炸肉排的日子
书接上回,一定要提炸肉排摊上的另一个热销商品,炸火腿肠,通常都是一把美工刀在香肠两侧,对称向下各划几下,入锅炸后,划过处都向外膨胀出若干尖角,外酥里嫩,面粉里藏着一丝丝的肉香,回味悠长。说道这美工刀用来处理食物,炸肉排的小摊还常常用油漆刷子来刷酱,此处汗一个。
初中以后,炸肉排的摊子就少了,估计是城管开始活动, 炸肉排的开始躲进学校旁的居民区里,通常都是开在一楼阳台处,床上贴着硕大“鸡排,牛排”两行大字,外面摆上一个木头台阶登上去正好够到窗户口,这个时候,鸡排开始真正出现了鸡胸肉,可是牛排还是以面为主。
高一的时候还常常和一同骑回家的同学吃一个家“冯氏肉串”,这家店后来经营不善,老板后来改行啤酒烤串,这以后来放学越来越晚,就很少有机会去别处吃到了。到大学,肉排这东西开始和冷面,冷饮之类组合在一起,成为商业区里一家很有名的“冰山”小馆子,大学暑假的时候去过几次,这个时候,竹签换成铁钳,牛肉也已经不稀奇,火腿肠少有人问津,一大把肉排,铁网捞出锅澄干油,扔进装满辣椒面的大铁盘里翻滚过几次递给你,到了这里,我回忆的肉排的历史就靠一段落了。
初中以后,炸肉排的摊子就少了,估计是城管开始活动, 炸肉排的开始躲进学校旁的居民区里,通常都是开在一楼阳台处,床上贴着硕大“鸡排,牛排”两行大字,外面摆上一个木头台阶登上去正好够到窗户口,这个时候,鸡排开始真正出现了鸡胸肉,可是牛排还是以面为主。
高一的时候还常常和一同骑回家的同学吃一个家“冯氏肉串”,这家店后来经营不善,老板后来改行啤酒烤串,这以后来放学越来越晚,就很少有机会去别处吃到了。到大学,肉排这东西开始和冷面,冷饮之类组合在一起,成为商业区里一家很有名的“冰山”小馆子,大学暑假的时候去过几次,这个时候,竹签换成铁钳,牛肉也已经不稀奇,火腿肠少有人问津,一大把肉排,铁网捞出锅澄干油,扔进装满辣椒面的大铁盘里翻滚过几次递给你,到了这里,我回忆的肉排的历史就靠一段落了。