躁郁症、妄想狂等;
纯正哲学部门分偶合、阴阳、占考、卜筮、鉴术、相法历日、吉凶八篇,辩
析了那些在近代还普遍盛行的推断来世、决疑吉凶的占星木、易筮龟卜、骨
相风水等;心理学部门分心象、梦想、凭附、心术四篇,详细介绍了人类神
经系统的生理构造与职能,说明神经系统的健全与否对人们思想、情绪、思
维和行为的影响,分析了人类自身有些无法自主的生理现象,幻觉妄想等心
理病态;宗教学部门分幽灵、鬼神、冥界、触秽、咒愿、灵验六篇,剖析了
所谓幽灵鬼魂、天堂地狱、祭祀祈祷、灵验报应等的本质;教育学部门分智
————————
① 《初印妖怪学讲义总论序》,《妖怪学讲义录总论》,商务印书馆1920 年。
————————
德、教养二篇,讲解了遗传、白痴、神童、伟人以及胎教、育儿法及记忆术;
杂部门分怪事、怪物、妖术三篇。
迷信是一种文化的产物,几千年的历史繁衍了成千上万的虔迷者,而要
破除这些违反科学的信仰和信念,只有通过科学与哲学。蔡元培正是试图通
过译述此书以振兴教育启蒙和推进社会道德,他指出反对迷信、建立健全的
道德不可无健全的知识,“欲为国家拂拭迷云妄雾,必兼开智德二光”,必
须“祛人心之迷妄”,普及科学知识;认为排除这些认识上的迷误,是发展
农、工业与商业这些实业的急务,而对于改善社会日常的风俗习惯、仪式礼
法都有重要的价值。①
此书译出总论后,引起了学者们的极大兴趣,到1922 年1 月已发行了八
版。杜亚泉在《初印总论序》中写道:此书“煌煌巨册,其精思名论,令余
钦佩崇拜,不可名状。且余读是书时,学问上之智识已略进,稍知心理学及
生物学之门径,自觉宇宙间之名理,汇集胸次,使余心汪洋于其间,而发见
一不可思议之真怪,觉哲学上之所谓元,心理学之所为实体,宗教家之所谓
天地神佛、真如法性,清谈家、性理家之所称为无名、为无极,无一非此真
怪之记号。即物理学之所谓质力,生理学之所谓生命,心理学之所谓心灵,
亦无非真怪之一方面之一支脉。而一切所谓物理、生理、心理等之理云者,
乃皆此真怪之产物”。江绍原在《中国礼俗迷信》一书中反复引用此书对迷
信问题的分析,并认为该书是日本维新时代,在建设资本主义式工业文明和
社会国家时所感到的“妖怪”,或云迷信的流弊方面的代表。②张东苏则认为,
蔡译《妖怪学讲义录》是早期引进西方哲学的代表。他把直至二十世纪三十
年代中期中国介绍西洋哲学的历史分为三个时代,第一个时代即以蔡元培所
译的《妖怪学讲义录》为代表,认为此书“足以代表那个时代中国人对于哲
学的态度,这是西方哲学初到东方来的应有的现象”。①
————————
① 郭烙《雁来红丛报》,载《辛亥革命时期期刊介绍》,人民出版社1983 年,页256。
② 江绍原《中国礼俗迷信》,渤海湾出版公司1989 年,页10。
① 张东荪《文哲月刊发刊词》,《文哲月刊》第一卷,第一期。1935 年10 月。
————————
87 《交感巫术》:人类学百科全书
——《金枝》的早期中文节译本
《金枝》是英国著名人类学家詹姆斯·乔治·弗雷泽(SirJames George
Frazer, 1854—1941)的代表作。这位一生未曾离开他剑桥书房的剑桥大
学教授,以其五十年每日工作十二小时的研究生活,搜集传教士和旅行家的
记录,综合近东和欧洲相似的神话,探求神话和宗教仪式与产生它们的文化
之间的关联,以及对以后文化的影响。 1890 年,这部旨在揭示人类思维从
巫术到宗教、最后发展为科学的人类学巨著前两卷在伦敦出版。 1911 至
1915 年该书被扩展为十二卷。1922 年出版的单卷节本广泛流传。
该书的开端描写了一个富于戏剧性的场面。气数已尽的内米的祭司手握
宝剑,蹑手蹑脚地走近位于意大利海岸的阿里恰的狄安娜丛林,在那里等候
要来杀他、并将接替他成为祭司的未知的对手。弗雷泽就由此开始,带着读
者进入一种具有“探险航行般的趣味和魅力”的“奇怪的陌生土地”。作者
运用崛起于上一个世纪后半期的历史比较法,将大量涉及世界各民族的原始
信仰,如圣塞开尔的黑色弥撒;西西里农民因为圣人们没有尽早结束旱灾而
惩罚圣人;西比尔圣殿的牧师在自己身上割开口子把血溅到圣坛上;印度的
猎人在杀大象前要先求得大象的宽恕;马达加斯加人用鲸鱼供奉上帝;非洲
黑人为使牺牲的祭品的鬼魂认不出自己而在身上涂满红漆;波西米亚的村民
则把死人的形象扔进水里让其淹死等等,用这些有关灵魂观念、自然崇拜、
神的死而复生,尤其是巫术、禁忌等丰富的资料,抽绎出一整套严密的体系,
就像弗洛伊德揭示了人的意义深远的潜意识世界那样,弗雷译揭示了人类的
文化中集体行为的构成因素和意义。
《金枝》因其收集的材料几乎遍及全球,素有人类学百科全书之称。该
书的启示是巨大的,继弗雷译之后,从神话和仪式的角度研究文学和文化蔚
成风气,形成了所谓“剑桥学派”。《金枝》尽管是一部人类学著作,但其
影响却远远超越了自己的领域。该书的编辑者西奥多·加斯特指出,这部著
作对我们时代的知识界和艺术界的贡献,比其他任何一部人类学著作的贡献
都要多。美国学者罗伯特·唐斯在《塑造现代文明的110 本书》中认为,《金
枝》是二十世纪最有影响力的书之一,它对西方的科学、文学和思想史产生
了难以磨灭的影响。该书“一直是无价的参考书,从这股芳泉中自由汲取营
养的作家群中有弗洛伊德、荣格、乔伊斯、劳伦斯、叶芝、T. S. 艾略特、
格雷夫斯等等”。①《泰晤士报》的评论甚至认为除达尔文、斯宾塞之外,十
九世纪的任何书都无法与其相提并论。
早在二十世纪的二十、三十年代,《金枝》就引起了中国学人的注意。
1923 年,对神话学和民俗学研究颇感兴趣的周作人就已得到了该书1922 年
出版的单卷节本和弗雷译夫人据《金枝》中的故事编写的《金枝上的叶子》
一书。周作人称后者特别令其喜欢,该书所收九十一篇故事“大都奇诡可读,
我最喜欢那些讲妖婆的,因为觉得西方的妖婆信仰及其讨伐都是很有意义的
事”。并挑选译出了其中《理查伦主教的魔鬼》一篇,原文载于《金枝》卷
————————
① [美] 罗伯特·唐斯《塑造现代文明的110 本书》,金文英等译,天津人民出版社 1991 年,页505~506。
————————
七《罪羊》,②因此这一篇也许可以看作是《金枝》一书最早的节译文。
1932 年郑振铎在其所著《汤祷篇》中有整整一节专门介绍《金枝》,周
予同在《汤祷篇序》中称郑振铎读到《金枝》后被这部书迷住了,曾计划为
“扩大中国学术的部门,想着手翻译这部民俗学大著,设法接洽承印的书店;
后来因为时间不够,书店也不易接受,又想改译节本,但没有实现”。但《汤
祷篇》却是他运用《金枝》等西方神话学、民俗学、人类学的方法,为中国
古史学另辟一门户,使中国古史学更接近于真理之路的一次尝试。以后绍介
或节译《金枝》部分篇章的还有苏秉琦译的《洪水故事的起源》(《旧约中
的民俗》第四章),收入徐旭生《中国古史的传说时代》;秋子译《迷信与
社会诸制度》(载《民间月刊》1933 年二卷六期)。二十至四十年代还有一
批以弗雷泽的理论为指导,或受《金枝》启发而完成的民族、民俗学研究著
作,如江绍原《发须爪》(开明书店1928 年)、岑家梧《图腾艺术史》(商
务印书馆1936 年)、凌纯声《畲民图腾文化研究》(国立中央研究院历史研
究所集刊第十六本,1947 年);其中都或多或少的转译、引述了《金枝》的
内容与观点。
第一个节译《金枝》的要算是毕业于燕京大学社会学系的李安宅。1931
年,李安宅为写作《语言底魔力》第一章“巫术底分析”,译出了《交感巫
术的心理学》,由商务印书馆初版,1934 年又编入王云五主编的“百科小丛
书”再版。经笔者查对,系译自《金枝》1922 年单卷节本的第三章,中译本
四章正是该章的四节。一、巫术原理,讲述了交感巫术的相似律与接触律两
大原理,这两种原理为联想的误用,交感的巫术分类表。二、“感致巫木”
或“模仿巫术”,介绍在美洲印第安人之间、马来人之间的巫术形象;用巫
术的形象去求子嗣;用感致巫术来助产、治黄病、保障食品的供给和从事渔
猎等;受巫术影响而制定的一系列禁忌。三、染触巫术,包括牙底、脐带和
胎衣等的染触巫术;创伤与致伤之物中间、受伤者与其血渍之间的交感关系;
借人的遗迹、特别是脚印,来实行染触巫术。四、术士底进步,主要分析公
的巫术和私的巫术;无上之权趋于落在最有能力最无忌惮之人底手里;术士
握得权柄遂用专制来代替了蛮野社会之老人手里的寡头政治,智力的进步要
靠着经济的进步,而经济的进步,则常以侵略或帝国主义为条件,最后论述
了巫术对于文明的贡献。
李安宅选译《金枝》巨著中的这一章,显示了他对弗雷泽见解的深入认
识。他在译序中认为交感巫术是《金枝》在理论上的最重要的建树,交感巫
术为理解诸多早期文化现象提供了一把钥匙。按照弗雷泽的观点,交感巫术
有两种基本形式,即模仿巫术和染触巫术。前者以“同类相生”的信念或“相
似律”为基础,后者以染触律为基础。原始人相信可以通过自身的象征性活
动——仪式,达到干预、控制自然环境的目的。一旦人类意识到用巫术来驾
驭自然的无效性,便转而信仰取代巫术力量的神灵,于是有了以祈祷祭献为
特征的宗教;而到了神灵信仰衰微之际,才有真正的科学出现。正是在这个
巫术——宗教——科学的历时程序之中,许许多多神秘的仪式和奇异的神话
才变得完全可以理解了。也许正因为译了此书,译者本人对巫术的兴趣日益
浓烈, 1936 年他还分别译出《巫术科学宗教与神话》和《巫术与语言》,
由商务印书馆出版。
————————
② 《知堂书话》,岳麓书社 1986 年,页204~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